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玖玮牧师:耶稣十架七言

2025-04-19

a0373ea011a06c2f20acf3a8dedfcef.png




耶稣十架七言


序 言

弟兄姊妹,平安!当我向大家道一声平安的时候,不要以为平常,因为今天有多少人没有平安,现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千千万万的人死在枪炮之下,现在到处地震,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心中没有平安!我们听过一句话: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想,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同意这个观点,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平安环境,我们为此而感恩!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我们最大的平安来自于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之工。今天是主受难的日子,是主舍身流血的日子,每逢受难周,我们教会都有纪念聚会,每天的晨祷、团契日、受难日和复活节尤其如此。

十字架,是罗马帝国时代的一种残酷刑具,这种刑具只针对谋反者、强盗和杀人凶犯;并且罗马使用这种刑具,只加在被征服的人民身上,有罗马国籍的人,虽然犯了大罪,但也不得使用十字架这种酷刑,因为这种刑罚太残忍,受刑人被折磨所受的痛苦达到极点,凡被判钉十字架的人要自己背着十字架前往刑场,到了刑场把十字架放平,兵丁用大铁钉把罪犯的手脚钉在十字架上,然后将十字架竖起来放到挖好的坑中,犯人在这个过程中因受到各种震动疼痛不已,血流如注,剧烈口渴,头昏目眩,阵阵抽搐,又不能迅速死去,往往延续一两天之久。

犹太人痛恨这种刑罚,因为太残酷,也太羞辱,公元三百二十多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信了耶稣,下令废去了这种刑罚。但是至高上帝的儿子,人类的救赎主为了担当我们的罪忍受了这种既残酷又羞辱的刑罚,并且还受尽了恶人戏弄、嘲笑、讥诮,这一切诚然显出上帝的大爱是无法测度的,门徒约翰把主的牺牲归结为上帝的爱。老使徒约翰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约壹三16)在另一处经文他也说“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四10)使徒保罗把十字架的道理说成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约翰、保罗他们说的都很对,新约经文充满了这方面的见证,但今天我们若多讲这方面真理,时间就不够了。今天我们从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七句话里,也照样能见证出上帝的大爱和上帝的大能。现在我们来看看主在十字架上说了什么?

一、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廿三34)

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讲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主耶稣对仇敌说的!这不仅是对仇敌的饶恕,也是对人类的理解:我们不晓得我们恨的是爱,不晓得我们杀的是主,不晓得我们拒绝的是拯救,选择的是死亡,不晓得我们是多么可怜!

那时的耶稣,忍受了一夜审讯,却要用疲惫的身躯背着十字架继续走向各各他;在那里,祂双手双脚被钉子穿透,整个人被挂在了十字架上;门徒四散,骂声遍野,十字架下尽是背叛。如果是我们,该怎么办?咒骂吗?抱怨吗?耶稣都没有。相反,他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以爱遮掩过犯,以爱胜过罪恶。上帝怀里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将上帝永恒之爱展现于世人面前,彰显了上帝最荣耀的光辉。

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为自己祈求——他没有祷告说:“父啊,救我!”相反,耶稣为他们祈求,“父啊,赦免他们!”“他们”是谁?

他们就是凶恶残忍的罗马兵丁,是钉耶稣于十字架的兵丁,是拈阄分耶稣衣服的兵丁,是戏弄耶稣、吐唾沫在耶稣脸上,把荆棘冠冕戴在耶稣头上的兵丁,需要赦免的就是他们!

他们还有谁呢?是审判耶稣的巡抚彼拉多,是三次说查不出耶稣有任何罪过,仍判决钉耶稣于十字架的彼拉多,是执法不公只想保住自己升官发财的彼拉多,是在众人面前假惺惺洗手,表示流无辜人的血与己无关的彼拉多!

求天父赦免他们的还有谁呢?是蒙蔽受骗的众人,是黑白不分、是非颠倒的众人!他们宁愿要求释放作乱杀人的罪犯巴拉巴,而高声呼喊除掉“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的耶稣!”他们,就是这些人!主祷告说:“父啊,救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他们是听人挑唆的众人,是被蒙蔽受骗的众人!

他们还包括谁呢?还有就是祭司长、长老、文士、法利赛人等一大批犹太教领袖。他们就是钉死耶稣的幕后策划者、操纵者;是挑唆无知的群众,高喊“除掉祂”“钉祂十字架”的刽子手。对这些真正十恶不赦的人,主耶稣在十架上也求父赦免他们说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其实,祭司长、长老、文士等明明是罪魁祸首,明明是出于嫉妒,才千方百计定意要除灭耶稣的一群人,耶稣为什么还求父赦免他们呢?这正是主耶稣那伟大的爱,上帝对世人的爱,爱到了极点,我们有限的头脑是无法测度的。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弟兄姊妹,我们在祷告中说,求主赦免我们的罪,如同我们赦免人的罪。保罗说:“主怎样饶恕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三13)求主给我们饶恕人的心,因为只有爱才能感化顽梗的心悔改!老约翰曾宣告“上帝就是爱”,耶稣将这爱活化了出来,成就了真正的合一,并且将爱的命令传给跟随祂的人。今日,跟随耶稣的我们,是否活出了爱呢?

二、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廿三43)

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讲的第二句话,这句话是主耶稣对罪人说的!“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路廿三43) 十字架下,戏弄耶稣的祭司长、文士,拈阄分耶稣衣服的兵丁,看热闹的百姓……甚至连十字架上的一名囚犯也加入到了嘲讽耶稣的行列,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 耶稣被钉在两个犯人中间,第一个罪犯嘲笑祂,第二个罪犯求告祂;耶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七7)这个罪犯的求告立刻蒙了应允。第二个罪犯因着信,灵魂已与耶稣相交,可以如影随形进入乐园。这两个罪犯就是人类的缩影,每个人必选其一,要么不信嘲笑至死,要么因信求告得福。第二个罪犯质问讥诮耶稣的另一个犯人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上帝吗?”这名囚犯坦言他们受刑罚是罪有应得!当他谦卑地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时,他的心就被打开,上帝特别的恩典让这名囚犯“看见”十架上的耶稣是何等慈爱、圣洁与信实。面对众人的侮辱与讥讽,耶稣独自承受着身心的一切伤痛。因为爱,耶稣作出了饶恕,甘愿为人受侮辱、舍生命。这个囚犯或许曾听过耶稣是一位先知,一位施行神迹的夫子;但耶稣今天用饶恕仇敌、舍弃生命的爱,征服了这名囚犯。圣灵让他“看见”耶稣就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就相信了耶稣所传的天国。

这个得救的囚犯是幸运的,紧紧抓住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公开悔罪,接受福音,向耶稣祈求,盼望有份于未来永恒生命的国度。囚犯祷告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

弟兄姊妹,这个囚犯真是有非常大的信心,了不起的信心。他从耶稣被钉将要断气前得到永生;从耶稣被挂在木头上的受苦羞辱中见到主的荣耀;从耶稣被定罪死亡的失败中见到主的胜利成功。这种信心,真不简单!从死亡中见到生命,从失败中见到成功,从羞辱中见到荣耀,这种信心,非人人能有,非人人具备。但这个犯人却有这种非凡的信心和勇气,所以他才祈求,他才祷告,他才仰望说“主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他相信耶稣有天国,相信耶稣的天国即将到来,所以求主得国降临时记念他。

面对囚犯的祈求,耶稣虽然在痛苦疲乏中却给予了真切的回应。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与我同在乐园里了。”主耶稣的应许何等伟大,是超过人所求所想的。犯人求将来,耶稣答应今日;犯人求记念,耶稣答应“今日你要与我同在乐园里了。”犯人的祷告是祈求,是将来式;耶稣的应许却是今天,而且实实在在,没有丝毫含糊,是阿们又阿们的!

主在十架上所说第二句话,正表明了祂的十字架,祂的死,正是为人、爱人、救人,而且是那样确实、实在,像带老朋友回家一样真实可靠,正如耶稣与门徒分离前所说的话一样。主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上帝,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约十四1-3)弟兄姊妹,悔改的强盗归主,足以阐明主的救恩永远向全人类敞开的这个事实。

三、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约十九26-27)

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讲的第三句话,这句话是主耶稣对亲人说的!耶稣在地上传道的时候,常以父的事为念,《圣经》很少记载祂与母亲马利亚之间的日常生活,这似乎让人觉得耶稣对自己的母亲有点冷淡。记得有一次有人对耶稣说祂母亲找祂时,耶稣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太十二48-50)实际上,耶稣并不是冷落马利亚,而是祂身上有从上头来的使命。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将要完成这使命时,祂仅有的七句话中就有一句话是对母亲的托付。

耶稣从来没有忘记地上的母亲,在最痛苦的时刻都惦念着她。十字架的使命看似使得耶稣放弃了孝敬父母,其实,耶稣爱自己的母亲,甚至为这份爱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因为在被救赎的万人中,马利亚也在其中。不仅如此,耶稣将孝敬母亲的责任托付给祂最爱的门徒,这也叫我们晓得当孝敬父母,并在主里与弟兄姐妹彼此相爱。在耶稣的救赎大工中,马利亚同样肩负使命。当上帝拣选马利亚时,她回应:“我是主的使女,情愿照你的话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

母亲是伟大的,因着十月怀胎的艰苦与期待,也因着每个日夜无怨的呵护与关爱。作为母亲,马利亚比众人承受了更多的痛苦与无奈。当耶稣在十字架上,马利亚来了,她就在十字架下面,心如被刀刺透。

在影片《耶稣受难记》中,有一个镜头,使我泪目,就是耶稣在被鞭打之后,马利亚用毛巾仔细地擦拭地上的血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够去承担!需要多大的爱才能依然坚强站立!马利亚深知耶稣的使命,她在十架前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儿子。她未发一言,虽心中流泪,但未去阻止耶稣要做的事情,因她知道此时耶稣所作的事情是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马利亚虽然刚强,但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挂在木头上,心中必然是极其苦痛的。身为儿女,必须体贴自己的父母,父母为儿女承担了太多太多!耶稣此时被钉在十字架上,看见母亲和祂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这句话里,可以见到主耶稣对母亲的孝心,尽祂为人子的本分。耶稣不仅是神子(上帝的儿子),也是人子(人的儿子)。耶稣离世前将母亲马利亚托付给祂所爱的门徒,这是一份人子的爱,一份人间的义,一份天父的情。耶稣在此告诉世人,既为人,就当活出人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本份。临危之际,把母亲交托给所爱的门徒,以尽孝养母亲之职。主自己曾说:我来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成全。第五条诫命就是孝敬父母,主耶稣自己就是这样谨守遵行的。耶稣不论在孩童之始,或是直到十字架上生命之终,祂始终如一,孝敬双亲,奉养照顾父母亲。主被钉十架,没有留下什么遗产给母亲,一件外衣被罗马兵丁分掉了,一件里衣也被拈阄拿去了。祂只把母亲交给门徒约翰。“看!你的母亲”“看!你的儿子”。主耶稣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尽人子之责,这该对我们有多深刻的教训呀!第五条诫命,是一条唯一带有应许的诫命。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第三句话,可作为上帝的儿女们牢记遵行的重要命令。

这一个“看”字,超越了血肉的界限,打破了传统观念的血亲之情。耶稣告诉自己的母亲,不要为儿子的离开感到难过,看哪,在主里,每一个爱主的,被主所爱的,都是你的儿子。在旧造的性情中,夏娃是众生之母;在新约恩典中,马利亚是一切主内弟兄姐妹的母亲。在基督里,一个全新而温馨的大家庭得以重新建立!孩子的感恩、记念固然能让母亲得安慰,但最重要的是孩子行在真理中,耶稣在上帝的永恒计划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使命,这是马利亚最真实的安慰。

“你的儿子”“你的母亲”,这一个“你的”告诉我们,同走天路的人都成为了你的亲人。这一关系都建立在“看”这一超越血肉亲情的行动上。弟兄姐妹,看看你身边的人,或认识,或不认识,他们都是你在主里的至亲。因着信靠基督,我们主内相遇;因着仰望十架,我们得着盼望;因着主的命令,我们共同构建主内温馨、蒙福和爱的家园。愿我们都在天父的家里,践行真理,看顾家人。弟兄姊妹,主在十架上讲的七句话中,一到三句都是关心别人,但从下面第四句话开始才提到关乎自己的事情。祂说:

四、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 廿七46)

“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

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讲的第四句话,这句话是主耶稣对死亡说的!
无罪的耶稣要像一只赎罪的羔羊替罪人死去。祂是作为人死去,不是作为神死去,因为神是不死的。所以那一刻,不死的神性必须暂时离开祂,好使祂落入死地。这是一个父亲忍痛舍子、儿子忍痛顺服而惊天动地的感人时刻!

尽管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已做好了准备,但实际的痛苦仍是无法想象。上午九点,耶稣的双手、双脚被钉刺透,鲜血直流,整个人被挂在十字架上,下午三点,耶稣在极度痛苦中发出了“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呼喊,然后将自己的灵魂交于父神。这中间的六个小时是耶稣在世最难熬的时光。人在痛苦难忍之中,受到冤枉迫害之时,常常会发问,“为什么?”“为什么天道不公?”同样,耶稣在十字架上,在痛苦流血之中,也问: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在这喊叫声中,我们看到了救赎的深度。主在那时作为担罪者而被天父上帝所咒诅。保罗说:“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都是被咒诅的。”(加三13)主耶稣的问,正说明祂与父之间,父与祂之间,息息相通,片刻不离。今天,天父为什么离弃了祂?父上帝为什么掩面不顾?主耶稣是上帝的羔羊,背负世人罪孽的。主耶稣被悬挂在木头上,表明上帝对世人所犯之罪的震怒,都归在耶稣一人身上。所以十字架上的耶稣,表明全人类的罪都由祂担当背负。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罚,被责打苦待了。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已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赛五十三4-6)天父为什么离弃祂?以赛亚说得再清楚不过。“耶和华定意将祂压伤,使祂受痛苦,耶和华以祂为赎罪祭。”(五十三10)我们该多么感谢主的大恩大爱呀!约翰还告诉我们:这正是上帝的计划,上帝的作为,上帝的救赎。经文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16)

耶稣断气之前的这句呼喊,将祂所遭受的无法承受之痛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此之前,耶稣一直与天父同在,从来不知道与上帝隔离的苦楚;但此刻,耶稣却在经历着与天父隔绝的痛苦,遭受着身体最残酷的刑罚。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把我们人生所有的苦难和绝境,以及在死亡权势之下的焦虑和惧怕,都反映了出来。

这正是犯罪之人所要承受的刑罚。我们常常活在骄傲、贪婪、嫉妒、仇恨、恼怒、好说谗言中,与上帝的公义、圣洁要求相去甚远,我们却还不自知。“你们的罪孽使你们与上帝隔绝,你们的罪恶使祂掩面不听你们。”(赛五十九2)被隔绝的应该是我们,被掩面不看的也应该是我们,承受刑罚的更应该是我们!但主耶稣都为你我承担了。

为了救赎我们,耶稣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祂背负着我们的罪孽,承受着父上帝公义的审判,经历着被父上帝掩面不看的痛苦。明知苦不堪言,耶稣还是心甘情愿地接过苦杯,只因祂定意爱我们到底,要救我们出黑暗入光明。耶稣所承受的痛苦中孕育着新的希望;耶稣的被离弃是短暂的,因为很快,主耶稣就要重新回到天父荣耀的怀抱里。三天后将以复活的大能带给我们永恒的盼望!

五、我渴了!(约十九28)

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讲的第五句话,这句话是主耶稣对自己说的!这一天,主耶稣经过漫长的受审程序,被戏弄,被羞辱,被鞭打,他们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祂头上,又给祂穿上紫色袍子;这一天,主耶稣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路步履蹒跚地走向各各他,烈日暴晒,舌干唇裂,汗血流尽,心力交瘁;这一天,主耶稣为了我们,被钉上十字架,心甘情愿,默默无声,走向生命的终点。

十字架上的耶稣,不仅承受肉体和心灵的痛苦,也忍受着干渴的痛苦。此刻大地一片黑暗,祂感受到天父的愤怒与离弃,独自承受着因罪被隔绝的痛苦!孤独、干渴、被弃……所有的伤痛齐涌而至,祂在十字架上大声呼喊:“我渴了!”这不仅是主耶稣肉体干渴的需要,更是一句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祂更渴望天父的同在。祂的渴是真实的,痛也是真实的,祂的渴是代替我们人的罪所承受的饥渴,但祂更大的饥渴,是为着我们的灵魂。这位给人类带来活水的人如今自己渴了!这位曾经大行神迹的人如今自己不行了!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救赎!祂为了我们活着而死去,祂为了我们饱足而饥渴,祂为了我们平安而受刑,祂为了我们痊愈而负伤。所以先知曾预言: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六十九21)

祂会渴,是因祂代替一切心灵干渴的人说话,你我在信仰的道路上,是否也常常跋涉于贫瘠的沙漠中,心灵干渴,举步维艰,饮鸩(zhèn )止渴,生命渐渐枯竭?今天人类的干渴,不是因为没有水喝,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摩八11)。顽梗悖逆,刚硬偏执,不愿就近生命的活水,以致心灵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耶稣渴了,祂渴望人类回转,悔改归向上帝;耶稣渴了,祂渴望人类灵魂得救,得享安息;耶稣渴了,祂渴望天父的旨意成全,渴望救恩的实现;耶稣渴了,祂定意要经受这样的干渴,正如祂忍受饥饿、忧伤、痛苦一样,好叫我们因祂所流出活水的江河而永不再渴。

弟兄姐妹,诚然我们有生活的压力与重担,有心灵的孤独与忧伤,灵里更是贫瘠荒芜,如饥似渴。可我们听见了吗?当年耶稣站着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祂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七37-38)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已然成为生命的泉源,必要洗净我们的罪孽,使我们成为圣洁,得以完全。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使我们可以白白地取这生命的水喝,使饥渴者饱足之后,生命河水永远长流。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已然成为活水的江河,必要滋养我们干渴的心田,直到永生。

六、成了!(约十九30)

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讲的第六句话,这句话是主耶稣对使命说的!当耶稣气息奄奄、人们都说祂“完了”的时候,祂却说“成了”!祂完成了天父的托付,将福音带来人间;祂成全了全世界人的渴望,为我们战胜死亡。祂成了罪人的朋友,穷人的宝藏,病人的医生,死人的生命,可怜人的力量。祂成了天下第一人,祂完成了上帝交给祂的使命。

十字架上的这句“成了”,是耶稣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胜利宣告。虽短短两个字,也很简单,却是那么确信、坚定、有力,可以震撼世界!用一般人的眼光看,十字架是失败,是羞辱,是死亡。耶稣被钉在十架上血流尽了,气也断了,岂不是一切都完了,一切都成了泡影?谁还愿作得人的渔夫?谁还思念昔日加利利海边的追随和爱慕?不如打鱼去,不如回到税关去,不如回到无花果树下。在人看来,真是一切都完了,但耶稣却说:“成了”。这表明耶稣的一生,是无愧于人子的一生,是从未作过一件不好的事的一生,是从没有犯过罪的一生。十字架上的耶稣不是失败,乃是成功。

在那些钉祂十字架之人的眼中,祂即将彻底失败,一个生命将近的人又有何希望呢?然而,这正是上帝的最高智慧!这句“成了”带给信靠耶稣的人无限希望与恩典!“成了!”表明耶稣已经完成了天父的救赎计划。耶稣背负了我们一切的罪孽,以致祂经历了如此残酷的十架酷刑,但此刻,祂所受的一切苦难都已结束,即将迎来胜利时刻。“成了”是耶稣得胜的凯歌,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洗净了我们一切的罪孽,偿清了罪的刑罚。死亡被战胜,魔鬼的权势被消灭,我们在耶稣“成了”的宣告中,重新得着力量。

耶稣的“成了”不是在鲜花和掌声中的欢呼,也不是在耀眼光环和众人拥护下的雀跃。耶稣所宣告的“成了”,正是祂断气的时候;耶稣的胜利,正是众人看祂失败的时候;耶稣的刚强,正是祂软弱至极的时候;耶稣的“成了”,正是祂离世拥抱新生的重要时刻!

弟兄姐妹,你是否在灵程的路上正感到孤单、绝望、无助、伤痛,甚至想放弃?请不要惧怕,当刚强壮胆,因为主说:“成了!”愿我们也能常常效法我们的主,因摆在前边的大喜乐,就可以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来十二1-2),在我们临终的时候,我们盼望也能够自豪地说:我已遵守了父上帝的命令,我已完成了天父在我身上的美好旨意,我已战胜了罪恶,我已得胜,如今可以安然见主。

七、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廿三46)

这是耶稣在十字架上讲的第七句话,这句话是主耶稣对天父说的!“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耶稣是那么坦然、从容地面对死亡,是因为祂对生与死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祂曾说过:“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十二24)耶稣的一生,“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路廿三41),本丢彼拉多却把祂“列在罪犯之中”(赛五十三12),以“莫须有”的罪名处以极刑。耶稣蒙冤受屈,却从未鸣冤叫屈,因为祂非常清楚,祂被钉在十字架上,不是迫不得已的蒙难,而是心甘情愿的牺牲!耶稣曾当众宣告:“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约十18)保罗曾为耶稣作见证说:“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十五3-4),耶稣在受死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将会复活,这是祂能够把“灵魂”交托上帝的原因。

“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这就是耶稣死时的情景。正如祂先前所说:“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约十六28)为着福音,为着爱,耶稣入世忍耐三十三年,功成而归。愿你我都能象祂一样在告别世界时轻轻说一句: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

贪生怕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基督徒却不会过于惧怕死亡,因为耶稣之死在救赎的意义之外,还有另一种极其重要的意义,《希伯来书》的作者写道:“祂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二14-15)耶稣如此应许我们:“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十一25)

我们无法逃避死亡,但可以盼望复活!对于成熟的基督徒而言,死亡,不过是与这个世界的一次庄严道别,犹如长途旅行之后的归程,文艺演出之后的谢幕,朋友聚会之后的握别……故此,面对死亡,我们也可以像耶稣一样交托:“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使徒彼得也教导我们:“所以,那照上帝旨意受苦的人要一心为善,将自己灵魂交与那信实的造化之主。”(彼前四19 )“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的得以进入我们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一11)

结   语

主在十字架上的七句话,第一句话是祷告,最后一句话也是祷告。可以说,主耶稣的一生是祷告的一生,也是交托的一生。透过这七句话,我们了解了耶稣在受难时的心情和愿望。

主被钉十字架是在上午九时,被挂在十字架上长达六小时之久,也就是到下午三点钟气就断了。主在十字架上忍受了六小时的痛苦,经文说,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父上帝没有将太阳用黑暗荫蔽以前,主的身体曝晒于酷热的太阳之下有三小时之久,现在又历经三小时的黑暗。“耶稣大声喊叫,气就断了。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对面站着的百夫长看见耶稣这样喊叫断气,就说,这人真是上帝的儿子!”(可十五37-39)圣殿里的那幅幔子很厚很长,不容易裂开,但在主耶稣断气的刹那间,从上至下列为两半,这是上帝的作为,象征主耶稣的肉身为我们裂开,打开了天国的道路。幔子裂开,表示旧约时代的结束与新约时代的开启。《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藉着祂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祂的身体。”(来十19-20)如今,人与上帝的隔绝已经除去,靠着主耶稣,我们可以坦然无惧的进到天父上帝面前,从此以后就不需要再有祭司和祭司献祭了,只要靠着主耶稣赎罪的功劳就可以到父上帝面前来,称神为阿爸父!


2025.4.18受难节下午讲于北辰教堂

阅读807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