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玖玮牧师:保罗遭患难后的感恩

2025-06-08

北辰基督教堂互联网许可证新.png




保罗遭患难后的感恩



引 言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是基督教里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圣灵降临节。根据圣经记载,每年复活节后第50日为“圣灵降临节”,又称“五旬节”(最初是犹太人的重要节日)。圣灵降临节为复活节后第七个礼拜日。新约圣经中说,耶稣复活后第40天升天,第50天“差遣”圣灵降临。经文说:“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1-4)。使徒们领受了圣灵,开始传道,标志着教会时代拉开帷幕。圣灵降临节是基督教十分重要的节日,经常被看作是仅次于复活节的节日。我们每一个上帝的儿女自信主耶稣那一刻,就有了圣灵内住,但我们还不断地需要圣灵充满,因为圣经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什么是圣灵充满?圣灵充满有多种表显,并不只是看见异象异梦,行神迹奇事异能,说方言,我们千万不要错误理解圣灵充满的真义。二十多年前,我写过一本书《认识圣灵》,详细讲解了圣灵充满与神迹奇事、异象异梦、说方言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仍然按照读经进度讲道。

按照我们读经的进度,这个礼拜我们读到了旧约《历代志下》4至8章,新约读到了《哥林多前书》16章和《哥林多后书》第1章。今天我就选取《哥林多后书》第一章的经文与弟兄姊妹一起思想上帝的话语。

在新约中,除了耶稣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像使徒保罗那样,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过那么巨大的影响。他一生著述甚丰,达十三封书信之巨,足迹遍及欧亚大陆,进行了三次旅行布道,受尽苦难逼迫,最终在罗马为主殉道。在人类的历史中,苦难与挑战始终伴随着每一个人。面对苦难,有人选择抱怨,有人选择逃避,而使徒保罗却选择感恩。感恩,是一种心灵的智慧,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更是一种信仰的力量。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所表达的感恩之情,不仅仅是对上帝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保罗的内心世界,探讨他在患难后的感恩,以及这种感恩如何成为我们信仰生活中的力量源泉。

现在我们来看他经历的苦难和感恩。


一、从迫害者到传道者

在基督教的历史长河中,使徒保罗的经历如同一座闪耀的灯塔,照亮我们对信仰的理解和追求。保罗的一生,充满戏剧性的转折与坚定的使命担当,他的故事蕴含着无尽的启示与力量,值得我们深入探寻。

保罗出生于大数城,这是一个位于现代土耳其的繁华之地,文化多元,商业昌盛。他生于犹太家庭,是便雅悯支派的后裔,家庭恪守法利赛传统,对犹太教律法的尊崇渗透在他生活的每一处。在耶路撒冷,他师从著名的迦玛列拉比,接受正统的犹太教育,深入研习希伯来经文,在犹太教律法和传统知识方面造诣深厚。那时的保罗,年轻且充满热忱,立志捍卫犹太教的正统与纯粹,对新兴的基督教运动充满抵触,认为这是对犹太信仰的背叛。他积极投身迫害基督徒的行动,参与逮捕、监禁信徒,甚至在司提反殉道时,他也站在一旁,默许这场悲剧的发生。他从耶路撒冷到各处追捕基督徒,仿佛在这激烈的对抗中找到了自身价值与信仰的证明。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在前往大马士革的路上,一道强烈的光芒从天而降,照得他睁不开眼,紧接着他听到了耶稣的声音:“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那一刻,他的世界天翻地覆。原本坚定的信念瞬间崩塌,内心的冲突与震撼无法言表。他在黑暗中度过了三天,不吃不喝,深刻反思自己的过往。这三天,是他灵魂的挣扎与重塑,是旧我与新我的激烈交锋。

当亚拿尼亚按照神的指示为他按手祷告后,他重见光明,内心也获得了全新的力量。从此,扫罗改名为保罗,他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从基督教的迫害者变成了坚定的传播者。这一转变,不仅仅是身份的更替,更是心灵的重生,是神恩的伟大彰显。保罗从抗拒神到完全顺服,这种转变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曾经多么背离神,神的爱与救赎始终向我们敞开,神有能力改变最顽固的心。

保罗在皈依基督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传教事业中。他的传教之旅充满艰难险阻,却从未放弃。他第一次传教与巴拿巴同行,从叙利亚的安提阿出发,先后前往塞浦路斯岛、旁非利亚地区、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等地。在各地,他们传讲福音,建立教会,遭遇无数反对与迫害,被赶出城市、被石头砸、被监禁,但他们始终坚守信仰,毫不退缩;第二次传教旅程,保罗与西拉同行,后来提摩太也加入其中。他们再次踏上行程,访问和巩固第一次旅行中建立的教会,还前往新的地区,如马其顿的腓立比城。在腓立比,保罗和同伴为吕底亚施洗,建立教会,但也因传教而被捕入狱。即使在狱中,他们也赞美神,最终神奇地被解救。

保罗的传教并非一帆风顺,他面临着来自各方的挑战。犹太人指责他背叛信仰,外邦人对他的教义充满怀疑,还有人出于各种目的诋毁他。但保罗凭借对神的坚定信仰和对使命的执着,一次次战胜困难。他通过书信与各地教会保持联系,解答疑惑,指导信徒的信仰生活。这些书信成为新约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基督教的核心教义和道德规范,这些教义跨越时空,至今仍影响着无数人的信仰和生活。

保罗的一生是充满戏剧性地转折与坚定使命的一生。他从迫害者到传道者的转变,展现了神的救赎大能;他的传教旅程,彰显了信仰的力量和使命的担当。


二、经历苦难后的感恩(林后1:3-11)

在这一段经文里,保罗讲到他受苦的经历。主要的历史背景记载在《使徒行传》第十九章,就是保罗在以弗所受逼迫的事。保罗经过这个苦难之后,在此回忆受苦的经历,并说出他在受苦中所得到的益处。这证明了保罗实实在在的承认诗人所说的话:“我受苦是与我有益。”有许多基督徒常常在口头上和理智上知道受苦是与自己有益,可苦难真的临到了自己时,还是会有许多怨言。这些怨言表明,受苦的人还没有真正看出受苦是与自己有益的,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发怨言了。所以,在这一段经文里,保罗对基督徒很好的教导,因为我们在世界上,难免有各样的苦难,主耶稣也曾经说过:“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约十六33)。所以,我们对苦难抱什么样的态度,实在对我们灵性生活、人生态度,有很大的影响。那基督徒怎样看苦难呢?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愿意经历苦难,没有一个人欢迎苦难,我们也从不歌颂苦难,但,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从不经历苦难的人?我相信绝对没有。苦难不是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而是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我们基督徒必须预备怎么样面对苦难?怎样看待苦难?怎样在苦难中像使徒们一样唱出得胜的凯歌。

(一)苦难使我们认识神的慈悲。“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 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 神。”(林后1:3)

这节颂赞的话是跟下面受苦的教训紧紧连在一起的。所以,这是根据下面经文中神允许信徒受苦,又从苦难中得益处而发出的颂赞。保罗受苦反而颂赞神的原因是什么呢?

1.苦难使我们认识神的慈悲。没有苦难,我们不知道神是发慈悲的父。没有苦难,我们就没有办法亲身体验,上帝怎样在各种绝境、险境中向我们发慈悲,给我们及时的帮助。但当我们经历痛苦,甚至生命垂危的时候,得到神的搭救,我们就真知道神是发慈悲的父了;

2.苦难本身就是神的慈悲。苦难本身就是神发慈悲的另一种方式,是神之爱的另一种表现。在我们受苦难的时候,虽或不觉快乐,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所说:“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炼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来12:11)但是当我们经过了苦难之后,却并没有因苦难真正受到亏损,反而从其中得到属灵的祝福和好处,不是物质钱财所能带给我们的,那时我们就会知道,苦难本身也是上帝的一种慈悲。

就好像一个雕刻家要雕刻一块木头的时候,必须要用各种刻刀,在木头上削去该削的部分,画出各种痕迹,才能雕刻出各种图案。在他完成雕刻后,那块木头便成为美妙的艺术品。而在没有完成作品之前,他画下的每一个线条,刻下的每一个图案,都是他的一种“慈悲”,是他对这块木头的好意。同样,上帝也藉着各种患难,使我们成为祂的杰作;不单是我们成为祂的杰作以后,祂才是慈悲的,就是在祂让我们受苦的时候,祂也是慈悲的。

每一种苦难,就好像每一道刀痕;这些刀痕虽然在我们的心灵、身体或钱财遭受各样的痛苦和损失,但是,它们都是神的慈悲。因为没有这些打击、挫折、患难和管教,在我们的经历里面,或我们的属灵生命里面,就不会有这种属灵的痕迹,如同那位艺术家留在那艺术品上的美妙图案和线条,我们就不能够成为神的“杰作”,显不出祂在我们身上的奇妙作为。所以,保罗在经过苦难以后,他称颂神“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

保罗称呼神为“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因为他在难处中经历、体会过神的怜悯和安慰。因着我们与基督联合,“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也做了我们的“发慈悲的父”,祂必不让我们受过重的苦,也不让我们白白受苦;祂要叫一切的患难成就祂的心意,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八28);祂不允许在祂心意以外的苦难发生在我们身上:“人的忿怒要成全祢的荣美,人的余怒,祢要禁止”(诗76:10)。所以,保罗学会了在一切难处面前,首先不是注意难处有多大、难处有多重,而是注意“发慈悲的父”要借着难处做成在我们身上的旨意。如果只看自己所处的环境,保罗肯定无法歌唱,但他却能颂赞那位掌管一切处境的上帝。保罗已经认识到,赞美是胜过气馁与沮丧的重要因素。“赞美能改变环境”就像“祷告能改变环境”一样。

要赞美祂,因祂是神!“愿颂赞归于神”这句话可在新约的另两处经文中找到:一处是《以弗所书》1:3,另一处则是《彼得前书》1:3。在《以弗所书》,保罗为了神已经成就的事颂赞神,因为神“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弗一4),并且赐给我们“各样属灵的福气”。在《彼得前书》中,彼得为了将来的祝福以及“活泼的盼望”颂赞神(彼前1:3)。与之相比,在《哥林多后书》中保罗为了神当下的祝福,也就是神在当时的处境中所成就的而颂赞神。

要赞美祂,因祂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因着耶稣基督,我们能称神为“父”,可以成为他的儿女,来到他的面前。上帝透过祂的儿子来看我们,并且爱我们如同祂的儿子一般(约十七23)。我们是“为神所爱”的(罗一7),因为这是“祂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弗一6)。

主耶稣在地上服侍时父为祂所成就的事,今天祂也能为我们成就。我们是上帝所爱的,因为祂爱祂的儿子,我们是“祂爱子的国里”的国民(西一13)。我们是上帝所宝贵的,祂一定会保守我们不被生活中的压力所毁灭。

按着祂的恩典,神把我们本不配得的赐给了我们;按着祂的怜悯,神并没有按我们所当受的刑罚我们。“是因祂的怜悯,不至断绝”(哀三22)。神的怜悯是丰盛的(尼九19)、温柔的(诗二十五6)、伟大的(民十四19)。圣经常常提到“(神)丰盛的怜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供应(诗五7,五十一1,六十九13、16,一〇六7、45;哀三32)。要赞美祂,因祂是赐各样安慰的神!

(二)苦难使我们得着各种的安慰。“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 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林后1:4-5)

“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这是保罗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他在以弗所时,因银匠底米丢所挑起的暴乱,几乎“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林后1:8),但上帝却保守了他的性命。至于他在以哥念、路司德,吕高尼(徒十四1-7、19-20)、腓立比(徒十六22-34)、帖撒罗尼迦(徒十七1-9),上帝也都使他在患难中得着安慰。就以哥林多教会来说,虽然内中有反对他的人,有使他“忧愁”的犯罪信徒,但上帝还是照样叫他得着安慰,保罗说:“但那安慰丧气之人的 神藉着提多来安慰了我们。不但藉着他来,也藉着他从你们所得的安慰,安慰了我们,因他把你们的想念、哀恸和向我的热心,都告诉了我,叫我更加欢喜。”(林后七6-7)。所以,这句话不只是保罗的见解,也是他的见证;不只是他的“讲论”,且是他的“结论”

“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上帝可能会藉着他人安慰我们,也可能亲自叫我们自己领悟神的旨意而得安慰。但那得着神所赐的安慰的人,必然是受过患难的人。惟有在患难中受过神安慰的人,才能知道怎样去安慰遭患难的人。

保罗在本书十三章十一节说:“还有末了的话,愿弟兄们都喜乐。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 神必常与你们同在。”(林后13:11),保罗在此劝告哥林多人“要受安慰”。有些人在苦难中不肯受安慰,故意要摧毁自己,这样的人不能得着神的安慰。因为这种不受安慰的态度,就是对神所允许的苦难消极反抗,以致自暴自弃。这种态度常使信徒在受苦中受魔鬼欺骗,未从苦难中得益,反而受害。

“我们既多受基督的苦楚,就靠基督多得安慰。”所谓“基督的苦楚”,就是因基督而受苦,与基督曾受的苦楚类似的意思。当我们正在为基督受苦时,可能还不觉得是神的好意,但当我们因此而“多得安慰”时,就知道是神的好意了。苦难虽叫我们在身体、物质、精神上受损失,却叫我们在灵性上多有收获。获得属世的财富尚且要付代价,获得属灵的财富,更要付代价了。这样看来,神绝非不公平,祂叫我们比别人多受苦楚,是要使我们在灵命上多有成就,多得安慰。

这两节经文,是解释前面第三节的话,说明为什么神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因为患难就是一种机会,让我们能够多得神的安慰。我们经过一切患难,领略祂的安慰,就知道神的慈悲了!

(三)自己虽受苦可使别人得益处。“我们受患难呢,是为叫你们得安慰得拯救;我们得安慰呢,也是为叫你们得安慰;这安慰能叫你们忍受我们所受的那样苦楚。”(林后1:6)

保罗在这里似乎把苦难的价值和意义一层一层地剥开,说得更深、更高。苦难不但叫我们个人对神有更深的认识,叫我们的灵性得到更丰富的经历,而且还能够叫我们用从苦难中得到的安慰,去安慰那些遭遇各样患难的人。

苦难的最高意义,不单叫受苦者得着益处,叫上帝得着荣耀,还要使一切属上帝的人都得到益处。每一次我们受苦的时候,为主的名受冤屈、受欺负、受误会、受患难,我们总要记得,这“苦”不单是为我个人受的,也是为别人的益处而受的。

在一切的患难中,我们得到神的安慰之后,就学会了怎样用神所赐给我们的安慰,去安慰那些跟我们遭遇同样患难的人。我们受过人的误会和冤屈,吃过亏,被人欺骗、反对、讥笑,领略了其中的痛苦,又得到神的安慰,看见神的公义和神的作为,确知神是信实可靠的,就能够用同样的经历,去安慰那些跟我们受一样痛苦的人。

安慰人不单凭口头上能说几句安慰同情的话,还要有受苦的经历。你经历过别人所受的苦难,就能够用你的经历去安慰他们。这些经历是我们属灵的产业,这种属灵的产业是必须付出代价才能换取的。

所以我们每逢受苦的时候,总要想到我们并不是损失,反倒是加倍的得着。因为不但我们自己可以得到神的安慰,还可以被神使用,去安慰遭遇各样患难的人。

整节经文是表现出信徒与神仆保罗之间的亲密关系。没有那种亲切的关心,也就得不着那种安慰了。哥林多信徒,虽然有反对保罗的,但也有许多人是敬爱神的仆人的。保罗在本书中所讲论的教训,常根据部份信徒已发生的情况,对全体信徒作原则性的指导。不论是失败方面或成功方面,保罗都把那些原本是局部的或个人的成败,转变成适合全体信徒的教训,向他们讲解。

(四)自己受苦使我们对人有信心。“我们为你们所存的盼望是确定的,因为知道你们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林后1:7 )  

为什么保罗对哥林多人有那么确定的盼望呢?因为他自己受过苦楚,而且在苦楚中确实经历到神的安慰。所以他很确定的知道,现在哥林多人既同样受苦楚,当然也必定同样得到安慰了。当保罗在为基督受苦的时候,哥林多人既与保罗同在基督里,站在同一立场上,也就与保罗一同有份了。

保罗写这书信时是在以弗所为基督受患难。哥林多人当然不会到以弗所去,与保罗同受患难;但他们既然是基督的肢体,是教会,也难免会因十字架的福音受到各样的苦楚。虽然不同时不同地,所受苦楚的深度也不同,但都是为基督而受苦。只要哥林多人同样的为基督受苦,他们也必像保罗那样,从神那里得安慰。这节经文使我们看见,保罗从自己受苦的经历中,经历到神的安慰和慈爱,而在患难中满有盼望;所以他对在受苦中的哥林多信徒也产生同样的坚定盼望,知道他们也会因苦难得益处,他并不为苦难过分担忧。在哥林多前书保罗曾安慰哥林多的信徒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10:13),可见哥林多人也有他们的试探,包括苦难在内。

(五)苦难叫我们认识主的救恩。“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 神。祂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祂将来还要救我们。”(林后1:8-10)

8-9节是保罗追述他在以弗所时,银匠底米丢挑唆群众引起骚动的光景。当时他们几乎连活命的指望也没有了。那些群众群情激昂、情感冲动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这是很容易理解的。使徒行传记着说:“众人听见,就怒气填胸”(19:28),甚至满城都轰动起来。这样忿怒的群众,很可能在未经法律审判的过程之前,就把保罗和他的同工活活打死。所以,保罗在这里说:“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死,这证明不是靠人的能力,乃是靠那叫死人复活的上帝。照保罗在这里所叙述的遭遇,他们所蒙的拯救,实在是“死而复活”的拯救。

使徒保罗从他过去得蒙基督奇妙的搭救经历中获得信心,深信现在或将来,主也必同样拯救他。主不只是过去的主,也是现在的主,不论灵性方面还是身体方面,过去、现在,祂都同样拯救我们。

(六)苦难激发弟兄姊妹热心代祷。“你们以祈祷帮助我们,好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林后1:11)

遭受苦难的人向没有受苦的人提代祷的要求,是难以拒绝的;在受过苦之后,劝勉别人要为受苦的人代祷,更能激发信徒的热心。保罗自己既曾为基督受苦,在此劝勉哥林多教会的弟兄姊妹用祈祷帮助他们,这样的勉励,当然会发生奇妙效果的。哥林多信徒虽然灵性软弱,但仍乐意为这位曾在他们中间受过苦的保罗祷告,并藉着祷告帮助他们,就像跟他们一同劳苦作工那样。

“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因保罗跟他的同工们能胜过各种苦难,完成神所托付的工作,所以许多人就为他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指保罗和他的同工们,因许多人的代祷,而得着神的恩助与看顾。

他们在极大的危险中得救,固然是出于神的恩典,但也是哥林多人祷告的果效,所以神容许祂的仆人遭受苦难,确有祂的美意,叫信徒学习祷告,并经历祷告蒙应允的喜乐。当他们看见神垂听祷告,神的仆人们虽经过苦难却得蒙拯救时,就从心里为他们发出感谢。所以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结   语

在保罗一生的苦难经历中,感恩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感情表达,而是一种深刻的信仰体验。他深知,自己在患难中能够坚持下去,完全是上帝的恩典。正如他在《哥林多后书》1:3-4中所说:“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

保罗的一生,是“外体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林后4:16)的见证。他的患难不是无意义的苦难,而是“要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西1:24)的荣耀使命。使徒的脚踪是受苦的脚踪——为福音的见证受苦,为信徒的益处受苦,为学习怎样专心倚靠主受苦,为着使信徒在灵性上有更好的操练而甘心受苦。

从保罗受苦的经历中可以看见,我们如果为基督受苦,必不徒然。保罗深知,这些苦难并非偶然,而是上帝对他的磨炼和祝福。正如他在《罗马书》中所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保罗在苦难中看到了上帝的美意,他相信上帝允许他经历这些苦难,是为了让他的灵命更加成熟,更加坚定地依靠上帝。这种对上帝的深深信靠,让他的感恩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他希望哥林多人能够从他的经历中看到上帝的恩典,从而在自己的苦难中也能够得到安慰和力量。他相信,当教会的弟兄姐妹们看到他在苦难中依然感恩时,他们也会受到激励,学会在自己的苦难中依靠上帝。这种感恩的心态,让保罗成为教会的榜样和祝福。

保罗的生命见证告诉我们,真正的感恩不是对苦难的盲目接受,而是对上帝主权的降服,对基督救赎的信靠,以及对永恒荣耀的盼望。愿我们在遭遇患难时,能像保罗一样,从保罗的经历中汲取力量,无论生活中遭遇何种挑战,都要坚定对上帝的信仰,勇敢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传播神的爱与真理。愿神的话语在我们心中扎根,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愿今日的教会也能在各样患难中,效法使徒的脚踪,在苦难中献上颂赞和感恩。以软弱为记号,以基督为夸口,让福音的大能在破碎中显明,在苦难中得胜,直到主再来的那日。

20250608讲于北辰基督教堂上午礼拜

阅读384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