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历代志下第24章
经文音频朗读:
犹大国王约阿施(王下12:1-16)
1约阿施登基的时候年七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年。他母亲名叫西比亚,是别是巴人。
2祭司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约阿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3耶何耶大为他娶了两个妻,并且生儿养女。
4此后,约阿施有意重修耶和华的殿,
5便召聚众祭司和利未人,吩咐他们说:“你们要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每年可以修理你们上帝的殿,你们要急速办理这事。”只是利未人不急速办理。
6王召了大祭司耶何耶大来,对他说:“从前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为法柜的帐幕,与以色列会众所定的捐项,你为何不叫利未人照这例从犹大和耶路撒冷带来,作殿的费用呢?”
7因为那恶妇亚他利雅的众子曾拆毁上帝的殿,又用耶和华殿中分别为圣的物供奉巴力。
8于是王下令,众人作了一柜,放在耶和华殿的门外;
9又通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百姓,要将上帝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吩咐以色列人的捐项,给耶和华送来。
10众首领和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将银子送来,投入柜中,直到捐完。
11利未人见银子多了,就把柜抬到王所派的司事面前,王的书记和大祭司的属员来,将柜倒空,仍放在原处。日日都是这样,积蓄的银子甚多。
12王与耶何耶大将银子交给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他们就雇了石匠、木匠重修耶和华的殿,又雇了铁匠、铜匠修理耶和华的殿。
13工人操作,渐渐修成,将上帝殿修造得与从前一样,而且甚是坚固。
耶何耶大的政策被废弃
14工程完了,他们就把其余的银子拿到王与耶何耶大面前,用以制造耶和华殿供奉所用的器皿和调羹,并金银的器皿。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众人常在耶和华殿里献燔祭。
15耶何耶大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死的时候年一百三十岁,
16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侍奉上帝,修理上帝的殿。
17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的众首领来朝拜王,王就听从他们。
18他们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上帝的殿,去侍奉亚舍拉和偶像,因他们这罪,就有忿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
19但上帝仍遣先知到他们那里,引导他们归向耶和华。这先知警戒他们,他们却不肯听。
20那时,上帝的灵感动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他就站在上面对民说:“上帝如此说:你们为何干犯耶和华的诫命,以致不得亨通呢?因为你们离弃耶和华,所以他也离弃你们。”
21众民同心谋害撒迦利亚,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华殿的院内,用石头打死他。
22这样,约阿施王不想念撒迦利亚的父亲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杀了他的儿子。撒迦利亚临死的时候说:“愿耶和华鉴察伸冤。”
约阿施被杀
23满了一年,亚兰的军兵上来攻击约阿施,来到犹大和耶路撒冷,杀了民中的众首领,将所掠的财货送到大马士革王那里。
24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是因犹大人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所以藉亚兰人惩罚约阿施。
25亚兰人离开约阿施的时候,他患重病,臣仆背叛他,要报祭司耶何耶大儿子流血之仇,杀他在床上,葬他在大卫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坟墓里。
26背叛他的是亚扪妇人示米押的儿子撒拔和摩押妇人示米利的儿子约萨拔。
27至于他的众子和他所受的警戒,并他重修上帝殿的事,都写在列王的传上。他儿子亚玛谢接续他作王。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代下二十四1】“约阿施登基的时候年七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四十年。他母亲名叫西比亚,是别是巴人。”
【代下二十四2】“祭司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约阿施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代下二十四3】“耶何耶大为他娶了两个妻,并且生儿养女。”
约阿施并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一生都是跟随人,而不是跟随神:当大祭司耶何耶大活着的时候,约阿施热心修理圣殿(4节),“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2节);但耶何耶大死后,约阿施却听信“犹大的众首领”(17节)的话,“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18节)。
【代下二十四4】“此后,约阿施有意重修耶和华的殿,”
【代下二十四5】“便召聚众祭司和利未人,吩咐他们说:‘你们要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每年可以修理你们神的殿;你们要急速办理这事。’只是利未人不急速办理。”
【代下二十四6】“王召了大祭司耶何耶大来,对他说:‘从前耶和华的仆人摩西,为法柜的帐幕与以色列会众所定的捐项,你为何不叫利未人照这例从犹大和耶路撒冷带来作殿的费用呢?’”
【代下二十四7】“(因为那恶妇亚他利雅的众子曾拆毁神的殿,又用耶和华殿中分别为圣的物供奉巴力。)”
此时圣殿已经建成120多年,而且“亚他利雅的众子曾拆毁神的殿,又用耶和华殿中分别为圣的物供奉巴力”(7节)。因此,约阿施决定筹款“重修耶和华的殿”(4节)。
约阿施为神大发热心,要求众祭司和利未人“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5节),用征税的方式来修理圣殿。“只是利未人不急速办理”(5节),他们可能认为征税修理圣殿并不合适,让祭司和利未人负责收税更不合适。因为无论是摩西建造会幕(出三十六3-4),还是大卫预备建殿(代上二十九1-9),都不是强制“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而是让百姓自由奉献。
“亚他利雅的众子”(7节),可能指附从亚他利雅的人或她娘家的亲属,因为亚他利雅的儿子已全部被杀(二十二10-11)。
【代下二十四8】“于是王下令,众人做了一柜,放在耶和华殿的门外,”
【代下二十四9】“又通告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百姓,要将神仆人摩西在旷野所吩咐以色列人的捐项给耶和华送来。”
【代下二十四10】“众首领和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将银子送来,投入柜中,直到捐完。”
【代下二十四11】“利未人见银子多了,就把柜抬到王所派的司事面前;王的书记和大祭司的属员来将柜倒空,仍放在原处。日日都是这样,积蓄的银子甚多。”
“摩西在旷野所吩咐以色列人的捐项”(9节),指律法规定二十岁以上的男丁要奉献半舍客勒作为会幕的使用(出三十13-16)。
当约阿施不再让祭司和利未人“往犹大各城去,使以色列众人捐纳银子”(5节),而是改用自由奉献以后(9节),“众首领和百姓都欢欢喜喜地将银子送来,投入柜中,直到捐完”(二十四9-10)。
【代下二十四12】“王与耶何耶大将银子交给耶和华殿里办事的人,他们就雇了石匠、木匠重修耶和华的殿,又雇了铁匠、铜匠修理耶和华的殿。”
【代下二十四13】“工人操作,渐渐修成,将神殿修造得与从前一样,而且甚是坚固。”
【代下二十四14】“工程完了,他们就把其余的银子拿到王与耶何耶大面前,用以制造耶和华殿供奉所用的器皿和调羹,并金银的器皿。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众人常在耶和华殿里献燔祭。”
百姓的自由奉献是专款专用,专门用于修理圣殿(12节)。工程结束后,才用剩余的银子制造圣殿的器具(14节)。
【代下二十四15】“耶何耶大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死的时候年一百三十岁,”
【代下二十四16】“葬在大卫城列王的坟墓里;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
耶何耶大活了“一百三十岁”(15节),是圣经中出埃及以后最长寿的。而现代最杰出的以色列拉比Yitzhak Kaduri活了108岁,2006年去世前预言耶稣就是弥赛亚。
“因为他在以色列人中行善,又事奉神,修理神的殿”(16节),可译为“因为他在以色列为神和神的殿作了美善的事”(英文ESV译本)。
约阿施共做王四十年(1节),所以耶何耶大策划推翻亚他利雅,立约阿施为王的时候,已经超过了九十岁。
上图:以色列著名的拉比Yitzhak Kaduri和他的纸条。108岁去世的Yitzhak Kaduri生前在以色列备受尊崇,是现代最长寿的拉比。在2006年1月28日去世前几个月,他宣称自己遇见了弥赛亚,并于赎罪日在会堂教导人怎样认出弥赛亚。在临终前四个月,他写了一张纸条,吩咐人在他死后一年才可打开。纸条上的希伯来语是:“他会高举百姓,并证明他的话语及律法是真实的。”这句话用了六个字来描述弥赛亚,其中隐藏着弥赛亚的名字。图中圈出的六个字母Yehoshua (יהושוע )就是希伯来语“约书亚”,即希腊语“耶稣”。许多犹太人认为这张纸条是伪造的,但Kaduri的门徒认为是真的。
【代下二十四17】“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的众首领来朝拜王;王就听从他们。”
【代下二十四18】“他们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神的殿,去事奉亚舍拉和偶像;因他们这罪,就有忿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
【代下二十四19】“但神仍遣先知到他们那里,引导他们归向耶和华。这先知警戒他们,他们却不肯听。”
“耶何耶大在世的时候,众人常在耶和华殿里献燔祭”(14节),但“耶何耶大死后,犹大的众首领来朝拜王”(17节),要求约阿施批准他们恢复过去被禁止的偶像敬拜(18节)。
“先知”(19节)原文是复数,表示神差遣了好几位先知。但约阿施和犹大的众首领心里黑暗到一个地步,“这先知警戒他们,他们却不肯听”(19节)。
耶何耶大所领导的复兴,竟然一夜之间完全翻转过来。因为百姓和君王一样,只是在外面跟随人、敬拜神,心里却没有绝对地顺服神、敬畏神。跟随人而不是跟随神,是每一个人的天然倾向,若我们不是真正地认识神、与神有生命上的联结,也会落到犹大的失败里。
【代下二十四20】“那时,神的灵感动祭司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他就站在上面对民说:‘神如此说:你们为何干犯耶和华的诫命,以致不得亨通呢?因为你们离弃耶和华,所以祂也离弃你们。’”
【代下二十四21】“众民同心谋害撒迦利亚,就照王的吩咐,在耶和华殿的院内用石头打死他。”
【代下二十四22】“这样,约阿施王不想念撒迦利亚的父亲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杀了他的儿子。撒迦利亚临死的时候说:‘愿耶和华鉴察伸冤!’”
撒迦利亚呼吁百姓悔改。但百姓却选择“干犯耶和华的诫命”(20节),“照王的吩咐”(21节)行恶。
过去,耶何耶大吩咐军兵不要在圣殿内处死亚他利雅(二十三14),以免玷污圣殿;现在,约阿施却吩咐人“在耶和华殿的院内”(21节)打死了耶何耶大的儿子撒迦利亚,形成鲜明对比。
耶何耶大救了约阿施,扶持他登基。现在约阿施却恩将仇报,所以撒迦利亚祷告“愿耶和华鉴察伸冤”(22节)。“伸冤”原文和“寻求”(二十3)是同一个词,意思是“寻找”。这是《历代志》唯一提到神“寻找”人的地方。约阿施既已“离弃”神(20节),神当然也就“离弃”(20节)了他;但撒迦利亚却祷告神仍然“寻找”他,约阿施所受的报应就是被神“寻找”的结果。
【代下二十四23】“满了一年,亚兰的军兵上来攻击约阿施,来到犹大和耶路撒冷,杀了民中的众首领,将所掠的财货送到大马士革王那里。”
【代下二十四24】“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是因犹大人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所以借亚兰人惩罚约阿施。”
撒迦利亚临死时呼吁:“愿耶和华鉴察伸冤”(22节),结果这次神没有再等六年,审判很快就临到了。过去,基甸曾经靠着神以少胜多,消灭了米甸大军(士七7)。现在百姓效法外邦人拜偶像,这些偶像不但没能给犹大带来兴旺,反而因此失去了神的保护。“亚兰的军兵上来攻击约阿施”(23节),并且以少胜多,犹大的大军就败在少数敌人手中,应验了“无人追赶,你们却要逃跑”(利二十六17)。
亚兰王哈薛可能先从北国夺取了约旦河东的基列地(王下十32-33;十三25),然后还想控制沿海大道,所以试探性地派了“一小队”(24节)军兵穿过北国的疆土,长驱直入到西南部的“迦特”(王下十二17)。不料,“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24节),“一小队”亚兰人不但攻陷了坚固城迦特,还能沿着以拉谷“来到犹大和耶路撒冷”(23节),并不担心后方受到北国的威胁。这证明是神“借亚兰人惩罚约阿施”(24节)。而由于“犹大的众首领“(17节)鼓动约阿施拜偶像,所以神也允许亚兰人“杀了民中的众首领”(23节)。
上图:亚兰王哈薛先从北国约哈斯王手中夺取了约但河东的基列地(王下十32-33;十三33),然后还想控制沿海大道,所以试探性地派了“一小队”(代下二十四24)军兵穿过北国疆土,长驱直入到西南部的“迦特”。不料,“亚兰的军兵虽来了一小队,耶和华却将大队的军兵交在他们手里,是因犹大人离弃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所以借亚兰人惩罚约阿施”(代下二十四24),所以“一小队”亚兰人不但攻陷了“坚固城”迦特,还能沿着以拉谷“上来攻打耶路撒冷”(王下十二17),并不担心后方受到北国的威胁。
【代下二十四25】“亚兰人离开约阿施的时候,他患重病;臣仆背叛他,要报祭司耶何耶大儿子流血之仇,杀他在床上,葬他在大卫城,只是不葬在列王的坟墓里。”
【代下二十四26】“背叛他的是亚扪妇人示米押的儿子撒拔和摩押妇人示米利的儿子约萨拔。”
【代下二十四27】“至于他的众子和他所受的警戒,并他重修神殿的事,都写在列王的传上。他儿子亚玛谢接续他作王。”
约阿施一生都在跟随人,而不是在跟随神,所以有始无终,一旦没有人领着他走正道,他就开始随波逐流,越走越远,甚至“不想念撒迦利亚的父亲耶何耶大向自己所施的恩,杀了他的儿子”(22节),结果就落在神的审判里。他敬拜外邦偶像,外邦妇人的儿子却“背叛他,要报祭司耶何耶大儿子流血之仇,杀他在床上”(25节)。凡是跟随人的信徒,既可以像约阿施一样大发热心,也可以像约阿施一样倒行逆施,实际上都是出于自己的肉体,而不是出于神所赐的信心。“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来十一6),人靠热心所做的一切,最后都会归于虚空(18、20节)。我们带人信主,如果只是停留在“热心”上,这样的建造只是热闹一时的“草木、禾秸”(林前三12),经不住火的“试验”(林前三13)。
今天,每个新约的信徒也和约阿施一样,很容易跟随看得见的人,却不容易跟随看不见的神;明明知道应该跟随神,实际上却不知不觉地跟随人。结果带领的人一跌倒、一离开,跟随的人就成了约阿施。因此,传福音、教导人的人,一定要把自己隐藏在基督里,“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一28),让人借着读经、祷告,直接与神交通;让人学习对所有的属灵文章和教导,都要自己“考查圣经,要晓得这道是与不是”(徒十七11)。这样,我们才能帮助人作主的门徒(太二十八19),而不是人的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