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约翰福音第13章
经文音频朗读:
耶稣为门徒洗脚
1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2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3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上帝出来的,又要归到上帝那里去,
4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
5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6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
7耶稣回答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8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
9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10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11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12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作的,你们明白吗?
13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得不错,我本来是。
14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15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
16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
17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18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
19如今事情还没有成就,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
20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
耶稣预言将被出卖(太26:20-25;可14:17-21;路22:21-23)
21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22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
23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24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
25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
26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27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
28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
29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周济穷人。
30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新的命令
31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
32上帝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他。
33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
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35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预言彼得不认主(太26:31-35;可14:27-31;路22:31-34)
36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37彼得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
38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今日背诵金句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约十三1】“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祂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逾越节以前”就是快要接近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按犹太人的计日法,逾越节是从那天黄昏日落时分才开始算起的(出十二6)。
“爱他们到底”可以有两种解释:1) 指主耶稣将祂的爱全部向他们显示(如英文NIV版);2)指主耶稣对他们的爱会持续到祂在地上的最后一刻(如英文KJV版)。
“时候到了”是在一连串有关主耶稣的“时候”的句子中的第七个(二4,七30,八20,十二23、27〔2x〕,十三1,十六32,十七1),指主耶稣被钉十字架和复活得荣耀的时候。前三个说主耶稣的时候未到,后面六个则说祂的时候已到。
【约十三2】“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吃晚饭的时候”即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太二十六19-20;可十四16-18;路二十二13-14)。
【约十三3】“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祂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
【约十三4】“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
【约十三5】“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
主耶稣现在“要归到神那里去”(3节),留下门徒在地上,所以就示范了洗脚的举动,让门徒将来一思想到主,就同时想到他们必须谦卑自己、彼此服事(14节)。主耶稣知道自己的权柄何等无限,自己的源头何等神圣,并自己的去向何等荣耀,但仍然谦卑自己,洗了门徒的脚。人却常常明知自己算不了什么,却仍自高自大。
古时犹太人外出,一般都穿无鞋帮的拖鞋,只要走一段路,脚上就免不了沾染灰尘,所以一进门后,就要脱鞋并洗脚。最低微的奴隶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替他的主人或来客解鞋带、脱鞋并提鞋,然后拿盆水来替他们洗脚。“拿一条手巾束腰”是仆人的动作。
创造宇宙万有的手,竟然洗涤门徒的脏脚!这告诉我们,甘心乐意替人洗脚的手,乃是宇宙间最尊贵、最有能力的手。
【约十三6】“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祂说:‘主啊,祢洗我的脚吗?’”
【约十三7】“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祢洗我的脚吗”(6节)意思是说“祢竟然要洗我的脚”?
彼得只知道主耶稣所做此事的表面意思,却不明白洗脚的属灵意义,但后来“必明白”(7节)。我们对临到自己的事,往往当时不明白其所以然,等到事过境迁,才能从经历上学到功课,才发现万事都是为着我们的益处(罗八28)。
【约十三8】“彼得说:‘祢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指彼得若不接受“洗脚”所象征的属灵意义,就无法与主相交。主耶稣谦卑自己替门徒洗脚,是象征祂谦卑自己,愿接受死在十字架上的羞辱,使人类的罪孽得以洗净。人若不接受主耶稣在十架上为他们成就的救恩,就与祂无分。
“有分”直译是“共享事物”,意思是与主耶稣有团契。
【约十三9】“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彼得急欲与主耶稣有分,以为主耶稣是将洗脚这事作为能与祂有关系的条件,他不明白主耶稣指的是洗脚的属灵意义。
【约十三10】“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干净了。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
古时犹太人赴宴时,先在自己家里洗澡,抵达主人家后只须洗掉脚上的灰尘,便全然干净了。另外,在庆祝逾越节前,犹太人已在耶路撒冷接受洁净礼(十一55),只需洗脚就可以了。根据这些背景,洗澡是比喻彼得因接受主耶稣的道已得洁净(十五3),只需要再接受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就不再需要别的洁净了。
“干净”指罪得赦免,只有当罪得赦免后,人才能与主耶稣有分,也才有资格来到神面前,留在神的家中。
【约十三11】“耶稣原知道要卖祂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主耶稣也洗了卖主的犹大的脚,但犹大不是个用主的道“洗过澡的人”(10节),所以不是干净的。
【约十三12】“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做的,你们明白吗?”
【约十三13】“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
【约十三14】“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约十三15】“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
“夫子”(13节)指教导别人的人,“主”(13节)指拥有主权可以指挥和使用别人的人。
“彼此洗脚”(14节)就是“彼此服事”,是“彼此相爱”的表现(34-35节),是合一的见证。
【约十三16】“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
【约十三17】“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主耶稣的脚踪是门徒追随的榜样,跟随主的人必须效法主,走十字架的道路、舍弃自己服事人的道路,“若是去行就有福了”(17节)。
信徒“知道”属灵事物的目的,乃为着“去行”,这样才是“有福”的。知而不行,“必多受责打”(路十二47-48)。知行合一,就是“把房子盖在磐石上”(太七24)。
【约十三18】“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
“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指犹大并不在内,因为他不会去行,也不会得这福。“经上的话”引自诗四十一9。
【约十三19】“如今事情还没有成就,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
“事情”指犹大将要出卖主的事。主耶稣将祂即将被出卖的事告诉门徒,并非要他们分担祂的忧伤,而是为了将来他们的信心不至动摇。
【约十三20】“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
门徒在基督复活升天后,将负起传福音的大使命。人们接受基督所差遣的门徒,就是接受基督,也就是接受差祂来的父神。
【约十三21】“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心里忧愁”表明主为犹大而心里伤痛。主耶稣不但实际地洗犹大的脚,而且还再三用暗示的言语提醒犹大(10,18节)。
【约十三22】“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
【约十三23】“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古时犹太人坐席的姿势是围着马蹄型桌子斜躺着用餐,左手肘支撑着身体,头部靠近桌子,脚部伸向后边。使徒约翰原就斜卧在主耶稣的右边,他将身子稍向后挪移,便有如挨近主的怀里。
本书四次提到“耶稣所爱的门徒”(23节,十九26,二十一7,二十一20),本书也是他写的见证(二十一20-24),一般认为这门徒就是使徒约翰。
上图:耶稣时代犹太人的逾越节筵席落座方式示意图,他们都斜躺着,表示脱离埃及奴役后的自由。
【约十三24】“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
“点头”意思是“向他示意”。
【约十三25】“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祂说:‘主啊,是谁呢?’”
【约十三26】“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蘸了一点饼”(26节)犹太人的逾越节晚餐是大家共享羊肉、饼、苦菜等食物,吃时有一盘用水果、醋等熬成的调味酱,各人拿一小块饼蘸着盘里的调味酱吃,蘸饼递给别人是友好的表示。主耶稣早已知道犹大蓄意卖主,但祂直到最后,仍是对敌对祂的人满了慈爱,为他洗脚(12节),并且蘸饼给他。
“耶稣回答说”(26节),可能只是悄悄地告诉了身旁的使徒约翰。
【约十三27】“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
犹大接受了主耶稣递给他的饼,却没接受主耶稣的爱,从此他便完全受制于撒但。先是撒但把卖主的意思放在犹大的心里(2节),如今是撒但自己进入了他的心。人若不拒绝撒但的试探,最后必然全人被撒但所得着。
【约十三28】“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什么对他说这话。”
【约十三29】“有人因犹大带着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什么周济穷人。”
此时正值逾越节期,当夜开始长达七天的无酵节(利二十三5-6)。拉比律法允许只要不用现款,人们可以在逾越节晚上挂账购买食物,等过完节后再付账。犹太人在逾越节也有周济穷人的习俗。
【约十三30】“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夜间”在此也有象征的意义,犹大离开主耶稣进入了属灵黑暗。
【约十三31】“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
主耶稣必须经过十字架才进入荣耀,所以犹大出去卖主会引出“如今人子得了荣耀”这句话。犹大卖主是主耶稣接受人间羞辱的开始,但主的眼睛并没有看在人间的羞辱上,只是看见在神面前的荣耀。
【约十三32】“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祂。”
“快快的荣耀祂”指主耶稣的复活和升天。
【约十三33】“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
“小子们”这个称呼含有亲切、体恤、怜悯、挂怀的意思。
【约十三34】“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这是主耶稣两次(十三34,十五12)吩咐门徒要“彼此相爱”的第一次。旧约命令以色列人要“爱人如己”(利十九18),但主耶稣的“新命令”里所要求的是“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不是以爱自己的标准去爱别人,而是以主耶稣爱我们的舍己之爱去彼此相爱(约壹三16)。
“彼此相爱”是主给我们的“命令”,命令不需要我们赞成、拥护,也不需要我们研究、分析,只需要我们绝对顺服。我们若没有彼此相爱,或者没有用舍己之爱去彼此相爱,都是违背了主的命令。
【约十三35】“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基督的舍己之爱与世人的爱完全不同,乃是基督徒的独特标志(约壹三23;四7-8,11-12,19-21)。基督徒若没有爱,恐怕他的得救有问题。我们不但要“口里承认”自己是基督徒(罗十9-10),也要“彼此相爱”活出基督徒的见证。
【约十三36】“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据初期教会的传说,使徒彼得晚年为主殉道(二十一18-19),被倒钉在十字架上。
【约十三37】“彼得说:‘主啊,我为什么现在不能跟祢去?我愿意为祢舍命!’”
太过于自信,往往是信徒失败的根源(36节),因为自信使我们对自己的肉体缺少清醒的认识。凡自以为站立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林前十12)。
【约十三38】“耶稣说:‘祢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鸡叫以先”意即今晚三更以前(可十三35)。主有时会量给我们一些黑暗的环境,容许我们经历一些挫折、跌倒,使我们能认识自己,叫我们不敢再靠自己,而完全依靠祂(林后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