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公众账号、网站、网络音视频
罗马书第14章
经文音频朗读:
不可论断弟兄
1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
2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
3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上帝已经收纳他了。
4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5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
6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上帝;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上帝。
7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
8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9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
10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上帝的台前。
11经上写着:“主说,‘我凭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向我承认。’”
12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上帝面前说明。
不可使弟兄跌倒
13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
14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
15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
16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
17因为上帝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18在这几样上服侍基督的,就为上帝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
1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20不可因食物毁坏上帝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
21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作才好。
22你有信心,就当在上帝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
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今日背诵金句
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罗14:8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罗十四1】“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
一个“心意更新而变化”(十二2)之后的“活祭”(十二1)生命,在地上所活出“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十一36)的生活,首先是“在基督里成为一身”(十二3-21)的教会生活,然后是在黑夜中“好像行在白昼”的社会生活(十三1-14),最后是肢体之间的“彼此接纳、彼此建立”(十四1-十五13)。
本章所说的“信心”(1、22、23节),并非指得救的信心或对神的信靠,而是指在神面前确信自己所行的是正确的。神对每个人的带领都不同,在不同的事上赐给各人信心也不同。“信心软弱”(1节),就是对某些事情该做还是不该做没有把握。
神留给人一些圣经没有清楚说明的“所疑惑的事”(1节),在这些事上,神所注意的不是对错,也不是各人信心的强弱,而是肢体之间能不能“彼此接纳”(十五7)、“彼此建立”(19节)。
保罗完全地享用在基督里的自由,不受犹太教饮食、节期禁忌的捆绑,在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都能愉快地入乡随俗,但也能接纳那些还不能完全得释放的信徒。因为人若在基督里越享用更多的自由,也就越能接纳、体谅软弱的肢体,除非涉及基要真理,并不辩论圣经没有清楚说明的“所疑惑的事”;而一个人越是缺乏基督里的自由,越是受传统、礼仪的捆绑,也就越容易坚持自己,论断、轻看弟兄。
既然我们的得救和成长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是神在恩典里“收纳”(3节)了不配的自己,就应当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无知、无有和无能,不可彼此“轻看”、“论断”(3节),而应当靠主“彼此接纳”,学习肢体彼此相交的4种态度:
为主:用神的眼光看待一切(2-12节);
爱人:凡事造就人,不可败坏人(13-21节);
靠主: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22-23节);
舍己:不求自己的喜悦(十五1-6)。
【罗十四2】“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
【罗十四3】“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
当时在罗马市场上贩卖的肉食大都不符合摩西律法的洁净条例,很可能还被用来拜过偶像,因此有些拘泥于律法的信徒避免吃肉,“只吃蔬菜”(2节)。而有些信徒则相信“百物都可吃”(2节),因为主耶稣说:“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可七15)。
“信百物都可吃”(2节)的人可能会“轻看不吃的人”(3节),认为他们在恩典之下,却仍被律法捆绑;不吃的人反过来也可能会“论断吃的人”(3节),认为他们不遵行律法,与世人没有分别。
信徒无论在非基要真理的认识上有什么领受,无论在灵命上是刚强还是软弱,既然“神已经收纳他了”(3节),并且“基督已经替他死”(15节),我们就不应当在救恩之外设置比神“更高”的标准作为接纳肢体的条件,比如:洗礼方式、敬拜形式、文化习俗、穿着打扮、戒烟戒瘾、婚姻历史、工作性质、政治立场等等。肢体之间应当学习“彼此接纳”(十五7)、“彼此建立”(19节),而不是互相轻看、互相论断。
上图:第2世纪墓葬浮雕上的罗马肉店。罗马屠夫并不会按照利未记的要求把血放干净,所以外邦人卖的肉在律法上都是不洁净的。
【罗十四4】“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他或站住或跌倒,自有他的主人在;而且他也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
“或站住或跌倒”(4节),指仆人是否蒙主人喜悦。神既然“已经收纳他了”(3节),就一定会负责使他成长为更蒙悦纳的仆人。因此,信徒的得救和成长,既不是倚靠自己、也不是根据别人,而是他“必要站住,因为主能使他站住”(4节)。肢体之间应当“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四2),但灵里的工作最终应当等候圣灵动工,“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三16)。我们既不可越俎代庖、“拔苗助长”,也不可“论断别人的仆人”(4节),随便给人贴上“挂名、冷淡、不长进……”的标签。“劝勉人”的方法不是“论断”,“为主”(8节)的方式不是代替主;“热心”的信徒最容易犯的罪,就是代替神来定罪人。
假先知也喜欢断章取义地引用“你是谁,竟论断别人的仆人呢”,来作自己的挡箭牌。主耶稣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太七1);但同时也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太七15),“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七16)。因此,我们应当根据圣经来分辨传道人的教导,不可把任何人当作权威全盘接受。这不是“论断”,而是“试验”:“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壹四1)。而作神话语出口的人,更应当柔和谦卑、谨慎言行,“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雅三1)。
【罗十四5】“有人看这日比那日强;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样。只是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
【罗十四6】“守日的人是为主守的。吃的人是为主吃的,因他感谢神;不吃的人是为主不吃的,也感谢神。”
“这日”(5节)可能指旧约律法的安息日、逾越节、五旬节、住棚节等日子。“这日比那日强”(5节),指把神所指定的日子看得比一般日子重要。“有人看日日都一样”(5节),指把每天都同样献给神、服事神。
“各人心里要意见坚定”(5节),指有了足够的理由,清楚知道这样行是神所悦纳的。在非基要真理的事上,当我们“意见坚定”、清楚知道合乎神的心意了,自己就应当去行,但不要去论断与我们有不同领受的人。
“为主守”、“为主吃”(6节)是为着向神持守圣洁,与万民有分别;“为主不吃”(6节)是要显明神给我们在恩典里的释放。主所看重的是我们里面的光景,只要里面的存心对了,外面的做法即便不同也没关系。但许多时候,教会中的争执都不是“为主”,而是为着人的意见或传统。
【罗十四7】“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
【罗十四8】“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
【罗十四9】“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
【罗十四10】“你这个人,为什么论断弟兄呢?又为什么轻看弟兄呢?因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台前。”
【罗十四11】“经上写着:主说:我凭着我的永生起誓:万膝必向我跪拜;万口必向我承认。”
【罗十四12】“这样看来,我们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
“为自己”(7节)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思、为了自己的荣耀;“为主”(8节)就是按照主的意思、为了主的荣耀。信徒“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8节),因此,凡事都应当“意见坚定”(5节),清楚认定是“为主”去行。既是“为主”,就应当体谅基督身体里的其他肢体,不能以自己为中心、只顾自己的想法。
保罗不是说“要为主而活”,而是说“是为主而活”(8节)。这不是人的选择,而是因着基督的受死与复活,祂已经得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太二十八18),成为一切“死人并活人的主”(9节),每个信徒已经在祂的管理之下,“为主而活”、也“为主而死”(8节),将来都要在“神的台前”向祂交帐。“神的台前”(10节)就是我们将来向主交帐的“基督台前”(林后五10)。
当我们“站在神的台前”交帐的时候,我们怎样“论断弟兄”、“轻看弟兄”(10节),神也要怎样按着我们“论断”、“轻看”别人所根据的道理来追讨我们。因为神的审判不是看我们知道多少道理,而是看我们是否遵行这些道理。因此,人越被圣灵光照,就越认识自己,也就越不敢用道理“论断”人,而越肯用恩典去接纳人。
当我们“站在神的台前”交帐的时候,“各人必要将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12节)。软弱的弟兄是向神交帐,而不是向刚强的弟兄交帐;刚强的弟兄也是向神交帐,而不是向其他更刚强的弟兄交帐。因此,我们若从神那里对某件事领受了信心,“就当在神面前守着”(22节)、自己照着去行,而不是用来勉强别人。
11节引自赛四十五23。
上图:古哥林多城废墟中的演讲台,于主后四十四年由蓝白大理石造成,是一又高又宽大的四方形平台,被称为Bema。一般认为这就是保罗在迦流面前受审的Bema,中文译为“公堂”(徒十八12)或“台”(罗十四10;林后五10)。保罗所说的“站在神的台前”(罗十四10)和“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林后五10),就是指接受神和基督的审判。
【罗十四13】“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论断,宁可定意谁也不给弟兄放下绊脚跌人之物。”
【罗十四14】“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
我们今日“不可再彼此论断”(13节),免得将来基督用我们论断别人的标准来追讨我们(太七1-2)。“放下绊脚跌人之物”(13节),就是勉强别人效法自己,结果却有意无意地导致别人犯罪。刚强的信徒应当帮助软弱的弟兄进一步蒙光照,但过程却急不得,应该多体谅弟兄,因为真正改变人心的是圣灵。除非是真理原则问题,否则即使是勉强别人去做一件“对”的事情,也可能会绊倒人(21节)。
在新约时代,食物的本身并不分洁净或不洁净(徒十五28-29),“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谢着领受,就没有一样可弃的”(提前四4),但信心软弱的人仍旧持守律法对食物的规定,如果他们的观念没有改变,却勉强吃他们“以为不洁净的”(14节),就是存心不顺服神,成为影响他与神关系的罪。
【罗十四15】“你若因食物叫弟兄忧愁,就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基督已经替他死,你不可因你的食物叫他败坏。”
【罗十四16】“不可叫你的善被人毁谤;”
【罗十四17】“因为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
【罗十四18】“在这几样上服事基督的,就为神所喜悦,又为人所称许。”
既然“基督已经替他死”(15节),为什么神允许他继续“信心软弱”(1节)?因为“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五8;约壹四9-10)。而神允许这些“信心软弱”的弟兄活在我们周围,正是要我们学习“按着爱人的道理行”(15节),“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19节),而不是坚持自己、“败坏”弟兄(15节)。既然“基督已经替他死”,我们为什么还要叫他因信心动摇而“忧虑”(15节)?
即使是正确的“善”事,也不可成为“被人毁谤”(16节)的话柄。即使是传福音、关爱人、劝勉人,如果只为着完成任务,却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是按着爱人的道理行”,也不能荣神益人。“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林前十三3)。
当时犹太人认为,将来“神的国”(17节)降临时,神会与人同在,所有的人都能和平共处。但主耶稣却指出,祂所成就的工作已经引进了“神的国”,“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十七21)。因此,已经活在“神的国”(17节)里、接受神管理的信徒,外面“吃喝”的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里面追求神的性情:“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17节)。
【罗十四19】“所以,我们务要追求和睦的事与彼此建立德行的事。”
【罗十四20】“不可因食物毁坏神的工程。凡物固然洁净,但有人因食物叫人跌倒,就是他的罪了。”
【罗十四21】“无论是吃肉是喝酒,是什么别的事,叫弟兄跌倒,一概不做才好。”
“神的工程”(20节)就是基督的身体教会。
真信徒是最自由的人,不在任何人之下(约八32);但真信徒也是众人的仆人,要服事所有的人(太二十25-28;加五13)。因此,神给我们操练真自由的机会:人越是自由,就越应当体谅别人、自由地放下自己的坚持,为了不“毁坏神的工程”(20节)、不“叫弟兄跌倒”(21节),宁可限制自己,绊倒人的事“一概不做才好”(21节)。
【罗十四22】“你有信心,就当在神面前守着。人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就有福了。”
【罗十四23】“若有疑心而吃的,就必有罪,因为他吃不是出于信心。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本章的“信心”(1、22、23节),是指在神面前坚信自己所行的是正确的,所以可以“在自己以为可行的事上能不自责”(22节),这信心并没有“强”和“弱”的区别,只有“有信心”(22节)和“没信心”的区别。神对每个人的带领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事上赐给各人的信心也不同。但神所赐的信心不是用来要求别人、论断弟兄的,而是让我们自己“在神面前守着”的(22节),顺服圣灵去做有把握的事、避免没有把握是否正确的事。
我们若“不是出于信心”(23节),在神面前勉强去做什么,实质不是存心不顺服神、就是在神面前装假。因此,“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