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教堂建筑

王兴华 传道
2024-03-17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浅谈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教堂建筑

王兴华   传道


引言

教堂是基督教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的居所”,是信徒与神进行交流的圣殿,也是上帝在世间创造的见证。因而,教堂建筑艺术不仅要体现出最基本的宗教性,而且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域特色。然而,中国的教堂建筑,一直模仿着西方中世纪盛行的教堂建筑模式。这一模式既不能反映出当代不断变化的神学思想,也不能体现出应有的中国特色,从而影响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时甚至还唤起了中国人对“洋教”的反感和仇视。本文尝试从中国教堂建筑模式的回顾;中国教堂建筑与中国文化认同,教堂建筑在基督教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中国教堂建筑模式的回顾

中国教堂建筑史发端于公元七世纪唐贞观年间的大秦景寺。但西方传教士正式有规模地在中国筑堂传教还得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所签订的“南京条约”算起,至1949年也有一百多年了。在这一个多世纪里,中国基督徒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生活乃至教会的领导权都一直控制在外国人手中,因而教堂建筑也不可避免地要照搬西方的模式。全国教堂除少数为罗马式建筑风格外,其它基本上都采用了西方当时流行的哥特复兴式。这种教堂的主要特征是:教堂的两侧分列着高耸入云的火箭式小尖塔,教堂的门窗都镶嵌有彩色玻璃;教堂里挂着反映《圣经》故事的画像。这些特征都是在西方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基础上,去表现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的抽象理念。因此,这种教堂在神学思想表达上、宗教氛围渲染上以及审美观念上都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距甚远。这是因为在神学信仰问题上,西方人较偏重于抽象的理念以及哲学上的思考。而中国人较注重实际和具体、重视感官直觉和现世。因此“用抽象的、偏向哲学思考的神学与较重实际现世的中国人交流,中国人是不太理解的”。然而,在那样的特殊年代里,中国的信徒只是被动地接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传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挣脱了西方差会的控制,掀起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三自爱国运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时的中国国门紧闭,再加上后来受到极左路线的冲击,中国基督教没能赶上这一大好的发展形势而一直裹足不前。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仍滞留在解放初的水平上,远远落后于世界基督教的发展态势。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中国基督教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春天。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和保护。宗教的发展基本上不再受客观外在的干扰,中国宗教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运动和神学思想建设也开始在摸索之中进行。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经过“文革”被保留下来的那些教堂得以重新开放,现有教堂大多数是教会接收了政府归还的原有教堂,加以修缮后投入使用。在教堂建筑本色化上基本交的是白卷,当时的一些牧者也拒绝任何形式的中国化改造。没有将信仰融会到中国文化、融入到中国民众的习惯和心理之中,反而被扣了一顶“洋教”的帽子。

回首新中国基督教这几十年所走过的艰难历程,虽有许多的无奈和遗憾,但是,中国教会在教堂建筑上也经历了好几个风格的急遽转换:从十年动乱期间,没有固定场所而在信徒家里或是野外聚会;到改革开放后购买仓库或是会堂,改造后用来聚会,再到新建场所模仿西方教堂,以满足更多信徒的基本诉求;到如今的创新式尝试等。这发展历程本身,就可以作为中国的“教会在思考”之最真实和具体的见证了。

二、 中国教堂建筑与中国文化认同

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教堂建筑要想得到中国文化的认可同,教堂浇筑的处境化是势在必行的。所谓处境化首先要求本土化或本色化,即外来文化为本土文化所接受,然后再与本土的具体处境相适宜。换句话说,处境化就是外来文化要主动与本土传统文化和现实具体环境相协调,并得到本土文化广泛的认可,从而在本土文化中享有一席之地。教堂建筑处境化既要求保留原有教堂建筑风格的精华又要求体现出明显的时代和民族特色。中国基督教是基督教,但不是西方的基督教,也不是走样的基督教,而是在中国大地上立足,在中国文化中生存,与中国文化相互依附、荣辱与共、并肩前进的基督教。如果中国基督教真的是中国的,就必须与中国文化融合,而教堂建筑风格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文化的不融合最终会产生文化抗拒。洋教代表的不是教,而是文化,而且是异质文化。中国的国力在稳定上升,中国的文化实力通过不断的文化反省和扬弃也在不断发展,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异质文化的基督教在中国遇到的文化阻力会越来越大。

教堂建筑中国化、时代化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方面,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应该引导新建教堂融入中华文化元素。比如天津的安立甘基督教堂,上海的沐恩堂、国际礼拜堂、圣三一堂,广州的沙面基督教堂等,也有一些教堂则是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式样,如上海的基督教鸿德堂、安徽宿州福音堂、山东青岛的青和路基督教堂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宫廷建筑的特点。因此我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教毅然决然地割断了与帝国主义及外国差会在政治经济上的联系,摘掉了“洋教”帽子,获得了新生,而文化又是民族的根,那就应该在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伟大精神的基础上,与基督教的爱国和三自紧密相联;在中国土地上建设具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意境的“现代式”基督教堂,建筑被中国文化认同的“中国化教堂”。

基督教在中国要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接受中国的文化现实、历史现实和社会现实。基督教只有中国化才能够成为中国基督教,才能够在中国大地生根。基督教在中国只有扎根于中国文化传统,才能获得适合中国人的对福音的表达方式和信仰方式。当中国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基督教教堂建筑主流风格的时候,我们才能说“这是中国基督教”,因为外在形式表达了内在思想观念的改变。

三、教堂建筑在中国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教堂建筑从表面上看,建筑风格反映的仅仅是表现形式,但是深层次上,反映的是教会的神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堂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教堂建设在中国基督教发展中的重要性。把教堂建设上升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并能敏锐地意识到教堂建筑的本色化、处境化已是一个全球的发展趋势。在中国它不仅是事关基督教生死存亡、兴衰成败的大事,而且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坎特伯雷大主教伦西博土曾在八二年就提出过这样的忠告:“只有维护自己的性格,热爱自己的根,你才能为普世教会作出贡献”。任何一种宗教,特别是外来宗教要想在某个国家、地区生根结果,必须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也就是本色化,或处境化。

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本色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构建的过程。基督教中国化的重大工程正在不断地构建和完善中国的神学体系,而作为外在表现形式的教堂建筑不仅要和中国传统文化建立相互的认同,而且要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构建“中国式”的、能够体现中国特色的教堂建筑风格。在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教堂就是基督教的形象工程和守门人,应十分慎重地塑造好基督教在中国的容貌。中国教堂文化除了发扬基督精神本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外,还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深刻的神学思考,即“能够回应我们现代中国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这也许是我们神学思想要处境化的一个全部的意义”。

教堂建设是事关教会全局的大事。它需要教内外人士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同时更需要教内人土同心同德、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我想:只要人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献出一份真情、献出—份关爱。中国基督教一定会奉献出富有时代精神感、处境化的神学思考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教堂,以此来赞美我们的神,彰扬神的创造的荣耀。

结语

每一个时代的建筑艺术体现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审美要求。有影响的建筑是时代的化石和民族文明历史的见证。比如中国的长城不仅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艺术瑰宝,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说它是一种文化是由于包含一个民族通过长期体力和脑力所取得的物质的、精神的全部成就。教堂建筑理应是一种建筑艺术一种文化,它不仅浓缩着这个时代教会深刻的神学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而且也积淀着时代建筑水平和时代审美观念等丰厚的文化底蕴。他是神学家和建筑师通力合作的结晶。每一个时代里有代表性的教堂建筑犹如一座历史丰碑,铭刻着一件件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

在此,我们真切地祈祷和祝福:在这个时代里,中国教会能充分注意教堂建筑中国化,并能向关爱她的神和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附录:

中国化教堂:

1、安徽宿州基督教会福音堂


2、四川绵竹基督教礼拜堂:


3、天津安立甘堂:


参考书目:

杨慧林、余达心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第6辑2001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林治平:《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第17页。

胡泉源:“让神学在教堂建筑中闪光(下)”,《天风》,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16年第11期。

岳清华:“基督教中国化的四个方面”,《中国宗教》,北京:国家宗教事务局,2015年08期。

《丁光训文集》译林出版社。

阚保平:“关于中国基督教教堂建筑中国化问题的探讨”,《天风》,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14年07月刊。

宋明军:“对我国基督教堂建筑“中国化”风格的思考”,《中国宗教》,北京:国家宗教事务局,2016年08期。

徐敏:“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基督教堂”,《天风》,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Mar.2009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