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6月24日历代志下第20章精读

2025-06-22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绿-代下-精读.jpg

历代志下第20章


经文音频朗读:


与以东交战

1此后,摩押人和亚扪人,又有米乌尼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

2有人来报告约沙法说:“从海外亚兰那边(“亚兰”又作“以东”),有大军来攻击你,如今他们在哈洗逊他玛,就是隐基底。”

3约沙法便惧怕,定意寻求耶和华,在犹大全地宣告禁食。

4于是犹大人聚会,求耶和华帮助,犹大各城都有人出来寻求耶和华。

5约沙法就在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会中,站在耶和华殿的新院前,

6说:“耶和华我们列祖的上帝啊,你不是天上的上帝吗?你不是万邦万国的主宰吗?在你手中有大能大力,无人能抵挡你。

7我们的上帝啊,你不是曾在你民以色列人面前驱逐这地的居民,将这地赐给你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永远为业吗?

8他们住在这地,又为你的名建造圣所,说:

9‘倘有祸患临到我们,或刀兵灾殃,或瘟疫饥荒,我们在急难的时候,站在这殿前向你呼求,你必垂听而拯救,因为你的名在这殿里。’

10从前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你不容以色列人侵犯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以色列人就离开他们,不灭绝他们。

11看哪,他们怎样报复我们,要来驱逐我们出离你的地,就是你赐给我们为业之地。

12我们的上帝啊,你不惩罚他们吗?因为我们无力抵挡这来攻击我们的大军,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我们的眼目单仰望你。”

13犹大众人和他们的婴孩、妻子、儿女,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14那时,耶和华的灵在会中临到利未人亚萨的后裔、玛探雅的玄孙、耶利的曾孙、比拿雅的孙子、撒迦利雅的儿子雅哈悉。

15他说:“犹大众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约沙法王,你们请听!耶和华对你们如此说:‘不要因这大军恐惧惊惶,因为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上帝。’

16明日你们要下去迎敌,他们是从洗斯坡上来,你们必在耶鲁伊勒旷野前的谷口遇见他们。

17犹大和耶路撒冷人哪,这次你们不要争战,要摆阵站着,看耶和华为你们施行拯救;不要恐惧,也不要惊惶,明日当出去迎敌,因为耶和华与你们同在。”

18约沙法就面伏于地;犹大众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也俯伏在耶和华面前,叩拜耶和华。

19哥辖族和可拉族的利未人都起来,用极大的声音赞美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

20次日清早,众人起来往提哥亚的旷野去。出去的时候,约沙法站着说:“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要听我说:信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就必立稳;信他的先知,就必亨通。”

21约沙法既与民商议了,就设立歌唱的人颂赞耶和华,使他们穿上圣洁的礼服,走在军前赞美耶和华说:“当称谢耶和华,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22众人方唱歌赞美的时候,耶和华就派伏兵击杀那来攻击犹大人的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们就被打败了。

23因为亚扪人和摩押人起来,击杀住西珥山的人,将他们灭尽。灭尽住西珥山的人之后,他们又彼此自相击杀。

24犹大人来到旷野的望楼,向那大军观看,见尸横遍地,没有一个逃脱的。

25约沙法和他的百姓就来收取敌人的财物,在尸首中见了许多财物、珍宝,他们剥脱下来的多得不可携带,因为甚多,直收取了三日。

26第四日,众人聚集在比拉迦(就是“称颂”的意思)谷,在那里称颂耶和华。因此那地方名叫比拉迦谷,直到今日。

27犹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欢欢喜喜地回耶路撒冷,约沙法率领他们。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战胜仇敌,就欢喜快乐。

28他们弹琴、鼓瑟、吹号,来到耶路撒冷,进了耶和华的殿。

29列邦诸国听见耶和华战败以色列的仇敌,就甚惧怕。

30这样,约沙法的国得享太平,因为上帝赐他四境平安。


约沙法去世(王上22:41-50)

31约沙法作犹大王,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亲名叫阿苏巴,乃示利希的女儿。

32约沙法效法他父亚撒所行的,不偏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33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也没有立定心意归向他们列祖的上帝。

34约沙法其余的事,自始至终都写在哈拿尼的儿子耶户的书上,也载入以色列诸王记上。

35此后,犹大王约沙法与以色列王亚哈谢交好。亚哈谢行恶太甚。

36二王合伙造船要往他施去,遂在以旬迦别造船。

37那时,玛利沙人、多大瓦的儿子以利以谢向约沙法预言说:“因你与亚哈谢交好,耶和华必破坏你所造的。”后来那船果然破坏,不能往他施去了。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代下二十1】“此后,摩押人和亚扪人,又有米乌尼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

【代下二十2】“有人来报告约沙法说:‘从海外亚兰(又作以东)那边有大军来攻击你,如今他们在哈洗逊·他玛,就是隐·基底。’”

虽然约沙法已经悔改,并且“引导民归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十九4),但神并没有像原先一样“使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不敢与约沙法争战”(十七10),反而允许敌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1节),让他面临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机。人的悔改可以停止神的忿怒(十九2),但却不能免除管教的功课。信徒犯罪,不是光认罪悔改就可以过去了,还要接受神的管教,因为只有亲身经历了管教的功课,属灵的生命才能有更大的长进。

“哈洗逊·他玛”(2节)可能是位于隐·基底附近的哈萨萨(el-Hasasa)。

“隐·基底”(2节)是死海西岸中部的绿洲。

“米乌尼人”(1节),可能指住在西珥山的以东人(10节)。

“海外”(2节)指死海以外。亚扪和摩押都在死海的东面,以东在死海南面。

“亚兰”(2节)可能指“以东”。“亚兰 אָרַם”原文与“以东 אֱדֹם”非常相似,可能是抄写错误。

这场战争可能是摩押人(1节)发起的,以报复之前约沙法随从以色列王约兰进攻摩押(王下三27)。约沙法先后与拜偶像的以色列王亚哈(十八1)、亚哈谢(35节)和约兰(王下三7)结盟,结果每次都大受亏损。信徒的爱心也不能泛滥到“帮助恶人,爱那恨恶耶和华的人”(十九2)的地步。

【代下二十3】“约沙法便惧怕,定意寻求耶和华,在犹大全地宣告禁食。”

【代下二十4】“于是犹大人聚会,求耶和华帮助。犹大各城都有人出来寻求耶和华。”

原来是“犹大四围的列国都甚恐惧”(十七10),现在却轮到约沙法“惧怕”(3节)了,因为他意识到这就是“神的忿怒”(十九2)的一部分。因此,大敌当前,他却没有向北国以色列求援,而是“定意寻求耶和华”(3节)。

过去,约沙法曾经在安逸中寻求神(十七4),也曾经在软弱中寻求神(十八4),现在却是在惧怕的时候“定意寻求耶和华”。三种不同的“寻求”功课,神都让他学到了,也都向我们显明了。

【代下二十5】 “约沙法就在犹大和耶路撒冷的会中,站在耶和华殿的新院前,”

【代下二十6】“说:‘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啊,祢不是天上的神吗?祢不是万邦万国的主宰吗?在祢手中有大能大力,无人能抵挡祢。”

【代下二十7】“我们的神啊,祢不是曾在祢民以色列人面前驱逐这地的居民,将这地赐给祢朋友亚伯拉罕的后裔永远为业吗?”

【代下二十8】“他们住在这地,又为祢的名建造圣所,说:”

【代下二十9】“倘有祸患临到我们,或刀兵灾殃,或瘟疫饥荒,我们在急难的时候,站在这殿前向祢呼求,祢必垂听而拯救,因为祢的名在这殿里。”

“新院”(5节),可能指圣殿新整修过的外院。

“在祢手中有大能大力”(6节),是引用大卫的祷告(代上二十九12)。

“你朋友亚伯拉罕”(7节),这是圣经中第一次使用这个称呼(赛四十一8;雅二23)。

约沙法首先宣告对神“大能大力”的信靠(6节),然后强调在“这地”(7-8a节)和“圣所”(8b-9节)是神应许赐下的产业。神的能力和应许,是人仰望神帮助时应当抓紧的两个根据。

第9节是引用所罗门的献殿祈祷(六5-6;28-30)。神既然应允了所罗门的祷告(七12),而且显出了证据(七1-3),所以约沙法就紧紧抓住神的应许来寻求祂。

6-12节是《历代志》记录的大卫(代上十七16-27;二十一17;二十九10-19)、所罗门(一8-10;六14-42)和亚撒(十四11)之后第四个君王的祷告。这个祷告的重点不是认罪,而是寻求神,因为约沙法已经用实际行动悔改了(3-4节)。

【代下二十10】“从前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时候,祢不容以色列人侵犯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以色列人就离开他们,不灭绝他们。”

【代下二十11】“看哪,他们怎样报复我们,要来驱逐我们出离祢的地,就是祢赐给我们为业之地。”

【代下二十12】“我们的神啊,祢不惩罚他们吗?因为我们无力抵挡这来攻击我们的大军,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我们的眼目单仰望祢。’”

“亚扪”(10节)是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的后裔(创十九38),住在死海东面。“摩押人”(10节)也是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的后裔(创十九37),住在死海东南、亚扪的南方。“西珥山人”(10节),指住在西珥山的以东人,他们是雅各的孪生哥哥以扫的子孙(创三十六9),住在死海南面、摩押的南方。他们都是以色列人的远亲。

“报复”(11节)原文是“大大回报、报答”。

“惩罚”(12节)原文是“审判”。以色列人进迦南时,经过了这三个民族居住的地方,但遵守神的吩咐(申二4、9、19),并没有侵犯他们。所以现在约沙法求神审判:仇敌恩将仇报,“要来驱逐我们出离祢的地,就是祢赐给我们为业之地”(11节),不但是攻击神的百姓,更是要挑战神的国度计划。

“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我们的眼目单仰望祢”(12节),这是最准确的祷告态度。人只有承认自己“不知道怎样行”(12节),才有可能“眼目单仰望”神;只有知道自己“无力”,才有可能支取神的“大能大力”(6节);只有认识自己软弱(林后十二9;约十五5),才有可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后十二9)。

“我们也不知道怎样行”,这是古往今来所有的人都要经历的悲惨境地,“我们的眼目单仰望祢”。

【代下二十13】“犹大众人和他们的婴孩、妻子、儿女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代下二十14】“那时,耶和华的灵在会中临到利未人亚萨的后裔——玛探雅的玄孙,耶利的曾孙,比拿雅的孙子,撒迦利雅的儿子雅哈悉。”

【代下二十15】“他说:‘犹大众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约沙法王,你们请听。耶和华对你们如此说:“不要因这大军恐惧惊惶;因为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

【代下二十16】“明日你们要下去迎敌,他们是从洗斯坡上来,你们必在耶鲁伊勒旷野前的谷口遇见他们。”

【代下二十17】“犹大和耶路撒冷人哪,这次你们不要争战,要摆阵站着,看耶和华为你们施行拯救。不要恐惧,也不要惊惶。明日当出去迎敌,因为耶和华与你们同在。’”

13-18节是一个交错平行结构,中心就是“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15节):

A. 犹大众人都站在耶和华面前(13节);

B. 约沙法王,你们请听(15a节);

C. 不要因这大军恐惧惊惶(15b节);

D. 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15c节);

D1. 你们不要争战,要摆阵站着(17a节);

C1. 不要恐惧,也不要惊惶(17b节);

B1. 约沙法就面伏于地(18a节);

A1. 犹大众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也俯伏在耶和华面前(18b节)。

当百姓男女老少都同心仰望寻求神的时候(13节),神管教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神的怜悯也就临到了。神亲自赐下了安慰和坚固。

“亚萨的后裔——玛探雅”(14节)负责大卫诗班的第九班(代上二十五16),他的子孙“雅哈悉”(14节)也是诗班的成员。神的话没有借着祭司或先知来发表,却特别地借着歌唱赞美的利未人来传达。

人的愚昧导致了神的管教,现在人既然接受了管教,神怎样开始管教,祂也怎样结束管教,所以“胜败不在乎你们,乃在乎神”(15节)。因此,神的拯救并不是因为人的祷告可以摇动神的手、改变神的旨意,而是因为人的祷告表明他们学到了管教的功课。

“洗斯坡”(16节)可能是在隐·基底北面的一条旱溪(Wadi Hasasa),逶迤引入内陆,然后进入提哥亚旷野。“耶鲁伊勒旷野”(16节)是提哥亚东南面下往隐基底的缓坡。从海拔以下四百多米的隐·基底上到海拔以上八百多米的提哥亚,一路地势陡峭,只有干河谷可以作为行军的通道。

神吩咐百姓“不要争战,要摆阵站着”(17节),与摩西在红海边吩咐百姓“不要惧怕,只管站住”(出十四13)一样,都是让百姓观看:过去是“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出十四13),现在是“看耶和华为你们施行拯救”(17节),人的责任不是争战,而是作神救恩的见证者。因为这是神的争战,仇敌是在与神作战。

【代下二十18】“约沙法就面伏于地,犹大众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也俯伏在耶和华面前,叩拜耶和华。”

【代下二十19】“哥辖族和可拉族的利未人都起来,用极大的声音赞美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约沙法与百姓并没有任何疑惑,而是立刻用敬拜来回应神的宣告(18-19节)。当神的子民以信心回应神的应许的时候,争战还没有开始,神就得着了荣耀。因为这样的感谢赞美不是发自得胜以后的眼见里,而是发自得胜以前的信心里。

“哥辖族和可拉族”(19节)可拉是哥辖的后裔(代上六22),而发预言的雅哈悉是革顺族的利未人。

【代下二十20】“次日清早,众人起来往提哥亚的旷野去。出去的时候,约沙法站着说:‘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哪,要听我说:信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必立稳;信祂的先知就必亨通。’”

【代下二十21】“约沙法既与民商议了,就设立歌唱的人,颂赞耶和华,使他们穿上圣洁的礼服,走在军前赞美耶和华说:‘当称谢耶和华,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

“提哥亚”(20节)位于耶路撒冷南面约16公里的犹大山地,是先知阿摩司的故乡。“提哥亚的旷野”(20节)从提哥亚往东延伸,是犹大旷野的一部分。

约沙法劝勉百姓“信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必立稳”(20节),这是一个委身的呼召,因为神的可信靠,必须等到人信靠祂的时候才能体验得到。人若凭信心信靠神,就会发现祂确实是可信靠的。

约沙法起初“惧怕”(3节),现在却充满对神的信心。因此,大敌当前却不是预备争战,而是与百姓商议“设立歌唱的人,颂赞耶和华”(21节)。这赞美不是用来争战,而是用以回应神“不要恐惧,也不要惊惶”(17节)的命令,用真实的行为表明他们确信神的“同在”(17节)。这样的信心(20节)不是出于人的自信,而是根据从神来的应许(15、17节)。

“慈爱”(21节)可译为“不变的爱”(英文ESV译本),是盟约中的用语,特指神向祂的百姓信守圣约的“不变的爱”。这赞美承认,神的拯救不是被人的虔诚感动,而是根据祂与亚伯拉罕、摩西和大卫所立的约。


上图:提哥亚位于耶路撒冷南面约16公里的犹大山地,海拔约820米。


【代下二十22】“众人方唱歌赞美的时候,耶和华就派伏兵击杀那来攻击犹大人的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们就被打败了。”

【代下二十23】“因为亚扪人和摩押人起来,击杀住西珥山的人,将他们灭尽;灭尽住西珥山的人之后,他们又彼此自相击杀。”

“伏兵”(22节)可能是天使或者其它方式导致敌人互相猜疑,以致“自相击杀”(23节)、不战而败。

百姓“唱歌赞美的时候”(22节),神就大大击杀仇敌。但这并不是说“唱歌赞美”摇动神的手争战,得胜完全是根据神的应许(17节),人的“唱歌赞美”只是信心的回应。

【代下二十24】“犹大人来到旷野的望楼,向那大军观看,见尸横遍地,没有一个逃脱的。”

【代下二十25】“约沙法和他的百姓就来收取敌人的财物,在尸首中见了许多财物、珍宝,他们剥脱下来的多得不可携带;因为甚多,直收取了三日。”

【代下二十26】“第四日众人聚集在比拉迦谷(就是称颂的意思),在那里称颂耶和华。因此那地方名叫比拉迦谷,直到今日。”

【代下二十27】“犹大人和耶路撒冷人都欢欢喜喜地回耶路撒冷,约沙法率领他们;因为耶和华使他们战胜仇敌,就欢喜快乐。”

【代下二十28】“他们弹琴、鼓瑟、吹号来到耶路撒冷,进了耶和华的殿。”

【代下二十29】“列邦诸国听见耶和华战败以色列的仇敌,就甚惧怕。”

【代下二十30】“这样,约沙法的国得享太平,因为神赐他四境平安。”

“比拉迦谷”(26节)可能是提哥亚和隐·基底之间的一条旱溪(Wadi Berekut)。

仇敌是来攻打犹大,但作者却说是“以色列的仇敌”(29节),表明犹大才是神旨意中的真以色列。

这场争战从圣殿开始(5节),又在圣殿结束(28节),我们所有的属灵战争都当如此。

当约沙法和百姓借着这场争战学会在惧怕中寻求神,又以信心来回应神之后,神就再次让仇敌“惧怕”(29节;十七10),国度再次“得享太平”(30节)。

【代下二十31】“约沙法作犹大王,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亲名叫阿苏巴,乃示利希的女儿。”

【代下二十32】“约沙法效法他父亚撒所行的,不偏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代下二十33】“只是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也没有立定心意归向他们列祖的神。”

约沙法独立执政二十二年(王下三1;八16),这里说的“作王二十五年”(31节),可能包括前三年与父亲亚撒共同执政的时间。

约沙法已经“从犹大除掉一切邱坛和木偶”(十七6),“引导民归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十九4),但这里却说“邱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也没有立定心意归向他们列祖的神”(33节),表明国度的复兴并不完全。活在肉体中的人,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属灵复兴,所以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三3)。

作者称赞约沙法“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32节),不是因为他没有犯错误,而是因为他顺服神的权柄,在神的光照面前降服下来。神借着《历代志》中所称赞的君王,让我们留意人在亚当里的欠缺。在亚当里的人,不管多么敬虔、多有能力、多么遵行神的旨意,也永远不能成就神救赎计划中的最终旨意。神的旨意,只有祂自己才能成就。

【代下二十34】“约沙法其余的事,自始至终都写在哈拿尼的儿子耶户的书上,也载入以色列诸王记上。”

【代下二十35】“此后,犹大王约沙法与以色列王亚哈谢交好;亚哈谢行恶太甚。”

【代下二十36】“二王合伙造船要往他施去,遂在以旬·迦别造船。”

【代下二十37】“那时玛利沙人、多大瓦的儿子以利以谢向约沙法预言说:‘因你与亚哈谢交好,耶和华必破坏你所造的。’后来那船果然破坏,不能往他施去了。”

34-37节所记录的事,发生在“以色列王亚哈谢”(35节)执政的两年期间(王上二十二51),很可能发生在1-30节与摩押联军的战争之前。

“他施”(36节)可能位于地中海最西边的西班牙,以出产金属矿物闻名(结二十七12)。

“以旬·迦别”(36节)是以色列最南面红海亚喀巴湾的海港,位于以东的南端,是古代约旦河东南北商道的起点。所罗门也在这里造船开展红海航运(王上九26)。当时以东可能是犹大的附庸国,由犹大王所派的“总督”(王上二十二47)治理,所以犹大王约沙法与以色列王亚哈谢可以合伙在以东的“以旬·迦别”造船。

以旬·迦别曾经为所罗门带来巨大的财富,约沙法也想利用这个港口进行国际贸易,但他再一次找错了合伙人。约沙法虽然敬虔,但如果与拜偶像的以色列王亚哈谢合作,只会招致更大的灾祸,因为双方的信仰不同、行事的原则也完全不同(林后六14-18)。

这次,神并没有让约沙法遭受更大的亏损,而是及时地阻止了他,借着先知宣告:“因你与亚哈谢交好,耶和华必破坏你所造的”(37节)。而约沙法的第一批船被神破坏以后,就明白了神的心意,所以立刻顺服,当亚哈谢再来邀请时(王上二十二49),就不肯继续与他合伙了。

约沙法是一位寻求神的王,但也是一位爱心泛滥、容易妥协的老好人。他先后与拜偶像的以色列王亚哈(十八1)、亚哈谢(35节)和约兰(王下三7)交好,却无法给他们带去正面的影响,也不能带起他们同样寻求神。人只有先“与神和好”(罗五11),才能与人和好;因为只有神才能“借着基督使我们与祂和好”(林后五18),然后“使我们和睦,将两下合而为一”(弗二14)。因此,主耶稣传讲“天国的福音”(太四23),并不是从“神爱世人”(约三16)开始,而是先传“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太四17)。

阅读191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