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约书亚记第7章
经文音频朗读:
亚干犯罪
1以色列人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因为犹大支派中,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取了当灭的物,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
2当下,约书亚从耶利哥打发人往伯特利东边靠近伯亚文的艾城去,吩咐他们说:“你们上去窥探那地。”他们就上去窥探艾城。
3他们回到约书亚那里,对他说:“众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劳累众民都去,因为那里的人少。”
4于是民中约有三千人上那里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
5艾城的人击杀了他们三十六人,从城门前追赶他们,直到示巴琳,在下坡杀败他们。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
6约书亚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长老把灰撒在头上,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
7约书亚说:“哀哉!主耶和华啊,你为什么竟领这百姓过约旦河,将我们交在亚摩利人的手中,使我们灭亡呢?我们不如住在约旦河那边倒好。
8主啊,以色列人既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9迦南人和这地一切的居民听见了,就必围困我们,将我们的名从地上除灭。那时你为你的大名要怎样行呢?”
10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起来!你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
11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们的家具里。
12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站立不住。他们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是因成了被咒诅的,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再与你们同在了。
13你起来,叫百姓自洁,对他们说:‘你们要自洁,预备明天,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这样说:以色列啊,你们中间有当灭的物。你们若不除掉,在仇敌面前必站立不住。’
14到了早晨,你们要按着支派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支派,要按着宗族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宗族,要按着家室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家室,要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
15被取的人,有当灭的物在他那里,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烧,因他违背了耶和华的约,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
16于是约书亚清早起来,使以色列人按着支派近前来,取出来的是犹大支派;
17使犹大支派(原文作“宗族”)近前来,就取了谢拉的宗族;使谢拉的宗族,按着家室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取出来的是撒底;
18使撒底的家室,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就取出犹大支派的人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
19约书亚对亚干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在他面前认罪,将你所作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
20亚干回答约书亚说:“我实在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我所作的事如此如此,
21我在所夺的财物中,看见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银子、一条金子重五十舍客勒,我就贪爱这些物件,便拿去了。现今藏在我帐棚内的地里,银子在衣服底下。”
22约书亚就打发人跑到亚干的帐棚里。那件衣服果然藏在他帐棚内,银子在底下。
23他们就从帐棚里取出来,拿到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那里,放在耶和华面前。
24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把谢拉的曾孙亚干和那银子、那件衣服、那条金子,并亚干的儿女、牛、驴、羊、帐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带到亚割谷去。
25约书亚说:“你为什么连累我们呢?今日耶和华必叫你受连累。”于是以色列众人用石头打死他,将石头扔在其上,又用火焚烧他所有的(“他所有的”原文作“他们”)。
26众人在亚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于是耶和华转意,不发他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亚割谷,直到今日(“亚割”就是“连累”的意思)。
今日背诵金句
你起来,叫百姓自洁,对他们说:‘你们要自洁,预备明天,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这样说:以色列啊,你们中间有当灭的物。你们若不除掉,在仇敌面前必站立不住。’ -书7:13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书七1】“以色列人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因为犹大支派中,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取了当灭的物;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
“当灭的物 חֵרֶם”原文是“被奉献的东西、完全献上”,特指必须被奉献给神的东西,这是在本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犯了罪”原文是“行为不忠、行为奸诈”。亚干偷窃了应当全然奉献给神的东西,就是“在被奉献的东西上行为奸诈”,向神犯了罪。
“犯了罪”原文由三个希伯来字母“מָעַל”组成,而这三个字母也按同样的顺序出现在前一节“约书亚的声名传扬遍地”(六27)中。这是一种刻意对比的文学手法:一面是约书亚因着耶利哥的得胜,声名远扬;一面是亚干贪恋耶利哥的战利品,惹动了神的怒气,埋下了艾城失败的破口。当我们属灵争战得胜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跌倒的时候;当我们胜过试探诱惑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犯罪的时候。因为人得胜的时候,也是肉体最容易出头的时候,所以越是得胜、越应当警醒,免得在得胜中失败。
在约书亚记里,只有亚干如此详细地列出了四代家谱。家谱本是亚干承受产业的依据,现在却成为神定罪他的根据(16-18节)。亚干与喇合形成鲜明对比:亚干因为背叛神的命令,被从犹大支派中剪除(25节);喇合却因为投靠神,被接纳进犹大支派(太一5);亚干连累了神的百姓,喇合却给神的百姓带来了祝福。
一个“亚干取了当灭的物”,在神眼中却是“以色列人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因为在神的旨意里,以色列是“祭司的国度、圣洁的国民”(出十九6),要在地上成为神团体的见证,而亚干的犯罪使团体的见证出现了破口。同样,新约信徒已经“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罗十二15),所以对软弱的肢体不应当指责、轻视,而应当劝勉、扶持,因为“若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若一个肢体得荣耀,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快乐”(林前十二26)。
【书七2】“当下,约书亚从耶利哥打发人往伯特利东边、靠近伯·亚文的艾城去,吩咐他们说:‘你们上去窥探那地。’他们就上去窥探艾城。”
【书七3】“他们回到约书亚那里,对他说:‘众民不必都上去,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不必劳累众民都去,因为那里的人少。’”
【书七4】“于是民中约有三千人上那里去,竟在艾城人面前逃跑了。”
“伯特利”(2节)字义是“神的殿”,位于耶利哥西面的中央山地,是神第一次向雅各显现的地方(创二十八19)。“伯·亚文”(2节)字义是“虚华之家、罪孽之家”,地点不确定。“艾城”(2节)位于从耶利哥前往中央山地的路上,在伯特利东面约3公里,亚伯拉罕曾在伯特利和艾城中间支搭帐棚( 创十二8;十三3)。当时从耶利哥前往中央山地有三条路线,约书亚选择进攻艾城,可能因为艾城位于中央山地南北大道的中央,可以切断南北大道,有利于控制南方和北方的山地。
艾城的人口“连男带女共有一万二千”(书八25),但探子们太自信了,低估了该城的防御能力,认为“只要二三千人上去,就能攻取艾城”(3节)。而约书亚可能也被耶利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兴奋之余没有寻求神的旨意,就像今天许多人觉得“小事不必麻烦神”一样。
三十八年前窥探迦南的十个探子过于自卑,认为“自己就如蚱蜢一样”(民十三33);现在这些探子却过于自信,认为“不必劳累众民都去”(3节)。人若凭着自己,不是自卑、就是自信,在事奉神的事上毫无益处;人只有注目神,看自己才能“照着神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罗十二3)。
上图:从1995年开始挖掘的Khirbet el-Maqatir废墟,位于耶路撒冷以北约30公里,迦南中部南北大道的东侧、东西大道的南侧,海拔890米,很可能是艾城的遗址。这个堡垒位于南方耶路撒冷城邦与北方示剑城邦之间的边界el-Gayeh旱溪的南侧,在耶路撒冷的视距之内,可以作为耶路撒冷和伯特利的预警要塞。传统认为艾城是位于Khirbet el-Maqatir东面约1公里的et-Tell,但考古发现该城被毁的年代比约书亚进迦南更早。
上图:Khirbet el-Maqatir废墟出土的古埃及圣甲虫护身符,很可能是阿蒙霍特普二世时期(Amenhotep II,主前1427-1401在位)的作品,与约书亚进迦南的年代一致。这个废墟被烈火烧毁,印证了“约书亚将艾城焚烧,使城永为高堆、荒场”(书八28)。
【书七5】“艾城的人击杀了他们三十六人,从城门前追赶他们,直到示巴琳,在下坡杀败他们;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
位于中央山地的艾城海拔890米,而位于约旦河谷的耶利哥在海平面以下250米。艾城守军居高临下追击以色列人,一直到“示巴琳”。“示巴琳”的意思是“缺口”,正如以色列人中间也出现了缺口“缺口”。
一场战役损失了“三十六个人”(5节),本来并不算什么重大损失。但新一代的以色列人从何珥玛开始(民二十一3),就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他们击杀了河东的二王,击败了米甸人,渡过了约旦河,攻取了耶利哥,越来越有自信。没想到竟然阴沟里翻船,在小小的艾城吃了败仗,踌躇满志的百姓一下子自信心崩溃了,“众民的心就消化如水”(5节)。
人若是靠着肉体争战,自信心来得快,去得也快;自信时看环境都是蓝天白云,自卑时看什么都是豺狼虎豹;得胜了容易自傲,失败了容易自卑。只有倚靠圣灵的争战和事奉,才能胜不骄、败不馁:“似乎要死,却是活着的;似乎受责罚,却是不至丧命的;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似乎贫穷,却是叫许多人富足的;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的”(林后六9-10)。
【书七6】“约书亚便撕裂衣服;他和以色列的长老把灰撒在头上,在耶和华的约柜前俯伏在地,直到晚上。”
【书七7】“约书亚说:‘哀哉!主耶和华啊,祢为什么竟领这百姓过约旦河,将我们交在亚摩利人的手中,使我们灭亡呢?我们不如住在约旦河那边倒好。”
【书七8】“主啊,以色列人既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书七9】“迦南人和这地一切的居民听见了就必围困我们,将我们的名从地上除灭。那时祢为祢的大名要怎样行呢?’”
“撕裂衣服、把灰撒在头上”(6节),是古代中东人表示痛苦的方式(创三十七34;民14:6;伯二12)。
约书亚的祷告,表面上与从前以色列人听了十探子恶言后所发的怨言相似( 民十四2-4),但他们的心思却完全不同。约书亚完全不知道百姓中间有人犯罪,还以为他们都很顺服神。神曾应许“要使你一切仇敌转背逃跑”(出二十三27),如今却是“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8节),似乎神违约了,所以他不知所措,痛苦地求问神“为什么”(7节),和摩西一样担心神的名、神的荣耀受损(9节;民十四15)。
神允许失败临到祂的百姓,并不是为了败坏人,而是为了造就人。耶利哥的重大胜利,使约书亚大意轻敌;艾城的小小失败,反而使他灵里苏醒过来,立刻认清了危机。表面上,艾城之战只死了三十六个人,可以增兵再战,但这一战所传递的信息却是致命的:它会让百姓以为“神不一定时刻保护百姓,为百姓争战”,或者“神的带领是不确定的,甚至是不可捉摸的”;它也会让迦南人认为“以色列的神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因此,这一战不但会破坏百姓的信心,而且会激发敌人的勇气。迦南人若倾巢而出围困他们,以色列人退路已断,必然会被除灭。
【书七10】“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起来!你为何这样俯伏在地呢?”
【书七11】“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们的家具里。”
【书七12】“因此,以色列人在仇敌面前站立不住。他们在仇敌面前转背逃跑,是因为成了被咒诅的;你们若不把当灭的物从你们中间除掉,我就不再与你们同在了。”
神用两个“站立不住”(12、13节)来显明以色列人的光景,又用两个“起来”来指示约书亚(10,13节):第一个“起来”(10节)是让他停止悲伤,认识百姓不蒙福的原因,第二个“起来”(13节)是让他立刻采取行动,除掉百姓不蒙福的根源。
神早已提醒百姓:“务要谨慎,不可取那当灭的物”(六18),亚干却明知故犯,违背了神的约,这罪就如神所说的“连累以色列的全营,使全营受咒诅”(六18)。神说:“以色列人犯了罪”(11节),因为“身体只有一个”(弗四4),在神的眼中,与祂立约的乃是一个团体的以色列(出十九5-6)。
以色列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罪,还认为自己很顺服神,所以不理解神为什么让他们遭遇失败。神在 11节原文用了5个连接词“并且 גַּם”,耐心地指出他们中间的罪:
“违背了我所吩咐他们的约”,不忠于圣约;
“取了当灭的物”,明知故犯;
“偷窃”,把属于神的东西据为己有;
“行诡诈”,犯了罪还装作没事一样,就是说谎;
“放在家具里”,先掩盖罪恶,以后再慢慢合法化。
“成了被咒诅的”(12节)原文是“成了当灭的物”,以色列人若不肯除掉那些“当灭的物”(12节),自己就会像“当灭的物”一样被毁灭。约书亚早已宣告了这个咒诅(六18),但亚干尽管亲眼看到耶利哥人因犯罪而毁灭,也清楚知道神的咒诅,却还是抵挡不住犯罪的诱惑。罪最可怕的欺骗,就是让人明知后果,却以为自己能侥幸逃脱;而罪最痛苦的后果,就是使人神隔绝,神“不再与你们同在了”(12节)。
在整个进迦南的过程里,约书亚的刚强壮胆是倚靠神的同在(一5,9),百姓顺服他也是因着神的同在(一17);他们之所以能过约旦河,是因为神的同在(三10);约书亚的名声传扬全地,还是因着神的同在(三7;六27)。现在神要百姓做一个选择:是保留“当灭的物”、失去神的同在;还是除掉“当灭的物”、继续神的同在(12节)。
【书七13】“你起来,叫百姓自洁,对他们说:“你们要自洁,预备明天,因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以色列啊,你们中间有当灭的物。你们若不除掉,在仇敌面前必站立不住。””
【书七14】“到了早晨,你们要按着支派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支派,要按着宗族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宗族,要按着家室近前来;耶和华所取的家室,要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
【书七15】“被取的人,有当灭的物在他那里,他和他所有的必被火焚烧,因他违背了耶和华的约,又因他在以色列中行了愚妄的事。’”
神允许罪出现在祂的百姓,并不是为了让百姓跌倒,而是为了让他们对罪更加敏感、以后走得更稳。因此,神不会让百姓在黑暗中去猜测、摸索,而是清楚指出了百姓的罪(11节),并且提出了除罪的方法(12节),更指示了具体的步骤(14-15节)。
“取”(14节)原文是“捕捉、取得、抓住”,这个词重复了8次(14节x3,15、16、17节x2,18),表明神定意要从祂的百姓中抓出犯罪者,方法可能是抽签。
“支派 Tribe”(14节)指以色列人的十二个支派。“宗族 Clan”(14节)原文是“部族、家族”,是十二“支派”与各个“父家”之间的单位,由长老领导,分配土地是按“宗族”为单位的(十一23;十二7;十三15;十五1;民三十六6),同一“宗族”的土地形成一个行政区。“家室 Family”(14节)指“父家 Fathers’ houses/Bet Ab”(士六15),由同一个大家长掌管的几个家庭。“支派”、“宗族”、“家室”(14节),是以色列人最基本的三级社会结构。
“愚妄的事”(15节)原文是“令人感到丢脸的愚蠢”。
神并没有让约书亚立即行动,而是他先宣告百姓中间“有当灭的物”(13节),“到了早晨”(14节)才抽签,给了人主动认罪的机会。但亚干却没有主动认罪,显明罪必然会使人心刚硬,罪人总会存着侥幸不被发现的心,也总会以为别人也在同样犯罪。
上图:古代以色列人的家族大院,被称为“父亲的家室”(Bet Ab)。Bet Ab由同一家族的一些房子和一个公共空间组成,每个房子居住着一个家庭。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土地,但所有的家庭听从同一个大家长。Bet Ab是古代以色列社会的基础单元,可能几代同堂,居住着家长夫妻、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未婚子女、奴仆、雇工、寄居的客人、寡妇、孤儿。其中雇工、寄居的客人属于“外人”。主耶稣说:“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约十四2),意思就是把教会聘为新娘,然后要回到“父亲的家室”去准备建造新的房子,迎娶新娘。
【书七16】“于是约书亚清早起来,使以色列人按着支派近前来,取出来的是犹大支派;”
【书七17】“使犹大支派(原文是宗族)近前来,就取了谢拉的宗族;使谢拉的宗族,按着家室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取出来的是撒底;”
【书七18】“使撒底的家室,按着人丁,一个一个地近前来,就取出犹大支派的人谢拉的曾孙,撒底的孙子,迦米的儿子亚干。”
【书七19】“约书亚对亚干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祂面前认罪,将你所做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
神不是立刻抓出亚干,而是费时费力地按着支派、宗族、家室、家庭四层审判,好让全体百姓在每轮审判过程中都有感触和体会,亲身经历神“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十七10)。
“我儿”(19节),意思是以父辈的身份劝喻晚辈。“将荣耀归给耶和华”(19节),意思是亚干若认罪,就是承认神的审判是公义、诚实的;而“我们若说自己没有犯过罪,便是以神为说谎的”(约壹一10)。
【书七20】“亚干回答约书亚说:‘我实在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我所做的事如此如此:”
【书七21】“我在所夺的财物中看见一件美好的示拿衣服,二百舍客勒银子,一条金子重五十舍客勒,我就贪爱这些物件,便拿去了。现今藏在我帐棚内的地里,银子在衣服底下。’”
亚干的回答原文用“阿们”开始,表示承认“得罪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20节),见证神所说的是真实的,就是把荣耀归给了神(19节)。亚干全家被神管教,丧失了地上的生命和应许,但圣经并没有说他失去了永恒的救恩。
亚干把属于神的“当灭的物”(13节)称为“所夺的财物”,表明他错误地认为:耶利哥的得胜是人争战的成果,而不是神自己的得胜;这些财物是人赢取的奖品,而不是神的当得之物。
“示拿”(21节)就是巴比伦,可能是巴比伦进口或本地仿制的。这种样式的衣服可能非常名贵,所以亚干一眼就能认出来。这里用“示拿”来称呼巴比伦,用“条”(21节)来描述金子,只在主前第二千年的文献中出现,表明本书的第一手资料很古老。
“二百舍客勒”的银子重2.28公斤,大约是当时一个雇工17年的工资,而“五十舍客勒”的金子重0.57公斤。这些财物都是奢侈品,没有一样是生活必须的,即使能吃用一辈子,价值也比不上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产业。但罪会使人盲目、不计后果,亚干抵挡不住眼目情欲的诱惑,结果得到的只是心里的重担,失去的却是应许之地的永远产业。
亚干的认罪是彻底的,他犯罪的四个步骤和每个罪人都差不多(21节):
“看见”,就是眼目的情欲(约壹二6),夏娃(创三6)和大卫(撒下十一2-3)的犯罪都是从“看见”开始的。
“贪爱”,就是罪从眼目入了心。原文与十诫中的“贪恋”相同(出二十17;申五7),意思是对不属于自己的事物不可控制的渴望。
“拿去”,就是心中的罪化为行动。
“藏”,人在犯罪之后必然会掩盖罪行。
神并不是不让人拥有美衣、金子与银子,但人若爱慕这些过于顺服神,追求满足自己的情欲过于遵行神的命令,这些眼前的美物就成了“当灭的物”,会使我们失去永恒的产业,结果得不偿失。因此,“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壹二15),凡事会使我们远离神的事物,都应当彻底地从我们的心思中除掉。
【书七22】“约书亚就打发人跑到亚干的帐棚里。那件衣服果然藏在他帐棚内,银子在底下。”
【书七23】“他们就从帐棚里取出来,拿到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那里,放在耶和华面前。”
【书七24】“约书亚和以色列众人把谢拉的曾孙亚干和那银子、那件衣服、那条金子,并亚干的儿女、牛、驴、羊、帐棚,以及他所有的,都带到亚割谷去。”
“放在耶和华面前”(23节),意思是“倒在耶和华的约柜面前”。
律法规定,“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申二十四16)。亚干的儿女一同受罚,是因为他们共同参与藏匿了“当灭的物”(12节),所以他们都成了“当灭的物”。
【书七25】“约书亚说:‘你为什么连累我们呢?今日耶和华必叫你受连累。’于是以色列众人用石头打死他,将石头扔在其上,又用火焚烧他所有的(原文是他们)。 ”
【书七26】“众人在亚干身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于是耶和华转意,不发祂的烈怒。因此那地方名叫亚割谷(就是连累的意思),直到今日。”
“亚割 עָכַר”原文意思是“搅乱、麻烦、灾难”。“连累 עָכוֹר”原文意思是“找麻烦、打搅、灾难”,两个词的字根相同,是双关语。罪总是让人因小失大、累己累人,亚干不单是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也给全以色列带来了灾难;因为一个人不肯放下一点“当灭的物”(12节),差点叫全体以色列人失去应许之地。但神既然允许这事发生,就会阻止这事的恶果,暴露并除掉百姓中的罪;而神允许这事发生,更是要让百姓认识到罪的可怕后果,也认识到人肉体的败坏,因此能时时警戒自己、遵守圣约。
亚干的教训是惨痛的,但神允许这事发生,又让“亚割谷”这个名字世代流传下去,最终是要使人归向祂:“亚割谷必成为牛群躺卧之处,都为寻求我的民所得”(赛六十五10),以后神将领回从败坏中回转的百姓,“又赐她亚割谷作为指望的门”(何二15)。
约书亚记所记述的大部分都是得胜,但本章却特别记载了失败。作者是要提醒本书最初的读者:当他们在蒙福的路上跌倒的时候,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否忠实地遵守了圣约;恢复蒙福的唯一的出路,就是除掉“当灭的物”,恢复与神的正常关系,才能用顺服来支取神的大能。圣灵也借着本章提醒历世历代神的百姓:当我们得胜的时候,尤其要保持警醒,不要让我们的属灵生命被隐而未现的罪“连累”,以致失去神的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