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9月24日约书亚记5章精读

2024-09-19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绿-书-精读.jpg

约书亚记第5章


经文音频朗读:


1约旦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和靠海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他们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


在吉甲行割礼

2那时,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刀,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

3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刀,在除皮山那里给以色列人行割礼。

4约书亚行割礼的缘故,是因为从埃及出来的众民,就是一切能打仗的男丁,出了埃及以后,都死在旷野的路上。

5因为出来的众民都受过割礼,惟独出埃及以后,在旷野的路上所生的众民,都没有受过割礼。

6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等到国民,就是出埃及的兵丁,都消灭了,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耶和华曾向他们起誓,必不容他们看见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

7他们的子孙,就是耶和华所兴起来接续他们的,都没有受过割礼;因为在路上没有给他们行割礼,约书亚这才给他们行了。

8国民都受完了割礼,就住在营中自己的地方,等到痊愈了。

9耶和华对约书亚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直到今日(“吉甲”就是“滚”的意思)。

10以色列人在吉甲安营。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

11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就吃了那地的出产;正当那日,吃无酵饼和烘的谷。

12他们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那一年,他们却吃迦南地的出产。

耶和华军队的元帅

13约书亚靠近耶利哥的时候,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约书亚到他那里,问他说:“你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

14他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约书亚就俯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

15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


今日背诵金句

他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约书亚就俯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书5:14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书五1】“约旦河西亚摩利人的诸王和靠海迦南人的诸王,听见耶和华在以色列人前面使约旦河的水干了,等到我们过去,他们的心因以色列人的缘故就消化了,不再有胆气。”

过红海的神迹已经使迦南人的“心都消化了”(二9),现在过约旦河的神迹更使迦南诸王丧失了安全屏障和斗志,让他们还没开始争战就“不再有胆气”(1节)。

同样,虽然今天魔鬼的势力还在,但基督已经在十字架上“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来二14),我们靠着基督必“得胜有余”(罗八37),在属灵争战中只要顺服神、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雅四7)。

【书五2】“那时,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制造火石刀,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

【书五3】“约书亚就制造了火石刀,在‘除皮山’那里给以色列人行割礼。”

按战争的常理,此时是一鼓作气攻占耶利哥的最好时机。但属灵的争战却不是这样,神要百姓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攻城,而是“行割礼”(2节)。因为属灵的争战不在乎人,乃在乎为我们争战的神(申三22);不在乎人做了多少准备,乃在乎人与神之间是否恢复了正确的关系。同样,与神建立正确关系,是教会一切工作的基础。

“割礼”是割除男性包皮的礼仪,埃及、以东、亚扪、摩押和阿拉伯人都行割礼,但不是出生后第八天,而非利士、迦南、亚述、巴比伦则不行割礼。神把“割礼”作为与亚伯拉罕和他后裔“立约的证据”(创七11),表明人与犯罪的旧生命隔绝,单单信靠神、“不靠着肉体”(腓三3)。亚伯拉罕后裔中的男子都有义务“受割礼”(创十七10),不受割礼就没有资格守逾越节(出十二48),也没有资格承受应许。

“火石刀”(2节)用燧石做成,敲碎后边缘非常锋利。以色列人此时已经有金属刀,但还是用火石刀行割礼,可能行割礼不可使用金属刀具(出二十25),也可能是因为可以大批制作。

“第二次给以色列人行割礼”(2节),可能四十年前出埃及的以色列人都行了割礼,但旷野的路上出生的以色列人未受割礼(5节),因此这次算“第二次”。“第二次”在七十士译本中译为“坐下”。


上图:西奈旷野的燧石(Flint),是一种致密、坚硬的灰、黑色硅质岩石,敲碎后产生锋利的贝壳状断口,石器时代的大部分石器都是用燧石制造的。燧石和铁器击打会产生火花,所以被古代人用作生火的工具,称为火石。


【书五4】“约书亚行割礼的缘故,是因为从埃及出来的众民,就是一切能打仗的男丁,出了埃及以后,都死在旷野的路上。”

【书五5】“因为出来的众民都受过割礼;惟独出埃及以后、在旷野的路上所生的众民都没有受过割礼。”

【书五6】“以色列人在旷野走了四十年,等到国民,就是出埃及的兵丁,都消灭了,因为他们没有听从耶和华的话。耶和华曾向他们起誓,必不容他们看见耶和华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赐给我们的地,就是流奶与蜜之地。”

【书五7】“他们的子孙,就是耶和华所兴起来接续他们的,都没有受过割礼;因为在路上没有给他们行割礼,约书亚这才给他们行了。”

老一代的以色列人三十八年前不顺服神,拒绝进入迦南,结果被神“疏远了”(民十四34),所以“在旷野的路上所生的众民都没有受过割礼”(5节)。新一代的以色列人顺服神,已经过了约旦河、进入迦南地,现在给他们行割礼,表明百姓与神的立约关系得到了恢复。

“割礼”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与神立约的记号,受过割礼的人才有资格承受应许之地。出埃及的老一代没能凭信心进入应许(6节),但新一代“是耶和华所兴起来接续他们的”(7节),现在他们受过了割礼,表示将取代老一代来承受应许。

【书五8】“国民都受完了割礼,就住在营中自己的地方,等到痊愈了。”

【书五9】“耶和华对约书亚说:‘我今日将埃及的羞辱从你们身上滚去了。’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就是滚的意思),直到今日。”

“国民都受完了”(8节)和“国民……都消灭了”(6节)原文是相同的三个词“תָּמַם כֹּל גּוֹי”,成为鲜明的对比:老一代是在不顺服中而“都死完了”,但新一代却是在顺服中“都完成了”神的命令。神的救赎计划不会倚靠人的软弱或刚强,人可以跟不上神的带领,但神必会兴起新人来跟随祂;人可以失败,但神的计划永远不会失败。

人受割礼之后有一段疼痛期,很容易被敌人攻击,“等到痊愈”(8节)至少需要三天。虽然行割礼代表百姓与神恢复立约关系,但为什么不在河东的安全地带行割礼?为什么不分批行割礼?在人看来,过约旦河后、集体在战前行割礼是很不明智的自残行动,以色列人也很清楚这一点(创三十四25)。但过了约旦河的百姓完全信靠、顺服神,他们毫无保留地执行了神的命令,显明了他们的信心。信心不是不顾理性、不看环境,而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仍然相信神必会胜过环境。实际上,神已经使迦南诸王“不再有胆气”(1节)来侵扰他们,“耶利哥的城门因以色列人就关得严紧,无人出入”(六1)。

“埃及的羞辱”(9节),可能指埃及人嘲笑以色列人出了埃及、却进不了迦南(民十四13-16),至今仍未得着应许之地。现在百姓已经踏上应许之地,并且受了割礼,恢复了与神的立约关系,重获承受应许之地的资格,所以除掉了“埃及的羞辱”。这正如我们得救以后,还是活在肉体的辖制里,依旧受罪的捆绑;只有经过了十字架的对付,经过了“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西二11),神才能自由地在人身上做工,人才能享用基督里的丰富。

【书五10】“以色列人在吉甲安营。正月十四日晚上,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节。”

【书五11】“逾越节的次日,他们就吃了那地的出产;正当那日,吃无酵饼和烘的谷。”

【书五12】“他们吃了那地的出产,第二日吗哪就止住了,以色列人也不再有吗哪了。那一年,他们却吃迦南地的出产。”

神要百姓所做的第二件事情也不是攻城,而是“守逾越节”(10节),纪念神救赎工作的起点。百姓行了割礼,才有资格守逾越节(出十二48),这次“行割礼”实际上就是“正月初十日”(四19)开始的逾越节预备仪式。

神以“逾越节”作为出埃及的开始(出十二6),也用“逾越节”作为承受应许之地的开始。神用同一个“逾越节”来纪念出埃及和进迦南,正是宣告神所开始的工作、神必自己完成。

“正月十四日晚上”是在百姓过河之后的第四天(四19)。这是以色列人第三次守逾越节,也是在应许之地第一次守逾越节。前两次逾越节分别是出埃及的那天(出十二11)和出埃及第二年离开西奈山之前(民九1-5)。

“吃了那地的出产”(11节),代表享用神应许中的丰富。“那地的出产”(12节)指大麦,逾越节是迦南地收割大麦的季节。

“吗哪”是神在旷野供应以色列人的超自然主食(出十六14-15)。从出埃及当年的二月十六日一直到出埃及第四十一年的一月十五日,神每天降下吗哪,让百姓学习信心和顺服的功课(出十六28)。此时百姓已经有了迦南地出产的谷物作主食,就不再需要吗哪了。神停止降下吗哪,标志着旷野飘流的结束,也标志着承受产业的开始,正如新约里受了割礼、守了逾越节的新人,从此要开始享用基督里的丰富。

应许之地的食物更加丰富了,但神训练百姓的方式也更严格了:在旷野里,虽然百姓“再三试探神”(诗七十八41),但神却在四十年里无条件地每天供应吗哪(出十六35);但到了迦南,百姓却必须遵行神的律例、诫命,神才会“降下时雨,叫地生出土产,田野的树木结果子”(利二十六4)。每一个享用基督里的丰富的新约信徒,也要接受神更严格的要求:“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路十二48)。


上图:今日耶利哥的平原。以色列人过了约旦河,在这片平原上扎营、行割礼,守了进入应许之地的第一个逾越节。约书亚在这里遇见了耶和华军队的元帅。


【书五13】“约书亚靠近耶利哥的时候,举目观看,不料,有一个人手里有拔出来的刀,对面站立。约书亚到祂那里,问祂说:‘祢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

【书五14】“祂回答说:‘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约书亚就俯伏在地下拜,说:‘我主有什么话吩咐仆人。’”

【书五15】“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对约书亚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约书亚就照着行了。”

“祢是帮助我们呢?是帮助我们敌人呢”(13节),意思是“你是站在哪一边”?我们祷告的时候,总是盼望神站在我们这一边,把自己当作主角、把神当作配角;即使是为事奉祷告,也常常把自己当作工作的主人,把神当作帮忙的仆人。但神的回答却是:“不是的,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14节),祂不是来帮忙的配角,而是来统帅的主角;祂才是工作的主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仆人。所以我们不应该问神站在哪一边,而应当反省自己是否站在神那边、与神同工,让工作的主人做成祂所要的工作。

“耶和华军队”(14节)包括肉眼看不见的天使(创三十二1-2;王下六17)和以色列人(出十二41)。“元帅”(14节)原文是“领袖、首领、统帅”。“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的出现,使约书亚确知神的同在和统帅,只要约书亚带领百姓站在神的一边,毫无保留地交出主权,站在“仆人”的地位上等候神的“吩咐”(14节),神的军队就会为他们争战(申三22)。

神曾应许摩西:“我的使者要在你前面行,领你到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迦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那里去”(出二十三23)。“我来是要作耶和华军队的元帅”(14节),原文直译是:“我是耶和华军队的元帅,现在我来了”(英文ESV译本),暗示他就是那位使者。神曾经吩咐:“他是奉我名来的;你们要在他面前谨慎,听从他的话”(出二十三21),所以一直盼望这位使者的约书亚立刻“俯伏在地下拜”(14节)。

圣经并没有明说这位“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是谁,但很可能是神以人形显现,也就是道成肉身之前的圣子。因为:

“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的地方是圣的”(15节),这个命令与神在何烈山第一次向摩西发出的命令完全相同(出三5),暗示“耶和华军队的元帅”就是神;

约书亚“所站的地方是圣的”(14节),而只有神同在的地方才是“圣的”;

“耶和华军队的元帅”接受了约书亚的敬拜,而按照神所颁布的十诫,只有神才配得敬拜(出二十5;启十九10)。

在何烈山,神先让摩西知道自己是站在圣地,然后才向他宣告使命;在耶利哥平原,神也先让约书亚明白自己是站在圣地,然后才向他颁布命令(六2-5)。神总是先让蒙召的人认识祂同在的圣洁,然后才差遣我们(赛六1-8;结一27-28;路一28;太十七1-5)。人若不认识神的圣洁,就容易用人一时的同情来作为慈爱的标准,甚至高举“博爱”来抵挡神的公义、圣洁,高举“人道”来论断进迦南的争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