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2月4日撒母耳记下第20章精读

2025-01-23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撒下精读-新年海报.jpg

撒母耳记下第20章


经文音频朗读:


示巴反叛

1在那里恰巧有一个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悯人比基利的儿子。他吹角说:“我们与大卫无份,与耶西的儿子无涉。以色列人哪,你们各回各家去吧!”

2于是以色列人都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但犹大人,从约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紧紧跟随他们的王。

3大卫王来到耶路撒冷,进了宫殿,就把从前留下看守宫殿的十个妃嫔禁闭在冷宫,养活她们,不与她们亲近。她们如同寡妇被禁,直到死的日子。

4王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里来。”

5亚玛撒就去招聚犹大人,却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

6大卫对亚比筛说:“现在恐怕比基利的儿子示巴加害于我们,比押沙龙更甚,你要带领你主的仆人追赶他,免得他得了坚固城,躲避我们。”

7约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并所有的勇士,都跟着亚比筛,从耶路撒冷出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8他们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里,亚玛撒来迎接他们。那时约押穿着战衣,腰束佩刀的带子,刀在鞘内。约押前行,刀从鞘内掉出来。

9约押左手拾起刀来,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

10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所拿的刀,约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刺他就死了。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往前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11有约押的一个少年人站在亚玛撒尸身旁边,对众人说:“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

12亚玛撒在道路上滚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见众民经过都站住,就把亚玛撒的尸身从路上挪到田间,用衣服遮盖。

13尸身从路上挪移之后,众民就都跟随约押,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14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玛迦的亚比拉,并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随他。

15约押和跟随的人到了伯玛迦的亚比拉,围困示巴,就对着城筑垒。跟随约押的众民用锤撞城,要使城塌陷。

16有一个聪明妇人从城上呼叫说:“听啊,听啊!请约押近前来,我好与他说话。”

17约押就近前来。妇人问他说:“你是约押不是?”他说:“我是。”妇人说:“求你听婢女的话。”约押说:“我听。”

18妇人说:“古时有话说:‘当先在亚比拉求问,然后事就定妥。’

19我们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为何要毁坏以色列中的大城,吞灭耶和华的产业呢?”

20约押回答说:“我决不吞灭、毁坏。

21乃因以法莲山地的一个人,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举手攻击大卫王。你们若将他一人交出来,我便离城而去。”妇人对约押说:“那人的首级必从城墙上丢给你。”

22妇人就凭她的智慧去劝众人。他们便割下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的首级,丢给约押。约押吹角,众人就离城而散,各归各家去了。约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里。

23约押作以色列全军的元帅;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

24亚多兰掌管服苦的人;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25示法作书记;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

26睚珥人以拉作大卫的宰相。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撒下二十1】“在那里恰巧有一个匪徒,名叫示巴,是便雅悯人比基利的儿子。他吹角,说:‘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以色列人哪,你们各回各家去吧!’”

【撒下二十2】“于是以色列人都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但犹大人从约旦河直到耶路撒冷,都紧紧跟随他们的王。”

趋炎附势的便雅悯人“示每”声势浩大地带了“一千便雅悯人”(十九17)来迎接大卫渡河,“王就向他起誓”(十九23),以为这样可以安抚便雅悯支派。不料“在那里恰巧有”另一个便雅悯人“示巴”(1节),他不但不领情,反而利用北方十个支派与犹大支派之间的争吵(十九41-43)火上浇油、煽动叛乱,使大卫的政治手段完全落空。

“以色列人”(2节)不久之前还为着“请王回来”大发热心(十九10),刚刚还强调自己“与王有十分的情分”(十九43),现在却因着犹大支派几句强硬的话(十九43)和示巴的几句挑拨(1节),马上“都离开大卫,跟随比基利的儿子示巴”(2节)。而犹大支派率先支持押沙龙叛乱(十五10),在迎接大卫的事上也拖拖拉拉(十九11-12),现在却为了显示比其他支派“更硬”(十九43),反而“紧紧跟随他们的王”(2节)。因此,凡是从肉体里出来的,无论是热心还是冷淡、有情还是无情,没有一样是蒙神喜悦的,“属肉体的人不能得神的喜欢”(罗八8)。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当属灵的领袖向肉体妥协的时候,百姓也都纷纷随从肉体,十二个支派的决策都是根据自己的感情、自尊和利益,而不是根据神的旨意,所以说变就变。如果我们的信仰只是根据理智、情感和意志,或者倚靠肤浅的“心灵鸡汤”,而不是扎根在神的话语上,信心也会起起伏伏,事奉也会忽冷忽热,被环境左右自己与神的关系,让别人影响自己对神的顺服,最后是“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四14)。

人性的变幻无常,使大卫的政治手段一再落空,也让大卫认识到“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徒五39)。因此,大卫不得不重新降服在神面前,说:“耶和华啊,我仍旧倚靠祢;我说:祢是我的神”(诗三十一14),因为“投靠耶和华,强似倚赖王子”(诗一百一十八9)。

【撒下二十3】“大卫王来到耶路撒冷,进了宫殿,就把从前留下看守宫殿的十个妃嫔禁闭在冷宫,养活她们,不与她们亲近。她们如同寡妇被禁,直到死的日子。”

“冷宫”原文是“有警卫的房子”。

“十个妃嫔”相当于押沙龙的继母(利二十11),押沙龙玷辱了他们,所以大卫已经不能重新接纳她们,但负责为她们养老。

【撒下二十4】“王对亚玛撒说:‘你要在三日之内将犹大人招聚了来,你也回到这里来。’”

【撒下二十5】“亚玛撒就去招聚犹大人,却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

【撒下二十6】“大卫对亚比筛说:‘现在恐怕比基利的儿子示巴加害于我们比押沙龙更甚。你要带领你主的仆人追赶他,免得他得了坚固城,躲避我们。’”

【撒下二十7】“约押的人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并所有的勇士,都跟着亚比筛,从耶路撒冷出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大卫派元帅亚玛撒招募犹大人去平息示巴叛变。

“三日之内”(4节),已经足够亚玛撒走遍犹大支派召集民兵。

“耽延过了王所限的日期”(5节),表明亚玛撒不是一位很称职的元帅,所以没有及时回报大卫,以致大卫必须果断实行预备方案。

“亚比筛”(6节)原来是约押的属下,但现在大卫直接派亚比筛率兵追击示巴,因为约押已经被免去元帅职位(十九13)。虽然新的元帅不称职,但大卫还是不肯重新启用约押。

“你主的仆人”(6节),指大卫的常备军和雇佣兵。

“基利提人、比利提人”(7节)是大卫的近身侍卫,大卫把自己的卫队都派出去了,表明耶路撒冷已经成为空城,当时的形势非常严峻而急迫。

【撒下二十8】“他们到了基遍的大磐石那里,亚玛撒来迎接他们。那时约押穿着战衣,腰束佩刀的带子,刀在鞘内;约押前行,刀从鞘内掉出来。”

【撒下二十9】“约押左手拾起刀来,对亚玛撒说:‘我兄弟,你好啊!’就用右手抓住亚玛撒的胡子,要与他亲嘴。”

【撒下二十10】“亚玛撒没有防备约押手里所拿的刀;约押用刀刺入他的肚腹,他的肠子流在地上,没有再刺他,就死了。约押和他兄弟亚比筛往前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基遍”(9节)在耶路撒冷北面便雅悯支派境内,离耶路撒冷只有三个小时的路程。“亚玛撒来迎接他们”(8节),表明亚玛撒的军队已经先到一步,其实并没有耽误召集民兵的任务,只是没有及时报告大卫。

约押故意让“刀从鞘内掉出来”(8节),然后并没有用右手,而是看似无意地用“左手拾起刀来”(9节),刺死了毫无戒心的亚玛撒(10节)。

【撒下二十11】“有约押的一个少年人站在亚玛撒尸身旁边,对众人说:‘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

【撒下二十12】“亚玛撒在道路上滚在自己的血里。那人见众民经过都站住,就把亚玛撒的尸身从路上挪到田间,用衣服遮盖。”

【撒下二十13】“尸身从路上挪移之后,众民就都跟随约押去追赶比基利的儿子示巴。”

“滚在”(12节)原文是“一直滚动”,表明亚玛撒在死前不住地挣扎。

亚玛撒一死,他招募的兵士便无人率领,因此,约押派少年人驻守在亚玛撒的尸旁,呼吁亚玛撒的部下转而跟从约押,似乎亚玛撒被杀是因为他背叛了大卫的事业。

“约押的一个少年人”(11节)和提哥亚的妇人一样聪明,提哥亚的妇人巧妙地把神的旨意和自己的诉求捆绑在一起,说“愿王记念耶和华你的神,不许报血仇的人施行灭绝”(十四11);这位少年人也机智地把“喜悦约押”和“归顺大卫”混为一谈,说“谁喜悦约押,谁归顺大卫,就当跟随约押去”(11节),一面让归顺大卫的犹大人追随约押,一面把约押推到了统帅的地位。

“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路十六8),属圣灵的大卫到底还是没有斗过属肉体的约押,统领军队的权柄再次落到了约押手中。因此,属灵的人不要自作聪明地去和属肉体的人玩心眼,因为神不会允许我们得逞,结果必然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偷鸡不着蚀把米”。最聪明的方法是老老实实地“顺着圣灵而行”(加五16),不耍任何小聪明,因为“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雅三15),“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雅三17-18)。

【撒下二十14】“他走遍以色列各支派,直到伯·玛迦的亚比拉,并比利人的全地;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随他。”

【撒下二十15】“约押和跟随的人到了伯·玛迦的亚比拉,围困示巴,就对着城筑垒;跟随约押的众民用锤撞城,要使城塌陷。”

示巴在北方“走遍以色列各支派”(14节),“那些地方的人也都聚集跟随他”(14节)。大卫三十多年的治理,竟然还抵挡不住示巴几句挑拨的话。如果不及时解决,神的国度很快又要分裂。这一面是撒但对国度和宝座的攻击,一面也是大卫和百姓体贴肉体的恶果。

“伯·玛迦的亚比拉”位于以色列的最北方的但城附近,是一个大城(19节)。

“对着城筑垒”(15节),指堆起攻城的坡道,可以从坡道爬到城墙的顶部,然后攻入城内。



上图:犹大要塞拉吉遗址。主前8世纪,亚述王西拿基立攻打犹大王希西家,亚述军队在拉吉的西南角建了坡道,攻上拉吉的城墙。


上图:主前8世纪,亚述军队围攻拉吉时所建的攻城坡道(Siege Ramp),坡道上挖出了许多攻守双方使用过的箭头、吊索、链子和石摆。后来罗马军队攻陷马萨大(Masada),也是使用了坡道。


【撒下二十16】“有一个聪明妇人从城上呼叫说:‘听啊,听啊,请约押近前来,我好与他说话。’”

【撒下二十17】“约押就近前来。妇人问他说:‘你是约押不是?’他说:‘我是。’妇人说:‘求你听婢女的话。’约押说:‘我听。’”

【撒下二十18】“妇人说:‘古时有话说,当先在亚比拉求问,然后事就定妥。”

【撒下二十19】“我们这城的人在以色列人中是和平、忠厚的。你为何要毁坏以色列中的大城,吞灭耶和华的产业呢?’”

【撒下二十20】“约押回答说:‘我决不吞灭毁坏,”

【撒下二十21】“乃因以法莲山地的一个人——比基利的儿子示巴——举手攻击大卫王,你们若将他一人交出来,我便离城而去。’妇人对约押说:‘那人的首级必从城墙上丢给你。’”

【撒下二十22】“妇人就凭她的智慧去劝众人。他们便割下比基利的儿子示巴的首级,丢给约押。约押吹角,众人就离城而散,各归各家去了。约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里。”

19节的谚语,意思是“亚比拉”人以智慧闻名。妇人的意思是说,亚比拉城的人很有智慧,只要约押把事情说清楚,城里的人自然知道该怎样行,不必毁坏神的国度、伤害神的百姓。

“耶和华的产业”(19节)指以色列百姓。

“吹角”(22节)是撤军的信号(十八16)。

上一次约押是找了“聪明的妇人”(十四2 ),促使押沙龙回国,揭开了叛乱的序幕;这次是“聪明妇人”(16节)来找他,结束了示巴叛乱,真是“成也妇人、败也妇人”。

“约押回耶路撒冷,到王那里”(22节),闭口不提杀害亚玛撒的事,以为成功地平定了叛乱,就能逃脱该得的处分。此时大卫还没有完全脱离肉体的软弱,即使是处置约押,也掺杂着公报私仇的因素。一直到他临终的时候,大卫才完全脱离了肉体的辖制,不再介意约押的顶撞和杀子之仇,而是清楚地交代所罗门:“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王上二6),不是因为他顶撞自己,也不是因为他杀了押沙龙,而是因为他“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王上二5)。



上图:伯·玛迦的亚比拉遗址(Tel Abel Beth Maacah),位于但遗址(Tel Dan)西边约6.5公里。这里是以色列的最北部。


【撒下二十23】“约押作以色列全军的元帅;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统辖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

【撒下二十24】“亚多兰掌管服苦的人;亚希律的儿子约沙法作史官;”

【撒下二十25】“示法作书记;撒督和亚比亚他作祭司长;”

【撒下二十26】“睚珥人以拉作大卫的宰相。”

“元帅”(23节)是军队的统帅。约押在平定了示巴的叛乱以后,恢复了元帅的职位(八16)。

“史官”(24节)负责记录国家大事、管理政府的档案和文件,兼作传令官,约沙法仍然担任史官(八16)。

“撒督和亚比亚他”(25节)仍然担任祭司长(八17)。

“基利提人和比利提人”(23节)是来自地中海克里特岛的雇佣兵,作大卫的近身侍卫。“比拿雅”(23节)仍然担任护卫长(八18)。

“书记”(25节)负责管理外交公文,相当于外交部长,由西莱雅换成了示法(八17)。

“服苦的人”(24节),指服劳役的以色列人(王上五13-14)。

“宰相”(26节)原文与“领袖”(八18)相同,意思是“祭司”,可能指“王室顾问”。这个职位原来由“大卫的众子”担任( 八18),现在变成了以拉。这可能是押沙龙叛乱之后带来的调整。

23-26节是押沙龙叛乱之后大卫国度的行政组织。以色列的国家体制与大卫建国初期基本相同,表明大卫的国度恢复了秩序。但增加了一个新的部门,由“亚多兰掌管服苦的人”(24节),负责建设各项公共工程(代上二十二1),包括防御工事、道路等等(王上五13;九15)。这个部门的出现,表明大卫的国度各方面的建设蒸蒸日上。但这个部门也代表着潜在的危机,因为到了所罗门王的时候,各项工程越来越多,劳役越来越成为百姓难以忍受的“重轭”(王上十二4),以致到了罗波安作王的时候,亚多兰竟被北方十个支派用石头打死了(王上十二18)。当我们的工作从甘心乐意的事奉变成难以忍受的“重轭”的时候,我们就应当停下来,思想这事奉是“与神同工”(林前三9)、还是靠肉体做工;是基督为我们负基督的轭(太十一29)、还是在负自己的轭。因为主应许我们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十一30)。

从第十一章到第二十章,《撒母耳记》用了很大的篇幅,记录了国度的君王和神的百姓所经历的一段灰暗的历史。这是大卫的“中年危机”,也是神百姓的“中年危机”,当事人可能都希望这段历史被简化、甚至消失。但《撒母耳记》是先知的话语,圣灵详实地记录了神所允许发生的这段历史,是要“作为鉴戒”(林前十11),让我们从大卫身上看到自己属灵的“中年危机”,因此时时警惕肉体,一生顺服神、学习脱离肉体的功课;也要作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诗一百一十九105),让我们认识神在祂所拣选的人身上做工的法则,知道祂必然会一生追赶我们:不但把我们追赶上宝座,也要把我们追赶出肉体,直到我们“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弗四13),以致“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加二2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