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1月8日撒母耳记下第1章精读

2025-01-0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撒下精读.jpg

撒母耳记下视频介绍

撒母耳记下第1章


经文音频朗读:


大卫听到扫罗的死讯

1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2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

3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

4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仆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5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

6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

7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

8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

9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

10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11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

12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

13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

14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

15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

16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


大卫为扫罗和约拿单作哀歌

17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

18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

19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

20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

21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仿佛未曾抹油。

22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

23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

24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

25英雄何竟在阵上仆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

26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

27英雄何竟仆倒!战具何竟灭没!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撒下一1】‘扫罗死后,大卫击杀亚玛力人回来,在洗革拉住了两天。’

扫罗大约死于主前1010年,扫罗的死亡是大卫做王的开始,神将用大卫的宝座预表弥赛亚永远的王权(诗八十九4、29),大卫和他所建立的国度,预表基督和祂将成就的神的国度。

《撒母耳记下》从大卫做王开始,到大卫预备材料建造圣殿结束。在神的计划里,大卫一生有两个使命:第一是做王,借着国度来恢复神在地上的权柄;第二是预备建造圣殿,借着圣殿来恢复神在地上配得的敬拜。

国度是关乎神的权柄,敬拜是关乎神的荣耀。这正是主耶稣所教导的祷告:‘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祢的国降临;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9-10)。神整个救赎的计划,就是要把人恢复到一个地步,得着神儿子的生命,不但接受神的权柄,而且承认神是唯一配受敬拜的。那时,神就可以‘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

【撒下一2】‘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头蒙灰尘,到大卫面前伏地叩拜。’

【撒下一3】‘大卫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说:“我从以色列的营里逃来。”’

【撒下一4】‘大卫又问他说:“事情怎样?请你告诉我。”他回答说:“百姓从阵上逃跑,也有许多人仆倒死亡;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也死了。”’

【撒下一5】‘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怎么知道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死了呢?”’

【撒下一6】‘报信的少年人说:“我偶然到基利波山,看见扫罗伏在自己枪上,有战车、马兵紧紧地追他。’

【撒下一7】‘他回头看见我,就呼叫我。我说:“我在这里。”’

【撒下一8】‘他问我说:“你是什么人?”我说:“我是亚玛力人。”’

【撒下一9】‘他说:“请你来,将我杀死;因为痛苦抓住我,我的生命尚存。”’

【撒下一10】‘我准知他仆倒必不能活,就去将他杀死,把他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拿到我主这里。”’

‘衣服撕裂,头蒙灰尘’(2节)表示哀恸,是当时报噩讯者的习俗。

扫罗既然不肯死在‘未受割礼的人’(撒上三十一4)手中,怎么肯死在以色列人的世仇‘亚玛力人’(8节)手中?这位亚玛力人所说的故事是虚构的,他声称杀死扫罗,是以为可以从扫罗的政敌大卫那里得到奖赏。

‘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10节)都是君王身份的象征,这个亚玛力人用这些物品作为杀死扫罗的证据。

从北方的基利波山到南方的洗革拉,大约有170公里,需要走四天时间。报信的少年人在大卫回到洗革拉之后的‘第三天’(2节)到达,表明大卫打败亚玛力人的那天(撒上三十17),就是扫罗战败的那天。当‘凡亚玛力人所掳去的,无论大小、儿女、财物,大卫都夺回来,没有失落一个’(撒上三十19),并且得着更丰盛的时候,另一位亚玛力人却取下了扫罗的‘头上的冠冕、臂上的镯子’(10节),拿走了他的荣耀;而大卫刚刚‘击杀亚玛力人回来’(1节),竟然有个亚玛力人亲口见证自己‘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16节),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



上图:基利波山和耶斯列平原。基利波山靠近耶斯列平原的北岭,被称为 ‘扫罗之肩 Saul's Shoulder’,可以俯瞰耶斯列平原和伯珊,扫罗就战死在这里。


【撒下一11】‘大卫就撕裂衣服,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

【撒下一12】‘而且悲哀哭号,禁食到晚上,是因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倒在刀下。’

【撒下一13】‘大卫问报信的少年人说:“你是哪里的人?”他说:“我是亚玛力客人的儿子。”’

【撒下一14】‘大卫说:“你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怎么不畏惧呢?”’

【撒下一15】‘大卫叫了一个少年人来,说:“你去杀他吧!”’

【撒下一16】‘大卫对他说:“你流人血的罪归到自己的头上,因为你亲口作见证说:“我杀了耶和华的受膏者。””少年人就把他杀了。’

‘撕裂衣服’(11节)表示哀悼、痛苦。大卫以神的心为心,所以不但为神的受膏者——‘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12节)而悲痛,也为神的百姓——‘耶和华的民以色列家的人’(12节)而悲痛。

‘亚玛力客人’(13节)原文是‘亚玛力寄居者’,即侨居以色列的亚玛力人。

大卫在这样惊人的消息面前,心里非常明亮。神曾经两次把扫罗的性命交在大卫手中(撒上二十四4;二十六8),但他‘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耶和华的受膏者’(撒上二十六11)。大卫并不相信这位亚玛力人杀了扫罗(四10),但他居然敢以‘伸手杀害耶和华的受膏者’(14节)为理由来讨赏,就应当严惩不贷。这位亚玛力人没料到大卫居然把‘耶和华的受膏者’的身份看得比自己的王位和恩怨更大,结果白白地丧了性命。

【撒下一17】‘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

【撒下一18】‘且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这歌名叫“弓歌”,写在雅煞珥书上。’

大卫并没有为逼迫他的人去世而幸灾乐祸,也没有因为不再有人追赶他而欢天喜地,却‘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17节)。这首诗歌显明大卫的生命已经长大到一个程度,对逼迫他的人没有丝毫的怨恨,心里所挂念的是神的国度和神的见证。

大卫‘吩咐将这歌教导犹大人’(18节),因为犹大人也跟随扫罗和约拿单去作战。犹大妇女怎样为儿子和丈夫哀哭,也为以色列的王和他的儿子哀哭。

‘弓歌’(18节)原文是‘弓’,歌名为‘弓’,可能因为扫罗被弓箭手射伤而死(撒上三十一3),也可能是因为歌中提到了‘约拿单的弓’(22节)。

‘雅煞珥书’(18节)可能是古代以色列的诗集(书十13),现已失传。

【撒下一19】‘歌中说:以色列啊,你尊荣者在山上被杀!大英雄何竟死亡!’

【撒下一20】‘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免得非利士的女子欢乐;免得未受割礼之人的女子矜夸。’

【撒下一21】‘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因为英雄的盾牌在那里被污丢弃;扫罗的盾牌仿佛未曾抹油。’

‘迦特、亚实基伦’(20节)代表非利士地。以色列是神的见证,现在神的见证受了损害,所以大卫不愿意这个消息在非利士传开,免得神的名被羞辱。一个生命不成熟的人,碰到难处的时候,常常是用神的荣耀来换取自己的喜乐、平安。而一位真正爱神、顺服神的人,看重神的荣耀过于个人的得失,在难处里所注意的是神的名、神的荣耀,而不是自己的利益、安危和恩怨。

虽然扫罗追赶了大卫十多年,但大卫仍然尊他为以色列的‘尊荣者’(19)、四次称赞他是‘大英雄’(19、21、25、27节)。一个属肉体的人,总是注意别人的‘肉体’、不肯放过别人的残缺,所以自以为义地论断人;只有属圣灵的人,才能警惕自己的‘旧人’、注意弟兄的‘新人’,欣赏神在别人身上的工作,所以‘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二3)。

‘基利波山’(21节)是扫罗战死的地方(撒上三十一8)。扫罗和众子仆倒的北岭至今都是不毛之地,应验了大卫的咒诅:‘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21节)。

古代以色列的木制盾牌外面绷着皮革,使用后需要抹油维护,‘扫罗的盾牌’(21节)可能比喻扫罗是‘耶和华的受膏者’(14节)。‘未曾抹油’(21节),意思是被丢弃了。


上图:扫罗战死的基利波山北岭,至今仍是一片不毛之地,与山脚肥沃的耶斯列平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应验了大卫的咒诅:‘基利波山哪,愿你那里没有雨露!愿你田地无土产可作供物’(撒下一21)。


【撒下一22】‘约拿单的弓箭非流敌人的血不退缩;扫罗的刀剑非剖勇士的油不收回。’

【撒下一23】‘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

【撒下一24】‘以色列的女子啊,当为扫罗哭号!他曾使你们穿朱红色的美衣,使你们衣服有黄金的妆饰。’

‘相悦相爱’(23节)原文是‘被人所爱,令人喜悦’。

扫罗作王,最多使百姓能‘穿朱红色的美衣、衣服有黄金的妆饰’(24节),却因为自己不肯顺服神,所以也不能带领以色列全家归向神,把神的百姓建立起来事奉神。

大卫没有因着个人的恩怨把扫罗踩到脚底下,而是述说扫罗父子的英勇(22节)和情深(23节),思想他被神建立、使用的地方。扫罗虽然是属肉体的王,但他作为神的受膏者,也曾经是神赐福百姓的管道(24节)。他虽然失败了,但神在他身上所显出的工作却不会失败。

没有人有资格去论断扫罗,只有神自己可以审判祂的受膏者。圣经所记录的神百姓的软弱,‘都是我们的鉴戒’(林前十6),却不是我们批评、论断的对象。因为我们并没有比他们更刚强,只是比他们更蒙恩,因为有圣灵常与我们同在(约十四16-17)。

【撒下一25】‘英雄何竟在阵上仆倒!约拿单何竟在山上被杀!’

【撒下一26】‘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你向我发的爱情奇妙非常,过于妇女的爱情。’

‘我甚喜悦你’(26节)原文是‘你甚喜悦我’。‘你向我发的爱情’(26节),原文是‘你向我发的爱’。‘妇女的爱情’(26节),原文是‘女人的爱’。

真正的‘爱’就是‘舍己’(加二20)。约拿单对大卫的爱正是从神而来的‘舍己’的爱,超越了‘妇女的爱情’。

【撒下一27】‘英雄何竟仆倒!战具何竟灭没!’

虽然神说:‘我在怒气中将王赐你,又在烈怒中将王废去’(何十三11)。但扫罗死了,被扫罗追杀了十多年的大卫却没有高兴,也没有抹黑、揭短,而是为着扫罗的死而痛哭;正如耶路撒冷的人即将把主耶稣钉上十字架,主耶稣却为耶路撒冷而哀哭(路十九41)。当大卫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恩怨,也完全忘记了自己,心中所想的只有神的荣耀的时候,他的生命就成熟到可以坐上宝座了。


《撒母耳记》背景

  在希伯来文圣经中,《撒母耳记上、下》是一卷书,紧接着《士师记》,之后是《列王纪》。七十士译本为了方便,将《撒母耳记》和《列王纪》各分为上下两册。希腊文七十士译本把《撒母耳记上、下》和《列王纪上、下》合称为《王国记一、二、三、四卷》,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称之为《列王纪一、二、三、四卷》。《撒母耳记》记录了主前11世纪初叶到10世纪早期撒母耳、扫罗和大卫的历史,叙述神怎样照着祂对列祖的应许,在百姓中兴起君王(创十七6;三十五11;四十九10),用大卫的宝座来预表基督永恒的王权,用大卫的王国来预表基督永恒的国度(撒下七16)。

  《撒母耳记》是在圣灵的管理下,由多部文献编撰而成的。先知撒母耳可能是《撒母耳记上》前二十四章的作者 ,而先知拿单与迦得的书(代上二十九29)、诗歌《雅煞珥书》(撒下一18)也被编辑在内。撒母耳是书中的三位主角之一,他是最后一位士师,也是祭司和先知。神借着他带领百姓回转归向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了‘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的混乱与黑暗,也脱离了非利士人的辖制;神又借着他膏立了另外两位主角扫罗(撒上十1)和大卫(撒上十六13)为王,使以色列从士师时代进入了王国时代。而‘撒母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祂的名是神’,也是‘求’神(撒上一27)、‘归于’神(撒上一28)的谐音,因此,以‘撒母耳’为书名,能贴切地表明神是历史的主宰。

  《撒母耳记》不但是历史的记录,也是先知的话语,所以在希伯来圣经《塔纳赫》(תנ״ך‎‎ / Tanakh)中被列为《早期先知书》(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的第三卷。先知的作品从来都不是为了写历史而记录历史,他们更关心的是神借着历史所显明的心意,好作为后人的鉴戒。因此,《撒母耳记》中人物、事件所占的篇幅,并不是按其政治地位、执政时间或治国成就,也没有罗列所有的历史资料,而是按照属灵的意义加以取舍、整理。例如:以利当士师四十年,但他的政绩却从未被提及;扫罗作王四十年,除了早期的争战以外,其他的事迹也鲜有记述。相反,圣灵却借着三对人物,让我们看到:同样是神的百姓,里面却有两种不同的生命,因此向神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人生也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结局:

两种生活:属肉体的毗尼拿和属圣灵的哈拿(撒上一1-二11);

两种事奉:属肉体的以利和属圣灵的撒母耳(撒上二12-七17);

两种君王:属肉体的扫罗王(撒上八1-十五35)和属圣灵的大卫王(撒上十六1-撒下二十四25)。

  圣灵要我们在《撒母耳记》里看清这两种生命的结局,也认识神对付我们的肉体,破碎旧人、造就新人的过程:‘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因为不服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如果神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罗八6-9)。因此,每一位信徒都‘当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不放纵肉体的情欲’(加五16),而是甘心接受十字架的对付。这样,神的手就能把我们模造成‘合祂心意的人’(十三14),好让我们能成为‘合乎主用’的‘贵重的器皿’(提后二21)。

  《撒母耳记》的最后成书时间可能是在所罗门死后、北国灭亡之前(撒上二十七6),目的是为了向南北分裂后陷入失败的以色列人说明,神的选民为什么会沦落到当时可怜的光景,神对大卫宝座的应许到底有没有前途?先知所要传达的信息是:神是历史的掌管者,百姓在应许之地的生存、国家的兴亡,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忠于圣约、遵守神的律法(申二十八)。虽然以色列的失败可以追溯到所罗门的败坏,甚至远至大卫的犯罪、士师时代的败坏,但在失败中的百姓也可以盼望:不管人怎样软弱、失败,神都有办法挽回自己的百姓,把‘属肉体’(罗八8)的生命改变成‘属圣灵’(罗八9)的生命,把全然败坏的亚当后裔造就成合神心意的君王(徒十三22),将来在荣耀的国度里‘与基督一同作王’(启二十6),‘直到永永远远’(启二十二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