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12月9日撒母耳记上第10章精读

2024-12-0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绿-撒上精读.jpg

撒母耳记上第10章


经文音频朗读:


1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2你今日与我离别之后,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他们必对你说:‘你去找的那几头驴已经找着了。现在你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你担忧,说:我为儿子怎么才好呢?’

3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上帝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

4他们必问你安,给你两个饼,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

5此后你到上帝的山,在那里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

6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

7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作,因为上帝与你同在。

8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9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上帝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

10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上帝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

11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什么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2那地方有一个人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后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3扫罗受感说话已毕,就上邱坛去了。

14扫罗的叔叔问扫罗和他仆人说:“你们往哪里去了?”回答说:“找驴去了。我们见没有驴,就到了撒母耳那里。”

15扫罗的叔叔说:“请将撒母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我。”

16扫罗对他叔叔说:“他明明地告诉我们驴已经找着了。”至于撒母耳所说的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


抽签得扫罗为王

17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

18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说:‘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又救你们脱离欺压你们各国之人的手。’

19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上帝,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现在你们应当按着支派宗族,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20于是撒母耳使以色列众支派近前来掣签,就掣出便雅悯支派来;

21又使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近前来,就掣出玛特利族;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

22就问耶和华说:“那人到这里来了没有?”耶和华说:“他藏在器具中了。”

23众人就跑去从那里领出他来。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24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

25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然后遣散众民,各回各家去了。

26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有上帝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

27但有些匪徒说:“这人怎能救我们呢?”就藐视他,没有送他礼物,扫罗却不理会。


今日背诵金句

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上帝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撒上10:9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撒上十1】“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祂产业的君吗?”

受膏的仪式,是将膏油倒在人的头上,在旧约中只有三种职分需要受膏:祭司、君王和先知。古代赫人的传统,是百姓膏立君王,象征百姓接受君王的统治;而古埃及的传统,则是法老膏立其臣子和诸侯(Vassal Kings),象征他们是法老的仆人,管理法老的产业。撒母耳膏扫罗,代表将他分别为圣归与神,作为神的仆人执行特殊的任务。“君”(1节;十16)原文是“领袖、统治者、王子”。以色列人是神的“产业”(出三十四9),不是君王的私有财产,神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王。“祂产业的君”(1节),表明以色列的王不是集权君王,而是作为神的仆人(Vassal)来管理神的“产业”。

新约信徒将来与基督“一同作王”(提后二12;启二十二5),同样是首先受神膏抹作万王之王的仆人(林后一21),然后才能管理祂的产业。

【撒上十2】“你今日与我离别之后,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他们必对你说:“你去找的那几头驴已经找着了。现在你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你担忧,说:我为儿子怎么才好呢?””

【撒上十3】“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神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

【撒上十4】“他们必问你安,给你两个饼,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

【撒上十5】“此后你到神的山,在那里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

【撒上十6】“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

【撒上十7】“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做,因为神与你同在。”

【撒上十8】“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拉结的坟墓”(2节)位于从耶路撒冷到伯利恒的路上( 创四十八7)。

“他泊的橡树”(3节)位于伯特利附近。“伯特利”(3节)位于以法莲支派境内,亚伯拉罕、雅各都在此筑过坛,这些坛当时可能还在,所以有人会在那里敬拜神。

七十士译本在“两个饼”(4节)前面多加了“摇祭”,表明这两个饼是“摇祭用的饼”。可能扫罗受膏后,已经被分别为圣,所以可以分享祭司专用的摇祭饼。大卫受膏后,也和扫罗一样吃了分别为圣的陈设饼(撒上二十一4)。

“神的山”(5节)原文是“神的基比亚”,可能就是扫罗的家乡“基比亚”(26节),所以这里有人认识扫罗。山上可能有祭坛,此时被非利士人的防营所霸占(十三3)。

“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6节),原文是“耶和华的灵必大大冲击你”,指圣灵的催逼。“变为新人”(6节)原文是“变为另一个人”,能力足以领导以色列人。

“趁时而做”(7节)原文是“做你手所找到的”,也就是“做该做的”,意思是要扫罗跟着先知“受感说话”。

“吉甲”(8节)位于耶利哥附近,海拔约负300米,所以说“下到吉甲”(8节)。

扫罗从来没有作王的想法,自然会觉得受膏心里害怕。因此,撒母耳主动告诉扫罗三个“兆头”(7节),作为神拣选他、与他同在的记号:1、寻回丢失的驴(2节),确保他能结束过去的责任,开始新的职事;2、得到两个献祭的饼(3-4节),确保百姓将接受他为受膏者;3、在先知中说预言(5-6节),确保他将得到圣灵所赐的能力。一旦这些兆头都应验了(7节),就证明神与扫罗同在,扫罗便有足够的信心去接受任务。

【撒上十9】“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神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

【撒上十10】“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

【撒上十11】“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什么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撒上十12】“那地方有一个人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后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撒上十13】“扫罗受感说话已毕,就上邱坛去了。”

“赐他一个新心”(9节),原文是“转变他,给他另一颗心”。扫罗受膏后,神立刻把做王的能力赐给扫罗,却不是改变他的生命。扫罗有“一个新心”,只是指得着了圣灵的能力,却不是得着圣灵的内住,他还是一个属肉体的人。

“神的灵必大大感动他”(10节),原文是“神的灵大大冲击他”,指圣灵的催逼。“受感说话”(10节)原文是“说预言”。

“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12节),可能因为扫罗与这些先知一同“受感说话”,所以被人嘲讽他们的身分不明。

“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12节),可能因为人对扫罗的突然变化深感惊奇,所以后来这话成了以色列人的谚语,形容判若两人的巨大变化。

“邱坛”(13节)原文前面有定冠词,特指先知们刚下来的那个邱坛(5节)。

【撒上十14】“扫罗的叔叔问扫罗和他仆人说:‘你们往哪里去了?’回答说:‘找驴去了。我们见没有驴,就到了撒母耳那里。’”

【撒上十15】“扫罗的叔叔说:‘请将撒母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我。’”

【撒上十16】“扫罗对他叔叔说:‘他明明地告诉我们驴已经找着了。’至于撒母耳所说的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

“扫罗的叔叔”(14节),可能就是在邱坛遇见的认识他的人(11节)。“国事”(16节)原文是“王室的事情”。此时扫罗非常低调、谨慎,并没有泄漏受膏的事。

【撒上十17】“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

【撒上十18】“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又救你们脱离欺压你们各国之人的手。””

【撒上十19】“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神,说:“求祢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现在你们应当按着支派、宗族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虽然撒母耳已经私下膏立了扫罗(1节),但还需要召集各支派的领袖到米斯巴,让百姓见证神的拣选。“米斯巴”(17节)位于便雅悯境内,在基比亚西北约5公里,约柜此时从“基列·耶琳”(七2)临时运到了米斯巴,所以说以色列人被“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17节)。三百多年前,以色列人被“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士二十1),要攻打基比亚;现在,以色列人被“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要膏立一位基比亚人作王,这实在是一个讽刺。

在士师时代,神不但屡次兴起士师,从外邦人手中拯救了百姓;埃及的军队也曾多次穿过迦南地,却没有攻击以色列人,反而抑制了周围列国对迦南地的觊觎。但百姓却不认为神救他们“脱离一切灾难”(19节),反而执意要“立一个王治理我们”(19节)。

【撒上十20】“于是,撒母耳使以色列众支派近前来掣签,就掣出便雅悯支派来;”

【撒上十21】“又使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近前来,就掣出玛特利族,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

【撒上十22】“就问耶和华说:‘那人到这里来了没有?’耶和华说:‘他藏在器具中了。’”

【撒上十23】“众人就跑去从那里领出他来。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

【撒上十24】“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

当神兴起摩西、约书亚和士师的时候,从来不用“掣签”(20节)的方法,而是直接把那个人兴起来。神用“掣签”的方法拣选扫罗,并非因为他合神心意,只是指出他正是百姓“所求所选的王”(十二13)。属肉体的人都是“看外貌”(十六7),所以当撒母耳说:“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24节),百姓就欢呼“愿王万岁”(24节)。

“器具”(22节),指行李。扫罗藏在行李中,表明他此时还很谦卑,也表明他对承担君王的职责还缺乏信心。

“愿王万岁”(24节)原文是“愿王活着”,意思就是“万岁”。

【撒上十25】“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然后遣散众民,各回各家去了。”

【撒上十26】“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有神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

【撒上十27】“但有些匪徒说:‘这人怎能救我们呢?’就藐视他,没有送他礼物;扫罗却不理会。”

“国法”(25节)原文是“王室的律例”,指律法中对君王的权利及责任的规定(申十七14-20)。

“神感动的一群人”(26节),原文是“神触摸他们心的一群勇士”。虽然扫罗还不敢承担君王的职责,但神不但拣选了扫罗,也为他预备了常备军,为他准备好了一切。

“匪徒”(27节)原文是“卑鄙的小人”。

扫罗还没有开始作王,就暴露了以人为王的欠缺。因为属肉体的人既然不肯以神为王(出十五18),必然是以自己的利益作为立王的标准。各人的利益不同,君王就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立王的方式无论是世袭、内定、还是民主选举,只要有一部分人的利益得不着满足,百姓都会怨声载道。因此,百姓对扫罗作王反应不一,有人“欢呼”(24节),有人连神的拣选也敢“藐视”(27节)。


上图:撒母耳膏扫罗:1、扫罗四十岁时奉派寻找几头失去的驴子,到了拉玛,撒母耳膏他做以色列的王(撒上九3-十8);2、扫罗回到基比亚,神的灵大大地感动他,就在众先知中受感说话(撒上十9-16);3、扫罗到了米斯巴,撒母耳在众人前抽签,抽出扫罗,就立他作以色列的王(撒上十17-2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