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1月14日撒母耳记下第5章精读

2025-01-0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绿-撒下-精读.jpg

撒母耳记下第5章


经文音频朗读:


大卫作犹大和以色列王(代上11:1-9,14:1-7)

1以色列众支派来到希伯仑见大卫,说:“我们原是你的骨肉。

2从前扫罗作我们王的时候,率领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华也曾应许你说:‘你必牧养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

3于是以色列的长老都来到希伯仑见大卫王,大卫在希伯仑耶和华面前与他们立约,他们就膏大卫作以色列的王。

4大卫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在位四十年。

5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零六个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犹大王三十三年。

6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对大卫说:“你若不赶出瞎子、瘸子,必不能进这地方。”心里想大卫决不能进去。

7然而大卫攻取锡安的保障,就是大卫的城。

8当日大卫说:“谁攻打耶布斯人,当上水沟攻打我心里所恨恶的瘸子、瞎子。”从此有俗语说:“在那里有瞎子、瘸子,他不能进屋去。”

9大卫住在保障里,给保障起名叫大卫城。大卫又从米罗以里,周围筑墙。

10大卫日见强盛,因为耶和华万军之上帝与他同在。

11推罗王希兰将香柏木运到大卫那里,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给大卫建造宫殿。

12大卫就知道耶和华坚立他作以色列王,又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国兴旺。

13大卫离开希伯仑之后,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儿女。

14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儿子,是沙母亚、朔罢、拿单、所罗门、

15益辖、以利书亚、尼斐、雅非亚、

16以利沙玛、以利雅大、以利法列。


战胜非利士人(代上14:8-17)

17非利士人听见人膏大卫作以色列王,非利士众人就上来寻索大卫。大卫听见,就下到保障。

18非利士人来了,布散在利乏音谷。

19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耶和华说:“你可以上去,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

20大卫来到巴力毗拉心,在那里击杀非利士人,说:“耶和华在我面前冲破敌人,如同水冲去一般。”因此称那地方为巴力毗拉心。

21非利士人将偶像撇在那里,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拿去了。

22非利士人又上来,布散在利乏音谷。

23大卫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转到他们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

24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急速前去,因为那时耶和华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

25大卫就遵着耶和华所吩咐的去行,攻打非利士人,从迦巴直到基色。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撒下五1】“以色列众支派来到希伯仑见大卫,说:‘我们原是你的骨肉。”

【撒下五2】“从前扫罗作我们王的时候,率领以色列人出入的是你;耶和华也曾应许你说:“你必牧养我的民以色列,作以色列的君。’”

【撒下五3】“于是以色列的长老都来到希伯仑见大卫王,大卫在希伯仑耶和华面前与他们立约,他们就膏大卫作以色列的王。”

【撒下五4】“大卫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在位四十年;”

【撒下五5】“在希伯仑作犹大王七年零六个月,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和犹大王三十三年。”

大卫在七年半的等候里经历了两次试探:第一次是押尼珥的试探,大卫差一点上当(三13),但被神在关键时刻阻止了;而第二次是利甲和巴拿的试探,大卫已经学到了功课,所以断然拒绝(四12)。现在,神的时间到了,既不是倚靠个别权贵或者投机分子的拥立,也不是倚靠内战,而是神感动“以色列的长老都来到希伯仑见大卫王”(3节),并且有四千六百利未人、三千七百亚伦的后裔,三十三万一千五百各支派的勇士(代上十二24-37),“要照耶和华的话,将扫罗的国位归与大卫”(代上十二23)。虽然中间经过了许多波折、误解,但百姓最终还是同心合意地拥立大卫,正显明大卫作王是神的作为,因为“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十九26)。

大卫一生曾经三次受膏:第一次撒母耳在伯利恒膏他作神百姓的王(撒上十六13),第二次是犹大支派在希伯仑膏他“作犹大家的王”(二4),第三次是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长老在希伯仑膏他“作以色列的王”(3节)。

受膏的仪式,是将膏油倒在人的头上。在旧约中只有三种职分需要受膏:祭司、君王和先知。古埃及的传统,是法老膏立其臣子和诸侯(Vassal Kings),象征他们是作为法老的仆人、管理法老的产业;撒母耳膏大卫,也是象征将他分别为圣归与神,作为神的仆人、成为管理神产业的君。古代赫人的传统,则是百姓膏立君王,象征接受君王的统治;而“以色列的长老”(3节)膏大卫,也是象征接受大卫的统治。

“以色列众支派”(1节)早就知道神已经拣选大卫(2节),也愿意接受大卫作王(三17),但却不得不附从押尼珥拥立扫罗家。现在按着人看,米非波设还可以继承扫罗的王位(四4),但神已经让百姓清楚地看见神的安排,就是“大卫家日见强盛,扫罗家日见衰弱”(三1)。当他们认识到前面只有一条出路的时候,才能甘心乐意地接受神的受膏者为王。

这也是我们生命成长的经历:每个信徒都知道应该接受基督为王,但却不得不“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七23)。人没有办法靠自己的努力来“脱离这取死的身体”(罗七24),但神借着十字架不断地对付我们,让我们里面的旧人“日见衰弱”、新人“日见强盛”。当我们认识到“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6)的时候,才能甘心乐意地接受基督为王。

大卫“登基的时候年三十岁”(4节),利未人开始在圣殿事奉(民四3;代上二十三3)、约瑟做埃及宰相(创四十一46)、主耶稣开始传福音的年龄也是三十岁(路三23)。大卫“在位四十年”(4节),大约是主前1010-970年。


上图:大卫在希伯仑作犹大和以色列王:1、犹大人在希伯仑膏大卫作犹大家的王(撒下二1-4),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在玛哈念作以色列王两年六个月,统治除了犹大地以外各支派已佔有之地,其间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常有战争,但以色列渐衰(撒下二8-10);2、伊施波设的元帅押尼珥,领人从玛哈念到基遍去,与犹大的勇士对阵,前者大败,死了三百六十人,但犹大人只死了十九人(撒下二12-31),押尼珥要归顺大卫,但在希伯仑被约押所杀,大卫为押尼珥哀悼(撒下三12-39);3、伊施波设被他的两个军长利甲和巴拿所杀,又割下他的首级拿到希伯仑去献给大卫,但被大卫所杀(撒下四5-12),以色列人到希伯仑膏大卫作以色列人的王,以色列从别是巴到但再度统一(撒下五1-5)。


【撒下五6】“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到了耶路撒冷,要攻打住那地方的耶布斯人。耶布斯人对大卫说:‘你若不赶出瞎子、瘸子,必不能进这地方’;心里想大卫决不能进去。”

【撒下五7】“然而大卫攻取锡安的保障,就是大卫的城。”

希伯仑属于犹大支派,离北方十一支派比较远,因此,大卫需要一个更理想的首都,才能促进神百姓的合一。耶路撒冷位于犹大和便雅悯两个支派的边界上,现在不属于任何支派,超越了支派之间的竞争,是作十二支派首都的最佳地点。

耶路撒冷在亚伯拉罕的时代就已经是一座王城(创十四17-19),水源充足,居高临下,东、南、西三面都有山谷作屏障,易守难攻。因此,虽然以色列人已经进入迦南四百多年,但耶布斯人还是牢牢占据着耶路撒冷(书十五63)。耶路撒冷位于从约旦河东经耶利哥通往沿海大道的东西大道之侧,又在从别是巴穿越中央山地通往北方的南北大道之旁,位置十分关键。大卫如果要完全取得神的应许之地,首先也应当攻取耶路撒冷。

“你若不赶出瞎子、瘸子,必不能进这地方”(6节),意思是“我们只需要瞎子、瘸子,就可以把你打退”。

“锡安”(7节)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后来被用来代称整个耶路撒冷城,圣殿所在的摩利亚山也被称为锡安山。“锡安的保障”(7节)意思是“锡安的要塞”,被大卫攻取后,被改名为“大卫的城”(7节)。


上图:大卫时代的锡安——大卫城——示意图。当时还没有建圣殿。大卫购得了右上方的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撒下二十四24-25),后来所罗门在此建造了圣殿,被称为圣殿山。


【撒下五8】“当日,大卫说:‘谁攻打耶布斯人,当上水沟攻打我心里所恨恶的瘸子、瞎子。’从此有俗语说:‘在那里有瞎子、瘸子,他不能进屋去。’”

耶路撒冷的水源来自城东南汲沦谷的地下间歇泉基训泉(代下三十二30),“水沟”可能是从基训泉引水入城的沃伦竖井(Warren’s Shaft),约押首先从这条秘密水道攻进耶路撒冷(代上十一6)。

耶布斯人夸口“瘸子、瞎子”(6节)就足以守住耶路撒冷,所以大卫就用“瘸子、瞎子”来代表城里的守卫者。


上图:至今仍然按时喷涌的地下间歇泉基训泉(Gihon Spring),冬季一天能喷水3-5次、夏天2次、秋天1次。耶路撒冷城建在山上,饮水倚靠城内的贮水池和城外的水泉。最近的水泉是城东南山下汲沦谷(Kidron Valley)的基训泉,地势比较低,没有办法用城墙保护,战时只能通过秘密通道引水入城。

上图:从基训泉引水入城的沃伦竖井(Warren’s Shaft)。1867年,英国工程师查尔斯·沃伦爵士(Charles Warren)发现有一条水渠从基训泉经过20米到达一个池子,池子上方有一个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14米竖井,城里的人可以在竖井的顶部用绳子放下容器,从下面的水池打水。另有一条水平隧道从这个竖井延伸约39米通入城内。耶布斯人遇到敌人进攻时,不能到城墙外面打水,就通过这条隧道取水。约押和手下很可能就是从这条隧道进城的。


【撒下五9】“大卫住在保障里,给保障起名叫大卫城。大卫又从米罗以里,周围筑墙。”

【撒下五10】“大卫日见强盛,因为耶和华——万军之神与他同在。”

“保障”(9节)就是“锡安的保障”(7节),被大卫攻取后改名为“大卫城”,成为以色列的首都。

“米罗”(9节)的意思是“壁垒、土墩”,可能是大卫城斜坡上的护土坡。

耶路撒冷虽然被分给了便雅悯支派(书十八28),但便雅悯和犹大支派都没能攻取它(书十五63;士一21),实际上这城不属于任何支派,只属于神,因为神要拣选这个不属于任何支派的耶路撒冷作立祂名的地方(王上十一36)。

耶路撒冷离扫罗的京城基比亚只有6公里,但扫罗做王四十年都不能占领它。而大卫之所以能攻取耶路撒冷,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比扫罗更强,是因为“神与他同在”(10节)。而将来耶路撒冷能在战争中屹立不动,也是因为“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诗四十六5)。

当大卫毫无保留地顺服神、倚靠神的时候,神的能力和权柄就在他身上显明出来,让他“日见强盛”(10节)。这是神第一次印证坚立大卫作王(10节)。


上图:考古学家在大卫城遗址挖掘出来的主前13-12世纪的“阶梯石构”(Stepped Stone Structure),这是一个用小石块堆砌成的地基和护土坡,高度超过15米,很可能就是撒下五9提到的“米罗”。大卫城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必须先用地基和护土坡搭一个平台,然后才能在平台上建筑城墙。即使是在城里,也必须先平整地基,才能建造房屋。


【撒下五11】“推罗王希兰将香柏木运到大卫那里,又差遣使者和木匠、石匠给大卫建造宫殿。”

【撒下五12】“大卫就知道耶和华坚立他作以色列王,又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国兴旺。”

“推罗”(11节)是以色列北部地中海的腓尼基海港,出口香柏木,腓尼基人的建筑技术很好。推罗王与大卫建交,帮助大卫建造宫殿,将来也帮助所罗门建造圣殿(王上五7-8),这是神第二次印证坚立大卫作王(12节)。

生长于黎巴嫩森林的香柏树生长速度缓慢,高度可达40米,主干直径可达2.5米。“香柏木”(11节)纹理细致、经久耐用,高树脂含量能防止霉菌的生长。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都进口香柏木,作为庙宇和宫殿的上等木料。

推罗从此与以色列一直保持互惠的贸易关系,推罗提供木料和建筑工匠,以色列提供农产品(王上五11),并控制从内陆到推罗的商业大道。

【撒下五13】“大卫离开希伯仑之后,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又生儿女。”

【撒下五14】“在耶路撒冷所生的儿子是沙母亚、朔罢、拿单、所罗门、”

【撒下五15】“益辖、以利书亚、尼斐、雅非亚、”

【撒下五16】“以利沙玛、以利雅大、以利法列。”

当“大卫日见强盛”(10节)的时候,危机也潜伏下来。大卫渐渐跟随周围列国的行事方法,违反了神的律法:“也不可为自己多立妃嫔,恐怕他的心偏邪”(申十七17)。大卫“在耶路撒冷又立后妃”(13节),很可能是效法外邦人搞政治联姻。后来所罗门也效法大卫,用联姻来建立国际联盟(王上十一1-3),带来了更大的属灵危机。

“沙母亚、朔罢、拿单、所罗门”(14节)都是拔示巴的孩子(代上三5)。

【撒下五17】“非利士人听见人膏大卫作以色列王,非利士众人就上来寻索大卫;大卫听见,就下到保障。”

【撒下五18】“非利士人来了,布散在利乏音谷。”

【撒下五19】“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祢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耶和华说:‘你可以上去,我必将非利士人交在你手里。’”

当大卫做犹大王的时候,非利士人并没有与他为难,而是等着他和北方的十一个支派自相残杀。现在十二支派“膏大卫作以色列王”(17节)),非利士人就坐不住了,决定出手阻挡大卫。同样,当教会纷争软弱的时候,仇敌不会理会我们;当教会合一兴旺的时候,仇敌的逼迫就会来临。

“就下到保障”(17节),指大卫没有坚守在易守难攻的大卫城,等待非利士人围城,而是主动出城迎战,下到一处要塞。“利乏音谷”(18节)位于耶路撒冷的西南,是从非利士人之地通往耶路撒冷的通道。

大卫已经“日见强盛”(10节),人多势众(代上十二23-28),但他还是没有凭着自己所有和所能去争战,而是首先“求问耶和华”(19节);他不但在旷野里凡事寻求神,在宝座上也凡事寻求神。人常常在软弱无助的时候寻求神,一旦有点能力,就渐渐开始倚靠自己、倚靠势力。但合神心意的大卫登上宝座的秘诀是顺服神、倚靠神,坐稳宝座的秘诀也是顺服神、倚靠神。


上图:利乏音谷(Valley of Rephaim/עמק רפאים‎)从耶路撒冷向西南下降到梭烈溪(Nahal Sorek),是古代从沿海平原通往犹大山地的道路。梭烈谷是从沿海平原进入犹大山地的主要通道,在耶路撒冷周围的山区分叉为几个山隘,梭烈谷向东北继续通往基遍,利乏音谷则向东南通往耶路撒冷和伯利恒。


【撒下五20】“大卫来到巴力·毗拉心,在那里击杀非利士人,说:‘耶和华在我面前冲破敌人,如同水冲去一般。’因此称那地方为巴力·毗拉心。”

【撒下五21】“非利士人将偶像撇在那里,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拿去了。”

“巴力·毗拉心”(20节)的意思是“破坏之主”。大卫得胜了,却没有像扫罗一样给自己立纪念碑(撒上十五12),而是用“巴力・毗拉心”这个地名让子孙后代能记念神的作为。

“偶像”(21节)原文是复数,非利士人随军携带他们众神的神像,指望这样可以保证获胜。古代中东外邦人的军队,都有祭司、占卜者与便携式圣物同行,好在战场上求问偶像,或者召唤偶像争战,只有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偶像才会被丢弃。

过去,以色列人把约柜当作偶像,结果被非利士人掳走,但却完好无损、被不得不归还(撒上六2)。现在,非利士人的偶像被大卫拿去,却自身难保,被一把火烧了(代上十四12)。这证明人手所做的偶像根本就是虚假,只有以色列的神才是真神。

【撒下五22】“非利士人又上来,布散在利乏音谷。”

【撒下五23】“大卫求问耶和华;耶和华说:‘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转到他们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

【撒下五24】“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急速前去,因为那时耶和华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

非利士人卷土重来,又“布散在利乏音谷”(22节),但大卫却没有照着上一次的成功经验去正面攻击他们(19节)。大卫单单倚靠神,不但不倚靠自己的所有和所能,也不倚靠自己的属灵经历,而是每次都重新寻求神。越是属灵的人,越容易倚靠从前的属灵经验,实际上是用属灵的经验代替了神,结果就沦为“属灵的倚老卖老”,无论是讲道还是事奉,都越来越陈旧、越来越失去能力。神是永不改变的神,但绝不是墨守成规的神,祂的恩典和带领“每早晨,这都是新的”(哀三23)。我们哪天不肯重新被祂的话语更新,哪天就会陈旧。

这次神没有让大卫正面迎战,而是让他从后面发动奇袭,截断非利士人撤退的路线(23节),因为神要彻底瓦解非利士人的势力。

“桑林”(23节),不能确定是什么植物。

“脚步的声音”(24节),代表神在前面的带领。“急速前去”(24节),代表人殷勤的跟随。当神为我们争战的时候,我们应当跟上神的脚步,尽我们当尽的职责,而不是懒惰地袖手旁观。顺服神的人,必须紧紧跟随圣灵:等候有时,行动也有时。

【撒下五25】“大卫就遵着耶和华所吩咐的去行,攻打非利士人,从迦巴直到基色。”

“迦巴”就是“基遍”(代上十四16)。“基色”位于沿海平原非利士地的边境,是迦南人的城市,直到所罗门的时代,才被埃及法老征服并当作嫁妆送给所罗门王(王上九16)。大卫追击非利士人“从迦巴直到基色”,是因为非利士人沿利乏音谷原路往西撤退的路线已经被以色列军队截断(23节),所以向北绕道到基遍,然后经过伯和仑山隘,沿着亚雅仑谷向基色方向逃回沿海平原。这场战役是决定性的,大卫把非利士人完全赶出了山地,从此非利士人再也不能严重威胁神的百姓。

“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撒上十四52),尽心竭力(撒上二十三28),四十年中也有过许多得胜(撒上十四31;十七52),但最终还是死于非利士人之手(撒上三十一6)。而大卫经过两次利乏音谷之战,就彻底战胜了非利士人,使神的国度得以稳固,这是神第三次印证坚立大卫作王(25节)。

神的百姓从参孙的时代开始,就经常被非利士人辖制(士十三1),到利乏音谷之战已经有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一百年里,神的名被羞辱(撒上十七45),神的约柜被掳走(撒上四11),神的受膏者被杀(撒上三十一4),神的百姓被驱散(撒上三十一7)。在人看,彻底战胜非利士人是最重要的事奉;但在神看,这件事却可以等一百年。因为神所要得着的不是得胜,而是合神心意的人。神百姓的争战,是神亲自为他们争战(申二十4;书十42);神百姓的得胜,是支取神的得胜。只有合神心意的人,才能完全支取神的得胜。大卫得胜的秘诀,就是凡事“遵着耶和华所吩咐的去行”(25节),所以凡事都能支取神的得胜;而扫罗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不肯完全遵行神的命令(撒上十五11),所以只能局部支取神的得胜,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今天,我们也常常以为神最看重的是我们的工作,所以把信主的人数、热心的程度、活动的丰富当作绩效考核的目标。但在神看来,这些事像彻底战胜非利士人一样,也可以等一百年。因为神所要得着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人。神“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要得着的是一批合神心意的人。出于肉体的工作,也可以像扫罗一样带来暂时的得胜,用“草木、禾秸”(林前三12)来让教会热闹一时,但却经不住火的试验(林前三13);只有一切都“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十一36)的工作,才是合神心意的事奉,才能造就合神心意的工人。


上图:现代利乏音谷。19世纪末,特拉维夫-耶路撒冷铁路沿着穿过梭烈谷和利乏音谷的古代驴子小道(donkeys’ trail)到达耶路撒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