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11月13日:使徒行传25-27章辅读

2023-11-1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44-1使徒行传辅读.jpg


使徒行传


第25章音频朗读:


第26章音频朗读:


第27章音频朗读:


第25章辅读

上诉凯撒(二十五1~12)


事情发展至此,保罗仍受犹太人的控诉和迫害,生命随时会有危险:

  

1. 腓力斯虽然明白保罗没有犯罪,但既有犹太人锲而不舍的控诉,而他又不能从保罗身上得到什么利益,于是在离任之时,便将保罗留在监里,将他交在下任巡抚的手中。换言之,犹太人仍有机会治死他。

  

2. 新任巡抚非斯都刚上任,对区内事情不甚了解,因此容易受犹太人的影响及左右。所以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便前往耶路撒冷,拜会犹太人的领袖,建立交情。此时犹太人便趁机提出要求,请非斯都将保罗从凯撒利亚提至耶路撒冷受审,如此犹太人便有机会在路上杀他。幸好非斯都尚算精明公正,没有答应此不合常理的要求,反而邀请犹太人的领袖随他回凯撒利亚,在那里再次审讯保罗。若非斯都答允了犹太人的请求,相信保罗会在路上给他们杀死。

  

3. 当审问在凯撒利亚重新开始,犹太人的控诉与上次一样,保罗亦如前般的分诉,结果连非斯都亦迷惘起来。由于他初来到任,不太熟悉控辩双方争论的细节,一方面又觉得保罗没有犯罪,另一方面又不想得失犹太人,故此建议将审讯移师至耶路撒冷,在公会面前听取多一些的证据才再由他判决。若然如此,保罗的性命便危在旦夕。

  

4. 保罗为保性命,便行使他罗马公民的权利。既然巡抚不能判决,他便要上诉至凯撒。这不是说凯撒会有更公平的判决,而是他一则可以避免落入犹太人的手中,二则亦能有机会到罗马分诉,将福音带至罗马,甚至更远之地。


祈祷:神啊,帮助我常常明白祢是如何施行保守,以致我能懂得为此经常感谢。


非斯都的困境(二十五13~27)

  

非斯都现在真的给保罗这案件弄得昏乱起来,一方面他捉不到案情的重点:有控诉者,有分辩者,但他不能判断。他建议将案件提至耶路撒冷审判,企图得到判决的亮光,但保罗却宁愿上诉至凯撒。若然如此,他亦不能有所行动,因为“解送囚犯,不指明他的罪案是不合理的”(27节)。

  

亚基帕王的到访,为保罗带来一线希望。亚基帕王管辖的范围是加利利的东北部,与非斯都管辖的犹太、撒马利亚等地分属友邻,故亚基帕王趁非斯都新官上场,作友谊式的拜访,拉拉关系。对非斯都而言,这是极大的喜讯,因为亚基帕熟悉犹太人的事务,可以帮助他解开保罗案件的结。这岂不是神叫万事互相效力的另一证明?

  

从非斯都向亚基帕王的描述中,可以看到非斯都大致了解案情,可惜他不了解“一个人名叫耶稣,是已经死了,保罗却说祂是活着的”,因此“心里作难”(19~20节)。结果描述完毕,亚基帕王亦愿意听听保罗的分诉。如此,保罗亦得到机会向更多尊贵的人来作见证。人以为苦难的事,神却转化成为见证福音的机会。

  

结果,非斯都特别召集了好些尊贵的人士,在亚基帕王面前重听保罗的案件,目的是要“查问之后有所陈奏”。保罗亦不介意多次被查问及分辩,因为他可以见证基督的福音。我们若落在与保罗一样的处境中,会否仍有信心,知道神叫万事互相效力?我们会否仍存积极的心,把握机会来为主作见证?


祈祷:神啊,叫我深信祢的美意及保守,以致随时为主向人作见证。──《新旧约辅读》


第26章辅读

从天上来的异象(二十六1~23)

  

1. 尊重:保罗承认亚基帕王的身分及经验,作了礼貌式的开始(2~3节)。

  

2. 背景:保罗带出自己的背景,主要是取得亚基帕王的认同及接纳,同时驳斥他违反律法的指控(4~5节)。

  

3. 重点:保罗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控辩的重点──接纳从死里复活的耶稣为神所应许的救赎者。犹太人不相信,并且指为异端;但保罗却相信,并且见证传扬(6~8节)。

  

4. 历史:保罗接着分享他的见证:他以前亦是同样的不相信,并且逼迫相信的人,较其他人更为热心(9~11节)。

  

5. 悔改:他随即复述在大马士革路上的经历,以致他完全改变了对耶稣和教会的看法(12~15节)。

  

6. 差遣:又得到神的差遣,要将神昔日的应许,及今日成就的救恩向世人传开,叫众人一同领受神的恩典(16~18节)。

  

7. 传道:他见证自己如何顺服神,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将福音传给周围的人听。正因如此,才导致犹太人的迫害及控诉;但他不会因为受迫害而放弃,仍然对神忠心,并热心传开福音(19~23节)。

  

这便是保罗的见证。我们的见证又如何?我们从神领受了什么的恩典及使命?我们会否因挫折及逼迫而灰心,不再热心传福音?我们会否受不住苦难而放弃?我们有否经历神的保守及帮助,以致可以继续忠心见证神?


祈祷:神啊,赦免我的小信、不愿受苦、安于逸乐和不肯委身给祢的罪。


癫狂的见证(二十六24~32)

   

被骂为癫狂者(24~26节):

  

非斯都忍耐不住,打断了保罗的说话。以一个局外人来看,保罗不怕迫害,冒死来传扬一个信仰,简直是癫狂的事。因此他认为保罗学问太大,令他癫狂;然而保罗没有因此发怒,反而以一个尊敬及平静的心境来回答。有关犹太人的信仰,全是历史事实及真实的,亚基帕王可以作见证。信徒若真以他的信仰为真实,必然会全心投入,回应神的呼召,努力见证主,而从我们的投入程度可以反映出我们相信的程度。

   

劝亚基帕信主(27~29节):

  

保罗分辨至此,已从分辩演变成为传道,因此他亦进一步向亚基帕王传福音。他知道亚基帕王明白他的见证,亦明白主耶稣的真实,故开始向亚基帕王劝说。亚基帕王亦十分“醒目”,知道保罗想劝他信耶稣,故他的答覆暗示了保罗是很难劝他信耶稣的。保罗亦不隐藏他的意图,说明他不单要劝亚基帕王信耶稣,亦要劝在座的所有人都信耶稣。他的分辩具体地在他的行动上显明出来,就是要传讲基督的福音。

   

保罗辩明清白(30~32节):

  

是次审判结果有了定论:连亚基帕王亦同意裁定保罗是清白无罪的,可以得到释放。这次审判亦使非斯都有了肯定的行动:不能将保罗提至耶路撒冷,要将他送往罗马,使他可以向凯撒申诉,如此他便可以解决一个大难题。保罗亦因此可以在捆锁下前往罗马,继续他的使命。


祈祷:神啊,帮助我能像保罗般委身,为主而活。──《新旧约辅读》


第27章辅读

航程中的恩典(二十七1~13)

  

在往罗马的行程中,神给保罗格外的恩典:

  

1. 他有路加与亚里达古同行:路加是医生,在此漫长的航程中,可以协助照顾保罗的健康。亚里达古是帖撒罗尼迦人,是自愿与保罗同行及服事保罗的。帖撒罗尼迦教会深得保罗的赞赏,在此显出保罗今回不是单独面对挑战,而是有亲爱的弟兄、甚至教会的支持。有些释经家提出路加及亚里达古是以保罗的奴仆身分随行,沿途服事保罗,故此身分与其他的囚犯不一样。

  

2. 他得到百夫长的善待:百夫长是御营中人,主要负责罗马及各地之间消息的传达。他率领士兵,押解保罗及其他囚犯前赴罗马,由于保罗是未被定罪的罗马公民,并且有奴仆照顾,所以得到百夫长的宽待,可自由上岸往朋友处去。

  

3. 他得知航程的前路:或许是基于保罗的经验,或许他有神特别的启示,他知道航程满有危险,故此劝告百夫长暂时不要启航。事后证明他的看法是对的,使他在行程中极受尊重。

  

我们是否记得“大使命”的应许?当我们肯为主作见证时,主就常与我们同在。主的同在一方面给我们能力,可以大胆地作见证;另一方面主又保守我们安然经过一切的苦难,并且叫我们享受神格外丰盛的恩典。我们愿意去经历吗?


祈祷:神啊,感谢祢,因祢有说不尽的恩典。


罗马之旅(二十七14~44)

   

海上遇到风暴(14~20节):路加以生动的文笔,描写了船在狂风巨浪下的危险情景。致命的因素十分多:任风而刮失却方向、沉船、搁浅等等。他们亦尽力保存生命,包括挽回小船作沉船后救生之用、落下篷来避免搁浅、抛弃货物及船上器具减轻负担,然而所有可以作的都作了之后,仍然敌不过大自然的威力,结果仍要束手待毙。今天可以夺取我们生命的因素数之不尽,然而我们却凭着神的恩典而存活。神是我们真正的磐石。

   

保罗安慰众人(21~26节):在众人绝望之时,惟独保罗不受动摇。他得到神的启示,知道神会保守众人得平安,故此在危难之时,站起来向众人讲出安慰的信息。这是因为保罗多次经历苦难,并且多次蒙恩,故此在大自然力量的威胁之下,仍能满有信心地倚靠神。

   

众人听从保罗(27~38节):此时保罗已赢得百夫长的信任,成为众人逃生的倚靠。他的意见虽然只是普通常识,但在恐慌之下只有他能镇静应付。他帮助维持船上秩序、勉励众人吃饭保存力气,并且重申神的拯救,结果百夫长在他的吩咐下,保持众人的秩序及气力,预备逃生之用。

   

众人得蒙拯救(39~44节):当船搁浅之时,百夫长不许兵丁杀死囚犯,包括保罗,结果全船二百七十六个人安然得救。相信没有保罗安定军心,众人就是有机会逃生,亦会有自相践踏而死的事发生。现在众人有秩序地登岸,印证了神的应许。神的拯救也透过人来施行:百夫长指挥水手先游水上岸,其他的人扶着木板浮上岸。


祈祷: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要提到耶和华神的名。──《新旧约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