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撒母耳记上第11章
经文音频朗读:
扫罗击败亚扪人
1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侍你。”
2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
3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
4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
5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问说:“百姓为什么哭呢?”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
6扫罗听见这话,就被上帝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
7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
8扫罗在比色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
9众人对那使者说:“你们要回复基列雅比人说,明日太阳近午的时候,你们必得解救。”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
10于是雅比人对亚扪人说:“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
11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12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
13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14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
15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撒上十一1】“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
【撒上十一2】“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
【撒上十一3】“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
【撒上十一4】“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
“拿辖”(1节)的意思是“大蛇”,可能是亚扪人常见的名字(撒下十七27);四十多年后大卫作王时,亚扪王也叫“拿辖”(代上十九1)。
士师时代亚扪人曾经攻打河东基列地(士十一4-5),神兴起耶弗他作士师,“亚扪人就被以色列人制伏了”(士十一33)。但神只允许耶弗他做士师6年(士十二7),而让亚扪人继续成为以色列人的“肋下的荆棘”(士二3)。现在神又允许亚扪人再次入侵,用仇敌来暴露百姓厌弃神作王的心思(十二12)。
“基列·雅比”(1节)可能是位于雅比旱溪(Wadi Yabis)旁的亚布卡拉兹废丘(Tell abu Kharaz),距离约旦河大约3公里,属于约旦河东的迦得支派,离基比亚很远。
亚扪王要求剜出投降者的“右眼”(2节),可能因为战士的左眼会被盾牌挡住,剜去右眼便无法打仗(《犹太古史记》卷6第5章70节)。
“七日”(3节)刚好够使者从基列·雅比出发,跑遍以色列全地一个来回。拿辖愿意宽限七日,可能因为他相信以色列不可能有人敢出来抵抗,想借此彻底摧毁百姓的意志,让他们甘心归顺亚扪人。基列·雅比的四百个处女曾嫁入快灭绝的便雅悯支派(士二十一8-14),与基比亚人有联姻关系,所以“百姓就都放声而哭”(4节)。
【撒上十一5】“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问说:‘百姓为什么哭呢?’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
【撒上十一6】“扫罗听见这话,就被神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
【撒上十一7】“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
扫罗已经在米斯巴被神拣选为王(十24),但许多人还没有真正接纳扫罗为王(十27),所以他仍然回到基比亚过着“田间赶牛”(5节)的农夫生活。
“被神的灵大大感动”(6节),原文是“被神的灵大大冲击”,指圣灵的催逼。在旧约时代,圣灵暂时降在人的身上,是为了赐给人特殊的事奉能力,完成工作之后就会离开,所以并不能改变人的生命。而到了新约的时代,圣灵就“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约十四17;罗八9),不但赐给我们事奉的能力,也能改变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心意更新而变化”(罗十二2)。
三百年前,那位利未人“将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的四境”(士十九29),煽动全以色列来攻打基比亚,便雅悯人和基列·雅比人几乎被杀光(士二十一6、10-11)。现在,基比亚人扫罗“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7节),号召全以色列出来抵抗外敌,拯救基列·雅比人,形成鲜明对比。
扫罗大有勇气,是因为“被神的灵大大感动”。而百姓“惧怕”(7节),不是因为怕扫罗,乃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7节),让他们看见扫罗是在执行神的权柄。神的百姓只有顺服神的权柄,才能刚强地“出来,如同一人”(7节)。
【撒上十一8】“扫罗在比色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
【撒上十一9】“众人对那使者说:‘你们要回复基列·雅比人说,明日太阳近午的时候,你们必得解救。’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
【撒上十一10】“于是雅比人对亚扪人说:‘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
【撒上十一11】“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比色”(8节)位于约旦河西以法莲支派的境内,距河东的基列·雅比大约15公里,是集结军队救援基列·雅比的合适地点。
“出来归顺”(10节),原文是“出来”,虽然这也是“开城投降”的另一种说法,但是他们出来却不是“归顺”,而是“攻击”。但这种模棱两可的用词,却让亚扪人松懈下来。
古代以色列人把晚上分为三更,“晨更”(11节)指第三更,大约是晚上两点到清晨六点。这是敌人睡意正浓的时间,扫罗趁机发动夜袭。这也是神在红海边攻击埃及军兵的时候(出十四24-27)。
百姓还是那些百姓,却一夜之间从失败变为得胜。他们的得胜不是倚靠扫罗个人的勇气和领导,而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13节)。但百姓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以后的历史证明,得胜反而使他们更加跟随人、而不是跟随神。
【撒上十一12】“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
【撒上十一13】“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撒上十一14】“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
【撒上十一15】“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12节),原文是“将他们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们”。因着扫罗的得胜,百姓现在拥戴他、跟随他,并要追究那些原来“藐视”扫罗的人(十27)。扫罗却宽容了这些反对派,因为他此时还清楚地知道,得胜并不是出于自己,而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13节)。属肉体的人也能像扫罗一样被神使用,也能有一时、一事的谦卑和宽容。但人只要还活在肉体当中,灵里暂时的清醒并不能持久,扫罗一旦坐稳了王位,谦卑就逐渐变成骄傲,宽容也逐渐变成嫉妒。
“吉甲”(14节)位于耶利哥城附近,是约书亚领百姓进迦南时行割礼的地方,后来成为约书亚征服迦南的大本营(书四19-20)。“立国”(14节)原文是“更新国度”,意思是重建神的国度,让扫罗代表神在地上管理祂的产业(十1)。撒母耳特地带领百姓到吉甲立国,在这个地方提醒百姓割礼的实际,好“敬畏耶和华,诚诚实实地尽心事奉他”(十二24)。因为人若不肯行真割礼、对付肉体,就不可能以神为王(出十五18),也就没有条件为神作王。
扫罗大约于主前1050年登基,统治以色列40年(徒十三21)。扫罗登上王位经过了三个阶段:1、私下被膏抹(十1);2、公开被拣选(十24);3、战场得印证(15节)。在人看来,扫罗的家世、身材、人品都出众(九1-5),又有神的拣选(十21)、圣灵的感动(6节)、领导能力和战绩(7-11节),还有领袖的度量(13节),具备了理想的君王素质。但神很快就让我们看见,这些只是“列国”(八20)的标准,却不是神国的标准;因为属肉体的人即便有再好的素质,最后都会全然败坏。
上图:扫罗攻打亚扪人:1、亚扪人逼迫基列·雅比,基列·雅比人就向扫罗求救(撒上十一1-5);2、扫罗招聚了各支派的三十三万人到比色聚集(撒上十一6-8);3、扫罗把以色列人分为三路,在清晨时攻击亚扪人,到了近午时分,亚扪人被击败(撒上十一11),之后撒母耳带领众百姓在吉甲正式立扫罗为以色列王(撒上十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