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艳梅教士:看哪,上帝的羔羊!

胡艳梅
2024-08-31

互联网许可证.png





《看哪,上帝的羔羊》

经文:约1:29-42

引言

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一同分享约翰福音1:19-42节的经文,是关于耶稣的开路先锋施洗约翰的见证。根据四卷福音书的记载,我们可以说,耶稣的事工是从施洗约翰的服侍开始的。在古时候,当一位帝王行路时,必有一位开路的先锋行在他前面,通报百姓“帝王驾到”。同样的,弥赛亚耶稣正式进入人类历史新时代,那旷野的人声也在前面宣告祂的到来。

关于施洗约翰,1:6-8节记载到:“有一个人,是从上帝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他是从上帝那里差来的,他要做两件事:1、为光作见证2、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为光作见证”是施洗约翰的使命,也是对他事奉的总结。

从玛拉基先知到耶稣降生的时代,这中间大约400年的“沉默时期”,以色列民没有听到上帝藉着先知对他们说话,没有看到从上帝那里差来的使者。在那个沉默又黑暗的世代里,施洗约翰的出现,让以色列民重新听到了来自上帝的话语:“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施洗约翰传悔改的道,跟从他去他那里接受洗礼的人很多,他在百姓中的影响很大。另外三卷福音书都记载到:百姓都以他为先知”。(太21:26可11:32路20:6)因为他的出现,以色列民仿佛回到了先知时代。他的出现,拉近了上帝与以色列百姓的距离。

一、旷野的呼声(19-28节)

1:19-23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复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在新约里,这里是唯一一处同时提到这两种人的——祭司和利未人。圣经告诉我们这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约翰已经作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服事,这是一个震动“乡下”的服事。所有的犹太人都出去听他的讲论。甚至希律也寻找过他,并与他谈过话,圣经记载“希律乐意听他”。这是十分奇妙的服事,但是很明显的,耶路撒冷的权要们也非常关心这服事,他们很注意他,“这人到底是谁?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他到底说他是谁呢?”他们派出一些相当有分量的代表,就是一些居重要职位的祭司,以及在圣殿服事中等候轮班的利未人。他们派一些人去问,他服事的意义何在?

“你是谁?”证明了犹太人对基督的盼望由来已久,他们相信先知对基督的预言一定会在历史中实现。 在经历混乱、磨难之后,他们对基督再来的盼望就更加强烈,巴不得有一天,基督突然从天而降,拯救他们。因此,每当遇到一个特殊的人物出现,便到处寻访,证实预言的应验。“你是谁?”从玛拉基先知到耶稣降生,中间经历了400多年的时间,这段时期被称为以色列民族史上的沉默时期和无声时期,在这漫长的历史当中,他们日夜盼望着基督的降临。

这些人是很有学问的,他们是法利赛人差来的,在他们自己传统的宗教上受了训练。他们开始就暗示说:“你是谁?”其实背后的意思就是在说:“你是基督吗?”约翰很清楚的回答:“我不是基督。”于是他们回到玛拉基书,他们说:“玛拉基先知曾说过,基督来之先,以利亚要再来,你是以利亚么?”他说:“我不是”。于是他们又再退回去,回到摩西的话,说:“是那先知么?”这问题的说明是在申命记18:15。摩西说过,上帝要兴起一位先知像他一样。这些人是在运用他们的圣经知识。他们对施洗约翰的身份有很多猜测,他们问他:你是谁?是以利亚吗?是那先知吗?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很有趣的一件事是,施洗约翰的回答也越来越短:“我不是基督”,“我不是”,“不是”。

施洗约翰表明,自己不是基督,他不是那光。施洗约翰非常清楚自己被上帝差到世上,不是要做民族的领袖,更不是做摩西的工作。在这些犹太面前,施洗约翰一再否定自己,就是为了肯定基督,为耶稣基督作见证。什么叫舍己?我们若为了基督而否定自己,那就是舍己。我否定我自己,却可以让人看见基督,这就是事奉。是让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是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是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我们总是想要从人来的荣耀,喜欢那些美丽的称呼。哪怕自己不是,可听到别人如此称呼,还是欣然答应。

施洗约翰说:“我不是基督”。但愿能对错误说“不”的勇气在我们的身上,如此我们才能为耶稣而活。我们应该对权利和声誉说“不”,对别人错误的期待也能说“不!”

1:22-23   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复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施洗约翰的回答是富有启发性的。他的回答指明:这些人有圣经知识,他们盼望着弥赛亚来到,他们熟悉玛拉基书,也知道摩西的预言。因此他引他们到先知以赛亚伟大的预言中心跟前,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约翰的回答解释了他的使命,这是约翰的见证。我不是基督,我不是以利亚,我不是那先知,我是那声音,在旷野中喊著说:你们要预备主的道路。在你们中间有一位,我正以喊声为他预备道路。

施洗约翰到底是谁?他自己作见证说: 他是旷野的人声,是开路先锋。他只是一个声音,如同号角在呼唤百姓悔改。这个声音在旧约有预言,这个声音提醒人们黑暗将要过去,黎明即将来临;提醒人们灭亡将过去,永生将会到来。世人当来就近这恩典、真理、各人要洁净自己等候基督的降临。

他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不是所预言的那位先知。他只是一个声音,一个为基督预备人心的声音。

施洗约翰把自己的一生总结为一个声音,在所有的物质当中,声音是消失最快的,几乎在你听见的同时,这声音也就消失了。施洗约翰的事奉也是如此,他如同一阵声音短暂出现,他的事奉也如昙花一现。他如同一阵声音消失,却留下了耶稣。他的目的不是把人引向自己,乃是把人引向基督。

我们的生命也如同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在这有限的、短暂的生命里,我们有没有留下为基督作的见证呢?我们总是想要留下一些痕迹,证明我们来过没有人希望自己只是一时经过的声音,我们希望被人永远记住。施洗约翰却说,我不过是一个声音,一个为主而呼喊的声音。这个声音是为着主,是只为主!

二、看哪,上帝的羔羊(29-34节)

1: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这些事发生在耶稣受浸之后六个礼拜,耶稣在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现在,来到施洗约翰那里,是为要被众人认出来。因此当约翰看见走过来的时候,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施洗约翰可能想起“逾越节的羔羊”,因为此时已接近逾越节了(参2:13)。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羔羊,这羔羊是除去世人罪孽的。此隐喻反映了赛53:7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旧约的牺牲是由人所预备的羊,耶稣基督则是由上帝亲自预备的神之羔羊。为了人类一切罪,他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赎价(太20:28),开辟了可以进到上帝面前的道路(约14:6;来10:20)。

看哪!上帝的羊!”只有这只羔羊才能担负世人的罪,只有这只羔羊才能成全父上帝救人的计划,只有这只羔羊才能将人从罪恶里拯救出来,只有这只羔羊的宝血才能洗净世人的罪。这只羔羊要为全人类献上自己,挽回人类的灵魂。祂的到来,是遵行上帝的旨意,像一只温柔的羔羊,被牵到宰杀之地。不扬声、不喧嚷,带着上帝的旨意,默默地走上十字架,最终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他流出的宝血洁净全人,除去咒诅,就像洒下逾越节羔羊的血,灭命的天使就越户而过。他甘心被杀,悄无声息地被牵到宰杀之地,为我们的缘故,他柔和谦卑忍受了这一切,所以他被称为“上帝的羔羊”。

约翰为他作见证,说:“看哪,上帝的羔羊”。“看哪!上帝的羔羊!”这是历代为主作见证者引人归主的秘诀。人若未将耶稣高举于人前,未叫人看见被杀的羔羊,那他绝无引人归主的能力。将众人的眼光转到耶稣那里,而不是我的身上。今天,我们的宣讲,是“看我”,还是“看上帝的羔羊”?是把人带到耶稣面前还是我们的面前?

我们接着往下看:

1:30 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让我们想起15节的经文: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施洗约翰为耶稣作见证,喊着说。喊着说:表示他用强烈的感情讲话。有强烈感情的呼喊从他口中发出来。他如同一个传令者,喊着说。这强烈的呼喊,表明了他的迫切。他巴不得人们马上听到,并且明白。这样的迫切也是因为他的生命有限,用有限的生命证明无限的生命,所以有紧迫感,需要这样的迫切。喊着说,也证明了他不遗余力为主作见证,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为主作见证。

1:31-34   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仿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上帝的儿子。

约翰一开始就宣告,他并不是凭外貌认识耶稣,约翰是在“先前不认识”的时候,就奉差遣把显明给以色列人。奉的首要目的,是把人所不认识的基督指出来,让世人和圣徒认识。这也是约翰施洗的意义,因为他说:“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显明给以色列人”。

约翰是耶稣的亲戚,理当认识祂,但约翰在这里说不认识祂,是说他以前不认识主耶稣就是基督。我们呢?我们真知道耶稣吗?我们不但需要知道耶稣,更需要真正认识他,更深入的了解祂。

接着约翰解释他是怎么认出耶稣的:耶稣受洗时,他亲眼看到圣灵仿佛鸽子降临在耶稣的身上。至此,他才清楚明白耶稣原来就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弥赛亚,就是上帝的羔羊。

三、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35-42节)

1:35-36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

当约翰“见耶稣行走”,他觉察耶稣的圣工就要展开,因祂奉父名来为教会心里火热(2:17,5:43)。于是约翰得到鼓励,把耶稣举荐给自己身边的人。就对门徒说话,是要叫他们能听见:“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祂就是我昨天所详细形容为:“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那一位。

施洗约翰始终如一的工作着,他每见到耶稣,都要见证说明“这就是上帝的儿子”、“这就是上帝的羔羊”!他对众人见证耶稣是真理、是救主、是弥赛亚、是神子。

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约翰的见证对这些门徒具有重大分量:约翰的两个门徒再一次听见他的呼声,就跟随了耶稣。施洗约翰的这两个门徒,就成了耶稣最早的门徒——一个是彼得的兄弟安德烈,另一个就是本书的作者约翰。自己的门徒跟随了耶稣,这就是约翰的事奉,他为着这样的事奉而感到满足,他说:“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3:29-30)。

1:38-39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在哪里住?”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根据记载,关于耶稣公开服事的路途中,祂头一个说话的对象乃是安得烈。祂知道这两个人在跟着祂,也知道他们已经离开了施洗约翰。祂转过身来,对安得烈和另一个人说,“你们要什么?”他并不是说,“你们要找谁?”祂的意思是:“你们为什么要找我?你们为什么离开约翰,来跟从我呢?你们要什么呢?”

这是耶稣开始公开服事时,从他口中出来的第一句话。所说的,是祂向人类所发的第一个问题。这是每个人生命中一个最深入的问题。你们要什么?你们寻求什么?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什么?我们寻求什么?在我们生活中,最中心的渴求是什么?

耶稣没有问:“你们找谁?”而是问: “你们要什么?”同样,两个门徒也没有问:“你是谁?”而是说:“拉比, 在哪里住?”

门徒的回答似乎有些答非所问。意谓着,安得烈知道耶稣问他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可能他觉得自己无法回答。

因此他说,“我不能立刻回答这问题。给我点时间吧!你住在里?我可不可以来看看?”当耶稣问这两个人要做什么?他们没有任何要求,只是要与耶稣同住。另外,施洗约翰的门徒想知道的,就是耶稣的住处,因为看一个人的住处就可以大概了解这个人。今天我们跟随耶稣,我们要什么?是要金钱吗?是要得医治吗?或者是别的什么好处?还是寻求与耶稣同住呢?

底下就是耶稣的第二句话,“你们来看。”有人把意思译得更准确,“你们来就会看到。”8:20的经文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耶稣的住处肯定不是富丽堂皇,或舒适的地方。

但耶稣为何说:“你们来看”?对于住在简陋地方的人来说,你们来看,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若一个人住在显眼、富丽堂皇的地方,就很容易说:“请来家里做客”。但若不是如此,就很难了。耶稣说:“你们来看”——来看我的生活、来看我的住处。所以,事奉上帝的人需要有一种勇气,对别人说“你们来看”, 看什么?看我怎样为主而活,这就是保罗所说的:“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

奇怪的是,两个门徒去看耶稣的住处,他们没有离开,并且在那个时候决定,以后要成为耶稣的门徒,他们看到耶稣的住处而开始与祂同住。作者注意到那时约有申正了,即太阳升起后十小时,大约是下午四点,意味着门徒那天一直与耶稣在一起,或许交谈到夜深人静时。

1:40-42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安得烈听到约翰作见证说耶稣是上帝的羔羊,会以圣灵施洗,是弥赛亚,当他花了一些时间与耶稣相处后,就真正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若想翻译的更精确,可译成“我们遇见了日思夜想的弥赛亚”。“弥赛亚”是希伯来文,希腊译文为“基督”,意为“受膏者”,是被上帝委派完成祂永远的计划的那一位。安德烈并没试着说服他的哥哥相信他说的是真的,只是领他去见耶稣。

我们看到,彼得认识耶稣是因为弟弟安德烈的介绍,安德烈是第一位向别人传讲耶稣是弥赛亚这个信息的人。我们对他所知道的,就是他曾三次引人到耶稣面前。先是他的兄弟,过不久他带来奉献五饼二鱼的孩童(6:8-9),再后来就是他和腓力商量之后,把想见主的希腊人带到耶稣面前(12:22)。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安得烈。是会照顾自己兄弟,又会将人带到耶稣面前的人。

安德烈也许当时心想:“若我哥哥能够信耶稣,那该有多好!”弟兄姊妹们,向家人传福音何等重要啊,我们的家人现在为之忙碌的一切,若能为耶稣所用那该有多好!

耶稣看着他说“你是西门”,的第一眼第一句话就让彼得明白,是认识他的。“你要称为矶法”,“矶法”,这亚兰文的意思就是石头,或者坚定,耶稣通过赐给这个名字,就是承诺要使彼得成为这样的人。那些到耶稣这里来的人,祂赐他们新的本性,接纳他们进入祂的国作祂儿女。祂给他一个新的名字,就像祂当初为亚伯兰、雅各改名一样(创17:5,32:28)。这意味着他现在是祂的儿子,祂是他的父;祂的仆人,祂是他的主。

“矶法”的希腊文是彼得。耶稣应许,彼得要从一个卑微的,成为一个坚定的人,作他圣工的重要的器具。我相信再没有一个人比西门自己更惊讶了。石头?他知道自己不是这种人。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力量如何,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的软弱。可耶稣说:“你要成为石头,你将成为一个让别人可以在你身上建造的人。”他和一般人同样的软弱,直到有一天他被耶稣基督得着,就开始被制作,从容易破裂的“页岩”本质,被改变成坚固如石头的个性。

耶稣看到彼得,但耶稣看的不是彼得的现在,而是他的未来。“约翰的儿子西门", 这是很普遍的名字,里面有犹豫不决并不稳定的含义,这乃是西门的现在。而耶稣说,“约翰的儿子西门啊!即使你现在是优柔寡断的无名小卒,看起来做不成任何事情,但我知道你的未来和你的潜力,你的名字是矶法”。

耶稣不是按照祂仆人一时的软弱,是按照他们行为稳固的整体来衡量、判断他们。祂出于极大的怜悯,要坚固和试验那些属祂的人,好使他们的软弱显现时不至失了盼望。虽然后来彼得跌倒,但耶稣用这坚定的名预先装备他,抵挡因跌倒带来的灰心丧志。

上帝也使卑微的人成为向极显赫的人行善的工具,彼得这位伟大的使徒,就是通过安得烈蒙召的。安德烈传福音给彼得,事实上,彼得是比安德烈更大的人物。所以,弟兄姊妹们,请不要为你不是大器皿而烦恼,你带来大器皿就行,安德烈带来的就是彼得。彼得后来一场讲道,使徒行传2章记载,三千人受洗,第4章记载,五千人相信,并且这还只是男丁的数目。

所以不要吝啬我们得到的救恩,把身边的人带到耶稣面前吧,也许,他就是下一个彼得,要为主得人如鱼啊!

结语

施洗约翰的使命、人生意义只有一个,就是为耶稣作见证。他投入自己的人生和生命来诉说、传扬、见证耶稣,这就是施洗约翰的人生,从母腹中到被斩首的时刻,他真正关心的都只有耶稣。他的一生中只有耶稣,但没有因着他只有耶稣,他的人生就失去平衡没有发挥影响力。相反地,施洗约翰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没有人能够将人生过得如此美丽和宝贵。耶稣说: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太11:11)单单传扬耶稣的名,投入自己,放下自己和家人,只为耶稣。施洗约翰的人生是如此单纯,透过他能看到的只有耶稣。我呢?在我的人生里只有耶稣吗?我的里面只有耶稣吗?大概不是,我们里面有太多太多的人、事、物,因此耶稣一再被模糊。人们透过我们,也许很难看到耶稣。

什么是服事?把人引到耶稣的面前就是服事。这不仅是我的责任,也不仅是牧师和传道人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的责任!圣经告诉我们:人子近了,正在门口了。(太24:33   可13:29)“然而人子来的时候,遇得见世上有信德吗?”(路18:8)施洗约翰这旷野的呼声唤醒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将他们引到基督面前。今天的时代同样黑暗,需要被唤醒。而我们是上帝命定要活在这个时代、活在今天的,我们要为福音作见证,让这个时代的人也能听到当年那个旷野的呼声。我们愿不愿意成为那一阵呼声,将人带到基督面前呢?我们要不要,要不要成为那一个为基督预备人心,等候救主再来的人呢?我们要不要把耶稣指给别人看见,要不要呼喊:“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看哪,这是上帝的羔羊!

盼望我们能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更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和呼声,引人归主。阿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