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哥林多后书第4章
经文音频朗读:
瓦器里的宝贝
1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2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上帝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上帝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3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4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上帝的像。
5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6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上帝,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上帝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7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
8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9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10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11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12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13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他面前。
15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上帝。
靠信心生活
16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17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18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今日背诵金句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上帝,不是出于我们。-林后4:7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林后四1】“我们既然蒙怜悯,受了这职分,就不丧胆,”
【林后四2】“乃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不行诡诈,不谬讲神的道理,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
“这职份”(1节)指“新约的职事”(三6)。如果我们的事奉是真正出于神,必定会“不丧胆”(1节),因为不是依靠我们自己的刚强,乃是蒙了神的怜悯。而出于肉体的事奉很快就会在困难面前“丧胆”。
如果我们的事奉是真正出于神,必定会“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2节),因为我们所依靠的是圣洁的神,而不是肉体、势力。而出于肉体的事奉必然会依靠人的手段,或者靠“行诡诈”(2节)开展工作,导致嫉妒纷争,或者用属地的智慧来“谬讲神的道理”(2节)。传福音的人应当用属天的智慧,光明磊落,不但传讲真理,也照着真理来活,“只将真理表明出来”(2节),因为“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雅三17)。
“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2节),指如果每一个人都忠于他们的良心,就不得不承认保罗的确言行一致。
“谬讲”(2节),原文指将纯酒用水稀释,表面上还是讲神的道理,实际上已经用人的观念、世界的观念掺杂、稀释了真理。
【林后四3】“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
【林后四4】“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
侍奉神的人不必为工作的果效患得患失,因为果效在神的手中。只要我们忠心地传讲真理,也活出真理,身体力行地“将真理表明出来”(2节),如果听者仍然不肯接受,责任不在我们。因为他们是“灭亡的人”(3节),神允许他们“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4节),以致不能明白福音真理。
“这世界的神”指撒但。被“弄瞎了心眼”的人无法从自己的肉体里面生发出信心,得救只能根据神的恩典,所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二8)。
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三次提到他所传福音的核心内容(林前一17-18,23;十五3-4;林后四4-6)。“基督本是神的像”(4节)是“基督荣耀福音”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的亚当是照着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创一26),但末后的亚当基督(林前十五45-49)却“本是神的像”,是神向人的显出,是人认识神的唯一途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一18)。因此,认识了基督,也就认识了神,并且因“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弗四13),“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壹二23)。
【林后四5】“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
“不是传自己”,可能指保罗不像别人举荐自己,也可能指保罗强调自己使徒的权柄,不是为了高抬自己,而是为了高举基督。
“传基督耶稣为主”这是保罗所传福音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福音的人不能用自己去代替主,任何代替都是堵塞到神那里去的路。传福音和接受福音的人都要单单根据基督、顺服基督、高举基督、传扬基督。
“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可能哥林多教会有人认为保罗总是强调自己的使徒权柄,但保罗却把自己当作传道对象的仆人。传道对象并非是保罗的主人,他只有一位主基督耶稣,基督是祂事奉的对象、事奉的中心,他是因顺服基督而乐意服事人。
【林后四6】“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引自“神说:要有光”(创一3)。
“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是保罗所传福音的核心内容之一。“神荣耀的光”不在别处,只“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摩西脸上的荣光是反射神的荣耀(三7),基督面上的荣光是显明神儿子自己的荣耀,因“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西二9)。
主耶稣的工作,就是让“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赛九2;太四16)。接受福音,就是接受这光照(徒九1-9),被神得着,成为“神荣耀的光”在世上的显明。
对于重生得救的人,这光“已经照在我们心里”。但只有越多亲近主,才能越多让祂面上的荣光继续“照在我们心里”,让我们在基督里越来越得着“神本性一切的丰盛”(西二9),越来越成为神荣耀在世上的显明,正如基督将祂显明一样。
【林后四7】“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
“瓦器”在地中海沿岸相当普遍,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便宜、易碎,一旦破了,只有丢弃。保罗此时想到的可能是当时最便宜、最普遍的瓦器油灯,而“宝贝”就是其中“基督荣耀福音的光”(4节)、“神荣耀的光”(6节)。
神将“宝贝”放在卑贱的“瓦器”里面,目的不是要显明“瓦器”,乃是要显明这宝贝“莫大的能力”。福音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传福音的果效在乎神恩典和大能,不在乎传福音者的刚强、能力、知识、口才。传福音的人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是软弱、不能的“瓦器”,又认识神有“莫大的能力”,才能既不为成功而骄傲自夸,也不因挫折而怨天尤人。
上图:以色列拿撒勒村复制的陶制油灯,当地出土了许多这样的油灯碎片。
【林后四8】“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
【林后四9】“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
8-9节一面表明“瓦器”(7节)是何等软弱,一面表明神“莫大的能力”(7节)如何保守福音照祂自己的计划传开。虽然“瓦器”仍旧是瓦器,但是有了“基督荣耀福音的光”(4节)放在瓦器里,神就负责用祂“莫大的能力”成就一切:软弱中仍能刚强,绝望中仍有希望。而当我们认识了福音的能力不是出于自己,乃是出于神,才能坦然面对一切际遇、欣然迎接各样争战,并且向仇敌大大夸胜。
“遭逼迫,却不被丢弃”(9节),指虽被仇敌追赶,却不被神撇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9节),指虽然表面上有挫折,却不至于完全失败。
【林后四10】“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
【林后四11】“因为我们这活着的人是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
10节和11节原文是对偶句。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10节),对应“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11节),指保罗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与主耶稣在地上工作时一样,不断面临逼迫、患难和死亡的威胁。
“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10节),对应“使耶稣的生在我们这必死的身上显明出来”(11节),指当我们因信与主耶稣联合,愿意与主耶稣一样被交于死地时,主耶稣死里复活的大能和经历也会在我们软弱的身体上显明,使我们得胜有余(罗八35-39)。因此,人若传扬死而复活的基督,就会发现死而复活的经历也会真实地“显明在我们身上”。
在我们传福音的过程中,十字架的经历不是只有一次,而是“常带着耶稣的死”(10节),“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11节)。这两个“常”都不是人自己找的,乃是“被交于”的,是因为我们肯被神差遣,神就安排环境来训练我们。当瓦器在各样的重压中被碰得粉碎的时候,我们的旧人就不能再活动,只能让神“莫大的能力”(7节)来做工,别人在我们身上所看见的就不再是我们自己,而是遇见主,要来得着主。
【林后四12】“这样看来,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
“死是在我们身上发动”指传福音者天天面对死亡的威胁。
“生却在你们身上发动”指主耶稣死而复活的生命透过在传福音者身上的工作,使别人得生命。
传福音者每一次“死”的经历,都是见证神“莫大的能力”的机会,都是让别人体会到基督复活生命、以致能供应别人生命的机会。
【林后四13】“但我们既有信心,正如经上记着说:‘我因信,所以如此说话。’我们也信,所以也说话。”
【林后四14】“自己知道那叫主耶稣复活的,也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并且叫我们与你们一同站在祂面前。”
【林后四15】“凡事都是为你们,好叫恩惠因人多越发加增,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
“信心”(13节)指相信神“必叫我们与耶稣一同复活”(14节),因此保罗能甘心“常为耶稣被交于死地”(11节),借着死来供应别人生命,经历患难仍不动摇,在“死”(12节)面前仍能继续传讲神的福音。13节引自七十士译本诗篇一百一十五1(希伯来文圣经诗篇一百十六10)。
保罗在艰难之中信心仍能坚固,是因为他认识到基督的复活是“初熟的果子”(林前十五20)。农夫既然已经收取了初熟的果子,当然也会收取后来结成的一切果子;因此,使主耶稣从死里复活的神,也必叫主耶稣的门徒们“与耶稣一同复活”(14节),并且能在神面前站立得住。既然如此,“死”就一点也不可怕了。
我们传福音,让更多的人经历神福音的“恩惠”(15节),使“感谢格外显多,以致荣耀归与神”(15节),因为神的心意是“要领许多的儿子进荣耀里去”(来二10)。传福音的次要目的,是“凡事都是为你们”(15节);主要目的,是使“荣耀归与神”,我们一切事奉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荣耀神。
【林后四16】“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神的拣选使保罗“不丧胆”(四1),复活的盼望(14节)也使他“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的经历更使他“不丧胆”。环境中的难处虽然会影响我们的身体,但更能增添我们里面神的成分,让我们在经历中面对面地遇见主,使我们里面的人刚强起来(弗三16),不断保持灵里的更新。如果我们信主后总是停留在陈旧的光景中,恐怕是由于我们外面的人贪享安逸、躲避十字架的功课。
【林后四17】“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林后四18】“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
保罗所经历的患难都极其沉重,一直伴随着他为主工作的一生。但与神所预备的那“极重无比、永远荣耀”(17节)相比,他就看这些患难为“至暂至轻的苦楚”(17节),简直不成比例。因为信徒苦难的经历,都是为了“成就”(17节)将要显明的荣耀,“如果我们和祂一同受苦,也必和祂一同得荣耀”(罗八17)。
“所见的”(18节),指人的感官所能感受的一切属地的事物,包括身体的毁坏(16节)和所忍受的苦楚(17节);“所不见的”(18节),指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但在信心的灵里却能知道的一切属天的事物,包括内心的更新(16节)和将来“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17节)。眼目所见的事物都是要过去的,用眼见的损失去换现在所不见的神的丰富和荣耀,这样的选择是最聪明的,因为那永远的荣耀,能使一切属地的事物都失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