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12月6日撒母耳记上第9章精读

2024-11-29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绿-撒上精读.jpg

撒母耳记上第9章


经文音频朗读:


扫罗见撒母耳

1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是个大能的勇士(或作“大财主”)。

2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3扫罗的父亲基士丢了几头驴,他就吩咐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仆人去寻找驴。”

4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过沙利沙地,都没有找着;又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过便雅悯地,还没有找着。

5到了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

6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7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我们囊中的食物都吃尽了,也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我们还有什么没有?”

8仆人回答扫罗说:“我手里有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可以送那神人,请他指示我们当走的路。”

9(从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问上帝,就说我们问先见去吧!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

10扫罗对仆人说:“你说的是,我们可以去。”于是他们往神人所住的城里去了。

11他们上坡要进城,就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问她们说:“先见在这里没有?”

12女子回答说:“在这里。他在你们前面,快去吧!他今日正到城里,因为今日百姓要在邱坛献祭。

13在他还没有上邱坛吃祭物之先,你们一进城必遇见他,因他未到,百姓不能吃,必等他先祝祭,然后请的客才吃。现在你们上去,这时候必遇见他。”

14二人就上去。将进城的时候,撒母耳正迎着他们来,要上邱坛去。

15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

16“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声上达于我,我就眷顾他们。”

17撒母耳看见扫罗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看哪,这人就是我对你所说的,他必治理我的民。”

18扫罗在城门里走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寓所在哪里?”

19撒母耳回答说:“我就是先见。你在我前面上邱坛去,因为你们今日必与我同席,明日早晨我送你去,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

20至于你前三日所丢的那几头驴,你心里不必挂念,已经找着了。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

21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22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客约有三十个人。

23撒母耳对厨役说:“我交给你收存的那一份祭肉,现在可以拿来。”

24厨役就把收存的腿拿来,摆在扫罗面前。撒母耳说:“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因我请百姓的时候,特意为你存留这肉到此时。”当日扫罗就与撒母耳同席。


撒母耳膏扫罗作王

25众人从邱坛下来进城,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

26次日清早起来,黎明的时候,扫罗在房顶上。撒母耳呼叫他说:“起来吧!我好送你回去。”扫罗就起来,和撒母耳一同出去。

27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要吩咐仆人先走(仆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这里,等我将上帝的话传与你听。”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撒上九1】“有一个便雅悯人,名叫基士,是便雅悯人亚斐亚的玄孙,比歌拉的曾孙,洗罗的孙子,亚别的儿子,是个大能的勇士(或译:大财主)。”

【撒上九2】“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大能的勇士”(1节)原文的意思可以是“大能的勇士、大财主、有地位的人”。

“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十六7),古代中东列国都很重视君王的身材和外貌,高大威猛的君王让百姓引以为傲,并在浮雕、史料中流传至今。扫罗的家世很好,“又健壮、又俊美”(2节),身材高大,而且孝顺谦卑、彬彬有礼,照着列国的标准,没有比扫罗更合适做王的了。因此,神先拣选扫罗作王,让百姓看到,按人的标准最理想的君王,一旦掌握权力以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神要借着“合人心意”的扫罗王来预备百姓的心,让他们甘心接受神亲自造就的“合祂心意”(撒上十三14)的大卫王。

扫罗是“属肉体”(罗八8)的人,按着人的肉体本相作王,大卫是“属圣灵”(罗八9)的人,在肉体不断被对付中作王。这两位王将用自己一生的经历,证明“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罗八8),亚当的后裔无论多么完美,在权力面前都会走向骄傲和败坏。因此,人的肉体生命如果不接受神的对付,就不会甘心以神为王(出十五18),也就不能为神作王。每个新约信徒将来都要与基督“一同作王”(提后二12;启二十二5),我们若不学习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让神在自己身上作王掌权,将来也不能为神作王掌权。

【撒上九3】“扫罗的父亲基士丢了几头驴,他就吩咐儿子扫罗说:‘你带一个仆人去寻找驴。’”

【撒上九4】“扫罗就走过以法莲山地,又过沙利沙地,都没有找着;又过沙琳地,驴也不在那里;又过便雅悯地,还没有找着。”

【撒上九5】“到了苏弗地,扫罗对跟随他的仆人说:‘我们不如回去,恐怕我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我们担忧。’”

“苏弗地”(5节)就是撒母耳的家乡“拉玛·琐非”(一1)。

扫罗一路辛苦寻找父亲丢失的驴,表明他对父亲孝敬、顺服、忠心、体贴,这些品格完全符合百姓对领袖的理想。

【撒上九6】“仆人说:‘这城里有一位神人,是众人所尊重的,凡他所说的全都应验。我们不如往他那里去,或者他能将我们当走的路指示我们。’”

【撒上九7】“扫罗对仆人说:‘我们若去,有什么可以送那人呢?我们囊中的食物都吃尽了,也没有礼物可以送那神人,我们还有什么没有?’”

【撒上九8】“仆人回答扫罗说:‘我手里有银子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可以送那神人,请他指示我们当走的路。’”

【撒上九9】“(从前以色列中,若有人去问神,就说:‘我们问先见去吧!’现在称为‘先知’的,从前称为‘先见’。)”

【撒上九10】“扫罗对仆人说:‘你说的是,我们可以去。’于是他们往神人所住的城里去了。”

“这城”(6节)就是“苏弗地”(5节),也就是撒母耳的家乡“拉玛·琐非”(一1)。

扫罗对撒母耳并不熟悉,表明他是一个不关心世事的单纯农夫。

“一舍客勒的四分之一”(8节),大约是当时工人一个星期的工资。

【撒上九11】“他们上坡要进城,就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问她们说:‘先见在这里没有?’”

【撒上九12】“女子回答说:‘在这里,他在你们前面。快去吧!他今日正到城里,因为今日百姓要在邱坛献祭。”

【撒上九13】“在他还没有上邱坛吃祭物之先,你们一进城必遇见他;因他未到,百姓不能吃,必等他先祝祭,然后请的客才吃。现在你们上去,这时候必遇见他。’”

【撒上九14】“二人就上去;将进城的时候,撒母耳正迎着他们来,要上邱坛去。”

古代以色列的城邑通常建于水源附近的高地,所以要“上坡”(11节)才能进城。城里的人每天都要出城打水。“打水”(11节)通常是妇女的工作,一般是在比较凉快的黄昏时分。他们“遇见几个少年女子出来打水”(11节),表明此时已近黄昏。

“邱坛”(12节)原文是高处,指山丘上献祭的地方。示罗被毁后,撒母耳在拉玛筑坛献祭(七17)。

【撒上九15】“扫罗未到的前一日,耶和华已经指示撒母耳说:”

【撒上九16】“‘明日这时候,我必使一个人从便雅悯地到你这里来,你要膏他作我民以色列的君。他必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因我民的哀声上达于我,我就眷顾他们。’”

【撒上九17】“撒母耳看见扫罗的时候,耶和华对他说:‘看哪,这人就是我对你所说的,他必治理我的民。’”

“已经指示撒母耳”(15节),原文是“已经打开撒母耳的耳朵”。神在万有之上掌管一切,借着一系列的琐事、巧合,把扫罗带到撒母耳面前。

“君”(16节;十1)原文是“领袖、统治者、王子”。以色列人是神的子民,不是君王的子民;是神的“产业”(出三十四9),不是君王的私有财产。“我民以色列的君”(16节)、“祂产业的君”(十1),表明扫罗不是外邦人的集权君王,而是管理神的“民”、神的“产业”的管家,必须按照神的旨意来做王。

“膏他”(16节),是将膏油倒在人的头上(十1),代表将此人分别为圣归与神,奉神差遣执行特殊的任务。在旧约中只有三种职分需要受膏:祭司、君王和先知。

扫罗受膏,是被神拣选执行两大任务:1、“救我民脱离非利士人的手”(16节);2、“治理我的民”(17节)。这两项任务是为了解决当时百姓认为最重要的两大问题:1、安全的保障;2、稳定的政府。既然百姓一意孤行地要把属灵的问题当作政治的问题来解决(八19),神就“依从他们的话”(八22),允许他们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属灵的问题,好让他们从自己的拣选里学到功课:“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八18)。

【撒上九18】“扫罗在城门里走到撒母耳跟前,说:‘请告诉我,先见的寓所在哪里?’”

【撒上九19】“撒母耳回答说:‘我就是先见。你在我前面上邱坛去,因为你们今日必与我同席;明日早晨我送你去,将你心里的事都告诉你。”

【撒上九20】“至于你前三日所丢的那几头驴,你心里不必挂念,已经找着了。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

【撒上九21】“扫罗说:‘我不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吗?我家不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吗?你为何对我说这样的话呢?’”

神掌管一切,让扫罗直接“走到撒母耳跟前”(18节)。而撒母耳请扫罗在自己前面登上邱坛,是表示对神的尊重。

“以色列众人所仰慕的是谁呢?不是仰慕你和你父的全家吗”(20节),意思是把扫罗所关心的驴子与众人所关心的君王作对比。

便雅悯是雅各最小的儿子,便雅悯支派曾经因为内战差点灭族,人口稀少(士二十46;二十一6),所以扫罗自称是“以色列支派中至小的便雅悯人”(21节)。扫罗的家乡是基比亚(十26),基比亚人曾经行恶引发过内战,名声不好(士二十5),所以扫罗自称是“便雅悯支派中至小的家”(21节)。

扫罗的回答非常谦卑,因为他认识自己的身分。但是,亚当的后裔“肉体之中,没有良善”(罗七18),扫罗此时的谦卑,只是因为还没有骄傲的机会。人只要还活在肉体里面,一旦身分、地位、成就变了,谦卑会变成骄傲,温柔会变成刚硬。因此,我们永远也不可以对自己有把握,需要时时接受十字架的对付。

【撒上九22】“撒母耳领扫罗和他仆人进了客堂,使他们在请来的客中坐首位;客约有三十个人。”

【撒上九23】“撒母耳对厨役说:‘我交给你收存的那一分祭肉现在可以拿来。’”

【撒上九24】“厨役就把收存的腿拿来,摆在扫罗面前,撒母耳说:‘这是所留下的,放在你面前。吃吧!因我请百姓的时候,特意为你存留这肉到此时。’当日,扫罗就与撒母耳同席。”

这个宴席可能是当地长老们参加的平安祭宴席。

“收存的腿”(24节),是最好的肉。平安祭的“右腿”是归给祭司的分(利七32-34),只有祭司能吃。这条可能是左腿,撒母耳把它让给扫罗,表示待扫罗如上宾。

【撒上九25】“众人从邱坛下来进城,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

【撒上九26】“次日清早起来,黎明的时候,扫罗在房顶上。撒母耳呼叫他说:‘起来吧,我好送你回去。’扫罗就起来,和撒母耳一同出去。”

【撒上九27】“二人下到城角,撒母耳对扫罗说:‘要吩咐仆人先走(仆人就先走了);你且站在这里,等我将神的话传与你听。’”

古代以色列的建筑,屋顶平坦,可以用来招待客人睡觉,所以撒母耳让扫罗住在房顶上。而“撒母耳和扫罗在房顶上说话”(25节),可能是为了让城里的人都看在眼里(赛十五3;路十二3),好在众人面前抬举扫罗。

“城角”(27节)原文是“城的边缘、城的尽头”。撒母耳私下膏抹扫罗,可能是为了避免嫉妒和纷争。当时各支派可能都有人想当王,而最不可能服众的,就是便雅悯支派的基比亚人。

扫罗出门是为了寻找他父亲失去的驴子,并不是出去争取名誉或权力,却找到了王位;撒母耳正在为百姓寻找一位合适的王,却找到一个完全不关心政治、被人“藐视”(十27)的基比亚农夫。这一切后面,都是神的安排,因为神“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一28-29)。


上图:主前1300-600年典型的以色列房子。1、入口;2、庭院(A. 火坑;B. 水箱);3、居住区;4、储藏室、工作间、厨房;5、屋顶(C. 用来刷屋顶的滚筒。雨季之后,屋顶需要重新用灰泥刷一遍。在温暖的天气可以用作额外的吃饭、工作、睡觉的场所);6、畜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