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课:大卫求问耶和华(一)

靖玖玮 牧师
2023-11-02

互联网许可证.png



页面长横线.jpg

《第56课:大卫求问耶和华(一)》音频


页面长横线.jpg




合神心意的大卫


叁 、大卫恢复作王时代(21-24章)

或大卫晚年余事


到现在为止,作者一直按照时间的顺序记述历史,但从本章以后展开的各个事件,就没有按照一贯的时间的框架记叙,而是按照各个事件的发生时间推断其年代。这些内容位于本书的最后部分,其意义如下:

第一、在22,23章中提到的感谢、赞美和弥赛亚的到来以及对大卫王国的预言,说明这部分位于本书最后的理由。大卫通过长长的诗歌来强调自己所体验的上帝的丰富和恩典,确信上帝会信实地履行与自己立的“大卫之约”(参7:8-16),并表现出他盼望上帝通过自己的家成就上帝永远的国度。总之,这首诗歌颂赞上帝通过大卫的过去、现在并未来成就的神圣的事工;

第二、在这部分中可以发现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讲述大卫胜利的同时显出大卫的失败(参21:1-14,24章)。这也可以理解为,即使是蒙上帝拣选,并得到治理上帝的国家特权的大卫,最终也不过是软弱的人而已,在地上的以色列还不是完全的上帝的国度;

第三、本书最后部分的祭祀情景作为洁净圣殿具有意义。无论如何,以色列这段历史是上帝作为历史的主角,使用大卫和以色列,推进救赎史的一个过程。

本章至第24章为《撒母耳记》的附录,记有大卫王朝的一些史事片断,但未依照时间次序,而是以主题为中心来叙述。

全部附录包括六件事:第一、大卫将扫罗的七个儿子交给基遍人,以偿还当年的血债(21:1-14);第二、非利士四伟人之死(21:15-22);第三、大卫战胜敌人的颂诗(22:1-51)。此诗除一、二处有出入,与《诗篇》18篇内容相同;第四、大卫的遗言为一首短诗,赞美上帝的慈爱(23:1-7);第五、大卫的勇士:包括三勇士和“三十勇士”(23:8-39);第六、核点以色列和犹大人口及后果(24:1-25)。

第一和第六项的题旨,是上帝因人行为之不当而降祸。第二和第五项记的都是大卫的勇士;第三和第四项为大卫所作的歌。这种写作上对称的安排十分特别,试看《撒上》2:1-10,以耶和华上帝从卑微者中选立受膏者的颂赞开始,历经扫罗和大卫二朝可歌可泣的诸般事迹,而以《撒下》第22章的颂赞置于书末,称颂耶和华上帝的拯救与保障。作者显然有一写作架构,藉严谨的体裁结构与文章的描写之美,传达道德的教训和上帝对人类永远的计划。

这4章的内容多样化,而且中断了王位之争的故事。然而,对作者来说,这部分却有主题上的一致和刻意的目的。这几章经文说明了大卫其他的一些问题,并显出上帝怎样在他所有困境中,给他提供指引和忠心的支持者。这里也显示,大卫对生命和上帝的经历,怎样使他成为“以色列的美者歌者”。最后,本部分为故事以后的发展埋下伏笔。


第二十一章   大卫求问耶和华


刘道顺牧师评论道:《圣经》说在大卫年间有饥荒,一连三年,耶和华的产业饥肠辘辘。至于这饥荒的具体年代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大卫在位的初期,有人说是大卫在位的末期。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重要的是文脉上把这一事件记载在这个地方有什么意义?

大卫对基遍人说:“我当为你们怎样行呢?可用什么赎这罪,使你们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呢?”(3节)从救赎史的观点看本章的话,可知这里所说的“耶和华的产业”就是本单元的中心。“……使你们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说,现在耶和华的产业正在遭受祸患。那么耶和华的产业怎么会招来祸患的呢?

20章讲了上帝通过弱者保存了耶和华的产业。而在第21章的前半部分讲的,却是耶和华的产业因为弱者的怨恨遭受灾难的内容。那么,这灾难的起因是什么,要怎么样才能赎罪免了这场灾难呢?

后半部分讲的是大卫上阵与非利士人争战,险些送命的内容。如果大卫真的死在仇敌之手结果会怎么样呢?百姓都求大卫,说:“以后你不可再与我们一同出战,恐怕熄灭以色列的灯。”(17节)他们说如果大卫死了的话以色列的灯就熄灭了。这样,第21章的信息就明确了,其中心在于“耶和华的产业”,其核心在于“以色列的灯”。

以此为据,本章的主题也可以为“耶和华的产业和以色列的灯”。那么,“耶和华的产业”和“以色列的灯”在救赎史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本章将分两段来分析:一、耶和华的产业(1-14节);二、以色列的灯(15-22节)——《从救赎史的观点看圣经》刘道顺著

一、耶和华的产业(1-14)

大卫在位时,以色列国多半问题出于战争,但偶尔也遭遇干旱和饥荒,而本章就是记载一次尤其严重的“饥荒”,也许发生在大卫在任的早期。当大卫求问上帝(1节),上帝就提到一件事,那是别处没有记载的:扫罗攻打基遍城中的人。这事件的背景是,扫罗为了保卫以色列,曾不单攻打非利士人,也攻打任何有威胁的非以色列人。但基遍人并没有对以色列造成威胁,而且破坏以色列人与他们在昔日定立的条约(参书9章),是一件严重的罪行,这个沉冤从未昭雪。

根据现在的法律,因扫罗的罪而惩罚扫罗家的人同样是错误的,但在古时,人都支持家族共同承担错失的原则。即使是这样,我们难免感到基遍人是过分执着要报复。

作者述说这故事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这7个被处决之人的死,与大卫无关。无疑有些以色列人像示每(参16:5-8),会指责大卫对扫罗家怀有恨意。因此,本段提醒读者,大卫怎样对待米非波设,以及指出他怎样小心地安葬扫罗及其后人的遗体。

我们必须承认人是善忘的,而且反复无常。但上帝绝不会糊涂,祂有善必赏,有恶必罚,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尤其是祂所爱的人祂必定施行管教;大卫明白上帝的属性,故此遇有大饥荒时,他知道事出必有因,便立刻求问上帝,才明白受灾祸的原因,从而提醒我们:

第一、不要随便立约起誓,若起了誓必须遵守,这是大的原则,以色列人曾起誓不杀基遍人(参书9章),但扫罗却想灭绝他们(2节)。

第二、背约的罪迟早总要受对付。上帝有祂作事的时间、对象及方式,扫罗的错,却要在大卫身上清算,因上帝知道他甘心接受校正。大卫的反应是直接的,立即问到赎罪的方法,并且照他们的要求办妥(2-9节)。

第三、被上帝对付后,能再被上帝接纳的人,其祷告必蒙祂的垂听(参14节)。上帝不听祷告,绝大的原因是罪孽的拦阻。我们何时肯认罪、悔改、顺服上帝的管教,上帝就必按祂的应许赦免及施恩。

这一段事情发生的时间,到底是在 9:1-13之前还是在之后?成为学者争议的问题。由于 9:3 大卫问“还有人没有”,因此,这件事可能是在米非波设进宫前发生的。不过应该也不会与米非波设进宫的时间相距太久。另外示每在 16:8 对大卫“流扫罗全家的血”是不是指的就是这个事件?

威尔斯比牧师说:种族间的冲突(1-14节)。本书以两次殃及全国的灾难记载为结尾——由扫罗的罪引起的旱灾(21:1-25),因大卫王之罪而导致的瘟疫(24:1-25)。在这两次悲剧事件之间,作者为我们概述了四次胜利(21:15-22),给了我们一张大卫勇士的名单(23:8-39)和两首大卫写作的诗歌(22:1-23:7)。此处我们又一次看到:战士大卫,歌者大卫和罪人大卫。——《重整生命》威尔斯比著

1、我当为你们怎样行呢?(1-6)

威尔斯比牧师说:罪(1-4节)。《圣经》没有告诉我们,扫罗何时和为何屠杀基遍人,他这样做,违背了以色列人在约书亚时代与基遍人所立的盟约(参书九章)。约书亚尽力弥补自己犯的错误,让基遍人作劈柴和担水的人;可是,以色列人立下这个盟约,在上帝面前便有责任保护基遍人(参书10章)。扫罗虽然只杀了几个基遍人,但他的意图是要灭绝他们,所以,这是一宗“种族清洗”或种族屠杀案。

扫罗的信仰生活令人困惑。为了显得虔诚,他会立下一些没人遵守的愚蠢誓约(撒上14:24-35),但与此同时,他又违背耶和华明确的命令(参撒上13-15章)。上帝命令他灭尽亚玛力人,他未照办,然而,他却试图灭绝基遍人!另一个困惑是:扫罗的曾祖父耶利是基遍人的祖先(参代上8:29-33,9:35-39),所以,扫罗其实是屠杀自己的亲戚。

基遍成了一座利未人之城(参书21:17),有一段时间帐幕也曾安置在那里(参王上3:4-5)。基遍城坐落在便雅悯支派,就是扫罗所属的支派境内,这也许是解释扫罗之所为的一条线索。让外邦的基遍人活着,在以色列境内生活已经是够糟的了,可是,难道他们还必须住在便雅悯人的地上吗?扫罗的“领导”策略之一就是:用房屋和土地奖赏跟随他的人(参撒上22:7),他这样做,也许可以没收基遍人的财产。不管动机和手段如何,已躺在坟墓中的扫罗给以色列百姓带来了审判:干旱与饥荒在以色列持续了三年之久(1-10节)。

第一年的干旱可能由气候反常变化引起,在第二年,百姓会说:“情况肯定会好转的。”可是到了第三年,干旱与饥荒依然肆虐以色列地,于是,大卫便寻求耶和华的面。在耶和华与以色列民所立的约中写着这样的话:上帝的百姓若荣耀并听从祂,上帝就会降雨在这片土地上(参申28:1-14)。大卫知道谋杀罪会玷污这地(参民35:30-34),导致这一切灾难的祸因正是在此。耶和华也许借着先知拿单或大卫的宰相以拉,向大卫说话:“这饥荒是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杀死基遍人”(1节)。扫罗离世已有三十多年,主一直忍耐等候,要让这罪得到处置。——《重整生命》威尔斯比著

(1)饥荒的原因(1-2)

一连三年饥荒。迦南地常有饥荒,但接连三年都闹饥荒,事情就不平常了,必定是因为得罪了耶和华,才有这样的灾祸。大卫是敬畏上帝的人,看见这情形的发生,就去求问耶和华,结果就查出了原因。

大卫年间的三年饥荒,是因扫罗藐视从前约书亚与基遍人所立的约,把基遍人屠杀,招来上帝的愤怒。大卫履行基遍人的要求,将扫罗七个孙子交出,以命偿命,使饥荒之灾得以停止。

大卫已经有一段很长的年日没有凡事求问耶和华。如今他又开始了求问耶和华的生活,可见他已经恢复未犯罪前的光景。上帝喜欢人到祂面前祷告,也乐意向人施恩。

【21:1】大卫年间有饥荒,一连三年;大卫就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这饥荒是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杀死基遍人。”

弟兄姊妹,以色列人所居住的地方叫迦南地,上帝把以色列人领进迦南,他们还在约但河的东边,上帝已经向他们说得很清楚。祂说:你们若是谨守遵行上帝的话,你们是不愁粮食的短缺,你们也不愁在那地有难处。如果有敌人来攻打你们,他们从一条路来攻打,就要从七条路败退。你们一年种下去的粮食,可以足够你们很多日子的享用。秋雨春雨按时来到,在那些日子里,你们什么也不缺。

但若是翻过来说,你们不谨守遵行上帝的吩咐,那事情就完全翻过来了,敌人从一条路来攻打你,你就要从七条路逃跑。天对你好像成了铜,地对你好像成了铁,地就不给你效力(参申28:1-68)。

弟兄姊妹,上帝给以色列人进迦南的应许是这么美好,而现在有饥荒,为什么?是不是他们在上帝面前哪里不对?他们自己看不见,他们可以求问上帝。但是大卫和以色列人在这一点上都疏忽了,上帝有一些管教和击打来的时候,他们忽略了。

《约书亚记》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受了基遍人的欺骗,以为他们是远方的人,因而与他们立了约,起誓不杀害他们,其实基遍人就住在他们附近。

在约书亚时代,约书亚与基遍人“讲和,与他们立约,容他们活着,会众的首领也向他们起誓。”(书9:15)“使他们在耶和华所要选择的地方,为会众和耶和华的坛作劈柴挑水的人,直到今日。”(书9:27)这就意味着他们也参与侍奉耶和华。但是“扫罗却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发热心,想要杀灭他们”(2节下)。似乎是当时扫罗为了取得百姓的欢心,就说不容外邦人与以色列人一同承受产业,要除灭他们。正如希特勒当时对犹太人采取的灭绝政策一样。这就是基遍人口中所说的“那从前谋害我们,要灭我们,使我们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内”(5节)的真实情况。这是一种扭曲了的忠心和热心。

上帝自己是守约施慈爱的上帝,祂不喜悦祂的子民背约,不信守所起的誓。作诗的人说:“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诗15:4)扫罗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发热心,想要杀灭基遍人。

公义的上帝向以色列人追讨背约的罪,以饥荒惩罚他们。扫罗从未为耶和华发过热心,也很少为百姓发热心,这次竟然发起热心,要背约灭绝基遍人,这是出于肉体的热心,完全不是出于耶和华的灵的感动。

有人以为热心比冷淡好,其实不然,问题在于所发的热心,究竟是出于上帝,或是出于自己。一个人的热心如果是出于肉体,后果往往不堪设想,那不只是得罪上帝,而且贻祸无穷。

那么,这怎么就成了大罪,以至三年不下雨的呢?经文说:“他轻看誓言,背弃盟约,已经投降,却又作这一切的事,他必不能逃脱。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既轻看指我所起的誓,背弃指我所立的约,我必要使这罪归在他头上。”(结17:18-19) 是的,就是这样的。或者当初不与人立约,但是,一旦立了约就应该坚守到底,如果背约的话就会使他们轻视“耶和华的名”。

“饥荒,一连三年”:对以色列人来说,上帝经常通过自然界向以色列传达自己的旨意,因此灾害向百姓提供反省自己的机会(参24章;伯42:1-6;摩7:1-3)。其中“饥荒”断绝人生命的根源水,因此所表现的意思更大(参王上17:1-7;王下25:1-7;尼5:3;哀4:4)。在平常就缺水的以色列,三年饥荒意味着死亡。在这种危机中,人通常省悟到自己的微小和有限,在这种状况中,人才会向上帝呼求(参诗50:15,121:1-2)。

“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虽不知道这件事情何时发生,但无视靠耶和华之名与他们所立的和平之约(参书9:3-27),而对他们动刀,分明是对上帝的挑战,有损上帝的荣耀。

倪弟兄说:大卫就求问耶和华我们有时候在祷告上付上很大的努力,却没有从上帝那里得着任何的回答,然而我们却很少去寻找那得不着回答的原因。如果我们的祷告是违反了上帝的心意,我们怎能盼望得着祂的答应呢?在我们一切所有的祷告中,我们必须首先找出祈求的钥匙(关键)。这就是《撒母耳记下》21章所描写,大卫在那长久的饥荒中所进行的一件事。

大卫不是就向上帝呼喊说:“这饥荒已经延续了三年,现在求你开恩可怜我们,今年赐给我们丰收罢!”不是的,大卫不是这样祷告,大卫乃是寻求耶和华的面。上帝对此有什么反应呢?上帝给大卫坦直的问题以坦直的答复,而大卫也从此摸着了祷告蒙答应的钥匙。

扫罗杀了一些基遍人,乃破坏了以色列人与基遍人所立的约。虽然扫罗是为着上帝大发热心而做的,但他在这事上却是犯了罪。上帝不容许祂子民破坏这一严肃的誓约,因此便有了矫正的行动。到了第14节,经上就如此记载:“此后上帝垂听国民所求的”。大卫已得着祷告蒙答应的钥匙了。——《旷野的筵席》倪弟兄著

【21:2】原来这基遍人不是以色列人,乃是亚摩利人中所剩的。以色列人曾向他们起誓,不杀灭他们,扫罗却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发热心,想要杀灭他们。大卫王召了他们来。

约书亚当日曾奉上帝的名答应基遍人,决不让他们遭受其他迦南人被灭绝的命运(书9:15、18-26)。《圣经》并没有记载扫罗怎样杀害基遍人,当发生在扫罗为王朝内,基遍人的土地在便雅悯境内,扫罗可能因为种族主义的关系杀害基遍人。

于中旻牧师说:信誓的重要。“扫罗却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发热心,想要杀灭他们。”

在旧约时代,上帝赐福属祂、敬畏祂的人,都与地上的福分有关;在新约的赐福,却是天上的福分。
  大卫王在位时,国内连年饥荒,他便省察自己,求问上帝为什么降灾给他。所得上帝的回答:“这饥荒是因扫罗和他流人血之家,杀死基遍人”(1节)。  

扫罗是个肯作事的王。他想给人民一个“有为”的印象。不过,他爱照自己的意志去作:上帝所吩咐的事,他作得不够、不快、不彻底;上帝所没吩咐的,他倒蛮起劲的作。这也是现在许多人的问题。在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上帝要以色列人驱除原住民,免得被异教文化影响;违背上帝旨与他们立约,就必须信守,接受他们作眼中刺,肋下荆棘的后果,到今天仍如此。

扫罗到了晚年,已无余勇可嘉。开疆拓土,也无力抵御非利士人的侵略;只能残害少数民族,可能是为了取得土地,分给亲信私党,讨他自己本支派的人欢心(参撒上22:7),扫罗翻出了几个世纪前的老过结:基遍在便雅悯地界,其中居民却是亚摩利人,所以必须整肃他们。他片面的废除约书亚与基遍人所订的和约,“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大发热心,想要杀灭他们。”显然他有借口,以为那和约是基遍先人用欺诈达成的,所以无效(参书9:1-27),现在他要照上帝的旨意,除灭他们。

有些人随便说话,也以为口中所出的话无足轻重。但在上帝面前都算数,何况几百年来,相沿遵守,更不能遽[jù]然背约消灭其全族。扫罗的计划虽未完成,但相当多的人死亡,所以招致上帝的咒诅临到。这事大约发生在大卫登基作王的初期。——《撒母耳记上笺记》于中旻著

“为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发热心”:扫罗的热心,指在以色列境内灭绝不洁净的外邦人的洁净工作(参申7:2、24)。事实上,以色列百姓为了持守圣洁,遵守律法尽了最大的努力(参出22:18;利20:6),但扫罗的这种热心是出于人的意思(参雅3:14-16),出于征服欲和名誉心。凡为耶和华所作的事情,其目的和实行的方法都必须要善。

(2)基遍人的要求(3-6)

大卫召基遍人来,问他们当如何为以色列百姓赎这亏欠,他们方肯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他们要求将那谋害他们,要灭绝他们,使他们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内的,扫罗的七个子孙交给他们,让他们将这七个人悬挂在基比亚。大卫王应允他们的请求,要将扫罗的七个儿女交给他们。

大卫因为与约拿单结盟,起誓要恩待他的后裔,所以就不把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交给他们。他将扫罗的妻子,爱亚的女儿利斯巴给扫罗所生的两个儿子,亚摩尼,米非波设,和扫罗女儿米甲的姊妹,给米何拉人巴西莱儿子亚得列所生的五个儿子,交在基遍人手里。基遍人就把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悬挂在山上,这七人就一同死亡。

他们被杀的时候,正是收割的日子,就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这说明公义一伸张,祝福就降临。无论是个人或邦国,若肯真诚对付罪恶,除去亏欠,许多因罪而来的难处,也必迎刃而解。

【21:3】问他们说:“我当为你们怎样行呢?可用什么赎这罪,使你们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呢?”

大卫没有回避问题,他承认这就是以色列人得罪上帝、得罪基遍人。大卫问基遍人可以接受什么条件来解决这次不公平的事件?所以,他想要做些事情来补偿、遮盖以赎罪。

“用什么赎这罪”:大卫发现了:第一、扫罗的罪就是自己的罪;第二、明白了那饥荒来自上帝的震怒(参书9:19-20);第三、对微不足道的寄居者(基遍人),上帝都在垂听他们的祷告的事实(参诗10:17-18;雅5:4)。

“耶和华的产业”:大卫称呼他所治理的以色列人为“耶和华的产业”,表明他自己只是上帝产业的管家。大卫王这样的心态,在以色列之外也是少见的。基遍人必须祝福以色列人才可将咒诅除去(参士17:2)。

【21:4】基遍人回答说:“我们和扫罗与他家的事并不关乎金银,也不要因我们的缘故杀一个以色列人。”大卫说:“你们怎样说,我就为你们怎样行。”

基遍人回答说:

第一、“我们和扫罗与他家的事并不关乎金银”,也就是说,这不是用钱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想象,大卫应该会希望用金钱补偿基遍人,但是基遍人才不想这样善罢甘休。针对这种情况,经文说:“这样,你们就不污秽所住之地,因为血是污秽地的。若有在地上流人血的,非流那杀人者的血,那地就不得洁净(“洁净”原文作“赎”)。”(民35:33

第二、他们又说:“也不要因我们的缘故杀一个以色列人”(4节),原文中是把“扫罗和他全家”与“以色列人”分开来谈。意思是,基遍人只想找扫罗家族报仇。这样,大卫就按照他们的要求把扫罗家的七个人交到了他们手里。“基遍人就把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悬挂在山上,这七人就一同死亡”(9节)。

【21:5】他们对王说:那从前谋害我们,要灭我们,使我们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内的人。

【21:6】现在愿将他的子孙七人交给我们,我们好在耶和华面前,将他们悬挂在耶和华拣选扫罗的基比亚。王说:“我必交给你们。”

基遍人要求按照《民数记》35:31的原则来讨回公道:以命偿命。根据《申命记》24:16,扫罗的七个子孙可以直接受到攻击基遍人之事件的牵连。

“子孙七人交给我们”:基遍人不满足于他们的生计得到保障(4节),要求按上帝的法律秩序处理(参创9:6;出21:20)。尤其他们使用“耶和华面前”的话语,强调他们的要求不是从感情的角度出发,而是要满足上帝的公义。这里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就是,所有的生命在“耶和华面前”都有同等的价值(参诗9:12;太18:6)。

“将他们悬挂在耶和华拣选扫罗的基比亚”:即指定基比亚(上帝拣选为王的扫罗之家乡)作扫罗孙子七人以命偿命的地方。“悬挂”:把犯人处死,并且把他们的尸首公开示众,那是一种羞耻而严厉的刑罚。

2、上帝垂听了国民所求的(7-14)

   (1)记念与约拿单的约(7节)

【21:7】王因为曾与扫罗的儿子约拿单指着耶和华起誓结盟,就爱惜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米非波设,不交出来。

大卫与约拿单的友情在死后也依然持续(参9章;撒上18:3,20:8、14-17、42)。大卫遵守与约拿单的誓言,从被杀的七个人的名单中去掉了米非波设,真正的友情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

米非波设可以说是基督徒的写照。我们亦因为堕落而双腿摔坏,残障无助,并被处死(8-9节),我们却因被另一个人所爱而获救。

由于约拿单的信实,大卫对他的友爱,使米非波设幸免于死。我们的得救同样不是出于自己的功劳,而是因为另一个人——主耶稣基督的信实。

米非波设被接纳成为大卫的家人,并时常与大卫同席吃饭。他摔坏了的脚被藏在君王的桌下,别人看不见他跛脚。基督徒在上帝的家中,也是这样,我们的罪被遮盖着,让人看不见。主已将我们的跛脚藏在他的桌下。

基督徒在基督里成为完全的人,当我们与上帝同席时,上帝看不见我们的罪过,因为主的宝血已经遮掩了我们的罪过,这是多么奇妙啊!——梁敏夫译辑《清晨露滴》

(2)公义得到伸张(8-9)

【21:8】却把爱雅的女儿利斯巴给扫罗所生的两个儿子亚摩尼、米非波设,和扫罗女儿米甲的姐姐给米何拉人巴西莱儿子亚得列所生的五个儿子,

于中旻牧师说:当基遍人诉说这事件的根源,大卫照他们的要求,把扫罗的后代七人交给他们,悬挂在基比亚。只是他不背弃与约拿单所立的盟约,把米非波设保护在王宫里,没有人可以侵害。同时他知道,利斯巴守护被杀扫罗子孙的尸身,这义行感动他;王即出令,从基列雅比迁来扫罗父子的遗骸,正式安葬在祖坟里(9-14节)。这守约重信的行动,不仅获得了臣民归顺,更蒙上帝喜悦,使国人祷告没有拦阻,得上帝垂听。

上帝是守约施慈爱的上帝。我们属上帝的人,应该言而有信,不可食言妄行,才不至羞辱上帝的名。当我们没有亏负人的时候,如光照在人前,天上的父也得着荣耀。——《撒母耳记上笺记》于中旻著

“利斯巴”:字义是“铺好的路”,他是扫罗的妃嫔(3:7),记载押尼珥专政的日子与她同房。“米非波设”:字义是“终结偶像”。此处两个同名的米非波设却是不同人。“米甲的姊姊”:原文没有“的姊姊”,不过撒上18:19 记载嫁给亚得列的人是米甲的姊姊米拉。

“米甲”: 并没有儿子(参6:23),但她抚养已故姐姐米拉的五个儿子,而米拉的丈夫是亚得列(参撒上18:19)。另一个解释说抄写员误把“米拉”写成“米甲”(参撒上18:19)。

【21:9】交在基遍人的手里。基遍人就把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悬挂在山上,这七人就一同死亡。被杀的时候正是收割的日子,就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




为什么扫罗的罪会祸及家人?那是怎样严重的罪?《圣经》虽然没有记载扫罗报复基遍人的行动,但显然他有严重的罪行,使基遍人追讨他流血之罪。《圣经》没有说明为什么扫罗犯罪却要杀他的子孙。近东许多习俗(包括以色列的在内),把父亲犯罪看作整个家庭有罪,因为家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扫罗违背了以色列人向基遍人所起的誓(参书9:16-20)。背誓严重地违背上帝的律法(参民30:1-2)。大卫可能依照习俗行事,把家族看作一个整体,再不然就是扫罗的子孙曾协助扫罗,在杀害基遍人的罪上有分。

威尔斯比牧师说:报应(5-9节)。大卫得知事实以后,就立即主动提出为他以前犯下的严重罪行赔偿,因为他希望基遍人能为以色列民祝福,这样以色列人就可以享受上帝的福祉(参创12:1-3)。但是,基遍人并不想要金钱。他们知道,不论多少金钱都不能为一个谋杀犯赎罪,也不能补偿幸存的人(参民36:31-33)。

基遍人清楚讲明,他们晓得自己在以色列中作为仆人和寄居者的地位,他们没有权力坚持他们的案子。然而,基遍人所流的血必须要用流血来偿还(参出21:24;利24:1-21;申19:21),整个国家都因扫罗的罪而受苦,倘若大卫仅仅杀掉一些人,那是无济于事的。

基遍人要求将扫罗的七名男性后裔为祭物献在耶和华上帝面前,这样就可以结束这场干旱和饥荒。大卫知道犹太人禁止用人献祭(参利18:21,20:1-5;申12:29-32,18:10),也不认为把这七个人作为祭物处死有什么补偿的意义。

今天,我们活在新约,理解耶稣基督福音的人,会带着一种交织着厌恶和惊惶的心情来看这整个事件。但我们必须牢记:我们是在涉及律法而不是恩典,是在涉及以色列,而不是教会。

摩西律法要求:未解决的谋杀悬案要用祭物来补偿(参申20:1-9)。因此,一位王犯下明显的屠杀罪,岂不应当加倍补偿吗?然而,我们必须牢记,这七个人的死并不是一种补偿,而是一种律法上的惩罚。

尽管大卫没有犯这罪,但是他必须选择那七个要被处死的人,这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卫或许想到那些因他的罪而死去的人——拔示巴的婴孩、赫人乌利亚、暗嫩、押沙龙和亚玛撒)。由于大卫曾经与约拿单立约,保护约拿单的后裔(参撒上20:12-17),因此,大卫没有交出米非波设,而是选择了扫罗的妃子利斯巴所生的两个儿子,以及扫罗的女儿亚地列的妻子米拉所生的五个儿子(8节)。

经文没有告诉我们,这七个人是怎样被处死的,然而“倒在一起”(9节)一句暗示,他们推下了一个悬崖。这件事发生在四月中旬收割麦子的时候,七具尸首被悬挂在外达六个月左右,直到有雨降下,干旱结束的10月为止。悬挂一个人的尸首是要羞辱这人,将其置于诅咒之下(参申21:22-23)。——《重整生命》威尔斯比著

“收割的日子”:当地的大麦在阳历四月开始收割。

“在耶和华面前,悬挂”:绞刑不是在以色列营内通用的刑罚。作为代赎祭物挑选的七个王子按照“以血还血”(参民35:33)的律法,被凶器(石头,刀等)杀死后,吊在树上(参申21:22-23)。悬挂尸体的理由是:①通告他们是被上帝咒诅的人(参申21:23),使他们受极大的侮辱;②公开破坏与上帝立的盟约人的下场,以此提醒百姓(参民25:4-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