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2月1日使徒行传第24章精读

2025-01-2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徒-精读.jpg

使徒行传第24章


经文音频朗读:


犹太人控告保罗

1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巡抚控告保罗。

2保罗被提了来,帖土罗就告他说:

3“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

4惟恐多说,你嫌烦絮,只求你宽容听我们说几句话。

5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

6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我们把他捉住了。(有古卷在此有“要按我们的律法审问,

7不料,千夫长吕西亚前来,甚是强横,从我们手中把他夺去,吩咐告他的人到你这里来。”)

8你自己究问他,就可以知道我们告他的一切事了。”

9众犹太人也随着告他说:“事情诚然是这样。”


保罗为自己辩护

10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他就说:“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

11你查问就可以知道,从我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

12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殿里,或是在会堂里,或是在城里,和人辩论,耸动众人。

13他们现在所告我的事并不能对你证实了。

14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侍奉我祖宗的上帝,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

15并且靠着上帝,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

16我因此自己勉励,对上帝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

17过了几年,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

18正献的时候,他们看见我在殿里已经洁净了,并没有聚众,也没有吵嚷,惟有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

19他们若有告我的事,就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

20即或不然,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会前有妄为的地方,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明。

21纵然有,也不过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

22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就支吾他们说:“且等千夫长吕西亚下来,我要审断你们的事。”

23于是吩咐百夫长看守保罗,并且宽待他,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


腓力斯留保罗在监里

24过了几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犹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来到,就叫了保罗来,听他讲论信基督耶稣的道。

25保罗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腓力斯甚觉恐惧,说:“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

26腓力斯又指望保罗送他银钱,所以屡次叫他来,和他谈论。

27过了两年,波求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腓力斯要讨犹太人的喜欢,就留保罗在监里。


今日背诵金句

我因此自己勉励,对上帝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24:16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徒二十四1】“过了五天,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和一个辩士帖土罗下来,向巡抚控告保罗。”

【徒二十四2】“保罗被提了来,帖土罗就告他说:”

【徒二十四3】“‘腓力斯大人,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并且这一国的弊病,因着你的先见得以更正了;我们随时随地满心感谢不尽。”

【徒二十四4】“惟恐多说,你嫌烦絮,只求你宽容听我们说几句话。”

【徒二十四5】“我们看这个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的,又是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

【徒二十四6】“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我们把他捉住了。(有古卷加:要按我们的律法审问,)”

【徒二十四7】“有古卷加:(不料千夫长吕西亚前来,甚是强横,从我们手中把他夺去,吩咐告他的人到你这里来。)”

【徒二十四8】“你自己究问他,就可以知道我们告他的一切事了。’”

【徒二十四9】“众犹太人也随着告他说:‘事情诚然是这样。’”

“大祭司亚拿尼亚同几个长老”(1节)都是撒都该人,法利赛人可能已经退出了对保罗的指控。

“辩士”(1节)原文的意思是“演说家、雄辩家、辩护者”,是代表撒都该人控告保罗的律师。“帖土罗”(1节)是个罗马名字,他可能是个来自罗马的犹太人,熟悉罗马法律。大祭司自诩是律法的捍卫者,但却需要请律师来帮忙。使徒保罗却不需要律师,因为主耶稣应许:“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要预先思想怎样分诉;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路二十一14-15)。

巡抚腓力斯滥用暴力、收赃受贿,导致犹太地犯罪率大大增加,经常出现骚乱,被他严厉镇压。但帖土罗一上来就昧着良心、肉麻吹捧(3节),一面说“我们因你得以大享太平”(3节),一面攻击保罗“鼓动普天下众犹太人生乱”(5节)。

撒都该人对保罗的指控包括两点:

煽动群众动乱(5节);

图谋污秽圣殿(6节)。

“拿撒勒教党”(5节),是撒都该人对基督徒的蔑称,意思是“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约一46)?

罗马政府为了安抚犹太人,若有人带外邦人擅闯圣殿内院、玷污圣殿,特准公会按照犹太律法审判处死。但此时撒都该人的控告却是“连圣殿他也想要污秽”(6节),表示他们的指控已经从“污秽了这圣地”(二十一28),降级到图谋污秽圣殿。


上图:凯撒利亚遗址,现在是以色列的凯撒利亚国家公园(Caesarea National Park)。保罗在这里被囚禁了两年。


【徒二十四10】“巡抚点头叫保罗说话。他就说:‘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

【徒二十四11】“你查问就可以知道,从我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

【徒二十四12】“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殿里,或是在会堂里,或是在城里,和人辩论,耸动众人。”

【徒二十四13】“他们现在所告我的事并不能对你证实了。”

“点头”(10节)指点头示意。

保罗说:“我知道你在这国里断事多年,所以我乐意为自己分诉”(10节),意思是腓力斯已经担任犹太巡抚五年,对犹太人的事务应该相当熟悉,所以对此案的判断理当没有困难。保罗的开场白虽然礼貌,但却只是陈述事实、并不阿谀奉承(3节)。这是本书所记录的保罗第二篇自辩词(10节),整体是一个交错平行的结构:

A. 否认煽动群众的指控(11-13节);

B. 承认复活(14-16节);

A1. 否认污秽圣殿的指控(17-20节);

B1. 承认复活(21节)。

保罗否认指控的理由包括两点:

他在耶路撒冷逗留的时间很短,并不足以煽动暴乱(11节)。保罗从“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11节),其中在耶路撒冷的时间只有七天(二十一27)。

保罗的诽谤者并不能证明他当时在城中煽动暴乱(12-13节),甚至连证人都没有出现(19节)。

【徒二十四14】“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异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事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

【徒二十四15】“并且靠着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

【徒二十四16】“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

信徒不必承认没做过的事,但一定要承认自己的信仰(14节)。这是荣耀,也是见证。许多信徒害怕公开承认自己的信仰,只想暗地里作基督徒,主耶稣说:“凡在人面前不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面前也必不认他”(太十33)。

“道”(14节)原文是“道路”。

15节可译为:“我对神存着这些人自己也接受的盼望,就是义人和不义的人都要复活”(和合本修订版)。意思是保罗并非异端,他对复活的盼望和那些指控者都是一样的。这是保罗唯一一次提到“无论善恶,都要复活”(15节;约五29)的地方,他在其它书信里只说到义人的复活或信徒的复活(林前十五22;帖前四14-16)。

“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16节),意思是竭力不犯罪。我们若要向人有无亏的良心,就必须先向神有无亏的良心。我们若在人面前良心有亏,就不能为神作见证。

【徒二十四17】“过了几年,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和供献的物上去。”

【徒二十四18】“正献的时候,他们看见我在殿里已经洁净了,并没有聚众,也没有吵嚷,惟有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

【徒二十四19】“他们若有告我的事,就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

【徒二十四20】“即或不然,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会前,有妄为的地方,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明。”

【徒二十四21】“纵然有,也不过一句话,就是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

“我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17节),指保罗此次耶路撒冷之行,负有把捐资送到耶路撒冷的任务(林前十六3-4;林后八1-4;九1-4;罗十五26)。

“供献的物”(17节),指保罗为那四个人(二十一23-26)所付的款项。

“惟有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18节),意思是保罗并没有在圣殿“耸动众人”(12节),那些指控他的人才是捏造谎言并引发圣殿暴动的人(二十一27-28)。

“他们若有告我的事,就应当到你面前来告我。”(19节),意思是最初诬告保罗的“几个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18节;二十一27)并没有出庭作证,显然是自知理亏。

“这些人若看出我站在公会前,有妄为的地方,他们自己也可以说明”(20节),意思是公会没有定他有罪(二十三9),所以帖土罗的指控只是代表撒都该人、并不代表公会。

最后,保罗再次强调自己被指控不是因为违反了罗马法律,而是为了“为死人复活的道理”(21节)。这不但是结辩词,更是在法庭上公开为主作见证。

【徒二十四22】“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就支吾他们说:‘且等千夫长吕西亚下来,我要审断你们的事。’”

【徒二十四23】“于是吩咐百夫长看守保罗,并且宽待他,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

“这道”(22节)原文是“这道路”。

腓力斯治理犹太多年,早就了解犹太教对耶稣门徒的逼迫,所以知道保罗并没有违反罗马法律。但他若宣判保罗无罪,就会得罪撒都该人,所以就“支吾他们”(22节)。当权者在公义中行不义的拿手好戏,就是无限期地拖延;不但拖延了判决,也拖延了自己得救的时机。但是,这却使保罗不断有机会见证“死人复活的道理”(二十五19;二十六23)。

保罗得到“宽待”(23节),是依法享受罗马公民的权利(23节)。

“也不拦阻他的亲友来供给他”(23节),表明在保罗被关押期间,教会和弟兄一直在陪伴他、供给他。

【徒二十四24】“过了几天,腓力斯和他夫人——犹太的女子土西拉——一同来到,就叫了保罗来,听他讲论信基督耶稣的道。”

【徒二十四25】“保罗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腓力斯甚觉恐惧,说:‘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

【徒二十四26】“腓力斯又指望保罗送他银钱,所以屡次叫他来,和他谈论。”

【徒二十四27】“过了两年,波求‧非斯都接了腓力斯的任;腓力斯要讨犹太人的喜欢,就留保罗在监里。”

“土西拉”(24节)是犹太王希律·亚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主后41-44年在位)的女儿,此时只有19岁,腓力斯是她的第二任丈夫,而她是腓力斯的第三任妻子,双方都为结婚而离了婚(《犹太古史记》卷20第7章141-144节)。

腓力斯“本是详细晓得这道”(22节),现在又主动要听保罗“讲论信基督耶稣的道”(24节)。面对这样难得的传道机会,保罗不但没有降低福音的门槛、先用好言好语笼络住他,反而向他们“讲论公义、节制,和将来的审判”(25节)。腓力斯素以不仁不义著称,并且贪恋美色、抛弃前妻另娶新欢,毫无节制可言。但他并无悔改之意,所以听到“将来的审判”,只是“甚觉恐惧”(25节),但却并不“扎心”(二37)。今天,许多人也是明白福音的道理、找不出不信的理由,只是因为不愿改变生活的方式,所以对福音的态度也是:“你暂且去吧,等我得便再叫你来”(25节)。

腓力斯是个贪财的人,可能因为保罗提到带着“周济本国的捐项”(17节),就等候保罗的朋友用钱行贿,“指望保罗送他银钱,所以屡次叫他来,和他谈论”(26节)。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听福音,一次又一次地与救恩擦肩而过。天然人都是抵挡神的,若没有神的拣选,纵然有使徒保罗亲自讲道,也不可能靠着自己的理智、意志或情感来悔改信主。

在被囚的两年里,保罗越来越学会顺服、灵命越来越臻于成熟,路加也许正是趁此时机收集了《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原始资料。而腓力斯则越来越过分。先是主后58年大祭司约拿单( Jonathan, the High Priest)上任,威胁要向尼禄(Nero,主后54年10日13日-68年6月9日在位)举报腓力斯治理不善,被腓力斯雇凶刺杀。然后,腓力斯在处理凯撒利亚的民族冲突时滥杀犹太人,被罗马革职召回(《犹太古史记》卷20第8章177、182节)。波求‧非斯都(Porcius Festus,主后59-62年在位)很可能于主后59年接任犹太巡抚,成为确定保罗被囚时间的最准确标志。

“腓力斯”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快乐的”,但他很快就会失去快乐,回罗马后就要面对凯撒利亚犹太领袖的指控(《犹太古史记》卷20第8章182节),所以“要讨犹太人的喜欢,就留保罗在监里”(27节)。保罗无辜被囚的两年,是腓力斯离救恩最近的两年。但一个人若是被神拣选,得着救恩不需要两年屡次谈论(26节),只需要一场地震(十六34)。他与世界上最会传福音的使徒近在咫尺,但却没有像腓立比的禁卒一样得救(十六33);他想赚得全世界,但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太十六26)。今天,有多少这样不快不乐的腓力斯呢?


上图:波求‧非斯都铸造的犹太铜币。正面是希腊字母尼禄(NEP WNO C)。反面是希腊字母凯撒(KAICAPOC)和第五年(LE),即主后58年10月13日-59年10月12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