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7月8日历代志下第30章精读

2025-07-06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绿-代下-精读.jpg

历代志下第30章


经文音频朗读:


预备守逾越节

1希西家差遣人去见以色列和犹大众人,又写信给以法莲和玛拿西人,叫他们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向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守逾越节。

2因为王和众首领,并耶路撒冷全会众已经商议,要在二月内守逾越节。

3正月(原文作“那时”)间他们不能守,因为自洁的祭司尚不敷用,百姓也没有聚集在耶路撒冷。

4王与全会众都以这事为善。

5于是定了命令,传遍以色列,从别是巴直到但,使他们都来,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守逾越节,因为照所写的例,守这节的不多了(或作“因为民许久没有照所写的例守节了”)。

6驿卒就把王和众首领的信,遵着王命传遍以色列和犹大。信内说:“以色列人哪,你们当转向耶和华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上帝,好叫他转向你们这脱离亚述王手的余民。

7你们不要效法你们列祖和你们的弟兄,他们干犯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以致耶和华丢弃他们,使他们败亡(或作“令人惊骇”),正如你们所见的。

8现在不要像你们列祖硬着颈项,只要归顺耶和华,进入他的圣所,就是永远成圣的居所;又要侍奉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好使他的烈怒转离你们。

9你们若转向耶和华,你们的弟兄和儿女,必在掳掠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得以归回这地,因为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有恩典、施怜悯。你们若转向他,他必不转脸不顾你们。”

10驿卒就由这城跑到那城,传遍了以法莲、玛拿西,直到西布伦。那里的人却戏笑他们,讥诮他们。

11然而亚设、玛拿西、西布伦中也有人自卑,来到耶路撒冷。

12上帝也感动犹大人,使他们一心遵行王与众首领凭耶和华之言所发的命令。


守逾越节

13二月,有许多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成为大会,要守除酵节。

14他们起来,把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尽都除去,抛在汲沦溪中。

15二月十四日,宰了逾越节的羊羔。祭司与利未人觉得惭愧,就洁净自己,把燔祭奉到耶和华殿中。

16遵着神人摩西的律法,照例站在自己的地方,祭司从利未人手里接过血来,洒在坛上。

17会中有许多人尚未自洁,所以利未人为一切不洁之人宰逾越节的羊羔,使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成为圣洁。

18-19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西布伦,有许多人尚未自洁,他们却也吃逾越节的羊羔,不合所记录的定例。希西家为他们祷告说:“凡专心寻求上帝,就是耶和华他列祖之上帝的,虽不照着圣所洁净之礼自洁,求至善的耶和华也饶恕他。”

20耶和华垂听希西家的祷告,就饶恕(原文作“医治”)百姓。

21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大大喜乐,守除酵节七日。利未人和祭司用响亮的乐器,日日颂赞耶和华。

22希西家慰劳一切善于侍奉耶和华的利未人。于是众人吃节筵七日,又献平安祭,且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上帝认罪。


再度守节

23全会众商议,要再守节七日,于是欢欢喜喜地又守节七日。

24犹大王希西家赐给会众公牛一千只,羊七千只为祭物;众首领也赐给会众公牛一千只,羊一万只;并有许多的祭司洁净自己。

25犹大全会众、祭司利未人,并那从以色列地来的会众和寄居的人,以及犹大寄居的人,尽都喜乐。

26这样,在耶路撒冷大有喜乐,自从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时候,在耶路撒冷没有这样的喜乐。

27那时,祭司利未人起来,为民祝福。他们的声音,蒙上帝垂听;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


今日背诵金句

你们若转向耶和华,你们的弟兄和儿女,必在掳掠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得以归回这地,因为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有恩典、施怜悯。你们若转向他,他必不转脸不顾你们。”-代下30:9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代下三十1】“希西家差遣人去见以色列和犹大众人,又写信给以法莲和玛拿西人,叫他们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守逾越节;”

【代下三十2】“因为王和众首领,并耶路撒冷全会众已经商议,要在二月内守逾越节。”

【代下三十3】“正月(原文作那时)间他们不能守;因为自洁的祭司尚不敷用,百姓也没有聚集在耶路撒冷;”

【代下三十4】“王与全会众都以这事为善。”

“以法莲和玛拿西人”(1节)是北方的主要支派,代称北方十支派。

“希西家第六年,以色列王何细亚第九年,撒玛利亚被攻取了”(王下十八10),北国于主前722年亡国。如果希西家曾与父亲亚哈斯共同执政13年,此时北国已经灭亡7年(7节),被掳所剩的百姓(王下十七6)与迁入的外邦人(王下十七24)杂居在一起。但希西家所关心的是神百姓团体的见证,邀请北方各支派“脱离亚述王手的余民”(6节)都来耶路撒冷守逾越节,让所有的百姓都有机会抓住神怜悯的手。

洁净圣殿的工作直到正月十六日才完成(二十九17)。逾越节正常是在正月十四日开始(出十二2、6),但在特殊情况下,律法也允许在二月十四日补守逾越节(民九6-11)。现在,这个条例被应用于全会众,不但祭司有足够的时间自洁(3节),十二支派的百姓也有足够的时间聚集到耶路撒冷(3、13节)。自从南北分裂后,百姓已经有两百多年没有一起守逾越节了。

【代下三十5】“于是定了命令,传遍以色列,从别是巴直到但,使他们都来,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守逾越节;因为照所写的例,守这节的不多了(或译:因为民许久没有照所写的例守节 了)。”

【代下三十6】“驿卒就把王和众首领的信,遵着王命传遍以色列和犹大。信内说:‘以色列人哪,你们当转向耶和华——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好叫祂转向你们这脱离亚述王手的余民。”

【代下三十7】“你们不要效法你们列祖和你们的弟兄;他们干犯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以致耶和华丢弃他们,使他们败亡(或译:令人惊骇),正如你们所见的。”

【代下三十8】“现在不要象你们列祖硬着颈项,只要归顺耶和华,进入祂的圣所,就是永远成圣的居所;又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神,好使祂的烈怒转离你们。”

【代下三十9】“你们若转向耶和华,你们的弟兄和儿女必在掳掠他们的人面前蒙怜恤,得以归回这地,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有恩典、施怜悯。你们若转向祂,祂必不转脸不顾你们。’”

“别是巴”(5节)是南国犹大最南边的城市,“但”(5节)是北国以色列最北边的城市,“从别是巴直到但”(5节)代表应许之地从南到北。这句话在大卫时代用过(代上二十一2),但南北分裂以后,这是第一次使用。

过去,虽然耶罗波安在伯特利和但设立了金牛犊的崇拜,以防止百姓去耶路撒冷(王上十二27-33),但仍有许多以色列人离开北国,到耶路撒冷敬拜神(十一16-17)。在亚撒的时代,又有许多以色列人到耶路撒冷敬拜(十五9-10),结果巴沙修筑了边境要塞进行阻拦(十六1)。现在,灭亡的北国已经沦为亚述的行省,北方支派到耶路撒冷敬拜已经没有政治的阻拦,所以希西家的信可以“传遍以色列和犹大”(6节)。人眼中的悲剧,却除去了属灵复兴的障碍;当我们的人生陷入低谷的时候,有没有听到神呼唤我们“转向耶和华”(9节)呢?

“你们当转向耶和华”(6节),这是希西家对北方以色列人的劝告,也是作者对本书最初的读者、被掳回归的余民的劝告,更是圣灵对历世历代所有信徒的劝告。百姓只有“转向”(6、9节)神,神才会“转向”(6节)余民,被掳者才能“归回这地”(9节);百姓只有“归顺”(8节)、“事奉”(8节)神,神的烈怒才会“转离”(8节)他们。他们“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罗三11);这是神给被管教的百姓特殊的“恩典”和“怜悯”(9节),无论信徒堕落到何等的地步,只要“转向耶和华”,“祂必不转脸不顾你们”(9节)。



上图:希西家时代的犹大国。北国以色列已经沦为亚述帝国的行省。


【代下三十10】“驿卒就由这城跑到那城,传遍了以法莲、玛拿西,直到西布伦。那里的人却戏笑他们,讥诮他们。”

【代下三十11】“然而亚设、玛拿西、西布伦中也有人自卑,来到耶路撒冷。”

【代下三十12】“神也感动犹大人,使他们一心遵行王与众首领凭耶和华之言所发的命令。”

“那里的人”(10节),可能也包括亚述“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王下十七24)来的外邦人,他们信仰掺杂,“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他们的偶像”(王下十七41)。

当希西家呼吁百姓“转向耶和华”(6、9节)的时候,许多人都“戏笑他们,讥诮他们”(10节),但神仍然拣选了一些人接受了希西家的邀请,“自卑,来到耶路撒冷”(11节)。教会的复兴也常常遭遇同样的嘲笑,但我们不必介意,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二十二14),我们的职责是忠心当好神的“驿卒”(10节),“由这城跑到那城”(10节)作见证(徒一8),神自己会成就祂的旨意。

与北方的以色列人不一样,南方的犹大人大都被神“感动”(12节),“一心遵行王与众首领凭耶和华之言所发的命令”(12节),预备守节。

【代下三十13】“二月,有许多人在耶路撒冷聚集,成为大会,要守除酵节。”

【代下三十14】“他们起来,把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尽都除去,抛在汲沦溪中。”

“除酵节”(13节),又叫“无酵节”(出十二17),是逾越节次日开始的七天(利二十三5-6),成为逾越节的代名词。

在“除酵节”,以色列人家中“七日之内不可有酵”(出十二19),所以在“除酵节”之前,百姓要把家中的酵打扫干净。这些“耶路撒冷的祭坛和烧香的坛”(14节)都是亚哈斯王修筑敬拜偶像的(二十八24-25),就像耶路撒冷城中的罪恶之酵。希西家洁净圣殿,百姓则起来洁净全城,除去耶路撒冷城中偶像的痕迹,预备守一个真正的“除酵节”。



上图:从逾越节开始的7天无酵节期间,以色列的超市要把有酵的食物(chametz)用白色塑料布遮盖起来。这些食物已经通过一位拉比签订合同,卖给了一位非犹太人,预付款1美元。但这些食物并没有离开超市,只是被挡住了,逾越节以后,超市还会以原价买回来。根据犹太宗教法典《哈拉卡 Halakha》,泡打粉(Baking Powder)和苏打粉(Baking Soda)不算酵,因为它们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不是生物发酵使食物膨松。


【代下三十15】“二月十四日,宰了逾越节的羊羔。祭司与利未人觉得惭愧,就洁净自己,把燔祭奉到耶和华殿中,”

【代下三十16】“遵着神人摩西的律法,照例站在自己的地方;祭司从利未人手里接过血来,洒在坛上。”

【代下三十17】“会中有许多人尚未自洁,所以利未人为一切不洁之人宰逾越节的羊羔,使他们在耶和华面前成为圣洁。”

【代下三十18~19】“以法莲、玛拿西、以萨迦、西布伦有许多人尚未自洁,他们却也吃逾越节的羊羔,不合所记录的定例。希西家为他们祷告说:‘凡专心寻求神,就是耶和华——他列祖之神的,虽不照着圣所洁净之礼自洁,求至善的耶和华也饶恕他。’”

【代下三十20】“耶和华垂听希西家的祷告,就饶恕(原文是医治)百姓。”

【代下三十21】“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大大喜乐,守除酵节七日。利未人和祭司用响亮的乐器,日日颂赞耶和华。”

【代下三十22】“希西家慰劳一切善于事奉耶和华的利未人。于是众人吃节筵七日,又献平安祭,且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认罪。”

百姓对守节的热心(13节),使祭司和利未人“觉得惭愧”(15节)。在洁净圣殿和奉献礼的时候,祭司与利未人可能因为洁净的人数不够,以致人手不足(二十九17、34)。现在他们都“洁净自己”(15节),“燔祭奉到耶和华殿中”(15节),重新委身在神面前。

“献与耶和华平安祭的肉,人若不洁净而吃了,这人必从民中剪除”(利七20)。但北方的以色列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守过逾越节、不熟悉律法,或者来不及洁净自己,所以希西家为他们祷告求神赦免(18-19节)。神看重人的里面过于外面,必然照着祂的应许(七14)赦免那些“专心寻求神”(19节)的人,所以“就饶恕百姓”(20节)。

19节的“饶恕”,原文是“遮盖、平息、赎罪”。20节的“饶恕”,原文是“医治”。神垂听希西家的祷告,不但平息了自己的怒气,也医治了百姓灵性的残缺;因着神的赦免,百姓得着释放、“大大喜乐”(21节)和“颂赞”(21节)。

“认罪”(22节)原文是感恩(英文ESV译本)。

【代下三十23】“全会众商议,要再守节七日;于是欢欢喜喜地又守节七日。”

【代下三十24】“犹大王希西家赐给会众公牛一千只,羊七千只为祭物;众首领也赐给会众公牛一千只,羊一万只,并有许多的祭司洁净自己。”

【代下三十25】“犹大全会众、祭司、利未人,并那从以色列地来的会众和寄居的人,以及犹大寄居的人,尽都喜乐。”

在律法的要求之外,百姓自愿“再守节七日”(23节),与所罗门献殿礼后再守节七日相似(七8)。因为他们在神的同在和赦免中享受“大大喜乐”(21节),所以“再欢欢喜喜地又守节七日”(23节)。喜乐是蒙神赦免的记号,每个主日崇拜的讲道,都应当让我们看到自己被定罪,又使我们知道自己蒙赦免,因此“大大喜乐”,甚至愿意“再守节七日”;我们听道时若没有喜乐,或者嫌时间太长,很可能是在定罪或赦免的事上出了问题。

在守节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祭司洁净自己”(24节)。很可能他们之前一直在观望,直到现在才决定委身事奉。

守节的有四类人:1、犹大全会众;2、祭司和利未人;3、部分北方支派的百姓;4、在以色列和犹大地寄居的外邦人(25节)。律法早就宣告,逾越节所表明的救恩也是向外邦人开放的:“若有外人寄居在你们中间,愿意向耶和华守逾越节,他要照逾越节的律例典章行,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归一例”(民九14;出十二48)。

【代下三十26】“这样,在耶路撒冷大有喜乐,自从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门的时候,在耶路撒冷没有这样的喜乐。”

【代下三十27】“那时,祭司、利未人起来,为民祝福。他们的声音蒙神垂听,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

虽然百姓还活在亚述威胁的阴影之下,但大卫和所罗门时代的“喜乐”(七10;代上二十九9)已经重现(21、23、25、26节;二十九30、36),希西家的祷告也像所罗门的祷告一样蒙神悦纳(七12),“他们的声音蒙神垂听,他们的祷告达到天上的圣所”(27节),百姓的“喜乐”也逐渐增长(23、25、26节)。

神设立逾越节,是为了让以色列人记念当年离开埃及为奴之地(出十二27)。此时北国已经沦为亚述行省、南国已经沦为亚述的藩属国,这时百姓在神面前同守逾越节,思想神的拯救和释放,有着特殊的意义。百姓借着守节,认识到自己活在神的国度计划之中(26节),并且因着国度的应许,在逼迫之下也能“大有喜乐”地(26节)等候。

对于本书最初的读者、从巴比伦被掳之地回归的百姓来说,他们已经经历了第二次出埃及;并且也像希西家一样,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欢欢喜喜地守除酵节”(拉六22)、等候国度的复兴。而主耶稣在被钉十字架之前,也将祂的喜乐存在门徒心里(约十五11),好让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难处之中,也能像祂一样,“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来十二2);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腓三20)。

阅读194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