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玖玮牧师:五饼二鱼的奉献

靖玖玮 牧师
2024-09-15


互联网许可证.png




五饼二鱼的奉献




序 言

弟兄姊妹,平安!按照我们读经的进度,这个礼拜我们读到了旧约《申命记》第廿八章至卅二章,新约也读到了《约翰福音》第五章至六章。今天我就选取《约翰福音》第六章1-15节的经文与弟兄姊妹一起思想上帝的话语。

记得十多年前,我在三一堂讲台上分四次以“五饼二鱼中的耶稣”,“五饼二鱼中的门徒”,“五饼二鱼中的群众”,“五饼二鱼中的孩童”为题讲道。由于这次我们是根据大家读经的进度讲道,不可能讲四次,我就从另外一个角度“五饼二鱼的奉献”为题来思想主的话。

五饼二鱼的神迹在《新约圣经》中非常重要,因为四卷福音书均有记载(参太十四13-21;可六30-44;路九10-17)。它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神迹;它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付出的不多、摆上的不多,但因着主耶稣的祝福,就可以使很多人得到饱足,得蒙恩典。五饼二鱼的神迹最终得以实行出来,是和一群人的听命与顺服密不可分的,尽管我们都知道主耶稣是无所不能的。但我们同时也看见主耶稣行神迹,也常常需要人信而顺服。在这个神迹中,每一个角色都不可忽略,也不可或缺,无论是门徒、群众还是那个拿出五饼二鱼的孩童。《圣经》中记载的人物,不管是赫赫有名的,还是无名无姓的,都可以让我们学到一些重要的功课,继而成为我们效法的榜样。下面我们看这个故事。

一、耶稣对门徒的考验

群众听了一天的道,马太说:天将晚的时候,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时候已经过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太十四15 ) 马可说: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可六35-36 )路加说:日头快要平西,十二个门徒来对他说:“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借宿,找吃的,因为我们这里是野地。”(路九12 )   面对门徒们给主耶稣的建议,主耶稣开口了:“耶稣举目看见许多人来,就对腓力说:“我们从哪里买饼叫这些人吃呢?”祂说这话是要试验腓力,祂自己原知道要怎样行。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约六5-7 )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不但要有好的教导,而且还要随时随地对他们的生命与生活有实际地指导与训练,主耶稣正是如此。祂利用环境的困难、众多的人群、饥饿的肚腹、将临的黑夜、空空的旷野来考验门徒的信心。惟有经过考验,门徒才知道自己的爱心与信心的大小,藉着这些考验,信与爱才能增长。

1.腓力的反应—绝望

腓力回答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约六7) 腓力应付困难与危机的方法是,先看环境难度的大小,再看自身能力的大小。结果他说:“就是二十两银子的饼,叫他们各人吃一点,也是不够的。”他首先想到的是经济问题——二十两银子。对门徒而言,二十两银子确实是个大数目,他们没有这么多钱;其次想到的是购买的问题——在旷野无处可买。腓力是无可奈何、束手无策。实际上,是他的眼睛有问题,因他单单注视众人的需要,而完全没有想到主,在他看来,他们所信的主与他们所遇的困难似乎没有关系。可叹!将信仰与生活分离的人,遇到困难时,总是灰心丧胆。许多时候,我们也常常被困难冲昏了头脑,忘了在人所不能的之外有一位无所不能的主。

2.安得烈的短处—小信

这里出现了另一个门徒安得烈。安得烈发现了有一个孩童,身上有饼和鱼,并把他带到了主前,可惜他的眼睛所看重的是饼和鱼的多少,认为这点饼和鱼起不了多少作用。他忽略了在他面前的主,没有回想一下经上那么多小事在上帝手中发出的奇妙作为。比如摩西的杖、大卫的石子、基甸的空瓶与角、参孙的驴腮骨、撒勒法寡妇的一把面和一点油。弟兄姊妹,我们有没有像安得烈一样,眼睛所看到的是不能逾越困难?让我们甘心将自己的一点点知识、头脑、才能、金钱……奉献在主的手中,且凭着信,主耶稣就会在这小小的礼物上产生大大的影响。

3.安得烈的长处—欣赏   

安得烈虽然信心很小,但他有一个长处,就是竭尽所能的去发现一切可能解决困难的机会和途径。约翰告诉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约六9) 马太告诉我们:”门徒说,“我们这里只有五个饼、两条鱼。”(太十四17) 这显然是安得烈说的。当他发现孩童带着五饼二鱼且愿意献上时,他把孩童带到主的面前来。这显示出安得烈为人的特点,就是乐意作个人工作(约一35-42,十二21-22)。他的口才也许不如彼得那么流利感人,他的学问也许不如保罗那么渊博,但是他却能发现别人的才干、恩赐,并且愿意引到主前被主大大使用。我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今天教会的传道人、信徒,特别教会负责人都有这样的心胸与行动,教会将会得到更大的复兴!保罗说:“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 我们也和当年的门徒们一样,面对困难,我们的眼睛就是先看环境,先看我能不能做,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大堆困难,没有专心看主,看主为我们能做什么,没有学会交托给主。

二、愿意完全奉献的人

   我们从《约翰福音》知道,安得烈发现了一个小孩子带着五个饼、两条鱼,正是这个小孩子的奉献,满足了五千人的需要。在奉献上,这个小孩子给众人做了一个奉献的榜样。

   经文说:“在这里有一个孩童,带着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只是分给这许多人,还算什么呢?”(约六9 )   和一群小信的门徒相比,这个单纯的孩童在整个故事里如同一颗耀眼的明星,我们若不留意,却可能将他忽略了。在整个神迹中,他只做了一件事——献出了所带的食物。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为什么那么被主纪念,主要是他具备了以下六个特点:

    1.是缺乏时的奉献

   第一,在别人缺乏时。如果大家都丰丰富富,抢着奉献,恐怕那就轮不上这位孩童了。在奉献的事情上,我们不要“从众”,而要“出众”,不要锦上添花,而要雪中送炭。如果这时是在主耶稣显出荣耀之后,或是显出大能的作为之后,我相信也会有人奉献,或许就轮不到这位孩童了。人群之中难道都没有饼了吗?新派神学的人讲到这个神迹时,他们否认是神迹,他们说,当时大家都把饼藏起来,当他们看到孩子奉献之后由于羞愧,都拿出来了,结果都吃饱了。这种论调,绝对是错误的!当时有两、三万人在场,却只有一个孩童有饼,也是不可能的,那么其他少数有饼的人却没有奉献,这倒越发显得这个孩子的奉献十分宝贵!

懂得把握时机的人,是智慧而成功的人。《圣经》中有三个人用香膏膏抹了耶稣,马大的妹妹马利亚、亚历马太的约瑟与尼哥底母、以及抹大拉的马利亚。可是直接得着主称赞,吩咐与福音同传的只有马大的妹妹马利亚。为什么呢?因她懂得把握时机——“”。再看这个孩童也正是趁着良好的时机,把五饼二鱼奉献了出来。

许多人在推辞,在等待,他们说:等我年老的时候,我再奉献给主。其实,明天将遭遇什么,我们都不知道(雅四13-14),惟有今日是我们的机会。要知道昨日是历史与过去,明日是未来与希望,惟独今日才是机会,才是属于你的。

第二,在自己缺乏时。这五个饼、两条鱼也就等于一个人一顿饭的口粮,是很少的。要是搁在平时,奉献这点东西谁都不在乎,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大家几乎都没有食物了,若不拿出来奉献,还够自己吃的。

上帝让以利亚寄居在西顿撒勒法的寡妇家里,上帝既是考验以利亚的信心,也是考验寡妇的信心。天已经干旱一段时间了,这时候就算是财主也不愿意供养一个外人,更何况平时就贫穷的寡妇呢?这时寡妇也确实只剩一顿饭的面和油了,吃完这顿饭她和儿子就等死了。“她说,我指着永生耶和华你的上帝起誓,我没有饼,坛内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点油。我现在找两根柴,回家要为我和我儿子作饼。我们吃了,死就死吧。”可是,以利亚这时提出一个似乎过分的理由,“只要先为我作一个小饼拿来给我,然后为你和你的儿子作饼。”若是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我们会怎么做?不对着以利亚破口大骂、或是大大发怒就不错了,但是这位寡妇真的先奉献给以利亚。所以,奇迹就发生了,坛内的面不减少,瓶里的油不短缺,直到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在那段饥荒的日子里,饿死的人很多,但这位贫穷的寡妇不但没饿死,而且还供养了先知以利亚。如果当时她因为自己也缺乏,而舍不得拿出来奉献,恐怕她和儿子吃完那顿饭,就真的饿死了。这说明什么?基督徒先为主,后为己,恩典就会源源不断的流入。

缺乏之时的奉献特别美,马其顿教会也是这样。保罗说:“弟兄们,我把上帝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份。”(林后八1-4)所以,弟兄姊妹,在贫穷缺乏时也应该奉献,主更加纪念你付的代价。上帝看重奉献时你付出的代价,过于你付出财物本身的代价。

2.是完全的奉献

孩童是视食物过于一切的,何况那时——天晚日落,正是饥肠辘辘之时,岂肯让人随便把手里食物拿去,但他却无声地将食物交给了主。

这孩童是毫无保留地,将身上带着的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全拿了出来。假定我是那名孩童,在那样的情况下,你要拿我的饼和鱼,我心里真的是很挣扎的。要拿走三饼一鱼还能商量,因为我总得留一些给自己,吃不饱可以,也不能太饿啊!人对自己总有所保留,但在这里我们看到这名孩童将五饼二鱼全拿出来给了安得烈,交给主耶稣,这是很难达到的一个标准,很不容易,不过主本来就不是拿低标准来要求我们的。经上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太廿二37〉何谓“尽”呢?“尽”就是完全、没有保留。那这样是不是过分了点呢?想想也不是。就比如我们在谈恋爱追求伴侣时,对方问我们:“你爱不爱我?”如果我们这样回答:“我百分之八十爱你,百分之二十不爱你。”这样说,事就不成了。如果我们爱自己的先生、太太可以百分之百,爱主又为何不能完完全全呢?

这位孩童没有因为自己食物也很少,就留下一点,而是全部奉献出去。这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对主毫无保留的爱,体现了完全的奉献。主耶稣高度肯定这种完全奉献的人,任何时候主的教会都需要这种实践主教训的人。在新约经文中有好几个同样的例子。主耶稣对那个少年的财主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太十九21)路加也有这样的记载:“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十四33)又如,那个打破玉瓶将香膏倒在主耶稣身上的马利亚;还有,那个将自己养生的都投上的穷寡妇。   

主耶稣虽然看重钱财的奉献,但更看重全人的奉献。 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十二1 )主又说:“我儿,当将你心归我”。如果我们什么都不献上,那么献心就成了一句空话,献心就变成献口了。钱财的奉献,是心奉献的一部分,因为主耶稣知道,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会在哪里。人是自由的,自己可以决定只顺服一点点,奉献一部分,这是因为人还不认识神,不知道祂是万王之王。但我们的信仰却是:顺服必须彻底,奉献必须完全。

戴德生是内地会创办人,他到中国传福音时就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假使我有千镑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假使我有千条性命,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这就是“完全”。真正爱主的人是完全摆上,完全服事。完全摆上与服事是爱主的表现,也是属灵上的一个衡量标准。我们信,就是要完全地信、彻底地信;信,是不能打折扣的。可是我们就是常常做不到;百分百的信就是:不管我们是在人生顺利、蒙福的时候,还是在遭遇打击、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完全信任祂。

3.是有预备的奉献

当时,有许多人从各城而来要听耶稣讲道,这些城并不是很近的地方,众人跟随主一路走来,应该知道是不可能在吃午饭或吃晚饭以前回到家里的,但有多少人预备了食物呢?经上说孩童作了预备,也许还有一些人也预备了,但一定不是很多,若很多人有,那主耶稣也不必行神迹了。众人在对于跟随主听道这件事上,竟忽略了应为自己准备食物与饮水,这似乎是太大意了!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有预备,遇到事情才能面对、处理;反之,即使是机会来了,也不能承担。新约中谈到很多“预备”的事,彼得说:“……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我们常说身为基督徒就要为主作见证,若有人问我们:“你们不是信主了?你们究竟得着了什么?”这时,就算我们自己知道得到了很多恩典,但若平常疏忽了准备,就会说不出来、回答不清楚,因而失去了一个作见证的机会。保罗又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行善事不是随便行得出来的,唯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行得出善来。因此,先要预备自己合乎主用,才能行得出善来。

主说:“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太廿四42),44又说:“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马太福音》廿四章谈的是末日的光景,而主何时来,我们并不知道,所以我们要儆醒预备。预备什么?45节至廿五章就谈到基督徒的职分,如何预备,使属灵的生活与生命成长,及对所得的恩赐应如何使用它。我们最怕的是,主来的那一天,我们根本没有预备,平常的日子里没有按主所嘱咐的而行,没有摆上、没有服事、没有将自己的恩赐为主所用,使人得到帮助,这样主来的那天,我们怎么面对主?我们不要以为日子还早,因为主哪天来我们根本不知道,所以,我们应该这样假设──主明天来了,请问我们都预备好了吗?有预备的人自然不必惊慌,没有预备的人就要当心了,不要到了那时候哀哭切齿!

4.是不计较的奉献

完全不计较也是很难的一项功课。如果我是那名孩童,我或许会这样说:“先生,这五千人里头只有我带五饼二鱼吗?总还有其他人带着一些,不是吗?你怎么不找那些人拿,而只找我拿呢?就算找我拿,也不能找我一个人拿啊,其他的人也该拿出来啊!”计较,也是人之常情;但这名孩童完全不计较。我们常说某人占我的便宜:我付出,他不付出;我劳苦,他不劳苦;我奉献,他不奉献。但这里我们看到的是,孩童完全不埋怨、不计较。

主耶稣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葡萄园的主人找了工人来采摘葡萄,这些工人各在不同的时候到园子里做工,但到了晚上,葡萄园的主人都发给一钱的银子当工资。最早来的工人就抱怨了,我整天劳苦受热,那后来的只做了很短的时间,竟叫我和他拿一样的工钱?葡萄园的主人就回答他说:我们本就讲定的是一钱银子,我并不亏负你,你就拿你的走吧。至于我给那后来的和你的一样,这是我愿意的,与你何干?(太廿1-18)这个葡萄园工人的比喻是教我们不可计较。主给我们的恩赐与主给他人的恩赐不一样,主怎样要求我,我就怎样摆上。我们该思想的是:圣灵在我心里做什么样的感动,我就做什么样的事,至于别人怎么做,那是他与主的事情。我们不可因着他不做,我就不做;他服事的少,我也要服事的少;他摆上的少,我也要摆上的少。我们宁可吃亏,也要让主的名得荣耀!

不计较并不表示不比较,但我们要与良善的比较,不要与不好的比较。保罗说:“弟兄们,我还有未尽的话: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什么德行,若有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四8)这就是比较了,大凡这些真实的、可敬的……,我们要跟他们比较,向他们学习,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榜样。但对于那些跌倒的、软弱的、退后的,我们就不可跟他们比较了,否则可能就会沦为“比烂”了。我们基督徒要与好的比,不跟差的比,否则永远不会进步!

5.是不求称赞的奉献

五饼二鱼的神迹在四福音中皆有记载,但是马太、马可、路加都没提到“有一孩童”带着五饼二鱼,即使《约翰福音》中提到五饼二鱼是从孩童而来,也不见其姓名。我想,若我是这名孩童,或许当时会要求安得烈对耶稣提我的名字,显明是我的贡献,是我拿出的五饼二鱼,总得记上我的功劳;然而这名孩童不计较,不求纪念,不需人的称赞,只要因着这五个大麦饼、两条鱼得到主的祝福,使得五千人吃饱,这就是一件使人喜乐的事,这与他的名字有没有记载在《圣经》上一点关系也没有,因为主已经知道了。其实,人总喜爱获得别人的称赞,向我们讲好听的话。但在上帝的事工上,我们的事奉并不是为了希求人的称赞,而是上帝的称许与悦纳,因为人的称赞一时就过去了,而上帝的称许却永远记在天上!

《圣经》里头还有许多不见姓名者,他们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列王记下》第五章中记载以利沙先知的时代,亚兰国的元帅乃缦患了大麻疯,怎么治都治不好。一个使女告诉乃缦的妻说:以色列有一个先知,他必能治好这病。乃缦于是带了礼物到了神人以利沙门口,但以利沙不见他的面,只打发一个使者对他说:“你去在约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复原,而得洁净。”但乃缦却发怒说:“……大马士革的河亚罢拿和法珥法,岂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吗?我在那里沐浴不得洁净吗?”乃缦气忿忿地打算离去,这时他的一个仆人进前来对他说:“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岂不做吗?何况说你去沐浴而得洁净呢?”于是乃缦照着神人的话,在约旦河里沐浴了七回,结果他的肉复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洁净了。乃缦于是回到神人那里,站在他面前说:“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没有神。”也就因着这两名不知姓名的使女与仆人,而使得上帝的荣耀带到了亚兰国。

四福音中还记载着很多妇女跟着耶稣传福音,她们有些有名字,有的则没有。《使徒行传》中也是,有很多不知其姓名者,他们帮助这些使徒传福音。这些人在当时默默地、完全没有保留地摆上,尽他们的本份,不计较又不求人的称赞,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主知道。

6.是目的纯正的奉献

第一,不是被利诱出来的。如果当时使徒拿出一块糖对这个孩童说:“你把饼和鱼给我们,我们就给你这块糖。”或说:“你先给我饼和鱼,等一会我们就给你更多的饼和鱼”。如果他再愿意把饼和鱼交给使徒拿去,这种奉献就不称为奉献了。因为这样的奉献不是真正的付出,而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得到满足,为了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而暂时出让的权宜之计。如果不给他那些利益,他也就不愿意奉献了。

   我们今天常看到有的人为了劝信徒奉献钱,就喜欢讲这样的话。他们总是答应奉献者,如果你大量奉献金钱,那么你今生就一定会得到更多的财富,并且他们也能找到一些旧约的经文作依据。可是,他们却没有看见,许多完全献上的人,他们却在物质上一点都不富足。当然,也有因着完全的奉献,在物质上得到了更大的祝福。我要说的是,不能以“你奉献的越多,得到的物质就越多”这样的话去承诺,这样的讲法不合圣经真理。

   第二,不是被恐吓出来的。如果当时使徒们仗着自己是成年人,看到有一个孩子手里有饼和鱼,就走过去威吓他,令他恐惧战惊把饼交给使徒,这也不能称之为上帝所要的奉献。因为他是怕你打他而被迫交出来的。交的是心不甘、情不愿,但又不敢不交。

   我们今天也看到有一些教会劝人奉献的时候,也是假借上帝的能力威吓他们。说如果你不奉献,上帝就会让你的损失超过你没有奉献的那个数额。甚至,你全家都会落在上帝的咒诅之下,令人不敢不奉献。如果以这样的方法索要奉献,那是把人带回到律法之下。

   其实,奉献绝对是自愿的、甘心的,不是勉强的。当然,我们中国人对钱的普遍观点,如果不讲奉献,人很不愿意奉献。我们传道人必须把奉献的真理讲给弟兄姊妹,奉献不奉献是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的事情。保罗说:“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上帝所喜爱的。上帝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林后九6-8) 尽管有一些人不奉献十分之一,但是,我们的弟兄姊妹中间还有不少人的奉献,是大大超过十分之一的(我们教会的奉献箱里经常有两万、三万、四万的现金扎成捆,令我们非常感动!其实,他们没有留下名字,我们并不知道奉献者的名字,我们知道不知道无关紧要,上帝知道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新约时期,十分之一只是沿用过去旧约的一个标准,而且是很低的标准了。但是,奉献的重点还不在乎金钱,而是将身体当作活祭献上,燔祭是要完全献上。能奉献十分之一的人,不一定能献上自己;但是,已经完全献上自己的人,献十分之一就一点都不难了,金钱奉献只是他奉献的内容之一。奉献不是为了眼前得到更多财物,而是我们的本分。这个小孩子奉献了五个饼两条鱼,但是,他虽然没有因此发财,但是,他也没有因此而缺乏。他既用自己的奉献给别人带去了帮助,同时他自己也可以吃得饱足。

   三、做传递恩典的人

   主耶稣行这个神迹时不是让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来耶稣面前领饼和鱼。而是,让大家一排一排坐好,然后通过门徒发到各人手里。所以,门徒这一环节也很重要,门徒成了传递恩典的人。做传递恩典的人需要顺服,门徒在这一点上的顺服就很好。主赐福给众人是经过门徒之手的,当门徒从主手中接受了饼与鱼之后,必须立刻将它们分送给众人。若是停留在他们手中,饼与鱼就被限制住了,若即时分送,主就再将饼和鱼交在他们手中,不但自己毫无缺乏,还能看见主藉着他们的手行的神迹。主透过此事教导我们,他赐福给我们,是要我们成为别人的祝福。当我们成了别人的祝福后,他还要将新的福分赐给我们。所以属灵的福乐是不能独享的,若是独享,福份就中止了,神要我们作约旦河式的工人,而不愿我们作死海式的人。

我们今天都是传递恩典的人,所以,我们要学习他们是怎样传递恩典的。传递恩典的人要先人后己。门徒此时也饿了,他们没有对主说:“慢点分!先让我们十二个使徒吃饱后,有力气了再分给他们吧!”其实,心里也可能在想,谁知道最后够不够吃,先吃到肚子里才是真的。如果最后缺了,反正没有缺自己的,管他缺到谁呢!

   传递恩典的人不能私占恩典。如果使徒们在分饼的过程中,趁人不备时,偷偷藏几个饼、几条鱼在裤兜里,那也在传递恩典上是不顺服的人。我们基督徒是首先得到上帝救恩的人,也要将此恩典及时传递出去。“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林后九10)   流通的恩典越多,同时你自己也经历了更多的恩典!   

    四、不糟蹋神的恩典

   在神迹的最后,主耶稣告诉门徒要把剩余的零碎收拾起来,免得糟蹋了。我们想,反正这些东西得来的这么容易,扔了就扔了呗!下一次主耶稣祷告一下不就又有了吗?再说这些剩余的东西谁还想吃?有些人讲究卫生习惯还好,吃的时候一口一口掰着吃。可是,大多数人都习惯直接用口去啃着吃,几万人中什么人都有,啃剩下的那些饼和鱼,想一想都知道一定是惨不忍睹了。可是,主耶稣却让他们把这样的食物收拾起来不许糟蹋。《圣经》没有交代这些零碎最后到底给谁吃了,有可能给那个小孩子了,也有可能让使徒带走一路吃,也有可能分给在场的穷人了,这留给我们一些遐想。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剩余的食物没有被糟蹋。

   什么时候人容易糟蹋恩典呢?如果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时,不用主耶稣吩咐,也不会有人糟蹋。可现在,是每个人都吃得再也吃不下了,这时候,就是摆给他们蜂房下滴的蜜,他们也厌恶了。所罗门说:“人吃饱了,厌恶蜂房的蜜。人饥饿了,一切苦物都觉甘甜。”(箴廿七7 )所以,这个时候就容易糟蹋恩典了。我们现在生活比过去富裕了,也要防备糟蹋恩典的现象。到餐馆要了很多很好的菜吃不完,就倒掉了;很新的衣服,因为有些追不上新潮了,就丢弃了。

如果是买布需要布票的年代,还会丢弃吗?别说丢掉了,肯定都当成宝了。除此以外,还有更多浪费恩典的现象。现在,我们可以自由的聚会,有这么漂亮的礼拜堂,但很多人却不珍惜,不愿参加聚会,不愿参加团契。现在各种版本、各种包装、各种注释的圣经都很容易买到,又很便宜,甚至还有赠送的,可是很多人却不渴慕读经了。这就是一种浪费恩典的现象。

五、总 结

弟兄姊妹,今天我们在五饼二鱼的神迹中,学到了什么呢?“五饼二鱼”的神迹四卷福音书都有记载,正说明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深具启示意义的神迹。它告诉我们,也许我们付出的不多、摆上的不多,但因着主耶稣的祝福,就可以使很多人得到饱足,得蒙恩典。在这个神迹当中,不单有腓力和其他门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拿出五饼二鱼的孩童,他虽然年纪幼小,但主耶稣愿意使用他,他也愿意被主使用,愿意拿出他仅有的五饼二鱼奉献出来。这也给我们带来非常深远的启示:你愿意奉献什么,主就愿意使用什么。孩童虽然只有五个饼,两条鱼,算不得什么,但已经是他所有的一切;当他愿意甘心献上的时候,主就能使它饱足五千人。所以,你愿意奉献什么,主便愿意使用什么。“因为人若有愿作的心,必蒙悦纳,乃是照他所有的,并不是照他所无的。”(林后八12)这是一个属灵的原则,是一个宝贵的应许,主所要的,不是我们的恩赐,而是我们自己;祂的要求是照我们所有的,而不是照我们所无的。“五饼二鱼”的神迹,带给我们的劝勉是:信心加上本份;主用胜过已存;擘开才有供应;分饼也要拾零。 来吧,让我们献上自己给主,为祂使用。   

20240915下午讲于北辰基督教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