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和谐篇”

2024-03-01

和谐篇


和谐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在追求实现和谐。和谐像是一幅恬静的水墨画,轻描淡写间最见功夫。


人与自己的和谐

个人和谐是人的内部的和谐,是人与自己和好,是身于心,灵与肉的和谐。正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修身为基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经一章》)修身,就是使自己与自己和好的过程,只有自己与自己和好了,才能谈家国天下。

儒家对修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慎独、慎微、慎欲。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牢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上书谏吴王》),“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马太福音10:26)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谨慎地遵守道德准则,仔细地把握生活小节,绝不做有损大节的事情,常怀律己之心,即使在没有律法束缚的情况下,也能“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罗马书2:14-15)

慎微,就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志传》),时时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喻老》)的道理。

慎欲,就是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慎欲,更要有知足之心,提摩太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8)。老子也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第四十六章》)很多烦恼,都因“欲得”而起,“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多少拜金主义者、享乐主义者最后都因为不健康的人生观而给自己和身边人带来伤害。

耶稣基督来,就是要我们藉着他的宝血,让我们同自己和好,“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歌罗西书1:20),从而达到身心灵全方位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其所资以为体者,皆天地之塞;其所得以为性者,皆天地之帅也。”(朱熹《西铭解》)人和自然万物都是神所造(参创世记1章),但却各自有着自己特有的存在方式和秩序,“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传道书3:1-2),“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


5f87d28a793e964f063a7eda6c2daae.jpg


在自然万物的面前,是管理者,“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记1:26)“管理”这个词在《创世记》中出现了七次之多,足可见,神将大自然托付给我们时候的郑重。作为管理者,在与自然万物相处时,人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盖人为万物之灵,自是与物异”(《朱子语类》卷十七),但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自然,从而达到《中庸》中所提及的“能尽物之性”的目标。


人与人的和谐

中国自古就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民间也有歌词曰:“一根筷子容易弯,三缕麻纱扯不断。”而在历史上,因和致胜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孙子九地》中就记载的:“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成语“同舟共济”也从此而生;《六尺巷》的故事把邻里之间的和睦视为美谈;《将相和》更是将“和能平天下”的理念提到了人们面前。等等这些故事,都在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基督信仰中,人与人的和谐凝结成一句经文教训“彼此相爱”——“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彼此相爱,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因为爱,能使人和睦,能包容不同,能推己及人,从而“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1、使人和睦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马太福音5:9))使人和睦,即不制造矛盾,亦不扩大矛盾,遇到矛盾时,甚至“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17-18),有时候,还会需要我们放弃自己的某些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同时,也不如长舌妇一般议论别人,更不能故意绊倒人,“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罗马书14:13)


2、和而不同

每个人都是神独特的创造,正是这亿万个的不同,造就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我们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彼此接纳,从而达到彼此相爱。而不是论断你是我非,主耶稣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就不被论断;你们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路加福音6:37);更不能一言不合破口大骂,“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马太福音5:22-26)


3、忠恕之道

“忠”,是尽力为人着想,以别人为自己的“中心”,所以写为“忠”;‘恕’,是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所以写成“恕。”“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忠恕是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也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来和人相处,从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在《圣经》中则表达为“爱人如己”,“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马太福音7:12)也从积极面诠释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社会的和谐

历时历代的统治者都希望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自古西方有乌托邦的构想,中国也有“大同”的理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是先秦针对和谐社会所描绘出的蓝图。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绘的贞观之治“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更是成为历来和谐社会的楷模。

在中国,墨子提倡“爱无差等”(《孟子·滕文公上》)“使天下兼相爱”(《墨子·兼爱》),上帝对世人的爱就是无差别的爱,“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马太福音》5:45)正是这种爱战胜了贪欲,让早期教会中凡物公用的尝试得以成功,“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使徒行传2:44-46),这次尝试也成为了和谐的公有制生活成功的范例。


结语

和,在对立统一中应运而生,本身就表现为爱与包容,“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

和,作为天下最大的法度,本身就蕴涵着节制和顺服,“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和,滋润着人类社会,让人与人的相处成为至善至美,“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诗篇133: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