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约翰福音第19章
经文音频朗读:
1当下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
2兵丁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给他穿上紫袍,
3又挨近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就用手掌打他。
4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我带他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5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
6祭司长和差役看见他,就喊着说:“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彼拉多说:“你们自己把他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
7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
8彼拉多听见这话,越发害怕。
9又进衙门,对耶稣说:“你是哪里来的?”耶稣却不回答。
10彼拉多说:“你不对我说话吗?你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你钉十字架吗?”
11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12从此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无奈犹太人喊着说:“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原文作“朋友”)。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凯撒了。”
13彼拉多听见这话,就带耶稣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铺华石处,希伯来话叫厄巴大,就在那里坐堂。
14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
15他们喊着说:“除掉他,除掉他!钉他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说:“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祭司长回答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
16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
耶稣被钉十字架(太27:32-44;可15:21-32;路23:26-43)
17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
18他们就在那里钉他在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他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
19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20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腊三样文字写的。
21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
22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
23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他的衣服分为四份,每兵一份;又拿他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
24他们就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作了这事。
25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他母亲与他母亲的姐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
26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
27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耶稣的死(太27:45-56;可15:33-41;路23:44-49)
28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
29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他口。
30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上帝了。
耶稣的肋旁被刺
31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32于是兵丁来,把头一个人的腿,并与耶稣同钉第二个人的腿都打断了。
33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他已经死了,就不打断他的腿。
34惟有一个兵拿枪扎他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
35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他的见证也是真的,并且他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的,叫你们也可以信。
36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37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耶稣的安葬(太27:57-61;可15:42-47;路23:50-56)
38这些事以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地作门徒。他来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
39又有尼哥底母,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
40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41在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
42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约十九1】“当下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
罗马人打罪犯的鞭子是用皮带做的,上面嵌有小块骨头或金属,能把人打得皮开肉绽。
彼拉多试图借着鞭打主耶稣来平息犹太人的忿怒(路二十三16、22),使他可以释放主耶稣(12节),结果却是加增了主耶稣所受的痛苦和凌辱。这正应验了“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赛五十三5-6)。
【约十九2】“兵丁用荆棘编做冠冕,戴在祂头上,给祂穿上紫袍,”
“紫袍”本为罗马士兵的朱红色外袍,褪色后颜色接近皇室所穿的紫色,用来将主耶稣打扮成“犹太人的王”来戏弄凌辱祂。
【约十九3】“又挨近祂,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就用手掌打祂。”
“又挨近祂”原文意思是“不断走到祂面前”,兵丁乃是不断地重复嘲弄祂的举动。
这些兵丁不是罗马的正规营队,而是从周围地区的腓尼基人、亚述人或撒马利亚人中临时抽调的后援队伍。他们对犹太人绝无好感,把一个“犹太人的王”交给他们任意摆布,正可借此发泄他们的反犹情绪。
【约十九4】“彼拉多又出来对众人说:‘我带祂出来见你们,叫你们知道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
主耶稣被崇尚法治的罗马帝国审判官宣判为无罪,“像祂这样圣洁、无邪恶、无玷污、远离罪人的大祭司,原是与我们合宜的”(来七26)。
这是彼拉多第二次宣告主耶稣无罪(十八38;十九4、6)。
【约十九5】“耶稣出来,戴着荆棘冠冕,穿着紫袍。彼拉多对他们说:‘你们看这个人!’”
“你们看这个人”这句话可能同时表达了同情和轻蔑。彼拉多或许是想引众人注意主耶稣头戴荆冕,身上伤痕累累,满布瘀血的模样,能博得他们的同情而放过祂。
【约十九6】“祭司长和差役看见祂,就喊着说:‘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彼拉多说:‘你们自己把祂钉十字架吧!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
“十字架”是当时罗马帝国处决重大人犯的酷刑,只对强盗、杀人放火、叛国等罪大恶极的囚犯施此刑罚,罗马的公民不受此刑。
“钉祂十字架”不但应验了主耶稣自己的预言(太二十19,太二十六2),也应验了旧约的预言,“为我们受了咒诅”(申二十一23;民二十一8-9;加三13)。
这是彼拉多第三次宣告主耶稣无罪(十八38;十九4、6)。
【约十九7】“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祂是该死的,因祂以自己为神的儿子。’”
犹太人终于透露了实情,主耶稣不是犯了叛乱罪,而是违犯了他们对律法的解释。他们以为这样弃绝主耶稣可以捍卫律法的尊严,没想到主耶稣正是要以祂的死来满足律法的要求,成就神怜悯人的恩典。
【约十九8】“彼拉多听见这话,越发害怕,”
【约十九9】“又进衙门,对耶稣说:‘祢是哪里来的?’耶稣却不回答。”
彼拉多的“害怕”(8节)可能是出于迷信心理,不知是何方神圣借耶稣降临世间,而他刚刚才鞭打了祂。
“你是那里来的”(9节)意思是“你到底是谁”。“耶稣却不回答”应验了“祂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赛五十三7)。
【约十九10】“彼拉多说:‘祢不对我说话吗?祢岂不知我有权柄释放你,也有权柄把祢钉十字架吗?’”
【约十九11】“耶稣回答说:‘若不是从上头赐给你的,你就毫无权柄办我。所以,把我交给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主耶稣曾经说过:“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十18),除非祂自己允许,彼拉多没有权柄动祂一根毫毛。“把我交给你的那人”指大祭司该亚法。
【约十九12】“从此,彼拉多想要释放耶稣,无奈犹太人喊着说:‘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凯撒的忠臣(原文作朋友)。凡以自己为王的,就是背叛凯撒了。’”
彼拉多只处理政治犯,不想惹宗教上的麻烦,因此想释放主耶稣。但犹太人威胁彼拉多,如果他释放主耶稣,他们就会向凯撒告密,生性猜忌多疑的罗马皇帝肯定会对彼拉多起疑心。
从人的角度看,是犹太教领袖和彼拉多使得主耶稣被钉的事成了定局;从神的安排看,是“耶和华却定意将祂压伤,使祂受痛苦。耶和华以祂为赎罪祭”(赛五十三10),主耶稣受难和受死的经历,证明祂是神的儿子,祂借着所承受的一切,成全了神所要做的救赎。
【约十九13】“彼拉多听见这话,就带耶稣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铺华石处’,希伯来话叫厄巴大,就在那里坐堂。”
“铺华石处”指在圣殿西北角一处铺有石头的地方。据说罗马巡抚出外开庭审判时常将审判座设在露天的地方,座下喜欢铺放一些棋盘式的方格华石。
【约十九14】“那日是预备逾越节的日子,约有午正。彼拉多对犹太人说:‘看哪,这是你们的王!’”
“午正”第六时,如按犹太计时法为中午十二点,但按罗马计时法为上午六点。
“预备逾越节的日子”指正月十四日,当天黄昏开始逾越节(利二十三5,民九2),将近黄昏时要宰杀逾越节羔羊(出十二6)。
“看哪,这是你们的王”这是彼拉多第二次羞辱犹太人(十八39),但使徒约翰在此乃要强调主耶稣的王权。
【约十九15】“他们喊着说:‘除掉祂!除掉祂!钉祂在十字架上!’彼拉多说:‘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十字架吗?’祭司长回答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
当犹太人与彼拉多唇枪舌战时,主耶稣被他们公然弃绝。祭司长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不但否定了主耶稣,也否定了以色列的真王耶和华神(撒上八7),显明他们拒绝作神的子民,拒绝神的国度,犯了最大的亵渎罪。
【约十九16】“于是彼拉多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
罗马人有权处死人,犹太人没有权处死人;但不是罗马人的律法定了主耶稣的罪,而是犹太人借着神的律法定了祂的罪。神的“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三20),却被犹太人用来定了基督的罪,这正表明主耶稣“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二24)。
按着律法的原则,“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来九22)。神之所以允许有律法的犹太人和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联手,“将耶稣交给他们去钉十字架”,是因为神救赎的计划就是要“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祂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五21)。
【约十九17】“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
“各各他”是希伯来文,意思是“死人的头骨”。英文名“加略”是从拉丁文转译。据说这个小山丘的形状像死人的头颅,故有此名。现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在希律时期位于耶路撒冷城墙外面,很可能是各各他的原址。
【约十九18】“他们就在那里钉祂在十字架上,还有两个人和祂一同钉着,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
钉十字架的酷刑,在罗马帝国历史上仅采用于主耶稣在世前后一段不很长的时期,仿佛是神专为应验旧约的预言和预表而安排的(民二十一8-9;申二十一23;徒十三29;加三13)。
【约十九19】“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
“犹太人的王”是不甘被威胁的彼拉多对祭司长的嘲弄报复(21节),却成了对主耶稣的王权的宣告。
【约十九20】“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腊三样文字写的。”
“希伯来”原文指亚兰文,“罗马”原文指拉丁文。彼拉多用这三样文字书写,是为了让犹太地的犹太人(亚兰文)、罗马人(拉丁文)、散居罗马帝国的犹太人和皈依犹太教的外邦人(希腊文)都能念出来,以达到羞辱祭司长的目的。
【约十九21】“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祂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
彼拉多写“犹太人的王”是为了嘲弄祭司长,所以祭司长立刻反击。
【约十九22】“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
彼拉多这样坚持己见,一面是因为他想借机羞辱祭司长,一面也是因为这其实并不是出于他自己,而是出于神主宰的手,所以不容他更改。
【约十九23】“兵丁既然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就拿祂的衣服分为四分,每兵一分;又拿祂的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上下一片织成的。”
当时刽子手可将死刑囚犯的衣物拿来作为犒赏。
“里衣”是一种衬衣,从颈部遮盖到膝盖或踝骨。主耶稣的“里衣”被兵丁们瓜分,意味着祂被赤裸地钉在十字架上,更加剧了在十字架上所受的极大羞辱。
【约十九24】“他们就彼此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做了这事。”
“他们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引自诗二十二18,主耶稣被父神遗弃时的呼喊也出自此篇(太二十七46;可十五34)。这也证明主耶稣的受难和受死不是出于人的手,完全是出于神的旨意(二19-22,十三18,十九24、28、36、37)。
【约十九25】“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母亲与祂母亲的姊妹,并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
当其他的门徒弃主而逃的时候,这些卑微、软弱的妇女却从加利利一直跟随主到十字架下,这是何等的美!所以神就拣选她们作基督死而复活的见证人。
“祂母亲的姊妹”可能是“西庇太两个儿子的母亲”(太二十七56)撒罗米(可十六1)。主耶稣曾从“抹大拉的马利亚”身上赶出七个鬼(太十六9;路八2)。
【约十九26】“耶稣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祂母亲说:‘母亲(原文作妇人),看,你的儿子!’”
“祂所爱的那门徒”就是使徒约翰(十三23;二十一20)。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可三35),因为主耶稣照着父神的安排成就了救赎的方法,信的人就有了一个新的亲属关系,这关系超越了肉身的关系。
【约十九27】“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
“从此那门徒就接她到自己家里去了”,指从此负起照顾她生活起居的责任。
使徒约翰的母亲可能就是马利亚的姊妹撒罗米(25节),他是马利亚的外甥。使徒约翰后来在以弗所定居,传统认为马利亚和约翰的坟墓都在以弗所。
【约十九28】“这事以后,耶稣知道各样的事已经成了,为要使经上的话应验,就说:‘我渴了。’”
“我渴了”引自“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六十九21),表明祂为我们受的煎熬快要到尽头了,这煎熬是罪人在火湖里所忍受的,正如逾越节的羔羊被火所烤。
【约十九29】“有一个器皿盛满了醋,放在那里;他们就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牛膝草上,送到祂口。”
本节是第二次应验诗六十九21“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28节)。只有约翰福音指出“牛膝草”,使人想起以色列人在出埃及前夕,用牛膝草沾了羊血涂在门框和门楣上(出十二22),而主耶稣是真正的逾越节羔羊。
【约十九30】“耶稣尝(原文是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
这“醋”就是发酸的酒。
主耶稣在被钉十字架的前一刻,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祂喝(太二十七34;可十五23),可帮助减轻一点钉十字架的痛苦,但被祂回绝了。当主耶稣在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二十七46-49;可十五33-37)之后,却喝了这酸酒。因为这象征祂在十字架上喝完了逾越节的第四杯酒(太二十六29),也是代替罪人喝了神所递给祂的那苦杯(太二十六42),完成了真正的逾越节筵席,所以说“成了”。
“将灵魂交付神了”,表明主耶稣的死是祂主动把灵魂交给了神。
【约十九31】“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就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把他们拿去,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
犹太人“求彼拉多叫人打断他们的腿”,目的是“免得尸首当安息日留在十字架上”。受十字架之刑的犯人,可以支撑两、三天,但断了腿之后,便无法支撑身体的重量,导致呼吸困难,会加速死亡。根据申二十一22-23,让被行刑犯人的尸体留在树上过夜,会污染应许之地。
犹太人因在安息日不能随意行动和工作,故在前一天须稍作预备,乃称安息日的前一天为“预备日”。
“大日”可能指正月十五日的无酵节圣会:“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华守的无酵节,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第一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做”(利二十三6-7)。
【约十九32】“于是兵丁来,把头一个人的腿,并与耶稣同钉第二个人的腿,都打断了。”
【约十九33】“只是来到耶稣那里,见祂已经死了,就不打断祂的腿。”
人被钉在十字架上,通常要两、三天才断气。主耶稣因为已经主动“将灵魂交付神了”(30节),所以不必被打断腿,应验了有关骨头一根也不折断的预言(36节)。
【约十九34】“惟有一个兵拿枪扎祂的肋旁,随即有血和水流出来。”
“有血和水流出来”这种血清从血浆里分离出来的现象,证明主耶稣早已死亡了。
【约十九35】“看见这事的那人就作见证——他的见证也是真的,并且他知道自己所说的是真的——叫你们也可以信。”
“看见这事的那人”可能指使徒约翰本人。
“他的见证也是真的”是为了反驳当时有人不相信主耶稣真的死了,所以使徒约翰特地提到流出来的血和水,作为主耶稣确实断气的证据。
【约十九36】“这些事成了,为要应验经上的话说:‘祂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
本节引自诗三十四20,而逾越节的代罪羔羊的骨头也是一根也不能断(出十二46)。
【约十九37】“经上又有一句说:‘他们要仰望自己所扎的人。’”
本节引自亚十二10。
【约十九38】“这些事以后,有亚利马太人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只因怕犹太人,就暗暗的作门徒。他来求彼拉多,要把耶稣的身体领去。彼拉多允准,他就把耶稣的身体领去了。”
“亚利马太”是以法莲山地的一个小镇,位于耶路撒冷西北约30公里。
约瑟和尼哥德慕一样,原是暗暗的作主门徒的,但在主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后,却大胆表明自己的身份。约瑟也是个“财主”(太二十七57),应验了主耶稣“与财主同葬”的预言(赛五十三9)。
罗马人一般不为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下葬,只将尸体卸下丢在地上。犹太人按照律法,挂在木头上的尸体必须在天黑之前下葬(申二十一22-23),但只把被处死的犯人埋在公墓里。约瑟安排的葬礼既符合犹太律法,又不同一般,高贵得体。
【约十九39】“又有尼哥德慕,就是先前夜里去见耶稣的,带着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
尼哥德慕也是公会的一员(三1,十二42),秘密跟随主耶稣。最初他在夜晚来见主耶稣(三1-15),后来他勇敢地在公会前为主耶稣辩护(七50-51),现在他更是与约瑟一同将自己门徒的身份公诸于世,同心协力地确保主耶稣得到尊荣的葬礼。
“一百斤”的没药和沉香,是个很大的数量,足够皇家葬礼所用。
【约十九40】“他们就照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把耶稣的身体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好了。”
作者为了使罗马帝国各地的犹太人了解犹太地的习俗,就解释这是“犹太人殡葬的规矩”。
【约十九41】“在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
主耶稣被埋的坟墓,是约瑟自己的新坟墓(太二十七60)。
【约十九42】“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上图:耶稣的最后一周:1、逾越节前六天,耶稣从伯大尼骑驴进入耶路撒冷,群众拿着棕树枝迎接祂(太二十一1-9,可十一1-10,路十九28-44,约十二12-19);2、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前四、五天,每天早上到圣殿教训人,晚上出城在橄榄山住宿(太二十一10-二十六13,可十一11-十四9,路十九45-二十二2,约十二20-十三38);3、逾越节前一晚,耶稣和门徒在城内吃逾越节的筳席,设立圣餐,然后去橄榄山上的客西马尼园祷告(太 二十六17-46,可十四12-42,路二十二7-46,约十四1-十七26);4、耶稣在客西马尼园被捉拿,先带到大祭司的岳父亚那的住处审问,再押去大祭司该亚法处受审。彼得在屋外等候时三次不认主(太二十六47-75,可十四43-72,路二十二47-65,约十八1-27);5、第二天,耶稣被带到七十二人公会受审定罪(太二十七1,可十五1,路二十二66-71);6、犹太人把耶稣带给巡抚彼拉多审问,彼拉多因耶稣是加利利人,就推给希律王安提帕去审理(太二十七2-14,可十五2-5,路二十三1-7,约十八29-38);7、希律王查不出耶稣有罪,就再把他送回彼拉多那里(路二十三7-11,二十三15);8、耶稣被鞭打后,背着十字架走到各各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古利奈人西门在半途为耶稣背十字架(太二十七32,可十五21-38,路二十三26-49,约十九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