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士师记第20章
经文音频朗读:
以色列人准备打仗
1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
2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上帝百姓的会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
3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
4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
5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
6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
7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
8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
9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
10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
11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
12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作了这样的恶事呢?
13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
14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
15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
16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
17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
攻打便雅悯人
18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上帝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
19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
20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
21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
22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
23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
24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
25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
26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
27-28那时上帝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29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
30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
31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
32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
33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
34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
35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
以色列人得胜
36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
37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
38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
39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
40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
41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
42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
43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
44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
45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
46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47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
48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士二十1】“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
【士二十2】“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神百姓的会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
“从但到别是巴”(1节),代表以色列全境,“但”是最北端的城市,“别是巴”是最南端的城市。“基列地”(1节)在约旦河东。“米斯巴”(1节)位于便雅悯境内,在基比亚西北约5公里,约柜此时从“示罗”(书十八1)临时运到了米斯巴,所以说以色列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1节)。
这是百姓进迦南以后的第五次全体“聚集”(1节):第一次是在示剑的基利心山和以巴路山宣布祝福和咒诅(书八33),第二次是在示罗分地业(书十八1),第三次是在示罗处理河东支派建证坛的事(书二十二12),第四次是在示剑聆听约书亚遗训(书二十四1),第五次是在米斯巴商议攻打基比亚。从此以后,即使外敌入侵,士师时代的以色列人也不再能全体聚集“如同一人”(1节),一直到扫罗抵抗亚扪人的时候(撒上十一7)。
以色列人刚进迦南时,除了便雅悯支派,能出去打仗的人口大约是五十五万六千(民二十六41、51),现在“各支派的军长”(2节)所代表的“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2节),表明几乎所有能打仗的男丁都卷入了这场内战。以色列人如此兴师动众,显然不是为了对付基比亚的那些匪徒,而是为了标榜自己的公义;结果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把弟兄推向匪徒一边,逼着便雅悯人与他们打仗。
【士二十3】“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
【士二十4】“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
【士二十5】“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
【士二十6】“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
【士二十7】“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
【士二十8】“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
【士二十9】“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
【士二十10】“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
【士二十11】“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
“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3节),还没有经过调查,四十万大军就集结在便雅悯境内,便雅悯人无法不把这看作是对自己的恐吓,当然也无法冷静地对待这件事情(13节)。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各人行自己眼中看为正的事”(申十二8),却没有人去想什么是“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申十二25),结果是肉体惹动肉体,内战一触即发。
这位利未人和所有善于煽动群众的人一样,只强调基比亚人“凶淫丑恶的事”(6节),却只字不提自己出卖家人的丑行;他隐瞒了自己的自私、无情(十九25)和冷漠(十九27-28),却把基比亚匪徒的恶行夸大为基比亚全城的人都“想要杀我”(5节);他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操纵百姓的情绪,不惜以公义的名义来制造全以色列的灾难。百姓果然被煽动起来,既不照着律法的要求“细细地探听”(申十七4),也没有“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申十七6),更不去求问神,就凭着血气的冲动,“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8节),一面倒地做出了决定(8-10节)。
百姓冲动地做出了决定,既是因为对神的无知,“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二10);也是因为对自己的无知,不知道自己同样是需要怜悯的罪人,所以也不会公正、怜悯地对待罪人。正如主耶稣在说到那位行淫妇人时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八7),人只有认识到神“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诗一百三十3),才不敢随随便便地凭血气去指责别人,而是战战兢兢地照着神的吩咐去除掉自己(太七1-5)和教会中的罪恶(太十八15-17),免得成了“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雅二13)。
虽然百姓“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1节),但他们只是打着神的招牌、走自己的路。神的百姓应当照着神的吩咐“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申十七7),但对付罪的动机和方法都应当根据神,而不是根据人,“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神的义”(雅一20)。人的血气不能代替神的圣洁与公义,人的同情也不能代替神的慈爱和怜悯;人的情绪越高涨,就越容易意气用事,被偏见所蒙蔽、被情绪所控制,结果只是被人操纵和利用,并不能荣耀神的名。
【士二十12】“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做了这样的恶事呢?”
【士二十13】“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
【士二十14】“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
【士二十15】“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
【士二十16】“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
【士二十17】“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
以色列人从前处理河东支派证坛事件的时候,是先由非尼哈带着十个支派的代表去了解事实,好言相劝(书二十二13-20),所以没有发生内战。现在非尼哈还活着作祭司(27节),但百姓的领袖扪已经忘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而是带着替天行道、自以为义的情绪,仗着人多势众,一上来就是宣判定罪、武力威胁(12-13节),结果把便雅悯人的肉体也惹动了。一方是要“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13节),结果却是践踏了弟兄的自尊;一方是要捍卫尊严,结果却是为了恶人与“弟兄以色列人”(13节)打仗。人若不以神为王,自己作自己的王,“各人行自己眼中看为对的事”(二十一25原文),结果自然就是爆发内战。今天,多少家庭、教会的内战,岂不也是因为我们“各人任意而行”(二十一25)的结果吗?
便雅悯是以色列勇敢善战的支派,雅各预言便雅悯是个“撕掠的狼”(创四十九27),士师以笏(三15)和扫罗王(撒上十20-21)都出自便雅悯支派。但便雅悯也是一个骄傲的支派,他们为了尊严、不顾真理,以二万六千七百人面对“四十万”敌人(17节),好像很有勇气,其实不过是白白地为几个匪徒殉葬。
“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15节),可能就是那“左手便利的”(16节)的“七百精兵”(16节),他们像以笏一样都是左撇子(三15)。
“机弦甩石”(16节)是古代的一种远程投掷武器,亚述、埃及、巴比伦和以色列的军队都用过。
上图:从尼尼微亚述王宫出土的围攻拉吉(Siege of Lachish)浮雕,描绘主前701年亚述大军围攻犹大拉吉时,使用机弦甩石攻击城楼。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上图:从犹大拉吉城门口出土的亚述军攻城使用的机弦甩石(绳子是现代复制品)。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士二十18】“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
【士二十19】“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
【士二十20】“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
【士二十21】“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
“伯特利”(18节)在“米斯巴”(1节)北面不到8公里,可能是开战以后,以色列人把约柜从便雅悯境内的米斯巴运到了以法莲境内更安全的伯特利(28节)。这两处可能都是会幕的临时地点,会幕的常驻地点是“示罗”(二十一19)。
士师记一开始,就是以色列人求问神:“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与他们争战”(一1),神的回答是:“犹大当先上去,我已将那地交在他手中”(一2)。到了士师记的末尾,还是以色列人求问神,但内容却不是攻击迦南人,而是“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18节);虽然神的回答也很相似:“犹大当先上去”(18节),但却不再有当初得胜的应许:“我已将那地交在他手中”(一2)。
当初,百姓求问“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攻击迦南人”,而不是“我们如何上去攻击迦南人”;虽然是把自己作战方案交给神来批准,但毕竟还是神决定发动争战,所以神还是赐下了得胜的应许(一2、4)。现在,百姓根本不求问神“能不能与便雅悯人争战”,而是仗着人多势众、自己决定开战以后,才例行公事地来利用神、求问“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既然百姓不再以神为王,执意行在自己的路上,神就任凭他们弟兄相争(28节),接受教训。
犹大支派是领导支派。利未人的妾来自犹大支派的伯利恒(十九1),可能犹大支派的情绪也最激烈;但不肯善待摩西的孙子的,也正是犹大的伯利恒(十七9)。所以神就让这个自以为义、却不善待利未人的犹大支派首先上去接受管教,但却没有应许得胜。
基比亚附近山丘起伏,利于防守,不利进攻;便雅悯人又熟悉地势、同仇敌忾;所以众支派联军无法发挥人多的优势,第一天就伤亡了“二万二千”人(21节)。以色列人和便雅悯人是弟兄,便雅悯人的罪,也是以色列的罪,便雅悯的痛,也是以色列的痛;百姓既然执意要攻打弟兄,神就让他们自己先尝到伤痛的滋味。
【士二十22】“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
【士二十23】“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
【士二十24】“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
【士二十25】“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
第一天的惨败使百姓冷静下来,才想到便雅悯人是“弟兄”(23节);他们已经打了一天的仗,然后才想起来求问神“可以不可以”打仗(23节)。
人一旦走在自己的路上,若不对自己彻底绝望,总是不肯甘心回转的。所以神允许百姓继续打仗,让他们接受彻底的拆毁(23-25节),第二天又伤亡了“一万八千”人(25节)。人以为美、神又允许的,不一定是我们所盼望的好事,也可能是对我们的拆毁和管教;唯有神以为美的,才是上好的。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满足于神的“允许”。
【士二十26】“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
【士二十27-28】“那时,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以色列人第一次惨败,只是在神面前“哭号”(23节);第二次惨败,不但“哭号”(26节),而且禁食、献祭(26节)。但他们所献上的不是认罪悔改的赎罪祭,而是“燔祭和平安祭”(26节),表明他们并不是认罪悔改,而是失去了自信和勇气,所以要来讨好神、利用神。
百姓不再求问“可以不可以”打仗(23节),而是求问是否应该“罢兵”(28节),不但“彼此连合如同一人”(11节)的心志不见了,伸张公义的豪情也没有了。人出于肉体的情绪,不但来的快,去得也快;出头是为了满足肉体,缩头也是因为体贴肉体。
神任凭以色列人失败两次,死了四万人,直到他们的自信彻底消失,对自己的决定产生了怀疑之后,这才说:“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28节)。如果神一开始就让人多势众的以色列人得胜,他们就会更加嚣张、更难苏醒。因此,神在前两天是管教以色列人,第三天才是对付便雅悯人;双方的罪神都不会放过,“祂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二6)。
【士二十29】“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
【士二十30】“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
【士二十31】“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像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
【士二十32】“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
【士二十33】“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
【士二十34】“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
【士二十35】“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
29-35节是整个战役的概述。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十六18)。若没有前两次得胜,便雅悯人还不会这么大意;但两次得胜却使便雅悯人自信心膨胀,所以才会“被引诱离城”(31节),以致彻底失败。
第三天的战役,几乎是约书亚艾城战役(书八3-25)的翻版。但新一代百姓既然“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二10),自然也不懂得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所以“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传一9)。
【士二十36】“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
【士二十37】“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
【士二十38】“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
【士二十39】“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像前次被我们杀败了。’”
【士二十40】“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
【士二十41】“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
【士二十42】“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
【士二十43】“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
【士二十44】“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
【士二十45】“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
【士二十46】“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士二十47】“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
36-47节是战役的详细叙述。
“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43节),原文是“践踏他们直到基比亚对面,向着日出之地”(英文ESV译本)。
神从前怎样使所多玛“烟气上腾”(创十九28),现在也怎样使基比亚的“烟气上腾”(38节)。神没有立刻阻挡基比亚人的犯罪,只是因为神的时候还没有到。现在神的时候到了,祂过去怎样刑罚淫乱的所多玛,现在也要怎样对付淫乱的基比亚。
便雅悯支派共有二万六千七百名战士(15节),在前两天的战斗中死了一千人,第三天死了二万五千一百人(35节;44-46节),只剩下了六百人跑到“临门磐”(47节)。
【士二十48】“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以色列人在两次失败后求问神的时候,还能谦卑地说是“弟兄便雅悯人”(23,27节);一旦得胜,却又再次张狂起来,完全不顾便雅悯人是“弟兄”,以为只要神站在自己的一边,就可以为所欲为地屠城,几乎整个便雅悯支派都给基比亚的匪徒当了殉葬品。
表面上,以色列人是在替天行道、施行公义的审判。实际上,只有经过“探听,查究,细细地访问”(申十三14),确认某城里的百姓集体拜偶像的时候,律法才允许执行灭城的刑罚(申十三12-16)。 以色列人残酷地毁灭了便雅悯支派的“一切城邑”(48节),不管是出于热心,还是为了报复,都不符合神的律法。然而神却任凭这一切发生,让他们做完之后才后悔(二十一2),好让我们认识到“不知道耶和华,也不知道耶和华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二10)的可怕恶果。
士师记就是我们的镜子,在人言更加可畏的网络时代,我们更应当提醒自己:我们越是想行公义,越要注意不可让肉体出头;我们越是站在神一边,越要注意“行公义”时不要忘记“好怜悯”(弥六8)。因为亚当的后裔已经全然败坏,活在自己里面的人,属灵的知识越多,就会变得越骄傲、越自以为义,以致得理不饶人,把“行公义”变成自以为义,把“造就人”变成“败坏人”(林后十三10),最后自己也落到神“无怜悯的审判”(雅二13)里。只有“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六8),才可能按着真理去“行公义,好怜悯”(弥六8);只有活在基督里面,让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成形,属灵的知识才能成为对自己、对别人的祝福。
上图:Wadi Rummananeh峡谷的峭壁上布满了小岩洞,就像一个个石榴。“临门”的意思就是“石榴”,临门磐的地点不能确定,但可能就是类似的岩洞,六百名劫后余生的便雅悯人藏身在岩洞里(士二十45),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