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课:大卫重返耶路撒冷(三)

靖玖玮 牧师
2023-10-13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jpg




页面长横线.jpg《第53课:大卫重返耶路撒冷(三)》音频


页面长横线.jpg



合神心意的大卫



第十九章   大卫重返耶路撒冷


【19:30】米非波设对王说:“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地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
米非波设也下去迎接王。从他的外貌明显可见,他从大卫流亡那天就开始为他悲哀。尽管洗巴对他作出虚假的指控,他却一直对大卫忠心耿耿。大卫对于他没有跟随自己一同流亡,所说的话颇不客气。米非波设解释,他叫仆人洗巴为他备驴,让他可以骑上与王同去,但洗巴没有这样做;而他自己是跛[bǒ]足的,就处于无助的景况了。米 非波设明言,洗巴谗毁他,但王既然平安回来了,这不讲道义的事也算不得什么。当大卫作出颇不公平的判决,让洗巴与米非波设均分地土,约拿单这个跛足的儿子揭示他心里真心的忠诚:“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
任凭洗巴都取了去也可以,米非波设的意思是只要王平安,自己就很满足,至于财物可以给洗巴。他看中大卫过于财物。大卫在他的饭桌上吃饭 (参 9:6-13) ,就是米非波设最大的满足。米非波设的回答是同意大卫安排的一种婉转说法。
为此,威尔斯比说到:然而,米非波设的回答必定使大卫目瞪 口呆。“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地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去也可以”(30 节) 。可是,由于大卫决断冲动,洗巴已经得到全部地产,此景令我们想起所罗门审理“死婴案” (参王上 3:16-28) 。所罗门提出将活着的婴儿一分两半时,婴孩的生母就强烈反对,所罗门正是这样确定了她们的身份。
与活着的婴儿不同,分地并不会使地受到伤害;但是,也许大卫是在试验米非波设,看他的心究竟在哪里。经文没有告诉我们最终结果,可是,正如在最初的契约规定,米非波设也许真的得到了全部的土地。不管是哪一种结果,洗巴需要耕种田地,而这位瘸腿王子也得到照顾。——《重整生命》威尔斯比著
对于米非波设这个人,陈终道牧师总结了他许多优点,陈牧师说:米非波设受了这么大的恩典,大卫不但不杀他,反而将他祖父的产业给了他,他内心十分感激,很想报答大卫的恩典,但他能为大卫做什 么呢?他瘸腿,不能为大卫奔走,也不能为大卫打仗,甚至他可能没有很好的学识,因为他五岁便成了孤儿,由他的乳母带着寄居在玛吉的家中,没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虽然有一颗感恩的心,但不知道怎样报答大卫。
后来,大卫的儿子押沙龙背叛大卫,因为事出大卫意料之外,未及防范,大卫只得带着一批勇士逃亡。但对米非波设来说,倒是一个 表示他对大卫感恩的机会。于是米非波设想备驴骑上,与大卫同去,以表示对大卫的忠诚。
可是他的仆人洗巴,是个恶仆,居心险恶,竟然乘机欺哄了他, 私自带着数百麦饼见大卫,假意同情大卫,并在大卫跟前毁谤米非波设,又欺骗大卫说,米非波设以为以色列人会将国权交还给他 (参 16:3) ,大卫当时带着那么多勇士逃亡,当然十分需要粮食,看见洗巴这样同情他,又听了洗巴的一面之词的谎话,于是对洗巴说:“凡属米非波设的都归你了。”洗巴诡计得逞,占有了大卫原先赐给米非波设的全部田地。
这样,米非波设想报答大卫的心,似乎将永远被埋没起来,不会有人知道。但不久,局势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跟随大卫的将帅和勇士们,把押沙龙的叛乱平息了。以色列人欢迎大卫回耶路撒冷,重掌王权。
于是有许多人去迎接大卫。米非波设也去迎接大卫,这就是《撒母耳记下》19:24-30 所记的事。在这简略的记载中,米非波设对大卫的感激和忠诚的心意,完全表露出来。
第一、感恩与忠诚。米非波设自大卫逃亡的,到大卫平平安安回来的日子,“没有修脚,没有剃胡须,也没有洗衣服。”这虽然在人看来是很笨的做法,但它表明了米非波设对大卫的忠心,对大卫所遭遇的患难,十分忧伤难过,而无心于修饰自己。
在大卫遭难的日子,他虽然受洗巴的欺骗,以至不能与大卫共患难,但他却自己不肯过于安适,他愧与在他的恩人受难的时候,自己过着平安的日子。
他曾深受大卫的恩典,却没有机会报答大卫。他满心感激大卫, 愿意向他尽忠,却没有机会表露他的心意,于是他自己想出一种在人看来是愚笨的方法,表示他的忠诚:不修脚,不剃胡须,也不洗衣服。这种态度,仿佛寡妇守节,孝子守孝一样。
他虽然是瘸脚的,不能为大卫作什么,甚至不能跟随他逃难,但他献出了一颗赤诚的心,要在他自己居家的生活中,与那逃亡的大卫一同受苦。总之,米非波设所行的是他内心深处的爱和感恩的一种流露。
我们都象米非波设一样,生下来便是与基督作仇敌的,但祂却在我们还作仇敌的时候,为我们死 (参罗 5:8) 。他不但不定我们的罪,反而使我们在他里面得生命 (参罗 8:1-2;约 3:17;路 9:56),得权柄作上帝的儿女 (参约 1:12) 并得着天上永存的基业 (参彼前1:4) 。
我们这样蒙恩,能用什么报答他呢?我们象米非波设那样,是没有用的人,不能为基督做什么。我们没有能力战胜魔鬼,我们在灵性上是瘸腿的,不会遵行上帝的旨意……但我们也当象米非波设献上一颗忠实的心,在世上为主的缘故,自愿过分别为圣的生活,常常用真道约束自己的心,不让世界占据我们的心灵,甘愿在基督的患难上有份 (参启 1:9) ,忧主所忧,爱主所爱,恨主所恨,以等候祂的再 来。
当主耶稣在世上时,他所过的日子,并不比我们今日所过的舒适。祂曾为我们成为贫穷、卑贱、受恶待,四方奔走劳苦传道。祂说:“狐狸有洞,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 8:20) 这样, 今日我们这些蒙救赎的人岂能只顾安乐,贪求今世的虚荣?我们应当有米非波设的心,为着爱祂,等候祂的再来,向祂存忠诚的心,自愿过分别为圣的生活。
第二、感恩与饶恕。当大卫看到米非波设来迎接他时,便问米非波设说:“你为什么没有与我同去呢?”意思是说,为什么在我逃亡的时候,你没有和我同去,如今却来迎接我呢?大卫当然还不知米非波设和他自己都被洗巴欺哄了。于是米非波设向大卫解释说:“我主我王,仆人是瘸腿的。那日我想要备驴骑上,与王同去,无奈我的仆人欺哄了我;又在我主我王面前谗谤我。然而,我主我王如同上帝的使者一般,你看怎样好,就怎样行吧!”
注意,在米非波设向大卫的剖白中,只解明他何以未与大卫同去,将事实的真相说明,却未要求大卫处罚洗巴。其实洗巴的罪状不算小,他不但骗了米非波设,也骗了大卫,并且暗中陷害米非波设,乘机占了他的田产。
米非波设既是残废的, 田产未归洗巴之前,尚且受洗巴的欺辱,田产归洗巴之后,他所受的待遇,和生活上所遭遇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了。这等出卖主人的恶仆,正是应当受到重重处罚的。
但他在大卫面前,竟全未提及洗巴应受的惩罚,甚至可以说,没有想到应如何报复洗巴。他只等候在大卫跟前,任凭大卫怎样处置他。他想到他自己乃是该死的人。从他的祖父扫罗起,在大卫跟前都应当“算为死人”;他能够免去一死,已经是大卫的恩典了,何况大卫还把田产赐给他呢!
他似乎自觉不配要求大卫为他处罚这人,或处罚那人。他想到自己对大卫的亏欠,也愧于向洗巴清算他对自己的亏欠了。他这样的不想追究洗巴的罪恶,因他想到自己现在所领受于大卫的恩典,已经远超过洗巴对他的亏欠了。
基督徒若真正认识主所饶恕我们的是何等的多,我们所白白领受的恩是何等的大时,就必然会很乐意饶恕弟兄的亏欠,并且情愿吃亏,因为按我们从主所蒙的恩典来说,我们已经上算了许多了。
在我们周围,可能亦有洗巴那样的人,对你暗中陷害,背后谗毁,以从中取利。但注意米非波设并没有埋怨大卫不精明,以致使他蒙受了不白之冤;也没有报复洗巴,他很宽容地放过了这恶仆。为什么我们不肯饶恕亏欠我们的人呢?为什么我们不想到自 己本是应当沉沦 的罪人,却蒙上主的怜悯和赦免?我们这本该死的人,有什么资格求主为我们报应这人报应那人呢?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8 章讲了一个饶恕人的比喻:说有一个人欠他主人一千万银子,他央求主人宽容,主人就免了他的债;但当他出来,看见一个欠他十两银子的同伴,却揪着他,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清所欠的债。后来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主人就大大发怒。把他叫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我们所需要的,就是要看见我们所亏欠于主耶稣的是一千万那么多,别人所亏欠于我们的最多不过十两银子而已。这样,我们还有什么胆量去要求主为我们追讨那欠我们十两银子的人呢?米非波设不求处罚洗巴的情形,正是这样。所以,感恩和饶恕是分不开的,真正认识感恩的人,必然待人有恩,愿意宽容人的过失。
第三、感恩与知足。“因为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为死人;王却使仆人在王的席上,同王吃饭。我现在向王还能辩理诉冤吗?”(28 节) 米非波设有一颗谦卑而知足的心。骄傲的人常不知足,所以也不会感恩。但米非波设觉得大卫留存他的性命,这已经是莫大的恩典了。而大卫却还赐他特殊的尊荣,可以与王同席吃饭。现今虽然受洗巴陷害,但还能再说什么呢?难道还能埋怨大卫对他处置的不公平吗?他对大卫过去所施与他的恩典,已经是十分知足和感激。
注意:米非波设所感激大卫的,是根据过去所给他的恩典—— 留他存活,且给他财富尊荣。有些人所给我们的恩典只是很轻微的好处,并不值得我们一生去感激;但如果一个人冒生命的危险,把你从死亡的边缘救回来,这种救命之恩,只要一天活着,都应当为那一次的恩典感激他。
基督徒的感恩与知足也应当这样。主耶稣所给我们的恩典,比大卫给米非波设的大得多。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且将天上的基业、荣耀的盼望赐给我们。单凭这一项恩典,已经足够我们一生一世感谢他,应当常常知足了。
米非波设并非因大卫又有什么新的赐予给他,他才感恩,乃是为大卫先前所已赐给他的恩典感恩。照样,上帝纵然不再赐给我们任何好处,我们也当为那一次极大的拯救而知足感恩了。
许多不孝的儿女都是不知足、不感恩的。他们觉得父母为他们所做的,都是应当的:应当给他们衣服穿,应当让他们受良好的教育, 应当为他们劳苦,应当给他们钱花……不知足的信徒也同样不觉得上帝所赐的一切都是恩典,所以也就没有感恩的生活。
米非波设给我们看见的“感恩”,不是一次一次的,一时一时的。感恩乃是我们里面对上帝的恩典一种经常感激的反应,因而不断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行事的存心和态度。
第四、感恩与奉献。大卫听了米非波设的剖白之后,便对他说:“你何必再提你的事呢?我说,你与洗巴均分地土。”米非波设对王说:“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29-30 节) 大卫似乎没有十分了解米非波设如此向他解释的用意, 可能有一些误会米非波设,以为他想从洗巴手中再收回那些田地。这是不奇怪的,因为大卫究竟是人,先听了洗巴的挑唆,现在再听米非波设的解释,多少总要打一点折扣。
但也可能是大卫故意这样说,以实验米非波设的心意。无论如何,大卫的话对米非波设是很有用的。由于大卫这样问,米非波设的忠心便更显露出来。他的剖白并非为着要得回洗巴所夺取的田地,只不过要表明他对大卫的心意而已。
米非波设的感恩,完全出于纯正的爱和高尚的动机。他不但是 想借着表示感谢而在从大卫手中得什么好处,且是愿意为大卫失去一 切——“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的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这是一颗完全奉献的心。奉献的意义不只是献出,也包括“丢弃”。
米非波设虽然没有给大卫什么,但他肯为大卫丢下一切。他是个残废人,田地、财产对他确实比别人更觉得不可少。但他却肯毫无保留的为他而失去。他没有什么可给大卫的,但他却什么都可以为大卫舍弃。这就是完全奉献的心。
亚伯拉罕虽然实际上没有把以撒献上给上帝,但按亚伯拉罕愿意奉献的心意来说,由于他肯为上帝的缘故,甚至丢弃他独生的儿子,上帝就看他是已经把以撒献给上帝了。米非波设对大卫岂不是出于同一性质的奉献吗?
真正的感恩和完全的奉献,是连在一起的。它不是贪得无厌地想从主那里再有新的得着,它乃是甘心乐意地将所有的献出。诚然,信徒愈存感恩的心,上帝便愈喜欢赐福给我们。但存着想多得祝福的感恩,就不是真正的感恩了,因为这种感恩等于对以往所得的恩典未觉满足。这是不知足的感恩。但真正的感恩,乃是想报答恩主的。我们更当有这样感恩的心对待主,为着祂甘愿自己分别为圣,为着祂用宽容的心待人,为着祂常知足不发怨言,为着祂奉献一切。阿们!
“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上帝,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来 13:5) ——《圣经中的得胜者》陈终道著
3、大卫善待巴西莱(31-39)
八十高龄的基列人巴西莱是大卫另一个真正的朋友。大卫王住在玛哈念的时候,他拿食物来供给王。这时他陪伴大卫过约旦河,大卫邀请巴西莱与他同回耶路撒冷,并答应要好好地奉养他。但巴西莱拒绝了,理由是他时日无多,又不能辨别 (尝) 美恶,而且食不知味, 耳朵也聋;如果他与王同去的话,只会成为王的累赘。他答应只送大卫过约旦河,然后回到自己的本城。他提议让金罕(可能是他的儿子)与大卫同去,大卫立即答应他。
威尔斯比牧师说:大卫奖赏忠心的人 (31-40 节) 。在大卫抵达玛哈念的时候,巴西莱是前来见大卫为大卫和百姓提供急需之物品的三个财主之一 (17:27-29) 。事后,他返回了位于玛哈念以北 30 到40 公里的家乡罗基琳。当他听说大卫正在返回耶路撒冷的路上时,就下来给大卫送行。
巴西菜跟示每不同,他没有什么罪要向王承认,他也不像米非波设那样有误会需要化解。巴西莱并不想向王求什么恩。他想要的一切就是:享受一下战争结束的喜讯和为王安全送行的喜乐。对于一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来说,这两次旅程必定都很艰辛,但是他希望把自己最好的献给王。
大卫想要奖赏巴西莱,让他在耶路撒冷的王宫内养老。大卫不仅表达自己感激之情,而且,有了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在耶路撒冷,就可 以巩固他与约旦河对岸臣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统一为上的时候。可是,巴西莱以自己年纪太大为由,婉言拒绝了大卫的提议。
老年人不喜欢背井离乡,移居他地,他们希望死在家里,与 自己所爱的人葬在一起。以巴西莱的年纪,他已经无法享受宫廷欢乐的生活了,他只会成为王的累赘,而王自己要处理的事已经够多了。
然而,巴西莱期望自己的儿子金罕可以代替自己,居住在耶路撒冷 (参王上 2:7) 。巴西莱愿意别人能享用自 己不需要的东西。亨利马廷说过:“老年人年岁已过无法享受欢乐,便不应该嫉妒年轻人,也不应该强迫他们和自己一样隐退。 ”
巴西莱与大卫和金罕一起过了约旦河,又与他们同行了一小段路,然后他们便道别,大卫亲切地与朋友和恩人亲嘴。在耶利米代,伯利恒附近有一处称为金罕寓 (意为“金罕的住处”) 的地方 (参耶41:17) ,可能就是巴西莱的儿子和家人的住处。
可是,大卫的麻烦还没有结束,犹大和其他十个支派间的旷日持久争端又再次浮现出来,几乎导致另一场内战。莎士比亚说得对:“不安和焦虑总是徘徊在戴王冠的人头上。——《重整生命》威尔斯比著
【19:31】基列人巴西莱从罗基琳下来,要送王过约旦河,就与王一同过了约旦河。
八十岁的巴西莱也在欢迎行列中,他是大卫真正的朋友,能有这样的朋友真是人生之大幸,他对大卫真心实意而无所企图。
“罗基琳”:字义是“套锤之地” ,位于约旦河东。
【19:32】巴西莱年纪老迈,已经八十岁了。王住在玛哈念的时候,他就拿食物来供给王,他原是大富户。
在大卫逃亡之日, 巴西莱曾尽心接待大卫,供应他和跟从者的需要,使他在患难之日不至缺乏。当大卫启程回耶路撒冷的时候,年已八十的巴西莱,也在送行之列,且与王一同过约旦河。
【19:33】王对巴西莱说:“你与我同去,我要在耶路撒冷那里养你的老。”
【19:34】巴西莱对王说:我在世的年日还能有多少,使我与王同上耶路撒冷呢?
从巴西莱的话语里我们可以确认,一切都不能换取宝贵的生命(参太 6:25) 。我们应记住为了爱我们舍去宝贵生命的主耶稣。
平常人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必定有所求的,但他却轻看一切,大卫内心甚为了解巴西莱的心意,面对忠心良善的长者,大卫也以礼 相待:照他的意愿成全他;接纳他的儿子金罕,答应如将来他有任何要求必替他成全,朋友真诚相待实在令人羡慕!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出巴西莱有过人的智慧,他宁愿过平淡的乡村生活,也不愿进入宫廷这是非之地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19:35】仆人现在八十岁了,还能尝出饮食的滋味,辨别美恶吗?还能听男女歌唱的声音吗?仆人何必累赘我主我王呢?
其实以巴西莱对大卫雪中送炭的帮助,对大卫来说真是相当值得感恩的。但他却觉得大卫对他的报答超过他应得的。我们是否能够懂得帮助别人不追求回报?
【19:36】仆人只要送王过约旦河,王何必赐我这样的恩典呢?
在巴西莱看来:
第一、大卫有难时,他尽所能的接待他、供应他 (17:27-29) ;
第二、大卫回国重登王位时他从老远跑来相迎 (31 节) ;
第三、他不求名利地位,只求终老家乡 (35-37 节) 。
在谦虚而成熟的人身上,芳香四溢。这里出现的巴西莱没有富人的傲慢 (参撒上 25:9-38) ,在大卫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 (参 17:27-29) 。但他并没有期望得到施恩或赏赐,他的善行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参传 11:1) 。通过巴西莱的委婉谢绝,我们可以学到:①人的生命有限 (参诗 90:10) ,人的气力必然衰退 (参传 12:3-6);②尽管如此,一个谦虚、完全人的衰老和死亡是美丽的 (参伯 12:12;诗 92:14-15;箴 16:31,20:29) 。
【19:37】求你准我回去,好死在我本城,葬在我父母的墓旁。这里有王的仆人金罕,让他同我主我王过去,可以随意待他。
巴西莱年迈诚辞王的厚意,他只要送王过约旦河,对王一无所求。巴西莱真是一切清心爱主之人的榜样!巴西莱为自己一无所求,却为金罕求王携带栽培,这种情形实在美丽,实在感人!
希伯来人常认为葬在祖先的墓旁,得以永远地与祖先在一起是一种福气 (参创 49:29-31) 。巴西莱也期待自己最后的安息之所是父母的墓旁。
“金罕”:字义是“他们的渴望”,应该是巴西莱的儿子 (参王上 2:7) 。
“可以随意待他”:意思是“照你的心愿对待他”,托付给大卫。
【19:38】王说:“金罕可以与我同去,我必照你的心愿待他。你向我求什么,我都必为你成就。”
于中旻牧师说:巴西莱是真诚爱王的人,不求赏赐,只愿见王平安,得荣耀;他派儿子金罕服事王 (参 24-39 节;王上 2:7) 。想想看,如果现在基督再临,你将如何见主呢?——《撒母耳记上笺记》于中旻著
【19:39】于是众民过约旦河,王也过去。王与巴西莱亲嘴,为他祝福。巴西莱就回本地去了。
这是一个感人的场面,帮助人不求回报。巴西莱真诚的支持王,王真心诚意的回报巴西莱,两人依依不舍,互道珍重,培恩博士说:至于巴西莱,他慷慨的支持大卫,与众不同,王很自然地希望用物质报答他,也同时公开尊崇他的家庭。在这情况下,政策与个人感受完全同出一辙;这段经文教训我们,好领袖及智慧的王,一定能够压制和隐匿自己的感受,大卫能够有效地这样做,并且 在他的统治下,成功地重新团结国家。——《每日研经丛书》纪博逊 主编
4、以色列人和犹大人起争论(40-43)
威尔斯比牧师说:幽默诗人纳什 (Ogden Nash) 带着一种严肃的   口吻写道:“若不是人自己制造患难,人可以在寻常的患难存活下来。”
研读大卫后期生平记录,便可以看到这话非常真实。所有父母面对儿女都遇上可知的麻烦。但是,大卫的儿子所犯的罪似乎创下新记录,尤其是押沙龙的罪恶。领袖大多数都会与追随者发生矛盾,但是对于大卫,国中的兄弟相争,刀光剑影在以色列大地上屡屡闪现。蒙赦免之罪的后果是多么痛苦啊!这几章描述大卫平息押沙龙叛乱后(19:41-22:22) ,又不得不面对四次不同的冲突。——《重整生命》 威尔斯比著
一个大型的队伍组成——包括犹大众民和其它支派的一半人民, 要送大卫王回耶路撒冷。在大卫复位的事上 (即送王过约旦河) ,犹大支派扮演了突出的角色,他们没有邀请其它十个支派参与,因而产生内讧[hòng]。
犹大众人解释,大卫是他们的亲属,而且他们也没有因为带头去迎接大卫而得到什么好处。十个支派争论说,他们比犹大支派有多十倍的权利去迎接王。犹大支派强硬的话,表示前面有更严重的问题。
犹大人和以色列人的互争,起自以色列人中有人向王抱怨,为何犹大人暗暗送王和王的眷属,并跟随王的人过约旦河,不先与以色列人商量。这样的争端实在是无意义之争。
世人少有雪中送炭,却常争着锦上添花,因此就使纷争迭起。当大卫落难逃亡之日,如果有人自认是王的亲属,与王有十分情分,与王同度逃亡生涯,同受羞辱痛苦,那才是弥足珍贵。可惜这样的人太少了!
古语说,“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臣。”当大卫在宝座上安坐的时候,以色列众人,和王的臣仆无不敬畏爱戴,他们心中所有的,没有环境使之显彰。因着押沙龙叛逆作乱,将一切隐藏的全然显露。这岂非也告诉我们,何以教会要经过艰难、困苦、逼迫和混乱。约翰记载说:“当许多人看见主所行的神迹;就信了祂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给他们;因为祂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祂知道人心里所存的。”求主使我们能经得起环境的考验,并向主更忠诚、更单纯。主既知道我们的心,但愿我们以真诚事奉祂!
培恩博士说:便雅悯支派。示每、洗巴和米非波设之所以重要,乃是他们均属便雅悯支派。并且值得留意,示每带领不下一千个便雅悯人欢迎大卫复位 (17 节) 。便雅悯虽然只是一个较小的支派,但 在当时的以色列却很重要,因它曾经是王室的支派 (在扫罗和伊施波设统治下) ,如果大卫严厉对付示每或米非波设,他很容易重新与便雅悯支派疏远;便雅悯支派可能再次爆发另一次叛乱,并取得成功,逼使大卫只能作犹大人的王。
在第 20 章,果然有一个便雅悯人导致一次叛乱,尽管它很快被平息了。故此争取便雅悯支派是很智慧的行动,看来大卫相当成功,历史显示在一代之后,当国家一分为二的时候,便雅悯支派仍然坚定地依附犹大支派。
在这一段中,强调大卫的领导才能。透过个人的精明处理及放眼更远的未来,经过押沙龙差不多是灾难性的叛乱后,他为领土带来新的稳定。生命永远不可以如时光倒流;但透过他的关怀和努力,加上上帝的帮助,错失未尝不可补救。哪怕新的永远不如旧的那么灿烂,但采取积极的态度,并且作新鲜的尝试,这是很正确的。——《每日研经丛书》纪博逊主编
【19:40】王过去,到了吉甲,金罕也跟他过去。犹大众民和以色列民的一半,也都送王过去。
犹大支派比以色列众支派抢先一步迎接大卫王回京,以色列众支派颇有微言,误会大卫偏袒犹大支派,与犹大支派产生冲突,导致叛乱再起,亦种下日后分裂的种子。
“犹大众民和以色列民的一半”:大卫一行渡约旦河完全由犹大支派主导。本来以色列的十个支派也早已计划大卫的回宫事宜 (9-10节) ,比犹大还要热心 (11 节) 。但是他们因着急,剩下的十个支派的代表还没有全部聚集就出来迎接了大卫,结果引导大卫回宫事宜落入犹大支派的手中。以色列十个支派因此愤怒,把犹大人当作愤怒的对象。人败坏的本性就是不反省自己的缺点,却急于定自己弟兄的罪 (参太 7:1-5) 。
【19:41】以色列众人来见王,对他说:“我们弟兄犹大人为什么暗暗送王和王的家眷,并跟随王的人过约旦河?”
以色列又一次迎来分裂的危机。以色列的十个支派对犹大自己掌握主导权的举动表示不满,攻击犹大而产生了分歧。并在大卫回宫的事件上表现出来,其根本原因是以色列和犹大之间长期弥漫的嫉妒心和竞争心。这种紧张是所罗门死后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之, 北国的以色列沉迷在自己的自尊心和名誉受侵犯之中。
以色列人和犹大人为了请大卫王回来的主导权问题发生纷争。双方都有充足的理由。犹大人说:因为大卫乃是自己的同族至亲;而以色列人却主张自己有十个支派,与大卫有十分的情份,所以应该占主 导地位。
我们不妨想一想,他们当中所有的人真心实意地心向大卫,想要接王回来的究竟能有几人呢?他们只是在叛逆者死后谁应该先接王回来的事上争论不休。在此,我们看见了他们属肉体的样子,也就是那种不成熟的样子。
相比之下,米非波设深藏于心底的信仰却光彩照人。“他自从王去的日子,直到王平平安安地回来,没有修脚,没有剃胡须,也没有洗衣服。”(24 节) 仆人洗巴用奸计骗去他的全部财产,而大卫只是下了“你与洗巴均分地土”判决,对此他脸上未见一丝不满,反而说:“我主我王既平平安安地回宫,就任凭洗巴都取了也可以。”(30节)   可见他的心中只有大卫王。这样没有变质的纯洁无瑕的信仰,正是其父约拿单之信仰品格。
一个团体最大的敌人不在外面,而在团契里面。即破坏团契的联合,嫉妒心和竞争心,极端的利己之心比外来的挑战更危险 (参林前 1:10-17;加 5:20) 。
威尔斯比牧师说:支派间的冲突 (41 节-20:4、14-26) 。危机可以将人内在的美带出来,也可以把其他人内里的恶带出来。以色列各支派的代表在吉甲聚集,护送他们的王返回耶路撒冷,然而,众支派非但没有为上帝赐予百姓胜利而欢喜快乐,反而相互争斗。
“以色列人”指北方十个支派,他们对南方的犹大支派发怒,犹大支派当时已经吸纳了西缅支派。以色列人发怒,因为犹大人没有等候他们到达那里就抢先帮助大卫回家。他们认为,犹大人“绑架”了王,无视侮辱剩下的十个支派。
犹大人回答说:大卫出自他们的支派,所以他们更有责任照顾他。以色列人则争辩道:按着支派的数目,他们与王有十分的情分,而犹大只有两分,彷佛王是股票市场的证券。很明显,无人力劝众支派求告耶和华,寻求上帝的帮助,也没有人提醒他们,记住吉甲乃是以色列人在约书亚时代曾有过一个崭新开始的地方(书 3-5 章) 。——《重整生命》威尔斯比著
【19:42】犹大众人回答以色列人说:“因为王与我们是亲属。你们为何因这事发怒呢?我们吃了王的什么呢?王赏赐了我们什么呢?”
令人费解的是,当众人欢喜快乐的送大卫过约旦河后,以色列家与犹大家又互起争论。以色列人怪责犹大人迎接王时不通知他们,按人数他们有十支派,与王有十分的情分 (43 节) ,同时他们是首先 发起接王回来的;犹大人则认为他们是王的亲属 (42 节) ,接王回来也根本没有得到格外的好处。
“我们吃了……什么呢”:暗讽以色列众支派迎王另有目的,以致怀疑犹大人为利而抢先迎王。
迈尔博士说:“王与我们是亲属”。王不仅是有权势的,也是亲民的 (英文语系King 一词为kith 与 kin) 。这是我们主与救主最完善的说明。祂是王,因为祂得胜仇敌,祂也亲自成为血肉之体,使我们与祂合一。王是我们的亲属,王与我们是亲属。
王与我们相合,实在值得我们庆幸。福音满有奇妙的记载。祂与我们有亲属的关系在于:
祂的祈祷——祂祝福我们向上帝呼求:“我们的父”,这是多么奇妙的关系。除了我们需要祈求赦免之外,祂的心意也都在祂教导我们的祷文之内。
祂的体恤——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祂的饥饿与干渴,疲倦与辛劳,受苦与受死,都使我们与祂更为亲近。
祂的经历——祂凡事经过试探,只是没有犯罪。祂所经历的事是我们可资参考的,那试探者怎样对付祂,也照样对付我们。试探无法征服祂,又怎能征服我们?祂走近孤单的兵士说:“放心,我已经有这些经历,我与你并肩作战,对你十分关切,我宝座的荣耀不会改变我真心的爱!——《珍贵的片刻》迈尔著
【19:43】以色列人回答犹大人说:“按支派我们与王有十分的情分,在大卫身上,我们也比你们更有情分。你们为何藐视我们,请王回来,不先与我们商量呢?”但犹大人的话比以色列人的话更硬。
犹大人没有等大家到齐便先去把大卫接过河,以色列人觉得很失面子,因为按情分,他们占十二支派中的十个支派 (43 节) ,而当 日也是因这十二支派中的十个支派 (43 节) ,大卫才成为全以色列 的王 (5:1-5) ,所以说“比你们更有情分”。若以参加以色列联盟的先后来说,犹大也最迟,故“比你们更有情分”也可译作“何况我们比你们资格更老”。
虽然大卫采用了包容政策,但还是留下了以上我们所见的没有愈合的伤 口。无论哪个时代,人都一样败坏,就是在主耶稣基督时代也不例外,“门徒中间起了议论:谁将为大。耶稣看出他们心中的议论,就领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自己旁边……”(路 9:46-47) 。
“不先与我们商量”:不成为事情首先的。意思是以色列首先起意要请大卫回来,但最后行动却被犹大人抢先,照说先想到的也应该要先执行 (顶多是一起执行) 。更可作:请王回来起初不是我们的意见吗?
“犹大人的……话更硬”:是说犹大人回答的话比以色列人更尖刻、更凶。犹大支派没有在争执中让步的意图,反而爆发怒气。两者之间出现了不能挽回的冲突。象这样,即使再正当的事情,如果以极端的情绪和争辩去辩护,反而误了大事 (参箴 15:1-4) 。
大卫争取犹大人找他回来的努力欠缺考虑,造成以色列人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此处没有提到这个分裂的下场如何,不过 20:1-22 的事件就说明事情的严重性。
到本章的末了,我想用刘道顺牧师的一段话作为本章的结束,他说:到此为止,在大卫恢复王位重返耶路撒冷的路上遇见的三种人,我们就此分析一下。
第一、示每和洗巴:虽然口里“主啊,主啊”地喊着,但是其人却不可信。特别是示每,根本看不出他是在真心悔改,只能看到他奸诈狡猾的一面。但是大卫却对他说:“你必不死”(23 节) 。这体现了大卫不为自己亲手报仇,而把一切交托给上帝的信仰态度,并不是说示每没有罪了,《列王记上》2:8-9 体现了这一点。
大卫在临终的时候,将这个审判权交在了所罗门的手里。大卫对   所罗门说:“在你这里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   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语咒骂我,后来却下约旦河迎接我,我就指着耶和华向他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现在你不要以他为   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
使徒保罗也曾这样交托,说:“铜匠亚力山大多多地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提后 4:14)
第二、米非波设:主耶稣 口中所说的“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约 1:47) 拿但业式的忠实的仆人。我们看到了大卫为他忠实的仆人负责到底。在扫罗的后代都遭祸患的日子,“王因为曾与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指着耶和华起誓结盟,就爱惜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不交出来”(21:7) ,大卫既 一次立约就守约到最后。
第三、巴西莱:大卫临终之时都没有忘记他施于大卫的恩惠,大卫吩咐所罗门说:“你当恩待基列人巴西莱的众子,使他们常与你同席吃饭,因为我躲避你哥哥押沙龙的时候,他们拿食物来迎接我”(王上 2:7) 。
使徒保罗在殉道之前,也是不能忘记背叛他的人和与他同工的人,他说:“凡在亚西亚的人都离弃我,这是你知道的,其中有腓吉路和黑摩其尼。愿主怜悯阿尼色弗一家的人,因他屡次使我畅快,不以我的锁链为耻,反倒在罗马的时候殷勤的找我,并且找着了。愿主使他在那日得主的怜悯。他在以弗所怎样多多地服侍我,是你明明知道的。”(提后 1:15-18)
主耶稣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启 22:12) 。跟随主耶稣的人中有像示每和洗巴一样的人,有像米非波设一样的人,也有像巴西莱一样的人。我们中间也可能这三种人共存。——《从救赎史的观点看圣经》刘道顺著


思 考 题

1 、大卫素来英明,为何会因儿子的死而使部下士气大挫?约押对他的劝谏是否合宜?你能否由此更多体会到属灵领袖应具备的条件?

2 、从以色列与犹大众人对大卫的叛离以至归顺,你能否体会到人的善变和上帝的大量?

3 、示每曾侮辱大卫,为什么大卫这时还要原谅他呢?大卫对他的侮辱是否真的忘怀呢?参王上 2:8-9。

4 、米非波设虽然被大卫误解,然而他对大卫仍忠心一片。这对你的事奉及工作有什么提醒?

5 、巴西莱曾有恩于大卫,却不要求大卫报答他。他的表现给我们什么榜样?

6 、以色列人和犹大人是为什么事情起了纷争?他们是否都希望为自己争取利益呢?社会上和教会内的纷争是否也有类似的原因?

7、为了治愈以色列国的创伤,大卫采取了哪五个步骤?

8、大卫沉浸于哀哭押沙龙之时,他把什么丢在了一旁?领袖怎样   才能在痛苦中依旧担起领导之职?

9、大卫与押沙龙纠纷期间,忽视了什么?

10、大卫为什么首先选择犹大支派帮助他统一全以色列百姓?   

11、大卫特赦叛军这件事,产生了什么正面果效?

12、大卫怎样对待示每?为什么?

13、大卫为什么任命亚玛撒并非约押作他的元帅?

14、米非波设来见大卫,大卫面对什么复杂情况?米非波设来见大卫的目的是什么?

15、大卫怎样回报巴西莱的恩慈?巴西莱又怎样回应?你怎样回报向你施恩慈的人?

16、从约押和押沙龙的事件,提醒我们:任何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上帝儿女们间的关系,必须有上帝在其中,才能蒙福,才能持久。请分享你在日常生活中,在这方面的学习或心得。

17、示巴跟押沙龙都是因不服大卫而叛变,后来被平叛。在上帝家这些想要背叛上帝所设的权柄,伤害上帝所立的国度,上帝都要亲手拆毁他们。请分享在上帝家学习“顺服权柄”以及“保守合一 ”的重要性;

18、大卫在处理押沙龙的死,缺少了公义,一经约押纠正,大卫立刻接受。我们在遇到别人的提醒或校正时,是否愿意在主里谦卑自己,虚心领受?

19、示每被杀的这件事,它的前因后果,对我们有哪些提醒和警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