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7月9日民数记第20章精读

2024-07-03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民数记 精读.jpg

民数记第20章


经文音频朗读:


在加低斯发生的事件(出17:1-7)

1正月间,以色列全会众到了寻的旷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

2会众没有水喝,就聚集攻击摩西、亚伦。

3百姓向摩西争闹说:“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

4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旷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

5你们为何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呢?这地方不好撒种,也没有无花果树、葡萄树、石榴树,又没有水喝。”

6摩西、亚伦离开会众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耶和华的荣光向他们显现。

7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8“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

9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从耶和华面前取了杖去。

10摩西、亚伦就招聚会众到磐石前。摩西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

11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就有许多水流出来,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了。

12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

13这水名叫米利巴水,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

以东王不容以色列人通行

14摩西从加低斯差遣使者去见以东王,说:“你的弟兄以色列人这样说:‘我们所遭遇的一切艰难,

15就是我们的列祖下到埃及,我们在埃及久住,埃及人恶待我们的列祖和我们。

16我们哀求耶和华的时候,他听了我们的声音,差遣使者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这事你都知道。如今我们在你边界上的城加低斯,

17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我们不走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原文作“王道”),不偏左右,直到过了你的境界。’”

18以东王说:“你不可从我的地经过,免得我带刀出去攻击你。”

19以色列人说:“我们要走大道上去,我们和牲畜若喝你的水,必给你价值。不求别的,只求你容我们步行过去。”

20以东王说:“你们不可经过。”就率领许多人出来,要用强硬的手攻击以色列人。

21这样,以东王不肯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于是他们转去离开他。

亚伦去世

22以色列全会众从加低斯起行,到了何珥山。

23耶和华在附近以东边界的何珥山上晓谕摩西、亚伦,说:

24“亚伦要归到他列祖(原文作“本民”)那里,他必不得入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因为在米利巴水你们违背了我的命。

25你带亚伦和他的儿子以利亚撒上何珥山,

26把亚伦的圣衣脱下来,给他的儿子以利亚撒穿上,亚伦必死在那里归他列祖。”

27摩西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三人当着会众的眼前上了何珥山。

28摩西把亚伦的圣衣脱下来,给他的儿子以利亚撒穿上,亚伦就死在山顶那里,于是摩西和以利亚撒下了山。

29全会众,就是以色列全家,见亚伦已经死了,便都为亚伦哀哭了三十天。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民二十1】“正月间,以色列全会众到了寻的旷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

“正月”意味着新的开始。现在已经到了出埃及的第四十年,旧世代的百姓大都倒毙旷野,新世代的百姓已经成长起来。米利暗在这年的正月去世,亚伦在这年的五月去世(民三十三38),而摩西可能这年的十二月去世(申三十四7)。

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了三十八年,又回到他们在从前失败的“加低斯”(十三26)。“加低斯”位于“巴兰的旷野”(十三3)的北端、应许之地边缘“寻的旷野”的南端,所以既可以叫“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十三25),也可以叫“寻的旷野”的“加低斯”。在这三十八年里,百姓走过了18站,大约每两年只走一站(三十三19-36),照神所吩咐的,“在西珥山绕行了许多日子”(申二1)。在人看来,百姓经过了三十八年,只是从“加低斯”走到“加低斯”,完全是在原地“绕行”(申二1);但在神的带领里,他们却是从“巴兰旷野的加低斯”(十三25)走到了“寻的旷野”的“加低斯”,从“大而可怕的旷野”(申一19)重新回到了应许之地的边缘。

属灵的成长没有捷径,也不能弯道超车,该对付的一定要对付、该倒毙的一定要倒毙。因为神乐意“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出三十四7),但神也“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三十四7),所以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肉体真相,才能彻底悔改认罪,享用赦免和安息,否则“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太五26)。经过三十八年的旷野行走,神百姓中间的旧人逐渐倒毙旷野,新人逐渐成长起来,然后神才把他们领回“加低斯”,让他们回想自己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启二5),从“加低斯”重新踏上进入应许的道路。

从出埃及到进迦南,圣灵一共记录了三段行程:

从红海到西奈山(出十五1-民十10):从红海的得胜开始(出十四-十五),马上百姓就开始发怨言(出十五24),凯歌渐渐变成了悲剧。

从西奈山到加低斯(十11-十四45):从云彩的带领开始(十11),马上百姓又开始发怨言(十一1),凯歌最终又变成了悲剧,最后以何珥玛的失败结束(十四45)。

从加低斯到摩押平原(二十1-二十一章):从米利暗(1节)和亚伦(28节)的去世、摩西不得进入迦南(12节)开始,接下来却是何珥玛的得胜(二十一3)、打败希实本王西宏(二十一24)和巴珊王噩(二十一35),悲剧渐渐变成了凯歌。

【民二十2】“会众没有水喝,就聚集攻击摩西、亚伦。”

【民二十3】“百姓向摩西争闹说:‘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

【民二十4】“你们为何把耶和华的会众领到这旷野、使我们和牲畜都死在这里呢?”

【民二十5】“你们为何逼着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坏地方呢?这地方不好撒种,也没有无花果树、葡萄树、石榴树,又没有水喝。’”

“我们的弟兄曾死在耶和华面前,我们恨不得与他们同死”(3节),表明这些领头“争闹”(3节)的人仍然是旧世代的那批人,他们要等到过了撒烈溪“才从营中灭尽”(二十一12;申二14)。

这些人虽然经历过“米利巴”磐石出水的神迹(出十七7),也经过了三十八年旷野飘流中神的保守,“身上的衣服并没有穿破,脚上的鞋也没有穿坏”(申二十九5),但对神还是缺乏信心。年青时固然愚昧,年老时智慧也没有增加,连所发的怨言也和从前一样(十一4-6;十四2-3;出十七3)。因此,神对付旧人的方法,既不是思想教育、也不是进步改良,而是彻底弃绝,让旧人“在这旷野消灭,在这里死亡”(十四35),叫“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罗六6),“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祂同活”(罗六8)。

【民二十6】“摩西、亚伦离开会众,到会幕门口,俯伏在地;耶和华的荣光向他们显现。”

【民二十7】“耶和华晓谕摩西说:”

【民二十8】“‘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亚伦招聚会众,在他们眼前吩咐磐石发出水来,水就从磐石流出,给会众和他们的牲畜喝。’”

【民二十9】“于是摩西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从耶和华面前取了杖去。”

神把百姓带到了“寻的旷野”最大的绿洲“加低斯”(1节),会众却“没有水喝”(2节)。这当然不是一个意外,而是神要借着这样一个小小的难处,显露旧世代的愚昧,造就新的一代。神要借着第二次的“米利巴”(13节)的争闹,让我们看到亚当里的旧人是没有办法改良的,所以神对我们的带领是让肉体完全倒毙旷野:“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在这些百姓当中,大部分是新的一代。所以在这次“争闹”(3节)中,神既没有责备,也没有管教,而是用忍耐和怜恤造就他们,让新的一代认识祂是一位负责到底的神。

“吩咐”原文是复数,意思是要摩西和亚伦一起“吩咐磐石发出水来”(8节)。

【民二十10】“摩西、亚伦就招聚会众到磐石前。摩西说:‘你们这些背叛的人听我说: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

【民二十11】“摩西举手,用杖击打磐石两下,就有许多水流出来,会众和他们的牲畜都喝了。”

【民二十12】“耶和华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这会众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地去。’”

【民二十13】“这水名叫米利巴水(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是因以色列人向耶和华争闹,耶和华就在他们面前显为圣。”

“我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10节)原文是“我们要为你们使水从这磐石中流出来吗”?

“信”(12节)原文的意思是“支持、确认、忠心、倚靠”。摩西和亚伦的“不信”(12节),指他们没有忠心执行神的指示。四十年前,神在何烈指示摩西“击打磐石”出水(出十七6),但这次,却是指示摩西和亚伦一同“吩咐磐石发出水来”(8节)。因为神的目的不是责备旧世代的百姓,而是造就新的一代。然而“因他们惹动他的灵,摩西用嘴说了急躁的话”(诗一百零六33),他先是责备百姓是“背叛的人”(10节),然后“用杖击打磐石两下”(11节),并没有严格执行神的指示。

“加低斯”(1节)原文的意思是“圣”,神在“加低斯 קָדֵשׁ”自“显为圣 קָדַשׁ”,这是一句双关语。虽然摩西因为没有完全信靠神,所以不能尊神为圣,但神自己会“显为圣”。因此,人若不能尊神为圣,受亏损的不是神,而是人自己。摩西谨慎了四十年,现在却因为心里急躁而动了血气,为神所发的热心却成了“不信”的错误见证,以致不能尊神为圣,结果就不能进入迦南,“受了亏损”(诗一百零六32)。但摩西和亚伦所受的是属地的亏损,并不影响他们在神面前蒙记念,他们接受了神公义的惩罚,以顺服的见证补满了所受的属地亏损。神让摩西先上尼波山看到迦南地(申三十四1),然后才接他回到天上,并且以后还继续使用他,让他和以利亚在变像山见证基督(路九30)。

【民二十14】“摩西从加低斯差遣使者去见以东王,说:‘你的弟兄以色列人这样说:“我们所遭遇的一切艰难,”

【民二十15】“就是我们的列祖下到埃及,我们在埃及久住;埃及人恶待我们的列祖和我们,”

【民二十16】“我们哀求耶和华的时候,祂听了我们的声音,差遣使者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这事你都知道。如今,我们在你边界上的城加低斯。”

【民二十17】“求你容我们从你的地经过。我们不走田间和葡萄园,也不喝井里的水,只走大道(原文是王道),不偏左右,直到过了你的境界。”’”

以东人的祖先是以色列人的祖先雅各的孪生兄弟以扫(创三十六1),所以摩西客气地向以东王自称为“弟兄”(14节)。

“以东”(14节)位于死海以南直到亚喀巴湾的地区。“大道”又称为“王道”,指约旦河东沟通南北的古代通商大道,从亚喀巴湾向北经过约旦高原,一直到大马士革。



图:红线就是王道(King’s Highway)。王道是古代中东地区的一条重要的贸易商道,从埃及开始穿越西奈半岛,经过约旦南部的亚喀巴湾的以旬迦別,往北经过西珥山区、波斯拉、吉珥哈列设、底本、希实本、拉巴、基列拉末和大马士革,一直到幼发拉底河后连上沿海大道前往吾珥。王道与沿海大道是兵家必争之地,王道贯穿了约旦河东的以东、亚扪、摩押。为了控制王道,以色列和这些国家之间在历史上经常争战。


图:亚嫩河(Wadi Mujib)附近的王道。约旦的15号和35号公路连接部分王道,从北到南经过森林高地、开阔的高原耕地、纵深的沟壑、沙漠边缘和亚喀巴湾,沿途有许多考古景点,成为约旦著名的景观公路。


【民二十18】“以东王说:‘你不可从我的地经过,免得我带刀出去攻击你。’”

【民二十19】“以色列人说:‘我们要走大道上去;我们和牲畜若喝你的水,必给你价值。不求别的,只求你容我们步行过去。’”

【民二十20】“以东王说:‘你们不可经过!’就率领许多人出来,要用强硬的手攻击以色列人。”

【民二十21】“这样,以东王不肯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于是他们转去,离开他。”

“大道”(19节)原文指一般的道路,而不是“王道”(17节),表明以色列人退让一步,请求走比较没有威胁的一般道路。但以东王还是“不肯容以色列人从他的境界过去”。所以百姓并没有穿越以东地,只是向以东人买粮买水(申二6)。

神借着“米利巴水”(13节),让新世代的百姓学习信靠神;现在又借着以东王的“不肯”,让百姓学习顺服神。这次百姓没有凭血气行事,而是顺服神的吩咐,不与以东争战(申二5),绕道而行(申二8)。虽然要多走一些路,但他们相信神的引导没有错,只要是神领他们走的路,神一定负责到底。

【民二十22】“以色列全会众从加低斯起行,到了何珥山。”

【民二十23】“耶和华在附近以东边界的何珥山上晓谕摩西、亚伦说:”

【民二十24】“‘亚伦要归到他列祖(原文是本民)那里。他必不得入我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因为在米利巴水,你们违背了我的命。”

【民二十25】“你带亚伦和他的儿子以利亚撒上何珥山,”

【民二十26】“把亚伦的圣衣脱下来,给他的儿子以利亚撒穿上;亚伦必死在那里,归他列祖。’”

“何珥山”(23节)又称“摩西拉”(申十6),犹太传统认为是现代的内比哈伦山(Jebel Nabi Harun)。“何珥”原文的意思是“山”,所以“何珥山”不一定是某座特定的山名,也可能指“高山”或“山中之山”。

“归到他列祖那里”指寿终正寝,也用来形容亚伯拉罕、以实玛利、以撒、雅各(创二十五8、17,三十五29,四十九33)的去世。

【民二十27】“摩西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三人当着会众的眼前上了何珥山。”

【民二十28】“摩西把亚伦的圣衣脱下来,给他的儿子以利亚撒穿上,亚伦就死在山顶那里。于是摩西和以利亚撒下了山。”

【民二十29】“全会众,就是以色列全家,见亚伦已经死了,便都为亚伦哀哭了三十天。”

亚伦是在出埃及后第四十年去世的,享年一百二十三岁(三十三38-39)。正常的服丧期是七日(撒上三十一13),百姓却为亚伦“哀哭了三十天”,表示亚伦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性。

以利亚撒穿上“亚伦的圣衣”(28节),接任大祭司。神在进入迦南之前接去百姓属灵的首领,用大祭司职位的转换来标志着世代的转换(三十五28)。大祭司是主耶稣基督的预表,但“那些成为祭司的,数目本来多,是因为有死阻隔,不能长久”(来七23),而基督“既是永远常存的,祂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来七23-24)。

亚伦既能“当着会众的眼前上了何珥山”(27节),可见身体健康,并不是因为衰老或疾病而死亡,而是顺服神的安排。这三个人一同默默上山,只有两个人默默下了山,成为顺服、信靠神的美好见证,补足了米利巴的“不信”(12节)见证的亏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