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12月5日撒母耳记上第8章精读

2024-11-29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绿-撒上精读.jpg

撒母耳记上第8章


经文音频朗读: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

1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

2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

3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4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

5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6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7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8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侍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

9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

10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

11“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

12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

13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作饭烤饼;

14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

15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

16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

17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

18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

19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

20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21撒母耳听见百姓这一切话,就将这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

22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撒母耳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各归各城去吧!”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撒上八1】“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

【撒上八2】“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

【撒上八3】“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

士师不是世袭的,从来没有一个士师立自己的儿子作士师,每一位士师都是神自己兴起的。撒母耳“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1节),可能是让他们作审判案件的助手。撒母耳平时巡行的范围,是迦南地中部的“伯特利、吉甲、米斯巴、拉玛”(七16-17),而“别是巴”(2节)是犹大最南部的城邑,靠近南地,撒母耳平时不会去那里。

“约珥”(2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神”,“亚比亚”(2节)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父亲”,这两个名字代表了撒母耳对他们的属灵寄望。撒母耳能让他们当助手,表明他们的能力和表现应该不错。但是,属圣灵的人也会生出属肉体的儿子,人若没有建立起自己与神的关系,一旦有了合适的机会,必然会显出败坏的肉体本相。所以这两位父亲面前的好儿子,一旦独立工作,就“不行他的道”(3节),“收受贿赂”(3节),违反律法(出二十三8;申十六19)。

神并没有阻挡撒母耳两个儿子的败坏,也没有兴起新的士师。因为神使用撒母耳,就像使用新约的拿细耳人施洗约翰一样,是要让他成为国度君王的开路先锋,引进合神心意的大卫王。


上图:别是巴城遗址(Tel Beer Sheva)全景。城墙里的区域并不大,其中主前11世纪的遗址只有20间房子、10间粮仓。城里的房屋主要是官邸、市场、粮仓、蓄水池等公共设施,只有少量民居。大部分居民平时都住在城外,需要做买卖或躲避战乱时才进城。


【撒上八4】“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

【撒上八5】“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别是巴”(2节)是以色列南方最偏远的城邑,撒母耳的两个儿子在那里的实权和影响都很有限,他们的腐败只是百姓立王的借口(5节)。因为“以色列的长老”(4节)并不是担心撒母耳“年纪老迈”(5节),也不是想反对腐败,而是不肯以神为王(出十五18)、不敢信靠神的保护,所以想“像列国一样”(5节),建立中央集权和常备军队,满足自己的安全感(20节)。

“像列国一样”,就是以人为王。古代中东各国的君王被认为是神明在地上的代表,集立法、执法、行政、军事和宗教的权力于一身:埃及法老被认为是太阳神之子,亚扪人的“摩洛、米勒公”和摩押的“基抹”原文也都与“王”有关。

神没有阻挡以利和撒母耳的儿子们的败坏,是要让百姓看到:祭司的儿子未必敬虔,士师的儿子未必正直,好王的儿子也不一定是好王。但百姓的灵里昏暗,反而把士师的腐败当成了立王的理由,这理由明显站不住脚:因为王是世袭的,王的儿子即使邪恶无能,也会继位为王,那时的后果将比一个腐败的士师更加可怕。

【撒上八6】“撒母耳不喜悦他们说‘立一个王治理我们’,他就祷告耶和华。”

撒母耳“不喜悦”百姓立王,因为神在以便以谢赐下的得胜(七13)已经证明:百姓得救和蒙福的唯一途径,就是除掉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祂”(七3),而不是建立一个更好的制度。人若弃绝神的安排,不管建立怎样一个人以为对的制度,所带来的结果都是偏离神。百姓当求的是求神把自己带回神的权柄底下,而不是去改变神的安排。

但撒母耳并没有立刻反对,而是先“祷告耶和华”(6节),以神的决定为决定。因为他知道,神的意念总是高过人的意念。


上图: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卡蒙(Tutankhamun,主前1332–1323在位)金面具上的秃鹫和蛇(Uraeus)。眼镜蛇乌拉厄斯(Uraeus)是女神瓦吉特(Wadjet)的象征,瓦吉特是下埃及的守护神,上下埃及统一后,与上埃及的秃鹫女神奈赫贝特(Nekhbet)一起成为埃及的守护神,而法老则被视为太阳神阿蒙(Amon)之子。


【撒上八7】“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撒上八8】“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

【撒上八9】“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

神的百姓应当永远以神为王(出十五18)。神制定律法,把管理百姓的权柄分赐给不同的领袖:摩西是先知,亚伦是祭司,约书亚是统帅,每个支派有族长、每个宗族有长老;当百姓需要拯救的时候,神又兴起士师,赐下得胜。现在,百姓要求“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5节),实际上是认为列国的君王比神更加称职,弃绝在西奈山与神所立的约(出十九6)。因此,神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7节)。

整卷士师记都告诉我们,因为百姓离弃神、敬拜偶像,所以才被神兴起仇敌管教。但百姓却不肯顺服神的管理,所以也就不敢信靠神的保护,只能靠自己来想办法。当人企图靠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但会看错问题,也会找错答案。他们无视历史的教训,把属灵的问题看作政治的问题,断定支派的松散联盟不如稳定的集权政府,认为临时召集的民兵不如训练有素的常备军;因此,百姓从一百一十年前的基甸时代开始(士八22),就认定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是“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用政治的方法来解决属灵的问题,把制度当作“别神”(8节)来事奉。亚比米勒是以色列人立王的第一次尝试(士九6),而耶弗他“作领袖、作元帅”(士十一11),权柄已经接近于王。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制度可以完美地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神指出,百姓的问题是“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8节);神也一再指出,百姓蒙福的途径,就是除掉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单单地事奉祂”(七3;书二十四23)。只要我们以神为王,不管教会、家庭和社会里有多少不完全,我们的生命都能被神炼净,最终进入神完全的国度里。如果我们逃避属灵的真相,倚靠政治、能力、技巧、资源来解决属灵的问题,结果也会陷入“事奉别神”的网罗里。

神并不是不允许立王。在百姓进入迦南之前,神已经宣告将设立“审判官”(申十六18-十七13)、“君王”(申十七14-20)、“祭司”(申十八1-8)和“先知”(申十八9-22)四种权柄。神要借着这四种权柄,显明神才是一切权柄的源头;而只有神的权柄通行的地方,才是神的国度。神也借着这种“权力分立 Separation of Powers”的模式提醒我们,得救的罪人也还是罪人,人若把权力集中在一起,固然可能一时非常高效;但一旦偏离神,就可能彻底败坏。现在百姓却要求效仿列国,立一个中央集权的王,并不是神要建立国度的道路。

虽然百姓要求立王的动机和时间都不对,但神却能借着这事来成就祂的计划。因此,既然百姓带着“最后通谍”来到神面前,神就任凭他们,让撒母耳“只管依从”(7节),并且“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9节)。“那王”(9节)原文是单数,特指百姓想立的那种王。扫罗并不是神所拣选的,而是神所指出的最符合百姓心意的王。


上图:古代以色列和美国的权力分立模式。“权力分立 Separation of Powers”是启蒙时代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年)提出的国家治理模式,将各种国家权力分散在不同的国家机关里,让这些机关之间互相制衡。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权分立 Trias Politica”的思想,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行使,使他们互相制约和平衡。美国独立革命以后,按照三权分立的思想建国。然而,在三千多年前的申命记里,神不但启示了权力分立的模式,也兴起先知作神话语的出口。天然人的罪性是不会改变的,得救的罪人也还有罪性,所以把权力集中在一起,“定于一尊”,固然可能非常高效、但也可能变得极端腐败、危险。但如果一个社会把先知摒弃在政治之外,没有先知不断提醒百姓回转向神,权力分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也可能变成暴民政治,最后也不能阻挡全民自己走向败坏和灭亡。


【撒上八10】“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

【撒上八11】“‘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

【撒上八12】“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

【撒上八13】“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做饭烤饼;”

【撒上八14】“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

【撒上八15】“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

【撒上八16】“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

【撒上八17】“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

【撒上八18】“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

“赶车、奔走在车前”(11节),原文都是指“战车”,指服兵役。“跟马”(11节)原文是“做马兵”。以色列人原来并没有常备军,所以无法制造战车、训练骑兵。只有立了王、建立了正规军队以后,才能提供战车和骑兵所需的制造、训练和维护。

“千夫长、五十夫长”(12节)指训练有素的职业军官。原来以色列人只是在战时临时召集民兵,军官都没有受过训练。

君王的税收和百姓向神的奉献一样多,都是“十分之一”(15、17节),用来维持王室、官僚体系和常备军的开支。

神通过撒母耳警告百姓,以人为王,结果将是兵役、劳役、纳税、剥夺财产、丧失自由(11-17节)。“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18节),因为“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六7),百姓必须自食其果,才能学到教训。

在给百姓立王之前,神先告诉百姓:以神为王,作神的“仆人”(17节),是叫人得着自由、享用丰富;以人为王,作人的“仆人”(17节),只会叫人丧失自由、失去丰富。神从来不勉强人,祂过去让人在伊甸园选择生命树,在西奈山选择律法,现在也让人在拉玛选择王;神每次都先清楚地把选择的结果摆在人面前,让人学习为自己“所选的”(18节)负责。

【撒上八19】“百姓竟不肯听撒母耳的话,说:‘不然!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

【撒上八20】“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

“治理我们,统领我们,为我们争战”(20节),这本是神的工作(申二十1-4),现在百姓却希望由王来执行。此时以色列人可能正面临亚扪人的威胁(十二12),又不肯信靠神的保护,所以明知后果,也情愿饮鸩止渴,坚持“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19节),以为这样就可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必每次都回转呼求神的拯救。

11-17节所描述的君王,与周围“列国”(20节)的王毫无区别。神拣选百姓,是要他们“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 (出十九5),成为“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二十三9)。但现在,百姓却要求“像列国一样”(20节),用人所立的王来代替以神为王。今天,信徒若不肯顺服神,只追求解决自己眼前的问题,也会“像列国一样”,用追随人来代替跟从神,用追随敌基督来代替跟从基督。


上图:古埃及神话中的荷鲁斯神(Horus)和赛特神(Set)按手在古埃及第二十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三世(Ramesses III,主前1186-1155年在位)的头上,给他加冕。古代中东列国的君王通常认为自己的王权来自神明,受自己所敬拜的神明委托,照管百姓和国土。因此,君王执政时带着神性,死后则成为神明。他们通常兼任立法者、执法者、祭司、军事统帅,对内保护百姓,对外掳掠扩张,用掳掠来的战利品和奴隶来减轻百姓和国家的负担。


【撒上八21】“撒母耳听见百姓这一切话,就将这话陈明在耶和华面前。”

【撒上八22】“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你只管依从他们的话,为他们立王。’撒母耳对以色列人说:‘你们各归各城去吧!’”

既然百姓一意孤行,神就任凭他们,“只管依从他们的话”(22节),这实际上是对百姓的管教(罗一24)。但神的目标不只是为了管教,更是为了成就祂荣耀的计划,照着祂的时间,将祂的国度和祂所拣选的王显出来(创四十九10;民二十四17)。所以神先让百姓“像列国一样”(20节)经历“合人心意”的扫罗王,也“像列国一样”体验君王压迫的痛苦;当百姓彻底失败以后(三十一7),百姓才能认清自己的错误,转而跟从神所造就的“合神心意”的大卫王,进而仰望那位完美的弥赛亚君王和祂的国度。

今天,我们也常常对许多地上的事物存着幻想,而神也会像对待当年的以色列人一样,任凭我们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然后又允许这些梦想逐一幻灭。到那时候,我们才能深刻体会主耶稣所说的:“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

阅读202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