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2月13日创世记第32章精读

2024-02-0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创世记精读2.jpg


创世记第32章


经文音频朗读:


今日背诵金句

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上帝与人较力,都得了胜。”-创32:38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创三十二1】“雅各仍旧行路,神的使者遇见他。”

【创三十二2】“雅各看见他们就说:‘这是神的军兵’,于是给那地方起名叫玛哈念(就是二军兵的意思)。”

神既然指示雅各回去,祂必然会负责差派天使领他归回应许之地,“直到我成全了向你所应许的”(二十八15)。因此“神的军兵”其实一路都在护卫着雅各,只是他肉眼看不见(王下六17)。现在雅各“仍旧行路”,勇敢地继续前行,准备面对怒气未消的以扫,因此神就特地让他看见了“神的军兵”,让雅各知道神始终与他“同在”(三十一3),因此得着安慰和鼓励。“玛哈念”原文意思是“两个军营”,雅各发现除了他自己的一队之外,还有另一队“神的军兵”始终与他同在。

【创三十二3】“雅各打发人先往西珥地去,就是以东地,见他哥哥以扫,”



上图:“西珥地”并不在雅各前往伯特利的路上,而是在死海南部,距离雅博河大约250公里。雅各主动派人去报告哥哥以扫,往返大约要14天。


【创三十二4】“吩咐他们说:‘你们对我主以扫说:“你的仆人雅各这样说:我在拉班那里寄居,直到如今。”

【创三十二5】“我有牛、驴、羊群、仆婢,现在打发人来报告我主,为要在你眼前蒙恩。”’”

“西珥地”并不在雅各前往伯特利的路上,而是在死海南部,距离“雅博渡口”(22节)大约250公里。以扫可能经常在那里游牧狩猎,直到父亲以撒去世后才正式搬迁到西珥山(三十六8)。

雅各离开巴旦·亚兰的时候,是“背着亚兰人拉班偷走了”(三十一20)。但他经历了神在基列山的保守(三十一42),并在“玛哈念”看见了“神的军兵”的同在之后,就不愿瞒着威胁更大的以扫“偷进”应许之地,而是特地派人绕道7天到西珥地,主动报告哥哥以扫,要彻底面对和解决自己的亏欠。

雅各说“我有牛、驴、羊群、仆婢”,表明自己已经有家业了,现在回来不是为了分家产,而是盼望与哥哥和好,“为要在你眼前蒙恩”。

雅各原来骗取以撒祝福他“作你弟兄的主”(二十七29),但现在却称以扫为“我主”,表明他要把骗来的祝福还给以扫。

【创三十二6】“所打发的人回到雅各那里,说:‘我们到了你哥哥以扫那里,他带着四百人,正迎着你来。’”

【创三十二7】“雅各就甚惧怕,而且愁烦,便把那与他同在的人口和羊群、牛群、骆驼分做两队,”

【创三十二8】“说:‘以扫若来击杀这一队,剩下的那一队还可以逃避。’”

“四百人”(6节)是一个概数,代表一大队勇士(撒上二十二2;廿五13;三十10)。当初亚伯拉罕追赶四王,不过是“精练壮丁三百一十八人”(十四14),现在以扫却带着“四百人”前来,显然来者不善,难怪雅各“惧怕、愁烦”(7节)。

雅各本来是看见“神的军兵”和自己“两队”同行(2节),因此勇敢地主动联系以扫。但现在大难临头,他却再一次忘了神“我必与你同在”的应许(三十一3),也忘了“玛哈念”的“两队”,而是条件反射地把家人分成“两队”,预备逃跑。

我们也都和雅各一样,看见“神的使者”(1节)的时候固然会信心百倍,一旦蒙恩的属灵经验过去了,环境里出现新的难处,人的小信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冒出来,不能完全把自己放在神的手中。

【创三十二9】“雅各说:‘耶和华——我祖亚伯拉罕的神,我父亲以撒的神啊,祢曾对我说:“回你本地本族去,我要厚待你。””

【创三十二10】“祢向仆人所施的一切慈爱和诚实,我一点也不配得;我先前只拿着我的杖过这约旦河,如今我却成了两队了。”

【创三十二11】“求祢救我脱离我哥哥以扫的手;因为我怕他来杀我,连妻子带儿女一同杀了。”

【创三十二12】“祢曾说:“我必定厚待你,使你的后裔如同海边的沙,多得不可胜数。”’”

虽然雅各又开始了自己的谋算,但他已经与20年前不同了。当他把自己的一队“分做两队”(7节)的时候,立刻就清醒过来:“我先前只拿着我的杖过这约旦河,如今我却成了两队了”(10节),因此祷告转向神。

雅各的祷告牢牢抓住神的话语(9节)和应许(12节),数算神的“慈爱和诚实”(10节),承认自己的“不配”(10节)和“怕”(11节)。他甚至从自己“分做两队”(7节)的软弱行为中,也看到了神的恩典(10节)。

一旦雅各承认了自己的“不配”(10节)和“怕”(11节),他的心思马上被神的应许所占据:“我必定厚待你,使你的后裔如同海边的沙,多得不可胜数”。

【创三十二13】“当夜,雅各在那里住宿,就从他所有的物中拿礼物要送给他哥哥以扫:”

【创三十二14】“母山羊二百只,公山羊二十只,母绵羊二百只,公绵羊二十只,”

雅各一共送出220只山羊、220只绵羊。220在数学上称为“亲和数 Amicable Pair”,又称为“相亲数、友好数、友爱数”。如果一个数的所有真因子之和等于另外一个数,相反也一样,则这两个数就被称为“亲和数”。220的真因子是:1、2 、4 、5 、10 、11 、20 、22 、44 、55 、110,1 + 2 + 4 + 5 + 10 + 11 + 20 + 22 + 44 + 55 + 110=284;而284的真因子是1、2、4、71、142,1 + 2 + 4 + 71 + 142 = 220。直到在雅各之后1400多年,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主前570-495年)才发现220 和284是一对亲和数。他曾说:“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所以古希腊人为了表达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常常各自佩戴两个亲和数中的一个(220 或284 )。雅各在主前1910年就用两份“亲和数”的礼物送给以扫,难道是巧合吗?


上图:220和284是第一对亲和数(Amicable Pair)。毕达哥拉斯曾说:“朋友是你灵魂的倩影,要像220与284一样亲密”,所以古希腊人为了表达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常常各自佩戴两个亲和数中的一个(220 或284 )。


【创三十二15】“奶崽子的骆驼三十只——各带着崽子,母牛四十只,公牛十只,母驴二十匹,驴驹十匹;”

雅各一共送出140只其它的牲口。140在数学上称为“婚约数 Betrothed numbers”或“准亲和数 Quasi-amicable Numbers”。“准亲和数”与“亲和数 ”的差别在于,累加所有真因子时不包括1。140 不包括1的真因子是:2 、4 、5 、7 、10 、14 、20 、28 、35 、70,2 + 4 + 5 + 7 + 10 + 14 + 20 + 28 + 35 + 70 = 195;而195不包括1的真因子是:3 、5 、13 、15 、39 、65,3 + 5 + 13 + 15 + 39 + 65 = 140。20世纪数学家才发现“准亲和数”的特性,雅各在主前1910年就用一份“准亲和数”的礼物送给以扫,难道又是巧合吗?

【创三十二16】“每样各分一群,交在仆人手下,就对仆人说:‘你们要在我前头过去,使群群相离,有空闲的地方’;”

【创三十二17】“又吩咐尽先走的说:‘我哥哥以扫遇见你的时候,问你说:“你是哪家的人?要往哪里去?你前头这些是谁的?””

【创三十二18】“你就说:“是你仆人雅各的,是送给我主以扫的礼物;他自己也在我们后边。”’”

【创三十二19】“又吩咐第二、第三,和一切赶群畜的人说:‘你们遇见以扫的时候也要这样对他说;”

【创三十二20】“并且你们要说:“你仆人雅各在我们后边。”’因雅各心里说:‘我借着在我前头去的礼物解他的恨,然后再见他的面,或者他容纳我。’”

雅各在祷告之后,送了如此贵重礼物给他哥哥以扫,并且“使群群相离,有空闲的地方”(16节),用一波又一波的礼物去感动哥哥。这表面上还是雅各在谋算,但实际上他已经把结果交给神了。因为此时如果雅各对神不放心,完全可以走回头路,藏匿在基列山中,基列地本来就是一个好牧场(民三十二1)。这580只牲畜的礼物,比主前9世纪一个城市献给亚述王的贡物数量还大,而且以雌性为主,适合继续繁殖,显出了很大诚意。若不是雅各真心认为这些牲畜是自己“不配得”的恩典(10节),“抓”(二十五26)了一生的雅各绝不肯松手送出这么大方的礼物。


上图:亚述王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二世(Tukulti-Ninurta II,主前891-883年在位)的年鉴石碑,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根据记载,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因达努(Hindanu)献给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二世的贡物是骆驼30只、牛50只、驴30匹、羊200只,以及一他连得没药。相比之下,雅各送给以扫的礼物有骆驼60只、牛50只、驴30匹,山羊220只、绵羊220只,数量更大。


【创三十二21】“于是礼物先过去了;那夜,雅各在队中住宿。”

【创三十二22】“他夜间起来,带着两个妻子,两个使女,并十一个儿子,都过了雅博渡口,”

雅各“夜间起来”,表明他无法安睡。他一面相信神的应许(12节),一面对现实中的难处实在是没有把握(6-7节),辗转难眠,这是每一个信徒都可能经历的真正内心争战。“雅博”原文意思是“倒空”,雅博河就是现代的哲卡河(Zarqa River),从约旦高原向西流经基列地,在死海和加利利湖的中间汇入约旦河。


上图:雅博河就是现代的哲卡河(Zarqa River),从约旦高原向西流经基列地,在死海和加利利湖的中间汇入约旦河。


【创三十二23】“先打发他们过河,又打发所有的都过去,”

雅各先打发家人过河,并不是为了保全自己,因为当他见了以扫时,是“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三十三3)。他可能是需要一段独处的时间。

【创三十二24】“只剩下雅各一人。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直到黎明。”

这个人是天使(何十二4),代表神自己(28节;何十二3)。这次摔跤不是雅各找神,而是神主动来找雅各,要除掉他生命成长中的障碍,带领他认识自己,看见自己的可怜、软弱,彻底向神降服。人不可能靠自己的努力变得合神心意,只有接受神在我们身上的拆毁,才能“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雅博 Yabboq יַבֹּק”、“雅各 Yaaqob יַעֲקֹב”和“摔跤 ‘abaq אָבַק”原文的发音都很相似。


上图:雅博河的一个渡口。雅各当年可能就在这种地方与天使摔跤。


【创三十二25】“那人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窝正在摔跤的时候就扭了。”

神并不是真的“胜不过他”,而是要让雅各认识自己肉体里“大腿窝”的强大。雅各“与神较力”(何十二3),“直到黎明”(24节)都不倒下,就像他经过神20年的对付,经历了那么多的恩典和保守,肉体在神面前还是不肯完全倒下,心中的诡诈一有机会还是会冒出来。

“大腿窝”是一个人力量的所在,每个信徒都有自己特别强的一处“大腿窝”。当我们对自己的“大腿窝”还觉得满意的时候,就总想依靠“大腿窝”的天然力量去行事为人。神若不除掉这个生命成长中的障碍,祂总是“胜不过”我们,圣灵对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当神把我们的“大腿窝摸了一把”之后,我们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的软弱,从此才会不靠自己,而是靠着恩典支取神的得胜。知道自己软弱的人并不可怜,不知道自己软弱的人才最可怜。

【创三十二26】“那人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

什么时候人“大腿窝”(26节)的筋扭了,什么时候才是我们把神抓得最牢的时候。我们只有被神带到一个地步,真正认识自己实在是无能为力,才会单单地抓住神,求祂祝福。

【创三十二27】“那人说:‘你名叫什么?’他说:‘我名叫雅各。’”

【创三十二28】“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

“雅各 יַעֲקֹב”的字义是“抓住脚后跟的人”或 “取代者”。神问“你名叫什么”(27节),是要雅各认清自己是名副其实的“雅各”(27节),他的一生都在“较力”,“在腹中抓住哥哥的脚跟,壮年的时候与神较力”(何十二3)。“以色列 יִשְׂרָאֵל”的字义是“神胜过”,也可以表示“愿神(为他)较力”。神给“雅各”改名为“以色列”,表明他失去了“较力”的天然能力,转而牢牢抓住神的祝福的时候,神就能为他“较力”,这才是真正的得胜。

【创三十二29】“雅各问他说:‘请将祢的名告诉我。’那人说:‘何必问我的名?’于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

神此时是隐藏在天使背后来对付雅各,所以天使没说出自己的名字,而是由神自己在伯特利宣告祂是“全能的神”(三十五11)。雅各“与天使较力并且得胜,哭泣恳求”(何十二4),表明这场摔跤既是雅各的失败,又是他的得胜。从此他从争强好胜变“哭泣恳求”神(何十二4),被神破碎的“雅各”成为蒙福的“以色列”。

【创三十二30】“雅各便给那地方起名叫毗努伊勒(就是神之面的意思),意思说:‘我面对面见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

雅各的灵里苏醒了,领悟到那与他摔跤的人就是神自己(28节)。他也发现自己过去20年所“较力”的对象不是以扫或拉班,而是神自己(何十二3)。

“毗努伊勒”原文意思是“面对神”。古人认为谁见到了神的面,谁就不能存活(出三十三20)。

【创三十二31】“日头刚出来的时候,雅各经过毗努伊勒,他的大腿就瘸了。”

“雅各经过毗努伊勒,他的大腿就瘸了”,因此“毗努伊勒”成为雅各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我们每个人属灵生命成长道路上的转折点。

“瘸”是人的天然生命被神对付的记号。经过神对付的人,虽然还可能会靠肉体做事,但一切都是瘸着腿做的。人天然生命中最强的“大腿窝的筋”(32节)若被神对付过,一逞强就会感觉到疼,只有疼痛才会使我们不敢再靠肉体,而是单单倚靠神。

雅各的瘸腿成为此次摔跤永远的证据,就像保罗身上的刺,一面证明那绝非是一场梦,一面永远在提醒他,让他每走一步都知道自己的不行(林后十二7-10)。

雅各虽然瘸了,但他却成了荣耀的“以色列”(28节)。神在亚伯拉罕的身上显明恢复他的地位,在以撒的身上显明恢复他的丰富,在雅各身上则显明恢复他生命中的荣耀。这样的恢复以后将借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恩完全成就,把凡是接受基督的人都恢复到神起初的定意里,有神荣耀的形象。

【创三十二32】“故此,以色列人不吃大腿窝的筋,直到今日,因为那人摸了雅各大腿窝的筋。”

“不吃大腿窝的筋”不是摩西律法的规定,但犹太教有此习俗,宰杀牛羊时要先挑除脚筋。北宋时有犹太人到开封定居至今,自称信奉“一赐乐业教”,当地居民称之为“挑筋教”。开封犹太会堂的后街在清朝时叫“挑筋胡同”,现称为“教经胡同”。


上图:开封南教经胡同。开封犹太会堂的后街绕寺而建,清代称挑筋胡同。冯玉祥主政开封时认为这个名字不雅,改称教经胡同。1937年将两条东西走向平行的胡同分称南教经胡同和北教经胡同,现在仍有犹太人后裔在此居住。

上图:开封市区东部的犹太会堂旧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