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课:扫罗击败亚扪人而正式作王(三)

靖玖玮 牧师
2022-12-13





悖逆上帝的扫罗



第十一章   扫罗击败亚扪人而正式作王


(4)亚扪人惨败(11节)


【11:11】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数点”完毕,扫罗就在晨更时派遣他们出击。晨更,乃是一天最早的时候。历代以来,许多基督徒得胜的故事都是发生在早晨(一夜有三更,晨更是最后一更,为凌晨三至六点这段时间,第一个更次在《耶利米哀歌》2:19中提到;基甸和他的军队是在中间更次开始的时候进入米甸人的营里(参士7:19);或“晨更”的时候(参出14:24-27)。


上帝许多大能的拯救都是在这个时刻临到的。当大卫歌唱“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的时候,可能就是想到了红海的拯救。


在守望者回答“早晨将到,黑夜也来”(赛21:12)的话语中,早晨给雅比的长老们带来喜乐,却给拿辖和他的跟从者们带来厄运,他曾计划给予[jǐ yǔ]这被困之城民的命运最后双倍地返还到了他自己的头上。


雅各的对手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创32:26),这是在晨更的时候。新一天的黎明带来了安慰和保证。主耶稣来到在加利利海上因经历风暴而飘摇的船上,并安抚门徒们因怀疑祂弥赛亚的身份而烦乱的心,使他们安静时,是在晨更的时候。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基督徒的生命是否长进,能否得胜,全看他如何善用早晨的时间,但愿每一个上帝的儿女都能够珍视早晨这宝贵的时光,追求作一个得胜者。


扫罗攻入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这不但说明仇敌的失败了,同时也说明仇敌是彻彻底底地失败了。争战时,只要把仇敌分散到“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就是极大的胜利。魔鬼攻击上帝儿女的战略也是如此,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这就是仇敌所做的拆毁工作。反过来说,如果有两三个人同心合意的祷告,我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在地上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同心合意,乃是教会争战得胜的重要因素。


扫罗第一次领兵出征就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大获全胜。百姓必然喜出望外,以为找到了“好君王”,从此就不必再害怕敌人的欺凌。他们忘记了过去的士师也曾带领他们打胜仗;扫罗胜了这场仗,只表示他是一个有作战能力的勇士,但他能作一个合上帝心意的王吗?也可以这么说,扫罗成功地过了第一关,下一关他会及格依然可以顺利通关吗?我们拭目以待!


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12-15)


以色列人因扫罗而大获全胜后,主张要处置那些藐视扫罗不承认他是以色列君王的人。由此可知,第11章的神迹奇事完全是上帝在以色列百姓面前抬举了扫罗,为树立他的威信而行。正如当年出埃及时,摩西死后上帝在百姓面前为约书亚树立威信一样,上帝对约书亚所说:“从今日起,我必使你在以色列众人眼前尊大,使他们知道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书3:7)。

扫罗自己也领悟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11:13),他将荣耀归给了上帝。


是的,他的勇猛并非来自他的能力,而是来自耶和华上帝的灵。因此,若扫罗在上帝实行了拯救以后,自己却以“救世主”自居,目中无人的报复曾藐视过自己的同胞,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任何人,要想提高自己的威望,不是靠排除异己,而是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对方,方能成就上帝的旨意。因此,这时扫罗需要与百姓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民心。

1.jpg

现在,扫罗是耶和华膏立的王,是掣签选出的王,又是救百姓脱离苦难的王,可谓是名副其实了。所以,撒母耳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11:14)。于是,“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11:15)。此处两次强调了“在耶和华面前”这个句式。因着“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不仅恢复了扫罗与上帝的关系,而且使百姓都同心合意。


上帝还有什么没为扫罗做的吗?上帝绝对没有不公平地对待扫罗。但是,回首扫罗的政绩,似乎少得可怜。他在位四十年,第11章所记载的内容是他唯一的善政。后来,扫罗惨死之后,雅比人为了报恩将其尸首收回来安葬了(参31:11-13)。


弟兄姊妹,上帝也愿意你被圣灵充满,愿意透过你拯救更多的人。也就是说,上帝愿意大大地使用你,因为上帝绝不偏待任何人。


1、今日耶和华施行拯救(12-13)


扫罗带领以色列人打败亚扪人之后,民心所向,最终坚立了他的王位——以色列百姓承认了他作为王的统治。但此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以色列民得到胜利之后,想要杀死那些曾反对扫罗统治的人。这是扫罗面临的又一次考验,是他的另一个坎,他适合作王吗?扫罗是利用手中的权力伺机报复,除掉异己,还是予之宽容?扫罗选择了后者,智慧地制止了他们杀人报复的计划。事实上,耶和华已给予[jǐ yǔ]扫罗足够的胜利和荣耀,撒母耳随后在吉甲举行严肃会上,确立并坚立了扫罗在整个民族的王权。


(1)杀死藐视的人(12节)


【11:12】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


因着扫罗给以色列民族带来了重大的胜利,就有人起来为扫罗打抱不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这节经文是回应前面第10:27的事情。我们不知道说这些话的是什么人,但百姓要求撒母耳处死这些人,不但表示对扫罗的效忠,也表示他们已经把扫罗当作“偶像”来看待。


这就是人的血气,历史和现实中不都充满了这样的人吗?主耶稣在荣进耶路撒冷的时候,万人空巷,人们把节日的盛装铺在地上,任由主所骑的驴驹踩踏;又把从山上砍下的绿油油的棕树枝拿在手上,高喊:“和散那,和散那,荣耀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但仅仅过了几天,他们就变了态度,高喊:“钉死祂,钉祂十字架……”人的善变和反复无常在这里表露无遗。


当保罗在路司得城传道时,看到城里坐着一个两脚无力、生来是瘸腿、从来没有走过路的人,保罗就大声说:“你起来,两脚站直!”那人就跳起来,而且行走。众人看见保罗所做的事,就用吕高尼话大声说:“有上帝藉着人形降临在我们中间了。”有城外宙斯庙的祭司,牵着牛,拿着花圈来到门前,要同众人向使徒献祭(参徒14:8-13)。


但也就仅仅过了一段时间,保罗在腓立比、以弗所因着从人身上赶出了污鬼,便得了下在监里遭殴打的待遇。对自己有利的人就捧其为上帝,对自己无利的人便将其踩在脚下使之永世不得翻身。


(2)扫罗的度量(13节)


【11:13】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扫罗会如何处理这些曾经的反对者呢?经文记载说,没等撒母耳回答,扫罗就说这场胜利是耶和华的,谁也不该被杀。由此可以看出,扫罗已经变了一个人。如果由于近来事态的发展,仇敌可以变为朋友,那就比处死反对者的益处大多了,化敌为友,化干戈为玉帛,何乐而不为呢?现在透过扫罗讲话的与那在登山宝训中透过主耶稣基督讲话的,是同一个灵——“上帝的灵”。祂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太5:44)。今天我们有多少人能爱自己的仇敌?又有多少人可以为自己的仇敌祷告呢?


扫罗的回答,显明他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这是何等知情理,识大体啊!耶和华正在一边救同胞,自己岂可在另一边杀自己的同胞呢!


扫罗为什么如此宽容大度?因为他知道是上帝在以色列人中施行拯救,胜利不是出于他个人的功劳;他也明白上帝的心意乃是乐意拯救以色列人;故此,他怎能将上帝所拯救的人变成自己泄愤的对象呢?当他想到上帝的大爱和能力如何临到以色列人时,他就忘记自己曾经如何被轻视了。一个真正充满了上帝的爱而忘记自我的人,他的度量自然就宽广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扫罗对待敌挡上帝的人必须将之斩尽杀绝、不留余地,才能获救;而对待愚昧无知、“偶然被过犯所胜”的人(参加6:1),应当用爱心和宽容将之挽回,因此扫罗不肯杀那些曾藐视他的人。


一个能担大任的人,必是明事理,沉得住气的人。虽然经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上帝怎样干预这场战事,甚至连撒母耳似乎也没有介入这场战役,但是扫罗还是承认这场战役的胜利是出于耶和华上帝的拯救与干预,所以他不独占功劳,不抢上帝的荣耀。并且他也不因为百姓的拥戴,就趁机去清除异己——那些敌对过他的人,此时的扫罗可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君王。


在《创世记》中,约瑟更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实在是顺从上帝的命令,又顺从上帝命定的一个人,约瑟不把他的哥哥们作为泄私愤报私仇的对象。他不敢犯罪得罪上帝,他在极其困窘的环境中也不发一句怨言,他不恨他的弟兄卖了他,也不恨波提乏的妻子颠倒黑白陷害他;他不恨波提乏冤枉他,他也不恨酒政忘记他,他不曾为自己伸冤,也不曾为自己辩屈。因他认定了自己的遭遇是出于上帝,只有默然不语。最让人受感动的是,当他弟兄向他认罪求赦免的时候,他说:“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上帝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上帝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50:19-20)。


威尔斯比牧师对一个领袖的评价是这样的:有效能的领袖,用手中的权柄荣耀上帝,建立他们的百姓;无能的领袖,利用他们的百姓去建立自己的权柄。稍后,扫罗就要像无能的领袖那样行,这导致了他的失败。——《靠主成功》威尔斯比著


扫罗的能力被人肯定,也被上帝肯定。上帝给他机会,让他一展才能,服务百姓。你我今日的才华、能力也正是上帝给我们的机会,我们有没有好好用来荣上帝益人?


2、在吉甲被立为王(14-15)


因着扫罗有了战场得胜的经历,并且又有宽宏的度量,所以撒母耳就带他到吉甲,在耶和华面前,也是在众人面前,正式立扫罗为王。《提摩太后书》2:11-12说:“有可信的话说,我们若与基督同死,也必与祂同活,我们若能忍耐,也必和祂一同作王。”这就让我们看见,忍耐是作王的必备条件之一,一个人若能忍耐,就说明他属灵的光景已经成熟了。


扫罗被立为王之后,撒母耳就带他们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平安祭也可称为感恩祭(参利3:1),他们蒙恩之后就在上帝面前献上感恩祭,最后第15节说:“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第15节两次说到“在耶和华面前”,他们立王是在耶和华面前;他们献祭也是在耶和华面前。我们若一直活在耶和华上帝面前,我们的心必定是喜乐平安的,因上帝是我们的喜乐,活在上帝面前就是平安喜乐的秘诀!


【11:14】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

2.jpg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立扫罗为王的经过:第一,撒母耳先在拉玛膏立扫罗(参10:1);第二,以色列人在米斯巴选立他(参10:17-27);第三,他打败亚扪人之后,民心归向他,确定、坚立了他的王位。此时,以色列全民都承认了他的统治,于是,撒母耳在吉甲举行隆重的仪式,正式宣告扫罗为王。


迈尔博士这样说:国家的复兴确有时机。扫罗已经被膏立为王,从他开始了王国时期,士师时期已经成为过去了。基列雅比的胜利使百姓的热心到达最高峰,现在正是国家中大好的机会。他们到了吉甲,再行公认扫罗的王权。吉甲有历史的含义,在以色列进入迦南之前,要将未受割礼的咒诅除去,他们必须分别为圣。


基督的王权——父曾按立祂,使祂在圣山上承受王权。我们也要这样乐意拥祂为王。有时我们的热心不足,在不知不觉之中不再努力,没有效忠于祂,所以我们实在需要时时记得祂的王权,敬虔地拥祂为王。


蒙福的回忆——我们该回到原来奉献的情况,翻阅发黄的日记旧页,在祂王权之下,重新思念与尊崇祂的治权,向祂誓忠,欢然感恩,为祂而活。这事要在吉甲作,那是分别与奉献之地,在后面约旦河象征死亡的水流,在前面有应许之地。我们的奉献原只是一次的,但是我们的誓约却常需温习与更新。——《珍贵的片刻》迈尔著


【11:15】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扫罗的王权是在吉甲被确认。“登基作王”诚然是值得人羡慕的事,但它并不代表成功。它不过是另一个高峰的开端;可能是大得胜的开端,也可能是大失败的开始。它使人得着机会可以被上帝大用,也使人可能落在更大的试探中而身败名裂。所以我们不要急于争取更高的地位与权力,应当先追求可以承受更高权位和权力的属灵生命,有道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3.jpg

吉甲是撒母耳巡行范围内的一个祭仪中心,其位置至今未明,大部分学者相信是在耶利哥附近(参7:16)。此地既是最接近战场的地方,又是具有历史、属灵意义的地方,因此选此地为扫罗的登基之处。扫罗虽经过两个不同的程序被选为王,却要在如今经过战火考验之后才得以真正登基,这时的扫罗正是百姓想要的那位能够率领他们作战的君王,可以说,百姓的目的达到了。经文并没有提到这是确认先前的选择,只说他们立他为王。古代近东国家国王登基时,通常将王室的标志、宝器授与君王,并且予以膏立。仪式通常亦包括确认君王已得天命。然而,本节经文显示扫罗不但早已受膏,其正统身份亦已得到确认。平安祭,一部分给上帝,一部分则给祭司和“洁净的人”食用(参利7:11-37)。这祭的典型用法是确立条约和盟约的协议。


平安祭是一种酬恩祭(参利3:1-5)。上帝在西奈山与以色列人立约,摩西代表全民所献的便是平安祭(参出24:5)。撒母耳率众献此祭,除感恩之外,也让以色列民知道,与上帝所立的“约”仍是立国之本,王和民都当尊上帝为大(参12:14-15)。


以色列人立扫罗作以色列的第一任王,向上帝献平安祭。《利未记》第3章记载了关于献这祭的规定。献平安祭是表示感恩,象征认识上帝并遵照祂命令生活之人因得到平安而感恩。上帝虽然不愿意祂的子民立人作王,他们却藉着献祭表明他们承认上帝仍是他们真正的王。可惜,正如上帝所预言的(参8:7-19),百姓这种忠诚并未维持多久。


撒母耳号召以色列人到吉甲聚集,这个地方因拥有上帝奇妙作为的诸多回忆而异常特别。毫无疑问,撒母耳在这里向他们重述了在过去的数百年中耶和华上帝的慈爱眷顾和恒久忍耐。战争的胜利和庆典的热烈,使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我们要留意这里并没有提到撒母耳的名字,纵然这时各人都已忘记了第8章的事件,但撒母耳并没有忘记。


威尔斯比牧师认为:撒母耳曾在私下膏立扫罗(参10:1),然后将扫罗引荐给百姓,如今撒母耳又带领以色列民将自己奉献给耶和华,这是一个属灵复兴和举国欢庆的时刻,扫罗通过了他的第一次试验,可是没过多久,他就在一次容易得多的试验中跌倒,丧失了自己的王位,圣安德鲁伯纳过去常说,我们必须在胜利之后保持像战前般的警惕,扫罗赢得了他的第一次争战,但是他会失去胜利。——《靠主成功》威尔斯比著


是的,当我们回过头来总结扫罗一生的时候,确实发现他的人生轨迹值得我们引以为鉴。他是以色列人第一个王,同时也是一个失败的王;他的失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从他“登基作王”开始。


未作王之前的扫罗是很忠心、负责的人,他认真地替父亲寻找失去的驴(参9:4),他有敬畏上帝的心,在困难的时候去求问先知(参9:10)。当撒母耳对他说:“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他却很谦卑地回答:‘我不是以色列人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参9:20-21)那时,他对那些藐视他的人爱而宽容,不计较百姓过去的得罪之言(参11:1-11),同时他不贪功好胜,也不记仇报恨。当别人为他愤愤不平的时候,他却满有恩慈地说赦免的话(参11:12-15)。但这一切美德,在他登基作王之后便烟消云散了。


有不少基督徒像扫罗一样,本来很热心,很爱人灵魂,很谦卑,很忠心,但一被主抬举,便立即骄傲起来,失去卑微时所有的一切美德。他们仿佛是卑贱的器皿,不能做贵重的用途。他们只能作“平民”,不能作“王”,一“高举”就不合用。


在我几十年的侍奉里,也有切身的感受,并有多次这样伤心的经历。一个同工很优秀,本想通过夸奖,使他(她)更优秀,但不曾想到的是,一夸奖就失败,且失败的很彻底。我多次经历因着骄傲而失败地很惨的同工,单打独斗很优秀,与同工配搭侍奉,却处处失败,好像与别人同工的成绩就显示不出是“我”的功劳!

   

让我们不要那么快批评别人贪爱世界,自高自大,争权夺利。扫罗未作王之前也不贪爱世界(参9:20-21),也不自高自大,也不计较人的藐视,但为什么他登基之后,竟然那么看重他的王位,明知上帝已厌弃自己,要将王位赐给大卫,仍要极力设法杀害大卫,用尽各种手段保住王位?因为他以前不贪爱世界,不是真正的不贪爱,乃是根本没有真正受到这种试探,那不算得是得胜。当扫罗坐上宝座之后,尝到了王权的好处时,他以前所有的“谦卑”、“宽容大量”、“不慕虚荣”等,都是经不起试验的。


扫罗被立为王,是在以色列人四面受敌侵扰的时候,所以扫罗作王主要的使命是“争战”——战胜强敌,把同胞从仇敌的压制中完全拯救出来;但扫罗并没有完成上帝的托付,甚至他似乎没有留意到他作王的首要任务是平定战乱。他似乎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用在了保住王位和增加财富上。他的一生诚然是充满争战的,可是他为自己的王位而战多过为上帝的使命而战,最后他战死在一场悲剧的败仗中!


思 考 题

1、为什么牧者最容易遭到撒但的攻击?牧者事奉中面临的困境是什么?请根据《撒但想要得着你们》《中国传道人面临八大危机,谁该为之负责?》两篇文章加以论述。


2、雅比人为什么又面临着亚扪人的侵略?这与历史上的哪些事件有关系?这些历史因素带给你什么启示?请论述。


3、扫罗虽被选立为王,但仍须等待,直至打败亚扪人后才正式登基。你是否相信上帝从不误时,也不误事?这对你有何安慰和鼓励?


4、扫罗认定这次胜仗是耶和华所施行的拯救(参11:13)。他有此信念是基于什么原因?(参11:6-7)你是否有“离了上帝,我就不能作什么”的属灵经历?请论述。


5、扫罗一听说雅比人受亚扪人的威胁,有哪些表现(6-7节)?这次的表现有没有可供你借鉴之处?


6、以色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给战争带来了什么结果?同心能给教会带来什么样的益处?


7、请论述扫罗面对胜利,再次显出了君王的度量,给你什么提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