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历代志下第13章
经文音频朗读:
亚比雅与耶罗波安争战(王上15:1-8)
1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雅登基作犹大王,
2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米该亚(“米该亚”又作“玛迦”),是基比亚人乌列的女儿。亚比雅常与耶罗波安争战。
3有一次,亚比雅率领挑选的兵四十万摆阵,都是勇敢的战士;耶罗波安也挑选大能的勇士八十万,对亚比雅摆阵。
4亚比雅站在以法莲山地中的洗玛脸山上,说:“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哪,要听我说,
5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曾立盐约(“盐”即“不废坏”的意思),将以色列国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子孙,你们不知道吗?
6无奈大卫儿子所罗门的臣仆、尼八儿子耶罗波安,起来背叛他的主人。
7有些无赖的匪徒聚集跟从他,逞强攻击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那时罗波安还幼弱,不能抵挡他们。
8“现在你们有意抗拒大卫子孙手下所治耶和华的国,你们的人也甚多,你们那里又有耶罗波安为你们所造当作神的金牛犊。
9你们不是驱逐耶和华的祭司亚伦的后裔和利未人吗?不是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吗?无论何人牵一只公牛犊、七只公绵羊,将自己分别出来,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
10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上帝,我们并没有离弃他。我们有侍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亚伦的后裔,并有利未人各尽其职。
11每日早晚向耶和华献燔祭,烧美香,又在精金的桌子上摆陈设饼;又有金灯台和灯盏,每晚点起,因为我们遵守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命,惟有你们离弃了他。
12率领我们的是上帝,我们这里也有上帝的祭司拿号向你们吹出大声。以色列人哪,不要与耶和华你们列祖的上帝争战,因你们必不能亨通。”
13耶罗波安却在犹大人的后头设伏兵。这样,以色列人在犹大人的前头,伏兵在犹大人的后头。
14犹大人回头观看,见前后都有敌兵,就呼求耶和华,祭司也吹号。
15于是犹大人呐喊;犹大人呐喊的时候,上帝就使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败在亚比雅与犹大人面前。
16以色列人在犹大人面前逃跑,上帝将他们交在犹大人手里。
17亚比雅和他的军兵大大杀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仆倒死亡的精兵有五十万。
18那时,以色列人被制服了,犹大人得胜,是因倚靠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
19亚比雅追赶耶罗波安,攻取了他的几座城,就是伯特利和属伯特利的镇市,耶沙拿和属耶沙拿的镇市,以法拉音(或作“以弗伦”)和属以法拉音的镇市。
20亚比雅在世的时候,耶罗波安不能再强盛,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
21亚比雅却渐渐强盛,娶妻妾十四个,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22亚比雅其余的事和他的言行,都写在先知易多的传上。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代下十三1】“耶罗波安王十八年,亚比雅登基作犹大王,”
【代下十三2】“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年。他母亲名叫米该亚(又作玛迦),是基比亚人乌列的女儿。亚比雅常与耶罗波安争战。”
“亚比雅”(1节)是南国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王,又名“亚比央”(王上十四31)。“亚比央行他父亲在他以前所行的一切恶”(王上十五3),但是本书却只提到他靠神得胜的经历。因为《历代志》所关注不是人的失败,而是神的计划,是神透过人所作的工。所以本章聚焦于“耶和华的国”(8节),对“亚比雅其余的事”(22节)只是一笔带过。
南国的罗波安与北国的耶罗波安同时开始作王。罗波安“作王十七年”( 十二13),然后由他儿子亚比雅继位,这里却说亚比雅于“耶罗波安王十八年”(1节)登基。因为以色列王的执政年数是从春天的正月(亚笔月)起算,犹大王的执政年数是从秋天的七月(以他念月)起算,不足一年的部分都算为一年。所以南北两国记录的执政年数常有一年的差异。
在《列王纪》中,当记录南国或北国新王登基时,都会提到另一国同时代君王的年份。但是在《历代志》中,只有十三1节才对照南北两国君王的年份。因为《历代志》所关注的是“大卫子孙手下所治耶和华的国”(8节),北国的君王并不是大卫之约的一部分。
【代下十三3】“有一次亚比雅率领挑选的兵四十万摆阵,都是勇敢的战士;耶罗波安也挑选大能的勇士八十万,对亚比雅摆阵。”
【代下十三4】“亚比雅站在以法莲山地中的洗玛脸山上,说:‘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哪,要听我说!”
【代下十三5】“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曾立盐约(盐就是不废坏的意思),将以色列国永远赐给大卫和他的子孙,你们不知道吗?”
【代下十三6】“无奈大卫儿子所罗门的臣仆、尼八儿子耶罗波安起来背叛他的主人。”
【代下十三7】“有些无赖的匪徒聚集跟从他,逞强攻击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那时罗波安还幼弱,不能抵挡他们。”
这场战役在南北边界附近的北国境内,但可能是北国主动挑起的(8、13节)。北国占了本地优势,人数比南国多一倍(3节)。
“洗玛脸山”(4节)可能位于伯特利附近,属于便雅悯支派(书十八22),此时却被北国控制。
“盐约”(5节),指永远的大卫之约。中东天气炎热,古人用盐来长期保存食物,也常在立约的仪式上用盐来象征条款的长期有效(民十八19)。盐可以防止发酵,也用来象征双方不可背约。
罗波安即位时已经四十一岁(十二13),所以“幼弱”(7节)不是指年龄小,而是指经验不足。
【代下十三8】“‘现在你们有意抗拒大卫子孙手下所治耶和华的国,你们的人也甚多,你们那里又有耶罗波安为你们所造当作神的金牛犊。”
【代下十三9】“你们不是驱逐耶和华的祭司亚伦的后裔和利未人吗?不是照着外邦人的恶俗为自己立祭司吗?无论何人牵一只公牛犊、七只公绵羊将自己分别出来,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
【代下十三10】“至于我们,耶和华是我们的神,我们并没有离弃祂。我们有事奉耶和华的祭司,都是亚伦的后裔,并有利未人各尽其职,”
【代下十三11】“每日早晚向耶和华献燔祭,烧美香,又在精金的桌子上摆陈设饼;又有金灯台和灯盏,每晚点起,因为我们遵守耶和华——我们神的命;惟有你们离弃了祂。”
【代下十三12】“率领我们的是神,我们这里也有神的祭司拿号向你们吹出大声。以色列人哪,不要与耶和华——你们列祖的神争战,因你们必不能亨通。’”
“抗拒”(8节)原文和“抵挡”(7节)是同一个词,这是一个双关语:罗波安没有“抵挡”耶罗波安,但耶罗波安却在“抗拒”神的国度。
在北国,任何人只要对偶像热心,“就可作虚无之神的祭司”(9节)。但真神的祭司却不是根据人的热心或愿望,而是根据拣选:只有亚伦的子孙才可以担任祭司(民十八1-7)。
“金灯台”(11节)原文是单数,与前面所记圣殿里的“十个金灯台”(四7)不同 ,可能特指会幕里的那个金灯台。
亚比雅向北国提出两个控诉:他们拒绝“耶和华的国”(8节),也拒绝圣殿(9节),实质就是“离弃”(11节)神。虽然神允许南北分裂(十15;十一4),但神也必然离弃那些离弃祂的人(十二1、5;十五2;二十四20;代上二十八9)。虽然北国人多势众,又随军携带金牛犊助威(8节),但人若是“离弃”神,无论是倚靠人、还是倚靠人造的偶像,最后都是虚空。神要借着这场战争,显明“离弃”(10、11节)神和“寻求”(十四4、7,十五2、12、13、15;十六12)神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代下十三13】“ 耶罗波安却在犹大人的后头设伏兵。这样,以色列人在犹大人的前头,伏兵在犹大人的后头。”
【代下十三14】“犹大人回头观看,见前后都有敌兵,就呼求耶和华,祭司也吹号。”
【代下十三15】“于是犹大人呐喊;犹大人呐喊的时候,神就使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众人败在亚比雅与犹大人面前。”
【代下十三16】“以色列人在犹大人面前逃跑,神将他们交在犹大人手里。”
【代下十三17】“亚比雅和他的军兵大大杀戮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仆倒死亡的精兵有五十万。”
【代下十三18】“那时,以色列人被制伏了,犹大人得胜,是因倚靠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代下十三19】“亚比雅追赶耶罗波安,攻取了他的几座城,就是伯特利和属伯特利的镇市,耶沙拿和属耶沙拿的镇市,以法拉音(或译:以弗伦)和属以法拉音的镇市。”
“祭司也吹号”(14节),是根据律法:“你们在自己的地,与欺压你们的敌人打仗,就要用号吹出大声,便在耶和华——你们的神面前得蒙纪念,也蒙拯救脱离仇敌”(民十9)。
“倚靠”(18节)原文和“仰赖”(十四11;十六7、8)是同一个词,在十三至十六章中出现了五次,但在《历代志》的其他地方却没有出现过。作者用这个关键词提醒读者,十三至十六章是一个完整的段落,正如第十二章提醒百姓应当“自卑”(十二6、7、12),十三至十六章则提醒百姓应当“倚靠”(18节)和“寻求”(十四4)神。
北国以色列倚靠军事策略,用两面夹攻的方式来攻击犹大人(13节);而南国“犹大人得胜,是因倚靠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18节)。神并不喜悦百姓内战(十一4),但既然人非要发起争战,神就不再差派先知劝阻,而是借着北国的失败(15节),让百姓看到“离弃”(11节)神和“倚靠”神的区别,让后世的百姓也能得蒙光照。
19节所提到的城镇都在金牛犊所在的伯特利附近,这是讽刺金牛犊只是“虚无之神”(9节),根本不能护卫自己的祭坛(王上十二32)。
上图:19世纪的伯特利遗址(现名Beitin)照片。
【代下十三20】“亚比雅在世的时候,耶罗波安不能再强盛;耶和华攻击他,他就死了。”
【代下十三21】“亚比雅却渐渐强盛,娶妻妾十四个,生了二十二个儿子,十六个女儿。”
【代下十三22】“亚比雅其余的事和他的言行都写在先知易多的传上。”
这场战争之后,耶罗波安没过几年就死了(20节)。亚比雅活得也不长,作王只有三年,但却妻妾成群,生了22个儿子(21节)。
从《列王纪》可以看到,虽然亚比雅谴责北国敬拜“当作神的金牛犊”(8节),标榜自己“遵守耶和华——我们神的命”(11节),但“他的心不像他祖大卫的心,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王上十五3),而是和他父亲罗波安一样“不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十二14)。但《历代志》所关注的不是亚比雅的软弱,而是强调人应当“倚靠耶和华”(18节)。无条件的大卫之约并不能倚靠人的属灵光景来维持,而是由神自己“亲口应许,亲手成就”(六15)。
今天,许多信徒也不肯专心跟随主,而是“事奉神,又事奉玛门”(太六24)。但神也一直呼召我们“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来四16),因为万事“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罗八38-39)。凡是神所拣选的羊,必然会被神管教,并且在软弱中“自卑”(十二6)回转、“倚靠耶和华”,因为谁也不能从圣父、圣子“手里把他们夺去”(约十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