【每日读经】10月27日:路加福音19-21章辅读

2023-10-2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42-1路加福音辅读.jpg


路加福音


第19章音频朗读:


第20章音频朗读:


第21章音频朗读:


第19章辅读

税吏撒该得救(十九1~10节)

   

税吏撒该(1~2节)

  

撒该是税吏长,有权柄、有地位,又是财主,这是多少人羡慕追求的人生。但撒该的心并不因此而感到满足,因为他面对众人的厌弃、拒绝,金钱并不能使他满足。

   

撒该渴慕耶稣(3节)

  

撒该必曾风闻耶稣传道叫人悔改的事,他也可能听说税吏马太弃税关跟随主的事,故此,他也要看看耶稣。太多基督徒往往只停留在知道耶稣的阶段,而没有以行动经验祂的真实,以致信仰生活常在疑惑当中。

   

撒该的决心(4~6节)

  

撒该有两方面的困难:主观的困难是他的身量矮,客观的环境是耶稣被许多人包围,他不能接近耶稣。撒该决心克服困难,他向前又向上,跑到前头又爬上桑树,并且把握机会,因为他知道耶稣必从那里经过。有什么困难叫你不能到耶稣面前呢?你必须把握机会,不然就后悔莫及了!

   

撒该得救(7~10节)

  

撒该蒙主呼召,就立即从树上下来,接待耶稣到他家里。撒该虽然是亚伯拉罕的子孙,有其传统的宗教信仰,却没有得救。撒该接待耶稣,认罪悔改,从他归还讹诈的钱,把一半家财赒济穷人,可知其生命的改变。这正是主到世上来的目的,撒该找到了主,得蒙拯救,是因为有谦卑认罪和悔改的心,救恩临到他和他的家庭。撒该的经验见证了主对罪人的接纳,愿意我们同样得主的拯救。


祈祷:主啊,祢改变了撒该的生命,也必能改变我。


交银的比喻(十九11~27节)

   

主设此比喻的动机(11~12节)

  

当主耶稣离开耶利哥往耶路撒冷,跟随的人和门徒以为他要在耶路撒冷作王,又以为神的国快要显现。主知道他们错误的想法,就设此比喻。这比喻中的贵胄,显然是指主自己;“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是指祂复活升天以后还要再来,那时神的国才降临,祂也要与仆人们算帐。

   

恩赐与赏赐(13~26节)

  

主交银给十个仆人,“十”是代表全体的数字,每一个蒙恩得救的信徒都从主那里领受恩赐,所以信徒应当把握机会,运用恩赐,忠心见证主恩,传扬救主,等主回来时好交帐。主得国回来算帐的时候,那忠心殷勤作工、为主多得人、多结果子的必有大赏赐,主要将更大的责任和更大的权柄托付他们。但那些虽得救却懒散不结果子的,主来时必受亏损,被定罪,因为审判是从神的家开始的。你我也从主得恩赐,也当努力为主工作,以免因不结果子而被主厌弃。

   

仇敌的下场(27节)

  

仇敌是指那些敌挡基督、拒绝主,不让祂作自己生命主宰的人,其结局就是死,就是灭亡。


祈祷:主啊,我愿意忠心传扬祢的救恩,引人归主。


主进圣城的荣耀(十九28~48节)

   

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28~40节)

  

1. 遣徒借驴(28~34节):主打发两个门徒去村内借驴,他们所遇见的正如主所说的,显明主耶稣无所不知的神性。驴的主人听说“主要用它”,就毫不推辞,甘心乐意地任他们牵去为主所用。这种乐意奉献的心,是是应当效法的。哪些你舍不得奉献的,就是拦阻你与主相近的事物。

  

2. 主进圣城的荣耀(35~40节):从来没有人骑过的驴驹,却能顺服地为主所骑,这给我们很宝贵的教训和启示。门徒拥戴、呼唤并赞美主的情景,使我们预见将来主在祂荣耀中降临时的盛况,这岂不叫我们每天也欢呼赞美主吗!

   

主为耶路撒冷哀哭(41~44节)

  

主知道这次欢呼之后,几天内会有另一种呼喊:“钉祂十字架”,于是祂不禁为这屡次杀害先知的耶路撒冷哀哭。在主被钉十架、复活升天后不到四十年,罗马的提多将军围攻圣域,城陷之日,选民大遭杀戮,城墙被拆毁,正如主所预言“一块石头也不留在石头上”。

   

主洁净圣殿(45~48节)

  

主耶稣第一次进圣城洁净圣殿,记载在约翰福音第二章。这是主最后一次进圣城,祂再次洁净圣殿,赶出做买卖的人,因为主说“我的殿必作祷告的殿”。你我也不应让任何不洁的事物留在心中,岂不知我们的身子就是圣灵的殿吗?


祈祷:主啊!我愿祢进住我心,作我的主、我的王。──《新旧约辅读》


第20章辅读

凶恶园户的比喻(二十1~18节)

   

权柄之辩(1~8节)

  

祭司长、文士及法利赛人常以难题试探耶稣,要抓祂的把柄控诉祂。他们质询耶稣讲道的权柄,并非因为不知道祂权柄的来源,只是要试探祂。耶稣每当面临这种情况,都显出祂从上而来的智慧,祂能从被动的地位,反过来采取主动,使对方无法回答,知难而退。但可惜那些发问的人,终不悔改,拒绝承认祂是基督。

   

凶恶园户的比喻(9~18节)

  

根据前面的问题,耶稣设了这凶恶园户的比喻,希望犹太人能因此明了他们辜负神的恩典,抵挡神所差来的基督,其结局将是何等悲惨。这个比喻清楚表明,葡萄园的主人就是神;凶恶的园户是指犹太人的领袖;屡次打发来收租的仆人,是指神屡次差遣来的先知,他们都被责打、凌辱。最后,神打发自己的爱子,就是耶稣基督自己,但他们竟将祂杀害。主预告自己将被交在犹太人手中杀害。园主要前来,把园转租给别人,是指福音因犹太人的拒绝而传向外邦。耶稣以先知的预言答复犹太人:“匠人所弃的石头……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那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参赛八14~15;另参诗一一八22~23),这正应验了经上的话,犹太人要被驱散在世界各地受人逼迫杀害。


祈祷:主啊,我感谢祢的救恩,竟临到我这不配的人,祢的恩典何其大!


神是活人的神(二十19~47节)

   

巧言盘问(19~26节)

  

祭司长和文士的阴险作为,是借刀杀人之法,要让耶稣陷在自己话语的把柄中,所以打发奸细巧言盘问应否向罗马皇帝纳税。如耶稣说应纳,必遭犹太人的反对和弃绝;如说不应纳,便会被控以反罗马政府之罪名,受到处分。耶稣回答:“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不但使他们的巧计落空,而且也成为今日教会和信徒的处世原则。基督徒应对神忠心事奉,也应对政府尽上应有的本分,可称为公民的责任。

   

辩论复活(27~40节)

  

撒都该人是犹太人中的一派,他们不相信死人复活的事,只以为人活在肉体的生命中,无法理解人还有宝贵的灵魂。事实上肉体死后,灵仍活着,等候基督复临,使死人复活,永不再死。而复活的灵体不再嫁娶,因为神是永活的神,是活人的神,到神那里的人都是活的,都有永生。

   

不要效法法利赛人的假冒为善(41~47节)

  

耶稣以经上指着祂自己的预言,诘问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明知主问话的意思,却不接受祂就是按应许而生、作大卫的后裔及以色列的弥赛亚(基督)。主转向门徒,以法利赛人的行为警诫他们,不要效法他们的假冒为善。主察知人内心的真情,虚假的外表生活必招致神的弃绝。


祈祷:主啊,帮助我作一个诚实无伪的基督徒。──《新旧约辅读》


第21章辅读

预言末期(二十一1~19节)

   

穷寡妇的奉献(1~4节)

  

财主和穷寡妇的奉献主都看见。即在今日,主耶稣也看见每个人的奉献,但主重视奉献者本身,胜过奉献金钱的多少,因为从人奉献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神的爱心。你常常奉献吗?你的奉献得神喜悦吗?

  

主独称赞穷寡妇的奉献,因为两个小钱是她的所有;财主虽然投入的钱比寡妇多,但这对他来说,只属九牛一毛。穷寡妇何以要全部奉献呢?岂非源于她对神的爱心、信心吗?因此,出于爱心与信心的奉献才得蒙神的悦纳。

   

末期的景象(5~19节)

  

当人们正为圣殿的雄伟华丽而感到骄傲时,主耶稣却预言圣殿的毁灭,并向世人预告祂于末日再来时的景象。从马太、马可及路加三卷福音书的记载中,知道末期未到以前,必有假冒主名的人出现,他们自称基督;并有战争、扰乱、大地震、饥荒和瘟疫。从现代的世局以及天象的演变和发展看来,岂不说明末期已近了吗?

  

在大灾难和逼迫将临的时候,主给门徒(包括你和我)的安慰和应许是:“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生命)。”


祈祷:主啊,感谢祢,尽管灾难临到,我也不怕遭害,因为祢必与我同在。


基督复临的景象(二十一20~38节)

   

耶路撒冷成为荒场的日子(20~24节)

  

在主耶稣预言圣殿被拆毁之后四十年,罗马大军攻陷耶路撒冷,灾难临到圣城,犹太人被杀及被掳到各国去,这是因为犹太人悖逆神、远离神、拒绝耶稣基督而遭神的审判。主说:“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

   

外邦人的日期满足(24节)

  

耶路撒冷城破、殿毁、人亡,全城落在外邦人践踏蹂躏之下。虽然罗马政府后来衰败,但一直以来,耶路撒冷仍在外邦人统治之下。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复国,但圣城的一半仍在约旦的占领下;直至一九六七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人将约旦人驱逐,夺回圣城的政治管辖权。虽然圣殿旧址仍为阿拉伯回教民族所占据,且建有寺庙,但我们可从历史中观看,外邦人的日期快要满足了。

   

得赎的日子近了(25~28节)

  

人子在荣耀里驾云降临的日子近了,故所有在基督里的人得赎的日子也近了。得赎是指得救的人在主再来时身体得赎,在主里睡了的都要复活,而活着到主再来的便被提到空中,身体改变(参罗八22~23;林前十五50~53;帖前四16)。

   

那日子(29~35节)

  

我们从天象和世局的种种征兆中,可知神的国近了,这有如我们从无花果树发芽就知道夏天近了一样。所以我们理当警醒,不住祈求,以致将来能坦然无惧、挺身昂首迎接主的再来。


祈祷:主啊,我愿祢来。──《新旧约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