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3月3日马太福音第18章精读

2024-02-25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紫色马太福音精读.jpg


马太福音第18章


经文音频朗读:


今日背诵金句

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太十八1】“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本章记载主耶稣教导天国子民之间应有的关系。“当时”指彼得钓鱼得钱纳税的同时(十七27),也是主耶稣准备走向十字架的时候,但人的天然生命却走向与主相反的方向。门徒问“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表明他们在登山变像看见了天国的荣耀与权柄以后,一直思想的是自己在这荣耀与权柄中能占有多少,却不是思想如何寻求天国的荣耀、接受天国的权柄。

【太十八2】“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小孩子”在犹太社会里是极微小的,不受人重视和尊敬。

【太十八3】“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人所思想的是怎样得着天国里最大的地位,主耶稣却要他们思想怎样才能进天国。如果进天国的条件都不符合,哪里还谈得上谁大谁小呢?“回转”原文是被动语气,表明“小孩子的样式”不是靠自己“装作”的,而是生命被神“改变”的结果。不但要悔改,还要让神的生命来改变我们的生命。“小孩子的样式”不是指无知(林前三1-3)、不能分辨好坏(弗四14)、不能吃干粮(来五12-14),而是指“谦卑”(4节)。

【太十八4】“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小孩子的“谦卑”乃是诚实的“谦卑”,人只有诚实地承认自己一无所是、一无所有、一无所能,才能单纯地仰望神、接受神的权柄,所以“谦卑像这小孩子的”就有了进天国的资格。而只要进了天国,“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因为谦卑的人既然在神面前承认自己一无所有,神就赐下基督作他的所有,人若与基督联合、被基督所充满,他在天国里就不能不作最大的,因为基督是在天国里最大的。“自己谦卑”原文意思是“自己把自己压低”,也就是不让“自己”出头。

【太十八5】“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为我的名”指为着荣耀归主,为着对方是属主的。“接待”指欢迎、关心、乐意接纳。“小孩子”指任何一个谦卑追求主的天国子民,他们都是与基督联合在一起的,主耶稣看重这样单纯向着祂的人。

【太十八6】“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

“小子”就是“小孩子”。根据上文,这里“跌倒”的原因可能指门徒“彼此争论谁为大”(可九34),以致轻视、藐视看起来最不起眼的门徒,妨碍了他与基督联合。“大磨石”原文直译是“驴子推转的磨石”,比一般家用的磨石(太二十四41)大得多,非常沉重。“沉在深海里”比喻妨碍人与基督联合的后果非常严重,必须尽快除去这种行为,并非使人“跌倒”会失去永生。



上图:哥拉汛遗址主耶稣时代的大磨石,用驴子推转,把橄榄磨成渣,然后榨出油。


【太十八7】“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

“将人绊倒”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为“自己”太强,没有小孩子的“谦卑”的样式。活在“自己”中的人,不是自傲就是自卑,不是“将人绊倒”,就是被人绊倒。主看“绊倒人”是一件很严重的事,“绊倒人”虽不至于失去永生,但在国度里必多受亏损。

【太十八8】“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

人之所以会被别人绊倒,固然有外面环境的原因,但首先是因为自己有容易“跌倒”的“手、脚、眼”,实际上许多人是自己绊倒了自己。如果一个人不想被绊倒,首先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而是要自己付出代价,接受主对付并除去自己身上任何会使自己“跌倒”的“手、脚、眼”,竭力维持自己在神面前的谦卑和单纯。主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有过类似的比喻(五29-30),但这里的教导重点是指不要因为彼此争论“谁是最大的”(1节)而跌倒。“永火”指“地狱的火”(9节)。

【太十八9】“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他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

天国可以接受外面有残缺的人,但不能接受里面悖逆的生命。所有的亚当后裔都是残缺的,但神可以用基督来医治人的残缺。人里面的悖逆却会拒绝神的生命,所以天国里容不下亚当的生命。“地狱”一词原为耶路撒冷城外一处深谷的地名,又叫“欣嫩子谷”(书十八16)。那里曾经是拜偶像摩洛的人焚烧儿女的地方(耶七31),后来犹太人改用来焚烧犯罪者的尸首和一切不洁的垃圾,所以该处的火常年不止息,比喻地狱里永远的刑罚,也表明拒绝创造主的人,就像垃圾一样失去了被造的用途。

【太十八10】“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有古卷在此有下节)

在神眼中,人的价值高低,不在乎他的年纪大小、地位尊卑、学识高低、财富贫富,只要那人谦卑单纯地寻求神,与基督联合,他们在天国中就是最大的。“他们的使者”指天使,每一个普通信徒,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有天使在为他服役(来一14;徒十二15),都在天上有代表“常见我天父的面”。

【太十八11】“(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

“失丧的人”原文是“迷途者”,可以指将要灭亡的罪人,但此处指“迷途”的信徒(14节),即迷失在世界和罪恶之中的天国子民。

【太十八12】“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

主耶稣是好牧人,我们是祂的羊(约十14),祂不只拯救我们,并且保守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一个真正悔改的信徒(约十28-29)。“走迷了路”指因为偏行己路(赛五十三6)以致失去方向的迷途信徒。路加福音里的比喻是讲给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路十五3-7),讲的是“失去的羊”(路十五6),即远离神的罪人。这里的比喻是讲给门徒听的,告诉他们天父关怀所有的“小子”,讲的是“走迷了路”的羊,即失去方向的门徒。

【太十八13】“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

主耶稣不是说看重这一只迷羊过于其他九十九只羊,而是说祂为一只羊都不失丧而心满意足。

【太十八14】“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既然天父这样重视每一个“小子”,我们更“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10节)。

【太十八15】“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他若听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

“弟兄”指信主的门徒。“得了你的弟兄”指将弟兄从罪里挽回过来,照着天父的样子来找回“走迷了路”的羊(10-14节)。这种牧者般的关怀与破坏性的批评指责的区别之一,就是要私下交通,“趁着只有他和你在一处的时候,指出他的错来”。

【太十八16】“他若不听,你就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

这另外的“一两个人”不是为了作目击见证、讨回公道,而是为了帮助挽回弟兄,让他被两三个人的见证说服(申十九15)。“句句都可定准”表示见证人的话必须有份量,应当选定属灵生命较有长进的门徒。

【太十八17】“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

“教会”是信徒之间出事时的最后挽回机会,如果教会全体的力量仍不能帮助犯错的弟兄,那么他必定是堕落到完全属肉体的地步。这时就应该不再和他交通来往,一面叫他自觉羞愧(帖后三14),一面免使教会的见证受到亏损。“税吏”是一般犹太人所看不起的人,将他们与罪人同列(十一19),不与他们来往。“看他像外邦人和税吏一样”意思把他当作还没信主的人对待。

【太十八18】“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教会是一群被神选召的人,他们承认神的权柄,也接受神权柄的管理,并且追求活在神的权柄之下,因此神就能使用他们作神权柄的出口。人若自己不首先接受神的权柄,就不能执行神的权柄。教会的权柄不是像地上的政权那样管辖人的身体,而是执行天上的定意,宣告属灵的释放或捆绑。凡教会所定罪或赦免的,也就是主所定罪或赦免的(约二十23)。十六19所说的是教会福音的权柄,是对教会以外的人。“你们”就是教会。“捆绑”即定罪,“释放”即赦免。

【太十八19】“我又告诉你们,若是你们中间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么事,我在天上的父必为他们成全。”

“同心合意”意思是“音调和谐,协奏,交响”。这“同心合意”的祷告,指15-17节为犯罪的主内弟兄的祷告。但主耶稣在门徒中间的原则,和同心合意地求告的原则,绝不只限于这一种情况(十七20,约十四12-14)。

【太十八20】“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

两个人“同心合意”的祷告之所以有功效,是因为主与他们同在。“奉我的名聚会”原文是“被聚集在我的名里”,他们的聚会不是自己发起的,乃是被圣灵感动,离开个人的看法和立场,放弃天然的“自己”,单纯地归属并联结于基督里面,与主“同心合意”,所以就能把基督显明出来,把天国的权柄显明出来。在教会里只有基督的名,没有其它的名。在教会里只有基督的事,没有基督以外的事。教会活出这样的实际来,属天的权柄就可以在教会中显明出来。这是十字架的功课所带出来的果效,十字架把教会带入基督的权柄,也使教会能显明基督的权柄。

【太十八21】“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

【太十八22】“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犹太拉比传统建议,饶恕弟兄最高可达三、四次,彼得饶恕“七次”已经难能可贵了。但主耶稣却说“七十个七次”,意思是完完全全,没有限度。神赦免了我们的罪,就不再记念我们从前所犯的罪愆(来八12;十17),我们饶恕别人,也不该再记念他们的过错。“饶恕”原文意思是“不留住”、“让它去”,饶恕人却记得饶恕几次,表明仍旧耿耿于怀,并没有忘记,根本不算真正的饶恕。真正的饶恕,根本不记得饶恕了多少次,因为从前被得罪的事都已经忘了。

【太十八23】“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

【太十八24】“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

“一千万银子”原文是“一万他连得”,“一万”是希腊数字中最大的数,“他连得”是当时最高的币值单位,每他连得银子相当于罗马六千个得拿利乌银币(Denarius),所以这人所欠总值是六千万银币。当时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为一个得拿利乌,即一钱银子(二十2)。

【太十八25】“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

【太十八26】“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

这个仆人其实并无“还清”的力量。

【太十八27】“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

【太十八28】“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

“十两银子”原文是一百个得拿利乌(Denarius)。仆人自己欠主人的“六千万得拿利乌”是这个数目的60万倍。



上图:罗马帝国的银币得拿利乌Denarius,上面有凯撒头像和名字。


【太十八29】“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

他同伴向仆人的请求,和仆人向主人的请求一模一样(26节)。

【太十八30】“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

天国子民若不经历十字架的对付,就不能真正认识神的恩典和权柄;就看不见自己对神的亏欠,只看见别人对他的亏欠;就只会以公义的原则对付别人的亏欠,“把他下在监里”,而不肯以恩典的原则饶恕别人。

【太十八31】“众同伴看见他所作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

【太十八32】“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

【太十八33】“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

蒙天父白白赦免的天国子民,应该从心里饶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因为主既以恩典对待我们,我们也当以恩典对待别人。

【太十八34】“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

我们若以公义的原则对待别人,主也要以公义的原则对待我们,直到我们满足了祂公义的要求。但我们是永远无法满足祂公义的要求的,所以应该赶快切实悔改饶恕人,否则永远不能免去神的惩罚。

【太十八35】“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从心里饶恕”不只是口头和外表的饶恕,而是从心里不再记得弟兄从前的亏欠。凡心里还记得弟兄的亏欠的,就还没有“从心里饶恕”,难免受到父神的责罚。

读经有感:转向谦卑

自古以来,人人似乎都知道,也认同谦卑好、谦卑对。耶稣的门徒当然更不用说了。但事实上,真正谦卑的人却凤毛麟角,少得可怜,连耶稣的门徒也不例外。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真正谦卑的人其实都不知道自己谦卑,而觉得自己谦卑的人其实都不是!孩子知道自己身体弱小、能力不足、无法自立。但你问他谦卑吗,他却望着你,摇摇头。不是说他承认他不谦卑,他说的是他不知道。他承认他跑不过你是事实,也承认他琴棋书画样样都不如你。但他从不知道坦率“知道、承认、接受、信服”这个真相的心理和心态就是谦卑!从圣经的启示看,“有容乃大”其实还不算谦卑本质性最精髓到位的定义。谦卑乃是神造在每个人里面无限属灵的空间,可以用来装满整个上帝应有尽有、无可限量的一切丰盛、荣耀、能力、智慧、生命、福乐!上帝的期盼是我们这些按祂形象样式所造的人,都明白自己的有限和祂的无限,愿意谦卑欣然来到祂的面前,向祂打开自己微不足道、羞于见人的账户,透过基督,联上祂无穷无尽的账户,对我们进行源源不绝、无休无止的输入!哦,天哪,我的上帝啊!

默然自问:我当如何感谢主,竟撇下祂那99只羊,攀山越岭过来寻回我这迷失的一只?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