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课:大卫的流亡生涯之十一——扫罗及其众子的悲惨结局(一)

靖玖玮 牧师
2023-12-14

互联网许可证.png






页面长横线.jpg《第128课:大卫的流亡生涯之十一

——扫罗及其众子的悲惨结局(一)》音频

页面长横线.jpg



悖逆上帝的扫罗



第三十一章   大卫的流亡生涯之十一

——扫罗及其众子的悲惨结局


感谢主,我们终于来到《撒母耳记上》的最后一——扫罗及其众子战死沙场当然,这并不是我们盼望的结局,这样的结局让我们感伤!世上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死,但在《圣经》中,扫罗却知道自己的具体时间。当他求问女巫时,所谓的撒母耳”对他说:……耶和华必将你和以色列人交在非利士人的手里,明日你和你众子必与我在一处了……。2819)

上帝创造了时间,他可以把创世和末后的事都告诉我们,但他却把时间隐藏起来,不让人知道。圣经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927),但没有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

扫罗是例外,他知道自己明日要死,他也知道自己的儿子明日也要死。他既然知道自己明日要死在战场,他有留下什么遗言吗?也许有,可惜《圣经》没有记载。

最后第31章记载了西弗的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的大争战,这战役因基利波山而得名,战役在平原开始,但战败的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被追赶至山上,他们有许多人死在那里,在基利波被杀的甚多,包括扫罗和约拿单,扫罗的三个儿子都死了,他自己也受了重伤,逃到基利波伏在自己的刀上想要自杀,不能死,被一个亚玛力人刺他而死亡(参撒下1:6-10)。

如果我们不是健忘的话,就会记得上帝曾吩咐扫罗将亚玛力人杀灭净尽。扫罗违命拒绝遵从上帝的话而留下了亚玛力人,才弄到如此,最后死在亚玛力人手下。这事我们当明白有重要的属灵教训在其内。

《撒母耳记上》以撒母耳的出生开场,后又有扫罗这个主要人物出场,最后以扫罗的死告终。最后一章不过短短的13节经文,但“死”这个词就出现了7次。所以第31章可谓是“死亡之章”。其结尾是:“将他们骸骨葬在雅比的垂丝柳树下,就禁食七日”(13节)。这就是人自己所选的王之结局。

本章最后一段给扫罗作王的故事写下了很合适的结尾。他以王的身分所作的第一件事是拯救基列雅比城(参第11章);基列雅比的居民现在则救出了扫罗的尸身,并把他的骸骨体面地安葬了。

本章没有说出死伤的人数,但显然是非利士人的一次重大胜利,使他们占领了好几个以色列人的城邑(参7节)。扫罗的统治在灾难中就此结束了——对扫罗本身和以色列人来说,无疑都是一场灾难。似乎非利士人的上帝得胜了,让人失望、痛心!

《撒母耳记上》以一个悲剧性的脚注结束了。实际上,这个悲剧并不表示以色列的上帝已被打败。因这不是终局,衪已拣选了以色列下一任的君王,并装备他作一名比扫罗更骁勇的战士,更好的领袖,上帝会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候,处理非利士人的压迫。到下一卷书《撒母耳记下》则继续述说大卫怎样彻底打败非利士人。

当我们反思扫罗的故事时,我们说,扫罗是以色列历史上首位君王,本应功成名就,万古流芳,只可惜一次次的悖逆,终究自刎而死,实为可悲可叹!

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鉴戒!扫罗最可惜的事,就是他犯了很多错,所有这些错误最多只是让他承认有错,但他却没有真正悔改。一个人若只知道车子开错了方向,跟你真正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回转归向正路,是不同的。

扫罗的一生里,一错再错,错上加错,越错越大,越离越远,关键是他没有回转方向;大卫也犯错,大卫也有很多的缺陷,可是大卫每一次犯错的时候,就帮助他更转向上帝,更倚靠上帝,帮助他更谦卑在上帝面前。这是他们两个极大的不同,我们要从这中间受到很大的提醒和教训!

一、以色列人惨败(1-6)

大卫争战得胜,扫罗就败落。以色列人撤退,王的三个儿子被杀。扫罗被弓箭手追上,射伤甚重。他躺在基利波山上濒死,求拿他兵器的人刺死他,免得非利士人活捉他、凌辱他。但那人惧怕不敢刺王,于是扫罗就取去自己的生命,倒在刀上。事后不久,拿兵器的人也效他而行。
  对于这件事,我们知道的内容不多。扫罗的战败及阵亡,这个事实是早已决定了,故此在叙述者的眼中,这场战役便不值得多提了。在最后他虽然自杀(无论是自杀还是亚玛力人刺杀),却显示出他的尊贵和勇气,因此作者对他也没有作出最后的谴责。
   1、以色列逃跑(1节)

   【31:1】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杀仆倒的。




以色列人曾要求撒母耳为他们立一个王治理他们,并统领他们争战(参8:19、20),他们以为这样就国泰民安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虽然有王统领,并且这王是从他们中间选出来,并经撒母耳膏立的,结果还是不堪一击,一败涂地。可见不是有君王带领就一定能够得胜,问题乃是,君王是不是按照上帝的旨意来牧养管理他们。

大卫在国家南部的军事胜利,与在北部基利波的战事形成强烈的对比。对于这件事我们知道的内容不多,我们不知道哪一方先发动这场战争,也不知道他们采用的是什么策略;扫罗的跟随者在撤退时,盼望基利波山的山坡,能够阻止敌人的进攻,但最后完全失望了。以色列的战败,是在决定之内的事,所以在叙述者的眼中,这场战役便不值得多提了。

这节经文是重新连接、记述28:1、4和29:1中谈论的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的战争。在这里“争战”的希伯来原文的过去进行时态来指“当时正在战斗”。以色列人——被杀扑倒。

以色列战败的原因如下:兵力上的劣势,但这决不是战败的根本原因,因为以色列过去在兵力处于劣势时,靠着上帝的能力取得了胜利(参14:15-23,17:41-49)。以色列与他们的首领扫罗一同不顺从、悖逆上帝(参12:25;民17:10)是战败的根本原因。

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信徒与上帝建立美好的关系并生活在上帝的话语中教训(参哈2:4;罗1:17)。同时非利士军队到以色列领土中央的书念摆阵,表示当时以色列处于几乎无防备状态(参14:21、22、31),扫罗“惧怕,心中发颤”。因为力量的源泉上帝(参诗18:1;腓4:13)不再成为他的后盾,因此扫罗不得不陷入恐怖之中。

缺乏大将,众叛亲离,使扫罗的军队毫无战斗力,和非利士接战之下,立刻溃不成军,兵败如山倒 ,这是扫罗战死沙场的原因之一。如果大卫不是被他逼走,情况就完全不一样。闻旗鼓而思良将,妒恨使国家兵力萎靡不振,真是悔不当初﹗

2、扫罗和儿子们阵亡(2-6)

这几节经文简略地描述基利波战役的结果:

第一、以色列人大败(参1节);

第二、扫罗的三个儿子战死(参2节);

第三、扫罗自尽(参3-5节)。用一句话概括:这就是扫罗王国的结果。

违背上帝的旨意,在人的动机上所建立的扫罗王国的时代已经过去,开启合上帝心意的王大卫的时代已经来临(参撒下2:4)。

象这样,无论环境如何混乱,但上帝掌握历史的主权,因此黑暗的时代将会过去,光明的时代必然到来。这来到世界上的真正的光,驱赶黑暗权势的就是主耶稣(参约1:5、9),我们也要作光的使者,在黑暗掌权的生活中开启了光明的时代(参赛60:1;弗5:8)。

之前首先写下以色列人的死,其原因何在呢?因为这里蕴含着本章的主题,同时也是《撒母耳记上》的概要——他们是上帝的选民,上帝的百姓,上帝作他们的王,保护他们,引领他们,养育他们;但是他们却说厌弃上帝作他们的王,去跟随自己所选的王,最后和他一同仆倒而死。
   人类是非常健忘的,但是透过扫罗的死,我们有必要记住一句话,这就是:在他们要求“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8:5)的时候,上帝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8:7)

如果这是事实的话,那么,在扫罗治理以色列这四十年间(参徒13:21),从严格意义来说,不是上帝在作王,而是扫罗这个人在作王。

也就是说,到扫罗为止,以色列中一直没有看得见的“王”,是上帝曾经通过摩西、约书亚和众士师来治理以色列起到了王的作用,现在上帝也是通过设立撒母耳为士师,先知和祭司来治理以色列的。但是百姓们却不喜欢这样。

从救赎史的脉络上来看,虽然上帝已经预定了大卫作王(参得4:22;撒上16:1),但是扫罗还是作了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这其中蕴藏的意义颇深。

这并不是意味着扫罗没有大卫善良或者是没有大卫能力强。上帝的计划本来是要王从犹大支派而出,以便日后使基督出于犹大(参创49:10;约4:22;来7:14)。但是便雅悯支派的扫罗从中插了一脚进来,上帝对此暂时允许了。那么上帝允许这件事的发生,其用意是什么呢?要弄明白这一点,首先要弄明白上帝通过立大卫作王来治理百姓,和不要上帝作王而要扫罗作王有什么不同。

从救赎史的脉络来看“恩典藉着义作王”(参罗5:21),很多人对此都有误解,认为旧约时代是律法时代,而新约时代是恩典时代,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旧约时代同样也是恩典作王。在人类的始祖背叛了上帝的时候,上帝赐给了他们原福音——“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参创3:15),可以说这就是极具代表性的恩典。如果不是恩典作王的话,恐怕“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参赛1:9)。

但是上帝的救赎计划是要让“恩典”通过犹大支派来成就。所以上帝首先使王位在犹大支派传承,后来又赐下了恩典之王基督,正如《圣经》上所说:“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7)。

所以,我们称让上帝作王掌管我们“在恩典之下”(参罗6:14)。但是以色列人却恰恰厌弃和拒绝这一点,而要求为他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他们拒绝让上帝作王,而要求立一个人来作王的行为,也就是在变相地说:“即便没有上帝的恩典,我们凭自己的力量也能作好”。这就意味着从“恩典之下”来到了“律法之下”。

因为人一定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他们既然这样说了,上帝也就怀着“是吗?那我们就试试吧!”的态度,暂且允许了扫罗作他们的王。

扫罗统治以色列四十年,在《撒母耳记上》第31章,一切都结束了。至于说到他的结局,正如《圣经》所说:“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与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随他的人,都一同死亡”(6节),一句话就是一个“死”字。

这再一次证明了:不依靠上帝的“恩典”,只依靠人类自己的力量,其结果就只有灭亡。这同时也是对那些拒绝生活在“恩典之下”,要求生活在“律法之下”之人的审判。
   上帝的计划本是要立预表基督的大卫为王,以此继续让“恩典作王”。这一点明显体现在大卫之约里,上帝说:“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责打他,用人的鞭责罚他。但我的慈爱仍不离开他,像离开在你面前所废弃的扫罗一样。”(参
撒下7:14-15

扫罗犯罪时上帝就将他废弃了,而大卫及所罗门等人即使犯了大罪,上帝也只是用鞭责罚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扫罗是在“律法之下”,而大卫是在“恩典之下”。在恩典之下的人的结局是“永生”,而在律法之下的人的结局就是“死亡”(罗6:21-22)。

【31:2】非利士人紧追扫罗和他儿子们,就杀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

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伊施巴力)”没有被杀,扫罗军队的元帅押尼珥也幸免于难。

在这里记叙了扫罗的三个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13:3,20:25)可能都在扫罗军队中担负要职。

约拿单:第一、虽然是扫罗的儿子,但与嫉妒和肃清的化身扫罗明显不同(18:29),是懂得真正的爱和友情的人(参18:1-4,20:17);第二、非常智慧而勇敢的军人(参14:6-14);第三、具有良好的信仰品格的义人(参19:1,20:30-42)。

他与悖逆的扫罗一同战死的事实告诉我们如下教训:第一、父亲的邪恶之罪连累子孙受苦难 ;第二、义人的盼望和生命并不局限于这个世界而在于将来的真正、永恒的国度(箴14:32);第三、约拿单不离弃邪恶的父亲与他共患难的孝心可佳(参出20:12;弗6:1;西3:20)。

【31:3】势派甚大,扫罗被弓箭手追上,射伤甚重。

非利士人志在除去扫罗,在杀了扫罗三个儿子之后,继续追杀扫罗,弓箭手把他射伤了。在不愿死在非利士人之手下的情况下,扫罗伏在自己的刀上自杀。一家四口就这样同时死在战场上。最可怜又可惜的是﹕英明,仁慈而勇敢的约拿单也同时阵亡,英才早逝,叫人难过。

扫罗最后给非利士人擒获了,这就是扫罗一生悲惨的收场。

请思想下列各点:扫罗的愚昧不但使自己受苦,而且更连累他人:约拿单和他的两个兄弟都死在扫罗的身旁。

本来大卫是知道怎样去应付那些非利士人,并且可以拯救扫罗和他国民的,可是他却把大卫驱逐到国门之外。扫罗的士兵们和拿兵器的人终于与他一起受苦而死(参6节)。

牢记,犯罪并不只影响个人的生活,当我们与上帝为敌的时候,别人也会因我们这些罪行而受影响。

扫罗徒有英雄外表,却无英雄气概和胸怀;扫罗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是财主又大有权力,但是他所拥有的这一切,皆不足以成为我们的模范。

在人看来他高大威武,可是在上帝眼中却是渺小不堪。他样子虽英俊,但罪使他灵魂丑陋;他身体虽强壮,但缺少对上帝的信心使他内心软弱。他尽管富有,在灵命上却一贫如洗;他能对许多人发号施令,却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与效忠。他只是外貌上中看,内心却已经败坏了。与上帝亲密,有坚强的性格,远胜过金玉其外的仪表。

“势派甚大”:原文是战事重压扫罗。

“弓箭手追上”:找到、发现。

“甚重”:原文是极其痛苦扭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