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12月1日使徒行传第7章精读

2024-11-2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徒-精读.jpg

使徒行传第7章


经文音频朗读:


司提反当众申诉

1大祭司就说:“这些事果然有吗?”

2司提反说:“诸位父兄请听!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荣耀的上帝向他显现,

3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和亲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4他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兰。他父亲死了以后,上帝使他从那里搬到你们现在所住之地。

5在这地方上帝并没有给他产业,连立足之地也没有给他;但应许要将这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为业。那时他还没有儿子。

6上帝说:‘他的后裔必寄居外邦,那里的人要叫他们作奴仆,苦待他们四百年。’

7上帝又说:‘使他们作奴仆的那国,我要惩罚。以后他们要出来,在这地方侍奉我。’

8上帝又赐他割礼的约。于是亚伯拉罕生了以撒,第八日给他行了割礼。以撒生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

9“先祖嫉妒约瑟,把他卖到埃及去。上帝却与他同在,

10救他脱离一切苦难,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法老就派他作埃及国的宰相兼管全家。

11后来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饥荒,大受艰难,我们的祖宗就绝了粮。

12雅各听见在埃及有粮,就打发我们的祖宗初次往那里去。

13第二次约瑟与弟兄们相认,他的亲族也被法老知道了。

14约瑟就打发弟兄请父亲雅各和全家七十五个人都来。

15于是雅各下了埃及,后来他和我们的祖宗都死在那里,

16又被带到示剑,葬于亚伯拉罕在示剑用银子从哈抹子孙买来的坟墓里。

17“及至上帝应许亚伯拉罕的日期将到,以色列民在埃及兴盛众多,

18直到有不晓得约瑟的新王兴起。

19他用诡计待我们的宗族,苦害我们的祖宗,叫他们丢弃婴孩,使婴孩不能存活。

20那时,摩西生下来,俊美非凡,在他父亲家里抚养了三个月。

21他被丢弃的时候,法老的女儿拾了去,养为自己的儿子。

22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

23“他将到四十岁,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

24到了那里,见他们一个人受冤屈,就护庇他,为那受欺压的人报仇,打死了那埃及人。

25他以为弟兄必明白上帝是藉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

26第二天,遇见两个以色列人争斗,就劝他们和睦,说:‘你们二位是弟兄,为什么彼此欺负呢?’

27那欺负邻舍的把他推开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

28难道你要杀我,像昨天杀那埃及人吗?’

29摩西听见这话就逃走了,寄居于米甸;在那里生了两个儿子。

30“过了四十年,在西奈山的旷野,有一位天使从荆棘火焰中向摩西显现。

31摩西见了那异象,便觉希奇,正进前观看的时候,有主的声音说:

32‘我是你列祖的上帝,就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摩西战战兢兢,不敢观看。

33主对他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

34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悲叹的声音,我也听见了。我下来要救他们。你来,我要差你往埃及去。’

35这摩西,就是百姓弃绝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的。上帝却藉那在荆棘中显现之使者的手,差派他作首领、作救赎的。

36这人领百姓出来,在埃及,在红海,在旷野,四十年间行了奇事神迹。

37那曾对以色列人说‘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的就是这位摩西。

38这人曾在旷野会中和西奈山上与那对他说话的天使同在,又与我们的祖宗同在,并且领受活泼的圣言传给我们。

39我们的祖宗不肯听从,反弃绝他,心里归向埃及,

40对亚伦说:‘你且为我们造些神像,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

41那时,他们造了一个牛犊,又拿祭物献给那像,欢喜自己手中的工作。

42上帝就转脸不顾,任凭他们侍奉天上的日月星辰,正如先知书上所写的说:‘以色列家啊,你们四十年间在旷野,岂是将牺牲和祭物献给我吗?

43你们抬着摩洛的帐幕和理番神的星,就是你们所造、为要敬拜的像。因此,我要把你们迁到巴比伦外去。’

44“我们的祖宗在旷野有法柜的帐幕,是上帝吩咐摩西叫他照所看见的样式作的。

45这帐幕,我们的祖宗相继承受。当上帝在他们面前赶出外邦人去的时候,他们同约书亚把帐幕搬进承受为业之地,直存到大卫的日子。

46大卫在上帝面前蒙恩,祈求为雅各的上帝预备居所,

47却是所罗门为上帝造成殿宇。

48其实,至高者并不住人手所造的,就如先知所言:

49‘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50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吗?’

51“你们这硬着颈项、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时常抗拒圣灵;你们的祖宗怎样,你们也怎样。

52哪一个先知不是你们祖宗逼迫呢?他们也把预先传说那义者要来的人杀了。如今你们又把那义者卖了、杀了。

53你们受了天使所传的律法,竟不遵守。”


司提反殉道

54众人听见这话,就极其恼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齿。

55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上帝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上帝的右边,

56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上帝的右边。”

57众人大声喊叫,捂着耳朵,齐心拥上前去,

58把他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

59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

60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扫罗也喜悦他被害。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徒七1】“大祭司就说:‘这些事果然有吗?’”

本章是司提反在公会面前的答辩。在《使徒行传》中,最长的讲章既不是出自十二使徒的领袖彼得、也不是出自外邦人的使徒保罗,而是出自“管理饭食”(六2)的司提反。因为这篇讲章就像一篇“毕业论文”,公会就像答辩委员会,要证明聚集在耶路撒冷的门徒已经领受了使徒的教训(二42),可以分散出去见证基督了(八1)。

大祭司就像答辩委员会的主席,首先宣布论文答辩开始:“这些事果然有吗”(1节),指那些说希腊话的犹太人指控司提反“不住地糟践圣所和律法”(六13)。而司提反的答辩,则围绕“圣所”和“律法”两个主题:

司提反被指控糟践圣所,宣扬耶稣“要毁坏此地”(六14)。所以他指出,神既不会局限于以色列和耶路撒冷(2、9节),也不能被局限在会幕或圣殿(44-50节)。

司提反被指控糟践律法,“说谤讟摩西和神的话”(六11),宣扬耶稣要“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六14)。所以他指出,他并没有攻击或改变律法,反倒是犹太人的祖宗不断抗拒神的拯救(25、34、35节),拒绝摩西(25、35、39节)、敬拜偶像(40-43节)、逼迫先知(52节)、不守律法(53节)。

司提反简要地回顾了选民的四段历史,用事实证明不信的犹太人“常时抗拒圣灵”(51节),行为与他们的祖宗如出一辙:“你们的祖宗怎样,你们也怎样”(51节):

神从美索不达米亚领出列祖(2-8节);

神借着约瑟在埃及保存百姓(9-16节);

神借着摩西从埃及领出百姓(17-43节);

建造帐幕和圣殿(44-50节)。

【徒七2】“司提反说:‘诸位父兄请听!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荣耀的神向他显现,”

【徒七3】“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和亲族,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

【徒七4】“他就离开迦勒底人之地,住在哈兰。他父亲死了以后,神使他从那里搬到你们现在所住之地。”

【徒七5】“在这地方,神并没有给他产业,连立足之地也没有给他;但应许要将这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为业;那时他还没有儿子。”

【徒七6】“神说:“他的后裔必寄居外邦,那里的人要叫他们作奴仆,苦待他们四百年。””

【徒七7】“神又说:“使他们作奴仆的那国,我要惩罚。以后他们要出来,在这地方事奉我。””

【徒七8】“神又赐他割礼的约。于是亚伯拉罕生了以撒,第八日给他行了割礼。以撒生雅各;雅各生十二位先祖。”

“诸位父兄请听”(2节),这是对公会表示尊重。

“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2节),指亚伯拉罕住在“迦勒底的吾珥”(创十一31)的时候。“美索不达米亚”指两河流域,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广大区域,包括吾珥、巴比伦、尼尼微、哈兰等地。“迦勒底”位于巴比伦尼亚(Babylonia)南部,即现代的伊拉克南部和科威特。亚伯拉罕出生于敬拜偶像的外邦,在迦勒底的吾珥第一次听见神的呼召(创十五7;尼九7),后来在哈兰再次蒙神呼召(创十二1-5)。

“苦待他们四百年”(6节),可能是把四百三十年取整数(出十二40)。司提反并非在讲课,而是在答辩,控辩双方都能听懂。

“割礼”(8节),就是切割男性生殖器的包皮,这是一些中东古代民族原来就有的习俗,被神用来作为与人“立约的证据”(创十七11),表明人与犯罪的旧生命隔绝,单单信靠神、“不靠着肉体”(腓三3)。这圣约乃是神的“应许”(5节),并非因为亚伯拉罕的好行为;而选民的历史,就是神成就应许的历史(5、17节)。

2-8节的历史具体记录在创十二1-三十五29里。在这段列祖的历史中,司提反提出了两个重点:

1.“荣耀的神”(2节;诗二十九3)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吾珥向亚伯拉罕显现,呼召他前往应许之地。因此,神的启示并不局限于以色列这个地方;而亚伯拉罕在因信称义之前,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邦人。

2.神在迦南与亚伯拉罕立约(5-8节),但实际上“在这地方,神并没有给他产业,连立足之地也没有给他;但应许要将这地赐给他和他的后裔为业”(5节),可见连儿子都是应许的一部分。因此,神的应许是在以色列人行割礼、得地业、守律法之前,甚至在他们的祖宗出生之前(8节),不仅与人的行为或教条无关、而且也与有没有圣殿无关。



上图: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活动范围。


【徒七9】“‘先祖嫉妒约瑟,把他卖到埃及去;神却与他同在,”

【徒七10】“救他脱离一切苦难,又使他在埃及王法老面前得恩典,有智慧。法老就派他作埃及国的宰相兼管全家。”

【徒七11】“后来埃及和迦南全地遭遇饥荒,大受艰难,我们的祖宗就绝了粮。”

【徒七12】“雅各听见在埃及有粮,就打发我们的祖宗初次往那里去。”

【徒七13】“第二次约瑟与弟兄们相认,他的亲族也被法老知道了。”

【徒七14】“约瑟就打发弟兄请父亲雅各和全家七十五个人都来。”

【徒七15】“于是雅各下了埃及,后来他和我们的祖宗都死在那里;”

【徒七16】“又被带到示剑,葬于亚伯拉罕在示剑用银子从哈抹子孙买来的坟墓里。”

“全家七十五个人”(14节)与《创世记》中的“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创四十六27)不同,因为司提反使用的是希腊文旧约圣经七十士译本,计算人数的方法不同。

“又被带到示剑,葬于亚伯拉罕在示剑用银子从哈抹子孙买来的坟墓里”(16节),这句话实际上浓缩了几段历史,符合犹太人的叙述习惯:1、亚伯拉罕在希伯仑向赫人以弗仑买了麦比拉洞作家族坟地(创二十三16-17、20),后来雅各被葬在那里(创五十13);2、雅各在示剑向哈抹子孙买了田地(创三十三19),后来约瑟被葬在那里(书二十四32);3、根据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记载,约瑟的兄弟们都被葬在希伯仑。司提反可能是刻意强调犹太人的祖宗被葬在“示剑”,也就是被犹太人看不起的撒马利亚,所以地方本身并没有特殊的神圣意义。

9-16节的历史具体记录在创三十七1-五十26里。在这段约瑟的历史中,司提反指出了两个重点:

犹太人的“先祖嫉妒约瑟,把他卖到埃及去”(9节),现在他们也嫉妒来拯救自己的耶稣,把祂“卖了,杀了”(52节;三13)。神给了他们的先祖第二次与约瑟相认的机会(13节),现在也给了他们第二次接受耶稣的机会。因此,起初犯罪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第二次机会悔改。

约瑟被卖到埃及,“神却与他同在”(9节)。约瑟的弟兄们身在应许之地,反而“大受艰难”(11节)。因此,人在哪里、有没有圣殿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神的同在。

【徒七17】“‘及至神应许亚伯拉罕的日期将到,以色列民在埃及兴盛众多,”

【徒七18】“直到有不晓得约瑟的新王兴起。”

【徒七19】“他用诡计待我们的宗族,苦害我们的祖宗,叫他们丢弃婴孩,使婴孩不能存活。”

【徒七20】“那时,摩西生下来,俊美非凡,在他父亲家里抚养了三个月。”

【徒七21】“他被丢弃的时候,法老的女儿拾了去,养为自己的儿子。”

【徒七22】“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

【徒七23】“‘他将到四十岁,心中起意去看望他的弟兄以色列人;”

【徒七24】“到了那里,见他们一个人受冤屈,就护庇他,为那受欺压的人报仇,打死了那埃及人。”

【徒七25】“他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借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

【徒七26】“第二天,遇见两个以色列人争斗,就劝他们和睦,说:“你们二位是弟兄,为什么彼此欺负呢?””

【徒七27】“那欺负邻舍的把他推开,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

【徒七28】“难道你要杀我,像昨天杀那埃及人吗?””

【徒七29】“摩西听见这话就逃走了,寄居于米甸;在那里生了两个儿子。”

【徒七30】“‘过了四十年,在西奈山的旷野,有一位天使从荆棘火焰中向摩西显现。”

【徒七31】“摩西见了那异象,便觉希奇,正进前观看的时候,有主的声音说:”

【徒七32】““我是你列祖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战战兢兢,不敢观看。”

【徒七33】“主对他说:“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

【徒七34】“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悲叹的声音,我也听见了。我下来要救他们。你来!我要差你往埃及去。””

约瑟任职于古埃及第十二王朝。“不晓得约瑟的新王”(18节),可能是第十八王朝的阿赫摩斯一世 (Ahmose I,主前1549-1524年在位),他建立了古埃及最强盛的第十八王朝(主前1549–1292年),但与约瑟时代的第十二王朝没有任何关系。

地上的君王会改朝换代,天上的神却永远都是信守应许的“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32节)。主耶稣曾经引用这句话证明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路二十37)。

17-34节的历史具体记录在出一1-四17里。在这段神拣选摩西的历史中,司提反提出了三个重点:

神借着摩西的手搭救犹太人的祖宗,他们却“不明白”(25节)。正如犹太人把基督钉上十字架,也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三17;路二十三34)。

神在埃及拯救和预备摩西(19-22节),在米甸赐给摩西两个儿子(29节)。因此,神的拯救和赐福并不局限于应许之地(34节)。

神在米甸自我显现、差遣摩西(30-34节)。因此,神的显现并不局限于耶路撒冷或圣殿。只要有神的同在,无论是在家中、在办公室里、还是在牧羊的野外,哪里都是“圣地”(33节);若是失去了神的荣耀,无论是神圣的圣殿、还是庄严的教堂,都与俗地毫无两样。

【徒七35】“这摩西就是百姓弃绝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的;神却借那在荆棘中显现之使者的手差派他作首领、作救赎的。”

【徒七36】“这人领百姓出来,在埃及,在红海,在旷野,四十年间行了奇事神迹。”

【徒七37】“那曾对以色列人说“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的,就是这位摩西。”

【徒七38】“这人曾在旷野会中和西奈山上,与那对他说话的天使同在,又与我们的祖宗同在,并且领受活泼的圣言传给我们。”

【徒七39】“我们的祖宗不肯听从,反弃绝他,心里归向埃及,”

【徒七40】“对亚伦说:“你且为我们造些神像,在我们前面引路;因为领我们出埃及地的那个摩西,我们不知道他遭了什么事。””

【徒七41】“那时,他们造了一个牛犊,又拿祭物献给那像,欢喜自己手中的工作。”

【徒七42】“神就转脸不顾,任凭他们事奉天上的日月星辰,正如先知书上所写的说:以色列家啊,你们四十年间在旷野,岂是将牺牲和祭物献给我吗?”

【徒七43】“你们抬着摩洛的帐幕和理番神的星,就是你们所造为要敬拜的像。因此,我要把你们迁到巴比伦外去。”

摩西曾预言“神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们兴起一位先知像我”(37节;申十八15),这预言已经应验在主耶稣身上(三22)。

摩西是神差遣到自己的百姓中“作救赎的”(35节),但却被百姓所“弃绝”(35、39节)。耶稣也被神差遣到自己的百姓中,“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但也被百姓“弃绝”(三14)。

42-43节引自摩五25-27的七十士译本。“摩洛”(43节)可能是迦南各种假神的通称,献祭仪式包括焚烧婴孩(利十八21)。“理番神”(43节)可能是土星神。

在35-43节的历史具体记录在出四18-三十二35里。在这段出埃及的历史中,司提反提出了三个重点:

尽管犹太人声称要捍卫摩西和神(六11),但正是他们的祖宗“弃绝”了神所差派的拯救者摩西。现在,他们也拒绝主耶稣为救主,与他们的祖宗拒绝摩西如出一辙(52节)。

尽管犹太人声称要捍卫圣殿,但正是他们的祖宗从一开头就敬拜各种偶像(40-43节)。现在,他们也把圣殿当作偶像来代替神。

尽管犹太人声称要捍卫律法,但正是他们的祖宗从一开头就不肯听从中保摩西所传达的神的圣言(38-39节)。现在,他们也把传统的教条当作律法来代替神的话语 。

【徒七44】“‘我们的祖宗在旷野,有法柜的帐幕,是神吩咐摩西叫他照所看见的样式做的。”

【徒七45】“这帐幕,我们的祖宗相继承受。当神在他们面前赶出外邦人去的时候,他们同约书亚把帐幕搬进承受为业之地,直存到大卫的日子。”

【徒七46】“大卫在神面前蒙恩,祈求为雅各的神预备居所;”

【徒七47】“却是所罗门为神造成殿宇。”

【徒七48】“其实,至高者并不住人手所造的,就如先知所言:”

【徒七49】“主说: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脚凳;你们要为我造何等的殿宇?哪里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徒七50】“这一切不都是我手所造的吗?”

约柜里有两块神所赐的“法版”(出二十五21),所以被称为“法柜”(44节;出二十五22)。旷野中的会幕以至圣所里的法柜为中心(出二十六33-34),所以把会幕称为“法柜的帐幕”(44节)。

49-50节引自赛六十六1-2。

44-50节的历史具体记录在出三十三1-四十38、撒下七1-29和王上六1-八66里。在这段建造会幕和圣殿的历史中,司提反指出了两个重点:

虽然犹太人以圣殿为敬拜中心,但是,“至高者并不住人手所造的”(48节),神不会把自己局限在圣殿里。

人手所造的殿宇并不能让神得着安息。神“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赛五十七15),只有那些“虚心痛悔”(赛六十六2)、在神面前完全降卑的人,才能让祂在地上得着“安息的地方”(赛六十六1)。只有祂手所“新造的人”(林后五17;林前六19;弗二22),才能让祂得着安息。

【徒七51】“‘你们这硬着颈项、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常时抗拒圣灵!你们的祖宗怎样,你们也怎样。”

【徒七52】“哪一个先知不是你们祖宗逼迫呢?他们也把预先传说那义者要来的人杀了;如今你们又把那义者卖了,杀了。”

【徒七53】“你们受了天使所传的律法,竟不遵守。’”

51-53节是司提反的结论。他并没有谩骂对手,而是引用了他们所捍卫的摩西律法。因为“硬着颈项”(51节),正是神对以色列人的评语(出三十二9;三十三3、5),也是摩西对百姓的总结(出三十四9;申九6)。

“耳未受割礼”(51节;耶六10),是先知耶利米对以色列人的评语,比喻百姓“有耳不听”(耶五21),所以不肯“受教”(耶六8)、“不受惩治”(耶二30;五3),“耶和华的话他们以为羞辱,不以为喜悦”(耶六10;二十8)。

“常时抗拒圣灵” (51节)的人,就是“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51节),谁的好话都听,就是不听圣灵的话。

犹太教传统认为,犹太人在杀害先知上有分,所以司提反说:“哪一个先知不是你们祖宗逼迫呢”(52节)。他还进一步指出:他们的祖宗所杀害的先知、就是那些“预先传说那义者要来的人”(52节);而他们更是变本加厉,把“义者”弥赛亚本人也“卖了,杀了”(52节;三13)。

“天使所传的律法”(53节),指摩西在西奈山上领受的律法(加三19;来二2),引自七十士译本的申三十三2。司提反拒绝接受原告的指控(六11、13-14),反过来指控原告“竟不遵守”(53节)摩西律法。

【徒七54】“众人听见这话就极其恼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齿。”

【徒七55】“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

【徒七56】“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

司提反的答辩精彩犀利、让人无法反驳,所以众人“极其恼怒”(54节);这样激烈的反应,是对司提反这篇“毕业论文”最好的评语。因为这证明圣灵已经叫他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约十六8),但他们却“常时抗拒圣灵”(51节),不但没有悔改之意,反而讳疾忌医、恼羞成怒。

虽然司提反早已被圣灵充满(六5),但此时却再次“被圣灵充满”(55节),这是因为圣灵要使他得见天上的异象(55节)。

“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56节),这句话综合了预言弥赛亚的但七13-14和诗一百一十1,等于在公会面前宣告耶稣就是弥赛亚基督,也宣告世人从此不必再通过圣殿和祭司,而是借着唯一中保基督耶稣就能来到神的面前(提前二5)。

“我看见天开了”,正如主耶稣受洗(路三21)时一样。天是向被世界弃绝的人打开的,当地向见证主的人关闭的时候,天却向我们敞开了。

主耶稣升天之后,已经成就了救恩、败坏了魔鬼,所以“坐在神权能的右边”(二34;路二十二69;弗一20;西三1;来八1),等待神使仇敌作自己的脚凳(二35)。但这里却说主耶稣“站在神的右边”(55节),表明祂是作为权能的审判者(路二十二69),站起来证明司提反无罪,并且准备接收教会史上第一位殉道者的灵魂(59节),因为“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诗一百一十六15)。

【徒七57】“众人大声喊叫,捂着耳朵,齐心拥上前去,”

【徒七58】“把他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

【徒七59】“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

【徒七60】“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扫罗也喜悦他被害。”

“众人大声喊叫,捂着耳朵”(57节),这是表示不听司提反亵渎的话。这些人似乎疾恶如仇,但他们的祖宗都是敬拜偶像的(43节),若是依据摩西律法(利二十2),他们早就没有资格存活于世了。

“人子站在神的右边”(56节),这句话是见证主耶稣在大祭司面前的宣告“从今以后,人子要坐在神权能的右边”(路二十二69)。正是由于这个宣告,耶稣被公会定罪;也正是由于这个见证,现在众人“齐心拥上前去”(57节),既没有经过公会的合法判决、也没有获得罗马政府的批准(约十八31),而是知法犯法、动用私刑,把司提反当作咒诅神的人用石头打死了(利二十四14-16)。

上一次公会审判十二使徒,“公会的人听见就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五22),但主却借着迦玛列阻挡了他们(五40)。但这次“众人听见这话就极其恼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齿”(54节),主却允许司提反遭害。因为临时聚集在耶路撒冷的门徒已经毕业了,圣灵要借着逼迫,把他们分散到犹太、撒马利亚(八1、5)和外邦(十一19-21)去作见证(一8)。

“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58节),表明“扫罗”不但是作假见证者的帮凶(六13)、而且得到他们的信任。“少年人”,指二十-四十岁的年轻人。“扫罗”来自基利家省的大数(二十一39),可能在基利家的会堂聚会(六9),他的希腊名字是“保罗”(十三9)。主耶稣接收了司提反的灵魂,却将呼召在场的这位年轻人作外邦人的使徒(九4-6);信徒所遭遇的每一件事,无论是顺利还是挫折,都有神的美意(罗八28)。

司提反临死之前的两个祷告,见证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祷告;因为他“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三18):

“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59节),正如主耶稣的祷告:“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祢手里”(路二十三46)。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引用诗三十一5,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父神(路二十三46),司提反则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主耶稣。用在父神身上的话,也被用在主耶稣身上,表明主耶稣“与父原为一”(约十30)。

“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60节),正如主耶稣的祷告:“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二十三34)。司提反一面责备这些人“受了天使所传的律法,竟不遵守”(53节),一面求神赦免害死自己的人(60节)。

在这两个祷告面前,扫罗却毫不动容,反而“喜悦他被害”(60节)。这样一个铁石心肠、热心逼迫门徒的人信主,完全是神的拣选和主耶稣亲自的作为(九4-6)。

犹太公会前三次审讯门徒的结果,第一次是恐吓(四21),第二次是鞭打(五40),第三次却产生了初期教会的第一位殉道者。对于一篇见证基督的“毕业论文”来说,毕业就是殉道,因为“殉道者   μάρτυς/martus”的原文就是“见证”(一8;启十七6)。被圣灵充满的见证都是让人“扎心”(二37)的,结果不是让蒙拣选者接受见证、就是让被弃绝者杀害见证人,不可能有中间的立场。

门徒若是缺乏对圣经的融会贯通和圣灵所赐的口才,根本就没有机会在圣殿、公会和会堂里作“扎心”的见证,福音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宣教也会成为无源之水。今天,传福音的人也不能只凭一腔热血、自诩有心就行,必须在圣经和祷告上付出真实的代价,才能“以智慧和圣灵说话”(六10)。人若高举心志、轻看装备,可以先看看司提反的智慧,然后再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有心”。

司提反以智慧说话,证明门徒已经学到了见证基督的智慧,可以分散出去传福音了;司提反也是以圣灵说话,代表圣灵向不信主的犹太人宣告定罪:“你们这硬着颈项、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常时抗拒圣灵!你们的祖宗怎样,你们也怎样”(51节)。因此,初期教会从此暂停在耶路撒冷的公开宣教(八1);主后70年圣殿被毁以后,教会就与犹太教彻底分道扬镳。“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约四22),“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罗一16);既然神不会把自己局限在耶路撒冷和圣殿,福音就从耶路撒冷出发,传向犹太全地(八1)、撒马利亚(八5)和外邦(八39),并且一路传向地极(十1;十一19-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