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4月13日哥林多前书第1章精读

2025-04-0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林前-精读.jpg

哥林多前书视频介绍


哥林多前书第1章


经文音频朗读:


问安和祝愿

1奉上帝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

2写信给在哥林多上帝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

3愿恩惠、平安从上帝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4我常为你们感谢我的上帝,因上帝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你们的恩惠,

5又因你们在他里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

6正如我为基督作的见证在你们心里得以坚固,

7以致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

8他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

9上帝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他所召,好与他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份。


教会中不应结党纷争

10弟兄们,我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11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提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纷争。

12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

13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

14我感谢上帝,除了基利司布并该犹以外,我没有给你们一个人施洗,

15免得有人说,你们是奉我的名受洗。

16我也给司提反家施过洗;此外给别人施洗没有,我却记不清。

17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基督是上帝的能力和智慧

18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上帝的大能。

19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20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上帝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

21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上帝的智慧了。

22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

23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

24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上帝的能力,上帝的智慧。

25因上帝的愚拙总比人智慧,上帝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26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

27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28上帝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

29使一切有血气的,在上帝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30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上帝,上帝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

31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今日背诵金句

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上帝的大能。-林前1:18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林前一1】“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

【林前一2】“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做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

本信开头的话是第一世纪罗马书信的惯例:先是写信人的名字,然后是收信人的名字,接着是祷告。保罗强调自己“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1节)的身份,因为他将使用使徒的权柄纠正哥林多教会的属灵错误。

“兄弟所提尼”(1节)可能是管会堂的犹太人(徒十八17),他是这封书信的共同作者。神在使用保罗的同时,也在使用其他的弟兄。

“神的教会”(2节)在新约圣经中仅出现三次(徒二十28;林前一2;林后一1),保罗特地向哥林多信徒强调教会是“神的”,因为他们正在误把教会当作是“人的”,根据人意分门结党。“神的教会”是神用重价买来的,主权属于神、内容根据神、行动依靠神。教会不能宣扬任何个人,只能单单宣扬神、见证神。全地只有一个“神的教会”,无论是分散“在哥林多”(2节)、还是在别的地方,都是“神的教会”的一部分,都有同一位主基督耶稣,地域的分散并不能破坏教会合一的属灵事实(约十七20-23)。

在保罗书信的问安语中,只有本信加上了“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2节),以提醒那些分门结党的人:基督不单是他们的主,也是“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2节)的主,主在各处“神的教会”中的带领是一样的。

尽管哥林多教会许多信徒的属灵生命还很幼稚(三1),道德标准也很低(五1),但保罗仍称他们为“圣徒”(2节),因为他们已经蒙恩得救,在地位上已经分别为圣、归给了神。

“教会”(2节)原文可以用来指一般的世俗集会(徒十九32、41)。当时的基督徒故意不用宗教集团的专门称号,而是选用这个字来自称,可能因为七十士译本用这字眼来形容以色列人,而基督徒也用这个字来表明,教会并不是当时一般的宗教集团。

【林前一3】“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哥林多教会给保罗带来了许多不容易忍受的属灵难处,但他还是照样爱他们、服事他们。保罗的问安绝不是“属灵的口头禅”,而是在被人顶撞和对付的时候,仍然按照神的旨意为哥林多教会祝福。

保罗的问安语结合了希腊式的“恩惠”和希伯来式的“平安”。当时的书信一般用“问候(Chairein)”一词来问安(徒十五23;二十三26),但保罗却改为双关语“恩惠(Charis)”,原意是“那引致喜乐的”。“恩惠”是神赐给不配的罪人白白的、主动的礼物,是我们喜乐的源泉。希伯来文“平安(Shalom)”不只是没有战争的状态,更表示繁荣、兴盛,特别是属灵事物上的兴盛。保罗的问候总是先“恩惠”后“平安”,因为除非神的“恩惠”已把罪对付清楚,否则就不会有真正的“平安”。在保罗心目中,“恩惠”(Charis)几乎就是“基督”(Christos)的同义词,因为除基督之外,没有什么可以给人恩惠,神的平安也是借着基督来的。“恩惠”是“平安”之源,“平安”是“恩惠”之果。

【林前一4】“我常为你们感谢我的神,因神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你们的恩惠;”

【林前一5】“又因你们在祂里面凡事富足,口才、知识都全备,

【林前一6】“正如我为基督作的见证,在你们心里得以坚固,”

【林前一7】“以致你们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

虽然哥林多教会的问题很多,但保罗的眼目越过人而注视神,所以总能发出感恩。一个真正重生得救的信徒无论多么幼稚、软弱,身上总有“神在基督耶稣里所赐给你们的恩惠”(4节),让我们可以因此感谢神。

虽然哥林多信徒的属灵生命还很幼稚,但他们的生命确实已经被改变,也得着了神所赐的“恩惠”(4节),这证明保罗所见证的福音是可信的,因此这见证在哥林多信徒“心里得以坚固”(6节)。“坚固”(6节)原文常作为担保的律法词汇。

信徒的属灵生命是否成熟,并不在于“口才、知识”(5节)是否全备。哥林多信徒有传讲真理的口才,又有全备的属灵知识,但属灵生命却仍然被保罗“当作属肉体,在基督里为婴孩的”(三1-2)。许多哥林多信徒“仍是属肉体的”(三3),但“在恩赐上没有一样不及人的”(7节)。因此,灵命成熟和恩赐充足乃是两回事:有恩赐的人不一定灵命成熟,灵命成熟的人不一定有丰富的恩赐。什么人有什么恩赐,并不是根据信徒的追求或灵命程度,而是根据教会的元首基督的计划。因为属灵恩赐的目的乃是为了建造教会,让我们能得以预尝圣灵的滋味,在盼望中预备自己、“等候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显现”(7节),即基督再来。

【林前一8】“祂也必坚固你们到底,叫你们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日子无可责备。”

圣灵丰富的属灵恩赐(7节),本身就是主耶稣“坚固你们到底”的一种保证。

“主耶稣基督的日子”就是“主耶稣基督显现”的日子(7节)。

哥林多信徒虽然现在还是“仍是属肉体的”(三3),但在主再来施行审判的时候却“无可责备”。只要基督所担保的人,没有人可以指控他们(罗八33)。因为基督不但在神面前成为我们的担保,而且在我们里面做了我们的生命,催促我们拣选神所喜悦的、离弃神所不喜悦的,在日常生活中看顾、扶持、拆毁、建立我们,照着父神的心意把我们模造成神儿子的样式。

主耶稣宣告“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太二十四24),这“忍耐到底”不是我们靠着自己能做到的。祂既应许“我父把羊赐给我,祂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9),因此是祂自己“必坚固你们到底”。

小组聚会、肢体相交是主耶稣“坚固”我们的方法之一。所以,“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分了”(来三13-14)。

【林前一9】“神是信实的,你们原是被祂所召,好与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一同得分。”

没有人愿意主动成为基督徒,我们“原是被祂所召”。神选召我们的目的,是“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与祂儿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同归于一,在基督里分享“神本性一切的丰盛”(西二9-10)。因此,虽然哥林多信徒还有许多的软弱,但他们对自己的得救可以大有把握,因为“神是信实的”,有神的本性作担保。

“一同得分”,就是我们都要进入基督、成为一体,让基督替我们接受神赐给我们的一切,然后交给我们享用。神的儿女不是按照个人来承受神的“分”,而是联结成基督的身体教会,在基督一同承受神的“分”。

神不会将祂的丰盛放在基督以外的人、事、物里,在基督以外没有神的丰盛。基督是教会的盼望(7节),基督负教会的责任(8节),基督为教会接受神的分(9节);因此,“神的教会”(2节)必须单单根据基督,“不可分党”(10节)。

【林前一10】“弟兄们,我借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尽管信徒被召是要与基督“一同得分”(9节),但哥林多信徒不但没有彼此相交,反而“分党”、“纷争”(10节)。保罗很柔和地“劝”他们合一,39次使用“弟兄们”这亲密的称呼,远超过其他书信(其次是罗马书、帖撒罗尼迦前书,各有19次)。保罗更用“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劝他们,这个名字远超过所有党派的名字。

“说一样的话”是合一的第一步。“彼此相合”原文意思是恢复正确的状态,也用在补网(太四21),以及帖撒罗尼迦人信心不足的补足(帖前三10)。

【林前一11】“因为革来氏家里的人曾对我提起弟兄们来,说你们中间有纷争。”

【林前一12】“我的意思就是你们各人说:‘我是属保罗的’;‘我是属亚波罗的’;‘我是属矶法的’;‘我是属基督的’。”

“纷争”(11节)是“情欲的事”之一(加五19-21)。

亚历山大的学者“亚波罗”(12节)在以弗所得了亚居拉,百基拉的帮助以后(徒十八26),就到亚该亚去传福音(徒十八27),亚该亚的首都就是哥林多。亚波罗的讲道风格可能与保罗不同,保罗的讲道慎思简明(二2-4),亚波罗则可能辞锋强锐(徒十八24、28),但两人的信息内容并没有差别(三6、8)。

“纷争”、分门别类的本质就是高举人,以人为中心,忽略神在教会里的权柄和旨意。“保罗、亚波罗、矶法”(12节)的教导并无真理上的不同,因此,这些信徒高举所追随的师傅,分党、纷争,并不是为了坚持真理,而是出于肉体的私意。即使是那些自称“属基督的”(12节),实际上也是以自我为中心,以“属基督的”名义拒绝顺服基督在教会中所设立的权柄。

【林前一13】“基督是分开的吗?保罗为你们钉了十字架吗?你们是奉保罗的名受了洗吗?”

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元首和身体都只有一个。在教会里分门别类、追随不同的属灵领袖,就是把基督分开,将信心的锚错误地抛在人身上,既不认识“十字架”的实意,也不认识“受洗”归入基督的真意。

基督是不能分开的,所有事奉的果效都是主自己做的,都应归入主的名下,不归入主名下的,就是分门别类。

【林前一14】“我感谢神,除了基利司布并该犹以外,我没有给你们一个人施洗。”

【林前一15】“免得有人说,你们是奉我的名受洗。”

【林前一16】“我也给司提反家施过洗,此外给别人施洗没有,我却记不清。”

【林前一17】“基督差遣我,原不是为施洗,乃是为传福音,并不用智慧的言语,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基利司布”(14节)是管会堂的(徒十八8),“该犹”(14节)是接待保罗的人(罗十六23)。

当时一些哥林多信徒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传福音讲究哲学、修辞等“智慧的言语”(17节),却忽略了“基督的十字架”(17节)。高举“智慧的言语”或口才、技巧,只会把人带向传讲的人,夸耀人所做的,而不是带向基督、支取十字架的救赎功效。

凡是属灵的工作,谁做工不重要,工作的果效叫人归入基督才最重要。因为只有钉十字架的基督,才能改变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

【林前一18】“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神的大能。”

“十字架的道理”简单直接,并不需要华丽的修辞技巧、高深的哲学思想之类“智慧的言语”(17节)。这种传道的形式与内容在那些没有蒙召的“灭亡的人”听来,自然是“愚拙”的,不够聪明、不合情理,通不过理性和眼见的理智审查。但正因为人天然的理性难以接受这样“愚拙的道理”(21节),那些蒙召的“得救的人”才能真实地感受到,他们得救的信心完全不是根据传道人的口才、本事,也不是出于自己理智、情感或意志,而是“神的大能”在吸引、改变他们的内心。

【林前一19】“就如经上所记: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

本节引自赛二十九14。自从亚当堕落以后,人的智慧和聪明总是倾向与神敌对(21节),结果都是走向死亡(箴十四12),在神面前无法站立得住。人不能靠着天然的智慧、聪明来到神面前,而要被十字架除去所有和所能,如同一无所知的婴孩,才能单纯谦卑来到神面前。

【林前一20】“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

【林前一21】“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

世界只是个稍纵即逝的舞台,“这世上的智慧”(20节)也要一同过去。神不单要弃绝“世上的智慧”、指出它的愚拙,更要叫它“变成愚拙”(20节)、最终落入虚空。

在天然人看来,不但传福音的方式是“愚拙的”(21节),福音的内容本身更是“愚拙的”,完全说不通。因此,人并不能“凭自己的智慧”(21节)来接受救恩,只能根据神所赐的信心而得救。

“信”(21节)原文是现在式,表示持续相信。

【林前一22】“犹太人是要神迹,希腊人是求智慧,”

【林前一23】“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在犹太人为绊脚石,在外邦人为愚拙;”

【林前一24】“但在那蒙召的,无论是犹太人、希腊人,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

【林前一25】“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犹太人追求“神迹”(22节)的印证,他们认为弥赛亚有能力将他们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下解放出来;而“钉十字架的基督”(23节)与他们心目中的弥赛亚形象完全不符合,所以成了使他们不信的“绊脚石”(23节)。

希腊人讲究“智慧”(22节)的理性推理,藐视貌似愚拙的福音。他们中间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的哲学家,显示了高超的“智慧”,但对人类却没有任何拯救的能力。

因此,若不是神的拣选,无论是“犹太人”(22节)还是“外邦人”(23节),全人类的本性都拒绝“钉十字架的基督”(23节),没有人肯接受救恩。如果人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得救,那就有理由可以自夸。只有“蒙召的”(24节)人才能体会到,自己在神面前一无所有、一无所能,我们的得救完全是“钉十字架的基督”做成的,这就是“神的能力、神的智慧”(24节)。

被人看为“愚拙”(25节)的十字架,却能把人从灭亡里面拯救出来,超过了一切人类的智慧。被人看为“软弱”(25节)的基督,却胜过了掌死权的魔鬼,超越了一切人类的能力。因此,“钉十字架的基督”把人放在完全不能自夸、不配受高举的地步。

“基督总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24节)是本信的中心,我们若不是用“神的智慧”去运用“神的能力”,属灵的恩赐只会带来属灵的难处,就像哥林多教会一样。

【林前一26】“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

【林前一27】“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林前一28】“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

【林前一29】“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27-28节中反复出现“拣选”一词,表明救恩完全是出于神的恩典和怜悯,并非依靠人自己的智慧、能力、地位或道德。

神并没有先“拣选”在世上大有影响力的帝王将相、哲人高士,却是先“拣选”了一班“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26节)的人,借着这些在世上微不足道、毫无可取的人将福音传开,证明叫人在世界高升的智慧、能力、地位或道德,都不能引往神和救恩。不倚靠自己的所有、单单靠神怜悯的人得救了,那倚靠自己的所有、却拒绝神的人却灭亡了。

神安排如此救法,要叫人“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29节)。因为“一切有血气的”(29节)都不能承受神的国(十五50),唯有靠着重生的生命才能进去(约三5-6)。不信的人进到灭亡里,固然是没有可夸的,信主的人是因恩典而被拯救,也是没有可夸的。人既是没有可夸的,也就没有高举人或分门分党的根据。

【林前一30】“但你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神又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

【林前一31】“如经上所记:‘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

“夸口的,当指着主夸口”(31节),引自耶九24:“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林后十17也引用了这经文。

神并不是看中了我们的某些优点,然后再把“智慧、公义、圣洁、救赎”(30节)等美德添加在我们原来的优点之上,修补、提升我们的旧生命;神要完全弃绝我们的肉体生命,用基督的新生命来代替我们天然的旧生命,“使祂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30节)。“神本性一切的丰盛”(西二9-10)都在基督里,而我们“得在基督耶稣里是本乎神”(30节),因此,信主的人在神、在人面前都没有任何值得自夸的地方。

阅读195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