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历代志上第2章
经文音频朗读:
犹大的后裔
1以色列的儿子是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西布伦、
2但、约瑟、便雅悯、拿弗他利、迦得、亚设。
3犹大的儿子是珥、俄南、示拉;这三人是迦南人书亚女儿所生的。犹大的长子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就使他死了。
4犹大的儿妇他玛给犹大生法勒斯和谢拉。犹大共有五个儿子。
5法勒斯的儿子是希斯仑、哈母勒。
6谢拉的儿子是心利、以探、希幔、甲各、大拉(“大拉”即“达大”),共五人。
7迦米的儿子是亚干,这亚干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连累了以色列人。
8以探的儿子是亚撒利雅。
大卫王的家谱
9希斯仑所生的儿子是耶拉篾、兰、基路拜。
10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作犹大人的首领。
11拿顺生撒门;撒门生波阿斯;
12波阿斯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
13耶西生长子以利押、次子亚比拿达、三子示米亚(“示米亚”即“沙玛”,见撒母耳记上16章9节)、
14四子拿坦业、五子拉代、
15六子阿鲜、七子大卫。
16他们的姐妹是洗鲁雅和亚比该。洗鲁雅的儿子是亚比筛、约押、亚撒黑,共三人。
17亚比该生亚玛撒。亚玛撒的父亲是以实玛利人益帖。
希斯仑的后裔
18希斯仑的儿子迦勒娶阿苏巴和耶略为妻。阿苏巴的儿子是耶设、朔罢、押墩。
19阿苏巴死了,迦勒又娶以法他,生了户珥。
20户珥生乌利;乌利生比撒列。
21希斯仑正六十岁娶了基列父亲玛吉的女儿,与她同房,玛吉的女儿生了西割。
22西割生睚珥,睚珥在基列地有二十三个城邑。
23后来基述人和亚兰人夺了睚珥的城邑,并基纳和其乡村,共六十个。这都是基列父亲玛吉之子的。
24希斯仑在迦勒以法他死后,他的妻亚比雅给他生了亚施户;亚施户是提哥亚的父亲。
耶拉篾的后裔
25希斯仑的长子耶拉篾生长子兰,又生布拿、阿连、阿鲜、亚希雅。
26耶拉篾又娶一妻名叫亚他拉,是阿南的母亲。
27耶拉篾长子兰的儿子是玛斯、雅悯、以结。
28阿南的儿子是沙买、雅大。沙买的儿子是拿答、亚比述。
29亚比述的妻名叫亚比孩,亚比孩给他生了亚办和摩利。
30拿答的儿子是西列、亚遍;西列死了没有儿子。
31亚遍的儿子是以示;以示的儿子是示珊;示珊的儿子是亚来。
32沙买兄弟雅大的儿子是益帖、约拿单;益帖死了没有儿子。
33约拿单的儿子是比勒、撒萨,这都是耶拉篾的子孙。
34示珊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示珊有一个仆人名叫耶哈,是埃及人。
35示珊将女儿给了仆人耶哈为妻,给他生了亚太。
36亚太生拿单;拿单生撒拔;
37撒拔生以弗拉;以弗拉生俄备得;
38俄备得生耶户;耶户生亚撒利雅;
39亚撒利雅生希利斯;希利斯生以利亚萨;
40以利亚萨生西斯买;西斯买生沙龙;
41沙龙生耶加米雅;耶加米雅生以利沙玛。
迦勒的其余后裔
42耶拉篾兄弟迦勒的长子米沙,是西弗之祖玛利沙的儿子,是希伯仑之祖。
43希伯仑的儿子是可拉、他普亚、利肯、示玛。
44示玛生拉含,是约干之祖;利肯生沙买,
45沙买的儿子是玛云;玛云是伯夙之祖。
46迦勒的妾以法生哈兰、摩撒、迦谢;哈兰生迦卸。
47雅代的儿子是利健、约坦、基珊、毗力、以法、沙亚弗。
48迦勒的妾玛迦生示别、特哈拿,
49又生麦玛拿之祖沙亚弗、抹比拿和基比亚之祖示法;迦勒的女儿是押撒。
50迦勒的子孙就是以法他的长子户珥的儿子,记在下面:基列耶琳之祖朔巴、
51伯利恒之祖萨玛、伯迦得之祖哈勒。
52基列耶琳之祖朔巴的子孙是哈罗以和一半米努哈人(“米努哈人”即“玛拿哈人”)。
53基列耶琳的诸族是以帖人、布特人、舒玛人、密来人,又从这些族中生出琐拉人和以实陶人来。
54萨玛的子孙是伯利恒人、尼陀法人、亚他绿伯约押人、一半玛拿哈人、琐利人
55和住雅比斯众文士家的特拉人、示米押人、苏甲人。这都是基尼人利甲家之祖哈末所生的。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代上二1】“以色列的儿子是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西布伦、”
【代上二2】“但、约瑟、便雅悯、拿弗他利、迦得、亚设。”
第一章列出了从亚当、挪亚、亚伯拉罕到以色列的家谱,显明全世界都在神的救赎计划之中,但神的救赎是借着对单个家庭的拣选预备和延续。第二至八章列出了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家谱,单个的家庭变成了一个民族,神的选民照着祂的应许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创二十二17),神借着这一批满了残缺和软弱的选民,赐福给“地上的万族”(创十二3)。
这十二支派的家谱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单并不完整,如大卫的儿子拿单的后裔就没有列出来(路三24-31)。因此,这份家谱目的不是用来认祖归宗,而是神借着数算自己的百姓,显明神拣选的计划不受人的失败(3、7节)和被掳(三17-24)影响,被掳的百姓“所剩下的,就是雅各家所剩下的,必归回全能的神”(赛十21)。
“以色列”(1节)是神给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先雅各所起的名字(创三十二28;三十五9-10),代表神的拣选。回归的百姓未来的盼望,在于神过去的拣选。因此,《历代志》的作者只用“以色列”这个名字来称呼雅各,以强调选民的身分,只在引用的诗篇中才提到“雅各”(十六13、17;诗一百零五6、10英文ESV译本)。
1-2节列出了以色列十二个儿子的名字,作为第二至八章家谱的序言。这些名字的排序与《创世记》中的三次排序(创二十九31-三十24;三十五22-26;四十六8-27)都不相同,并非按照长幼顺序,而是用交错平行(Chiastic Parallelism)的文学手法,刻意把约瑟和便雅悯放在中心,突出承受长子名分的约瑟(五1)和产生以色列第一个王扫罗的便雅悯:
A. 利亚的儿子: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西布伦;
B. 拉结婢女辟拉的儿子:但;
C. 拉结的儿子:约瑟、便雅悯;
B1. 拉结婢女辟拉的儿子:拿弗他利;
A1. 利亚婢女悉帕的儿子:迦得、亚设。
【代上二3】“犹大的儿子是珥、俄南、示拉,这三人是迦南人书亚女儿所生的。犹大的长子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就使他死了。”
【代上二4】“犹大的儿妇她玛给犹大生法勒斯和谢拉。犹大共有五个儿子。”
虽然以色列长子的名分归了约瑟(五2),但按照雅各的预言(创四十九8-12),弥赛亚的谱系将在犹大支派中延续,一直到大卫和他的后裔。大卫将作为国度的王,承受大卫之约(十七7-14)、预备建造圣殿。国度和圣殿是《历代志》的重点信息,因此,在十二支派的家谱中,犹大支派被放在首位,篇幅最长(二3-四23),是十二支派家谱的核心;而大卫则是犹大支派家谱的核心,也是整本《历代志》的核心。第二个被重点数算的是在圣殿中事奉的利未支派(六1-81)。这两个支派的家谱,突出了本书国度和圣殿的主题。
“犹大胜过一切弟兄,君王也是从他而出”(五2),但他却娶了迦南人为妻(3节),行为与蒙拣选的地位完全不相称。犹大的两个儿子因犯罪而遭神公义的审判(创三十八7、10),但外邦儿媳她玛与他乱伦生了两个孪生儿子,却蒙神怜悯而存活(创三十八14-30)。这份精心挑选的家谱,特地提到这段很不光彩的历史(4节),给失败的百姓带来了盼望:选民和世人在全然败坏的本相上并没有任何不同,都没有条件赢取神的垂青。若非神在公义之中存留了怜悯,地上没有一个人配得存活。因此,神的拣选是无条件的,所以也是信实可靠的。连这样一位满了残缺的犹大,都可以成为大卫王和弥赛亚的祖先,可见神的救赎计划并不依赖人的光景和努力,完全是根据神奇妙的恩典与全能的护理,祂“亲口应许,亲手成就”(代下六15)。
整个犹大支派的家谱(二3-四23)是一个交错平行结构,刻意把大卫的家谱放在中心:
A. 犹大的后裔(二3-55)
B. 大卫的后裔(三1-24)
A1. 犹大的其他后裔(四1-23)
【代上二5】“法勒斯的儿子是希斯仑、哈母勒。”
【代上二6】“谢拉的儿子是心利、以探、希幔、甲各、大拉(就是达大),共五人。”
【代上二7】“迦米的儿子是亚干,这亚干在当灭的物上犯了罪,连累了以色列人。”
【代上二8】“以探的儿子是亚撒利雅。”
这份精心挑选的家谱,再次提到一个不光彩的人物“亚干 עָכָר/ä·kär’”(7节)。原文故意修改了“亚干 עָכָן/ä·kän’”(书七18)的最后一个子辅音,使之与“连累 עָכַר/ä·kar’”(7节)谐音,因为“亚干”个人的失败导致了以色列整体的失败(书七1-26)。神在此提醒百姓:祂在地上所要得着的,不是个别人的见证,而是国度整体的见证;这国度在旧约时代是选民,在新约时代是教会。今天,神的心意是要得着基督身体的见证(弗四12),在教会中得荣耀(弗三21);因此,没有一个肢体可以清高自义、独善其身,“总要趁着还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劝,免得你们中间有人被罪迷惑,心里就刚硬了”(来三13)。
“迦米”(7节)可能是心利的儿子(6节;书七1)。“迦米的儿子”(7节)原文是“迦米的众子”,但却只提到一个儿子。这在家谱很普遍,可能是习惯用法,与儿子的数目无关。
【代上二9】“希斯仑所生的儿子是耶拉篾、兰、基路拜。”
【代上二10】“兰生亚米拿达;亚米拿达生拿顺。拿顺作犹大人的首领。”
【代上二11】“拿顺生撒门;撒门生波阿斯;”
【代上二12】“波阿斯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
【代上二13】“耶西生长子以利押,次子亚比拿达,三子示米亚(示米亚就是沙玛,见撒母耳上十六章九节),”
【代上二14】“四子拿坦业,五子拉代,”
【代上二15】“六子阿鲜,七子大卫。”
【代上二16】“他们的姊妹是洗鲁雅和亚比该。洗鲁雅的儿子是亚比筛、约押、亚撒黑,共三人。”
【代上二17】“亚比该生亚玛撒;亚玛撒的父亲是以实玛利人益帖。”
法勒斯的儿子“希斯仑”(9节)是大卫的直系祖先。希斯仑后裔的家谱(二9-三24)也是一个交错平行结构,首尾都突出了大卫的家谱:
A. 从兰到大卫的家谱(二9-17)
B. 希斯仑其他的后裔(二18-24)
C. 耶拉蔑的后裔(二25-41)
B1. 希斯仑其他的后裔(二42-55)
A1. 大卫的家谱(三1-24)
“拿顺”(10节)是出埃及时犹大支派的族长(民一7),他的妹夫是第一任大祭司亚伦(出六23)。
“撒门”(11节)的妻子是投靠神的耶利哥妓女喇合(太一5)。“波阿斯”(11节)的妻子是投靠神的摩押女子路得(太一5)。这两个名字都使会使本书最初的读者联想到神对投靠祂的外邦人的悦纳。
大卫是耶西的第八个儿子(撒上十六11;十七12),但这里说“七子大卫”(15节),可能有一个儿子还没结婚就已去世,所以没有记在家谱中。
以色列人的家谱通常并不记录女儿,但这里却特地提到大卫的姐妹“洗鲁雅和亚比该”(16节),因为她们的儿子都是为国度争战的勇士(十八12、15;撒下二18),所以都在神的记念之中。而17节又很不寻常地提到了这个家族的女婿“以实玛利人益帖”(17节,撒下十七25又名以特拉),再次表明神的国度对外邦人的接纳。
1-15节的这段家谱,简洁明快、单刀直入地把神的拣选显明出来:祂从以色列的十二个儿子中拣选了犹大(3节),又从犹大的五个儿子中拣选了法勒斯(5节),再从法勒斯的三个儿子中拣选了希斯仑(9节),一路拣选下去,最后从耶西的七个儿子中拣选了大卫作国度的君王(15节)。这一连串的拣选,既不是根据人的功德、成就,也不是倚靠人的行为、配合,“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罗九16)。
【代上二18】“希斯仑的儿子迦勒娶阿苏巴和耶略为妻,阿苏巴的儿子是耶设、朔罢、押墩。”
【代上二19】“阿苏巴死了,迦勒又娶以法她,生了户珥。”
【代上二20】“户珥生乌利;乌利生比撒列。”
“希斯仑的儿子迦勒”(18节),又名“基路拜”(9节),并不是窥探迦南的耶孚尼的儿子迦勒。这位迦勒是希斯仑的三子,他的家谱要在长子耶拉篾的家谱(25-41节)之后才详细数算(42-55节),之所以在这里先列出一部分家谱(18-20节),是为了在提到被神拣选建立国度的大卫(15节)之后,立刻引出被神拣选建造会幕的“比撒列”(20节;出三十一2)。国度和圣殿的起头从这里开始,最后在所罗门建造圣殿的事上合二为一(代下三1)。
“户珥”(19节)可能就是以色列与亚玛力人争战时,与亚伦一起扶住摩西双臂的助手(出十七8-16),犹太人传统认为他是摩西姐姐米利暗的丈夫(《犹太古史记卷3第3章54节》)。
【代上二21】“希斯仑正六十岁娶了基列父亲玛吉的女儿,与她同房;玛吉的女儿生了西割;”
【代上二22】“西割生睚珥。睚珥在基列地有二十三个城邑。”
【代上二23】“后来基述人和亚兰人夺了睚珥的城邑,并基纳和其乡村,共六十个。这都是基列父亲玛吉之子的。”
【代上二24】“希斯仑在迦勒·以法他死后,他的妻亚比雅给他生了亚施户;亚施户是提哥亚的父亲。”
“玛吉”(21节)是玛拿西的儿子,他的后裔住在约旦河东的基列地(民三十二39-41)。“睚珥”(22节)定居在约旦河东的基列,被算作外祖父玛吉的后裔,所以他的后裔被称为“玛拿西的子孙”(民三十二41),而不是犹大支派。
“基列地”(22节)这个名字意味着国度的争战,大卫曾在基列地与亚扪人、亚兰人和押沙龙争战。
“基述人”(23节)是约旦河东与基列毗邻的民族(申三14;书十三13)。基述王的女儿玛迦为大卫所生的押沙龙(三2),几乎颠覆了大卫的宝座,迫使大卫逃亡到“基列地”藏匿。而押沙龙的女儿也叫玛迦,她被罗波安所宠爱(代下十一21),带头在南国犹大制造偶像(代下十五16),严重败坏了罗波安和亚比雅两代犹大王(代下十一22)。
因此,“基列地”、“基述人”这两个名字,会让人联想到大卫的国度曾面临的一系列严重挑战,那时所埋下的隐患,最终导致了犹大的亡国。
上图:约旦河东的“雅谢地和基列地”(民三十二1)现在被称为戈兰高地,雨水充足,至今仍是优良的天然草场。迦得、流便和玛拿西半个支派因为舍不得这片“可牧放牲畜之地”(民三十二1),放弃了进入应许之地,最后被掳到了亚述(王下十五29)。
【代上二25】“希斯仑的长子耶拉篾生长子兰,又生布拿、阿连、阿鲜、亚希雅。”
【代上二26】“耶拉篾又娶一妻名叫亚她拉,是阿南的母亲。”
【代上二27】“耶拉篾长子兰的儿子是玛斯、雅悯、以结。”
【代上二28】“阿南的儿子是沙买、雅大。沙买的儿子是拿答、亚比述。”
【代上二29】“亚比述的妻名叫亚比孩,亚比孩给他生了亚办和摩利。”
【代上二30】“拿答的儿子是西列、亚遍;西列死了没有儿子。”
【代上二31】“亚遍的儿子是以示;以示的儿子是示珊;示珊的儿子是亚来。”
【代上二32】“沙买兄弟雅大的儿子是益帖、约拿单;益帖死了没有儿子。”
【代上二33】“约拿单的儿子是比勒、撒萨。这都是耶拉篾的子孙。”
【代上二34】“示珊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示珊有一个仆人名叫耶哈,是埃及人。”
【代上二35】“示珊将女儿给了仆人耶哈为妻,给他生了亚太。”
【代上二36】“亚太生拿单;拿单生撒拔;”
【代上二37】“撒拔生以弗拉;以弗拉生俄备得;”
【代上二38】“俄备得生耶户;耶户生亚撒利雅;”
【代上二39】“亚撒利雅生希利斯;希利斯生以利亚萨;”
【代上二40】“以利亚萨生西斯买;西斯买生沙龙;”
【代上二41】“沙龙生耶加米雅;耶加米雅生以利沙玛。”
25-41节是希斯伦的长子耶拉篾的后裔。在大卫的时代,耶拉篾的后裔定居在犹大南部的旷野(撒上二十七10)。
耶拉篾后裔的家谱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三次提到有人“没有儿子”(30、32、34节)。以色列人若没有儿子,这个家族从此就消失了,本来不必在家谱中再被提及。但这份精心选择的家谱,却偏偏记念了三个“没有儿子”的人,并且让没有儿子的“示珊”(34节)重新有了后裔(35-41节)。这会使回归的百姓联想到耶利米对被掳百姓的忠告:要在被掳之地“娶妻生儿女,为你们的儿子娶妻,使你们的女儿嫁人,生儿养女。在那里生养众多,不致减少”(耶二十九5)。
“示珊没有儿子,只有女儿”(34节),但他的女儿和埃及仆人所生的后裔,却被当作他的后裔详细数算(34-41节)。这再一次显明外邦人在神救赎计划中的位置,甚至连神百姓曾经的仇敌,也能被神改变、接纳进祂的国度。在神全能的护理之下,“以色列必与埃及、亚述三国一律,使地上的人得福”(赛十九24)。
【代上二42】“耶拉篾兄弟迦勒的长子米沙,是西弗之祖玛利沙的儿子,是希伯仑之祖。”
【代上二43】“希伯仑的儿子是可拉、他普亚、利肯、示玛。”
【代上二44】“示玛生拉含,是约干之祖。利肯生沙买。”
【代上二45】“沙买的儿子是玛云;玛云是伯·夙之祖。”
【代上二46】“迦勒的妾以法生哈兰、摩撒、迦谢;哈兰生迦卸。”
【代上二47】“(雅代的儿子是利健、约坦、基珊、毗力、以法、沙亚弗。)”
【代上二48】“迦勒的妾玛迦生示别、特哈拿,”
【代上二49】“又生麦玛拿之祖沙亚弗、抹比拿和基比亚之祖示法。迦勒的女儿是押撒。”
42-55节是希斯仑的三子迦勒的其他后裔。在这段家谱中,许多人名同时也是地名,有的“某某之祖”是指某人的祖先,有的“某某之祖”是指某城的创始人,有的两者兼有之。
“希伯仑”(42节)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曾经居住(创三十五27)和最终埋葬(创四十九29-32)的地方,也是大卫登基作王的地方(撒下二11),还是押沙龙开始叛乱的地方(撒下十五10)。“西弗”(42节)、“玛云”(45节)都是希伯仑附近的城镇名字,这些名字会让人联想起大卫在旷野的经历(撒上二十三24-25):有希伯仑人的拥戴(撒下二4),也有西弗人的出卖(撒上二十三19),还有玛云人拿八的辱骂(撒上二十五2)。
“基比亚”(49节)是以色列第一位王扫罗的老家和首都(撒上十四2),这个名字会让人联想到士师时代基比亚人的堕落(士二十5),以及扫罗对大卫的追赶。
希斯仑的儿子迦勒的女儿叫押撒(49节),耶孚尼的儿子迦勒的女儿也叫押撒(士一12),但并不是同一个人。
上图:犹大山地西弗的旷野,大卫躲避扫罗追杀时曾藏在这里(撒上二十三14)。
【代上二50】“迦勒的子孙就是以法她的长子、户珥的儿子,记在下面:基列·耶琳之祖朔巴,”
【代上二51】“伯利恒之祖萨玛,伯迦得之祖哈勒。”
【代上二52】“基列·耶琳之祖朔巴的子孙是哈罗以和一半米努·哈人(米努·哈人就是玛拿哈人)。 ”
【代上二53】“基列·耶琳的诸族是以帖人、布特人、舒玛人、密来人,又从这些族中生出琐拉人和以实陶人来。”
【代上二54】“萨玛的子孙是伯利恒人、尼陀法人、亚他绿·伯·约押人、一半玛拿哈人、琐利人,”
【代上二55】“和住雅比斯众文士家的特拉人、示米押人、苏甲人。这都是基尼人利甲家之祖哈末所生的。”
“以法她”(50节)原文就是伯利恒的古名(创三十五19),“大卫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耶西的儿子”(撒上十七12)。
这份家谱两次提到“以法她”(19、50节),并非偶然。这个名字和“基列·耶琳”(50节)一起出现,会让人联想到大卫把约柜迎到耶路撒冷的历史,正如诗一百三十二6所说的:“我们听说约柜在以法他,我们在基列·耶琳就寻见了”。这个名字和“伯利恒”(51节)一起出现,也会让人联想到先知弥迦对弥赛亚的预言:“伯利恒的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祂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五2)。
“伯利恒”(51节)是大卫王的家乡。而“伯利恒”和“琐拉、以实陶”(53节)这几个名字放在一起,会让人联想到士师时代的惨痛历史,包括但支派拜偶像(士十七7-9;十八31)、便雅悯支派差点灭族(士十九1)。这就提醒回归的百姓:“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二十一25)。而经过几百年以色列有王的历史后,他们照样失败了,因此他们应当承认:只有以神为王(出十五18),才是真正的属神国度。
“尼陀法”(54节)会让人联想到大卫的两个勇士(撒下二十三28-29)。
“文士”(55节)负责抄写律法,后来成为律法的教师与解释者,从文士以斯拉的时代开始在百姓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众文士家”(55节)的这些人可能不属于犹大支派,而是“基尼人利甲家”(55节)的后裔。
“基尼人利甲家”会使回归的百姓联想到,他们虽然是摩西岳父的后裔米甸人,却被邀请一同进入迦南、分享神的恩典(民十29-32)。在北国以色列的时代,利甲人约拿达与耶户一起反对巴力崇拜(王下十23);在南国耶利米的时代,利甲人因顺服先祖的吩咐,成为神给百姓的榜样(耶三十五18-19);在被掳回归之后的尼希米时代,利甲人玛基雅是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监工之一(尼三14)。而在这份家谱中,神也特别记念这些投靠祂的基尼人,把他们和犹大支派一起数算。
对于本书最初的读者、被掳回归的百姓来说,希斯仑后裔的家谱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里面提到的人名、地名,基本上覆盖了大卫一生的经历,这很可能是作者精心选择这份家谱的目的之一。
从犹大支派的家谱里,我们既看到神对选民拣选的恩典决不后悔,也看到神对外邦人接纳的大门始终敞开;不但看到神的公义毫不妥协,也看到神的怜悯遮盖过犯。在这份家谱里,神不住地提醒百姓的软弱和失败,也不住地记念那些投靠神的外邦人。因为选民和外邦人一样倚靠神的恩典和怜悯,“所以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难道神只作犹太人的神吗?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吗?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罗三28-29)。
上图:基列·耶琳遗址。基列·耶琳位于犹大山地,在从沿海平原经梭烈谷上到耶路撒冷的路上,海拔约7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