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玖玮牧师:乐捐的赏赐

靖玖玮 牧师
2025-07-06

北辰基督教堂互联网许可证新.png





乐捐的赏赐



引 言

弟兄姊妹,平安!按照我们读经的进度,这个礼拜我们读到了旧约《历代志下》廿四至廿八章,新约读到了《哥林多后书》八至九章。今天我就以《哥林多后书》第九章的内容与弟兄姊妹一起思想上帝的话语,这是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第二封书信。在《哥林多后书》第九章,保罗深入探讨了基督徒奉献的真理,这不仅是对哥林多教会的教导,也是对每一个神的儿女在奉献上的永恒指引。奉献,从来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基督徒感恩、顺服和彰显神荣耀的重要方式。通过这章经文,我们将看到奉献背后的属灵原则、神的心意以及奉献对个人和教会的深远意义。这章经文围绕着信徒供给圣徒的奉献之事展开,看似在谈论物质的捐献,实则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属灵真理,关乎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对他人的爱以及我们属灵生命的丰盛。它向我们揭示了奉献的本质、动机、意义和祝福,现在让我们一同深入思想,从中领受神的教导与启示。

一、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夸奖

“论到供给圣徒的事,我不必写信给你们,因为我知道你们乐意的心,常对马其顿人夸奖你们,说亚该亚人预备好了,已经有一年了,并且你们的热心激动了许多人。”(林后9:1-2)

“论到供给圣徒的事”:就是指第八章所讲的捐助耶路撒冷贫穷圣徒的事,今天下午李晓艳牧师要讲这段经文的内容。“我不必写信给你”:保罗的意思是说不必再就如何办成这事写信指示他们。因为:第一,保罗先前已经写过信(林前16:1-4);第二,保罗知道他们是甘心乐意的(林后9:2);第三,并且提多和那两位弟兄即将来到(林后8:17-18、23)。由此可见,哥林多人对于为什么要为别处穷乏的信徒奉献财物,已不需要使徒保罗再写信说明什么。他们已经明白了这方面的真理,他们也已经有心要帮补其他教会中圣徒的缺乏,保罗早知道了这一点,并且保罗已对马其顿人夸奖他们说:“亚该亚人预备好了,已经有一年了。”“因为我知道你们乐意的心”:这也就是保罗在林后八章十节所说的:“因为你们下手办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经有一年了。”(林后8:10)这是因为哥林多信徒早已向保罗表达了他们愿意作成这件事的心。

弟兄姊妹,在这节经文里有四个字:“乐意的心”奉献的起点就是内心的乐意。这种乐意不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或勉强,而是从内心深处对上帝的感恩和对弟兄姊妹的关爱所激发出来的。当我们真正认识到神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尤其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成就的救恩,我们的心就会被感恩充满,从而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一部分奉献出来。这种乐意的心是奉献最美好的动机,也是上帝所喜悦的!在基督徒日常生活中实践“乐意的心”的奉献,需要从内心出发,将奉献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偶尔的行动。

保罗说:“常对马其顿人夸奖你们,说亚该亚人预备好了”“马其顿人”是指马其顿众教会的信徒们(林后8:1);“亚该亚人”主要是指哥林多信徒。“夸奖你们”是指夸奖哥林多信徒乐意的心;“预备好了”在这里不是指他们已经把捐项收齐了,而是指他们预备好了愿作的心,为耶路撒冷的圣徒奉献捐款。保罗大概是在哥林多人起这心意的时候,就对马其顿人讲到亚该亚人奉献的热心,并且使许多人因此受激励。可是,出乎保罗意料之外的是,在一年多以后,哥林多人竟然还是只把心预备好,并没有把钱预备好,这让保罗很难为情。所以,保罗在这里把他怎么向马其顿人夸奖他们的话,告诉哥林多人,他们所起的心意,既已激动了许多人,他们自己也就不应该落后了。“并且你们的热心激动了许多人”:保罗的意思不是说还有一些人不愿意捐献,乃是说哥林多信徒的热心成为许多人捐献的鼓励。保罗有背后夸奖人的习惯,虽然哥林多信徒有许多缺点,保罗也毫不客气地指责他们,但他并没有忘记哥林多人可称赞的长处,而在别人面前夸奖他们。一是一,二是二,有优点就夸奖,就表扬,有缺点就批评。

弟兄姊妹,在这两节经文里,带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保罗对哥林多人称赞马其顿人(林后8:1-5),又对马其顿人夸奖哥林多人,为要使基督的见证更得彰显,基督的馨香更得流露;好“激励”更多的人兴起来,为基督而活。这是为主作工的人所该学习的;第二,一处教会好的榜样,常能用来激励其他教会;第三,受感动是一回事,实行所受的感动是另一回事。有心行道是一回事,真正行道又是另一回事。我们的心若真是受了感动,就应当付诸实行。缺少实行的心,在神面前并不完全;第四,乐意的心和热心必须有行动来配合;没有行动配合的热心和乐意的心,并没有属灵的价值;第五,我们若向神“热心”,这热心就会“激励了许多人”也来爱主。弟兄姊妹,但愿主的爱焚烧我们,使我们的心火热的爱祂,也带领更多的人来爱祂。

二、保罗对哥林多教会的劝勉

“但我打发那几位弟兄去,要叫你们照我的话预备妥当,免得我们在这事上夸奖你们的话落了空。万一有马其顿人与我同去,见你们没有预备,就叫我们所确信的,反成了羞愧;你们羞愧,更不用说了。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几位弟兄先到你们那里去,把从前所应许的捐资预备妥当,就显出你们所捐的,是出于乐意,不是出于勉强。”(林后9:3-4)

既然保罗要先打发弟兄去提醒哥林多人“预备妥当”,那就表示他们还未预备好。而且保罗对他们是否会预备好放心不下。这里的“预备妥当”就是指金钱方面的预备好,不是一年前的“心意”(林后8:10)。

但这两节经文的主要问题是:既然哥林多人还未预备好,为什么保罗那么快就向马其顿人夸奖哥林多教会呢?保罗这么做是否有不诚实的成分?我们看一下第四节就知道了:“就叫我们所确信的,反成了羞愧”,哥林多人曾使保罗确信,他们是真心预备为那缺乏的信徒奉献,保罗因信任他们才对马其顿人夸奖他们。但现在保罗担心这样的信任会使自己“羞愧”,因为哥林多人似乎不值得他这样信任。否则既然一年前有了这心意,怎么一年后还没有把钱预备妥当。

但这些话与其说是,为保罗恐怕自己丢脸才劝告他们,倒不如说是,为了激发哥林多人,所以,才利用这可能发生的尴尬局面,劝勉他们重新挑起当初的热心和爱火。在此,也可见预先承诺的奉献,在初期教会中实行过。按使徒差派几位弟兄收取奉献款看来,显然不只是哥林多教会这么做,别的教会也曾这样做,不过哥林多教会似乎有拖延承诺的情形。但整个事情的经过,有许多地方都是现在的教会要从其中吸取教训的!

“因此,我想不得不求那几位弟兄;先到你们那里去,把从前所应许的捐资预备妥当,就显出你们所捐的,是出于乐意,不是出于勉强。”(林后9:5)

怎么能够证明哥林多人所应许捐的钱是乐意的呢?那就要他们自己把所应许的钱及早预备好,就可以证明他们的奉献是乐意的。我们要注意的是,保罗是要求哥林多人,用这种方法来证明他们的奉献是乐意的,却不是一定要哥林多人把他们所应许的拿出来。

三、信徒乐意捐助的赏赐

1.多种多收。保罗说:“少种的少收,多种的多收,这话是真的。”(林后9:6)弟兄姊妹,这节经文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奉献与上帝的祝福是连在一起的。当我们以乐意的心慷慨奉献时,上帝会以更大的祝福赏赐我们。这种祝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也是属灵上的富足。上帝会让我们在奉献中经历祂的同在和恩典,使我们在属灵上更加富足。同时,上帝的祝福也会使我们更有能力去奉献,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乐意奉献的人会在奉献中经历神的祝福,而神的祝福又会激励我们更加乐意奉献。

所有为神家的需用而献出的钱,都不是损失,而是“种下”,日后必要收成。我经常讲:奉献是加法,不是减法,奉献是越奉献越多,而不是越奉献越少。就像农民下种籽一样,农民不会以为是损失,倒会为所种下的种籽满怀希望。而且种下的越多,收成的希望也越大。所以,会不会多收,全在自己要不要多种下去。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在善事上,我们要不要多收获,多得赏赐,可以由自己选择。多献上的必然多得赏赐,多得收获,就像多种下必然多收获一样,这是理所当然的!保罗还恐怕读这封书信的人不放心,所以,又再加上了一句:“这话是真的。”

2.蒙神喜爱。“各人要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

神所喜爱的捐献是什么样的捐献呢?是乐意的捐献。怎样才是乐意的捐献呢?“随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所谓“随本心所酌定的”,就是按照自己乐意的程度而作。每个人必定能知道自己献出多少会“乐意”,过了多少会感到为难。奉献钱财,常与乐意的心信心程度,和经济能力这三方面有关联。只有奉献者才能从这方面酌定所要奉献的数目。

“不要作难,不要勉强”。为捐献而“作难”“勉强”,不外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虚荣心,看见别人捐献得多,自己不甘落后,结果,在外表的数目上争得荣誉之后,却又为所献的数目很大而不甘心乐意;另一方面是被人勉强,在别人的劝说、催促之下,不得已承诺奉献了一个数目,但却不是本心所愿意献的。

初期教会的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夫妇,正是因为勉强奉献而受到刑罚。不过,他不是被人家勉强而奉献,而是自己的虚荣心使他作了虚伪的奉献。所以,“随本心所酌定的”,不但酌定自己捐献的能力,也是酌定对捐献的心有多少!保罗的意思:不是不鼓励信徒尽力奉献,而是他更强调乐意奉献的重要。在前面几节经文中,他夸奖马其顿教会的捐献是过了他们的力量。所以,他不是说我们不可以作一种超过自己力量的奉献,像那穷寡妇的奉献那样;而是说,如果没有那样乐意奉献的心,与其作难,倒不如不越过自己的能力,宁可捐得少一些,总要保持“乐意的心”

保罗明确告诉我们:“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9:7)这表明神关注的不仅仅是奉献的金额或形式,而是奉献者内心的动机和态度。一个乐意奉献的人,他的奉献是出于对上帝的感恩、对神恩典的回应以及对他人需要的关心。这种奉献是内心发出的、积极的,而不是出于勉强或外在的压力。神喜悦这样的心志,因为这反映了人对神的爱和对神旨意的顺服。

3.多蒙恩惠。“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林后9:8)这是给行善者的应许,上帝能将各样恩惠多多的加给他们。“多多加给”的目的,是要叫我们能多行各样事。换句话说,上帝使我们财物丰富的目的,不但表明神对我们的恩惠增多,而且表示神交托给我们的责任也增多了。祂多给我们,是叫我们多行善事。所以,这节经文的意思就是,我们乐意捐献的结果,就能够更有能力为神多行善事。这种多行善事的能力,本身就是神的赏赐之一。

“如经上所记:祂施舍钱财,周济贫穷,祂的仁义存到永远。”(林后9:9)这节经文引自《诗篇》112篇9节,证明了帮助穷人这件事确是上帝所喜爱的。捐献钱财的人,常以为捐献出去之后,自己能够享用的就减少了。但这节经文就是强调,我们为主所拿出去的,并没有减少,反而存到永远(参箴19:17;太6:20,提前6:18-19)。钱财原是只属今世有用的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基督徒却可以作上帝钱财的管家、作神的受托者,趁着还能运用它的时候,把它存到永世里去

在《圣经》路加福音第十二章讲了一个无知财主的比喻:“众人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耶稣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 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路12:13-21),这个财主,自认为财富丰厚,决定拆除自己的小仓库,建造一个更大的仓库来储存他的财物。耶稣在比喻中警告说:“无知的人啊,今夜你的灵魂就要被收取,那么你所预备的将归给谁呢?”这个比喻告诫我们,不应过分追求地上的财富和安逸。相反,我们应该寻求在上帝面前的富足,因为只有在天堂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才是神所赞许的。

主耶稣在路加福章十六章还讲了这样一个比喻:“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作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他说:‘一百篓油。’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我又告诉你们: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 神,又侍奉玛门。”(路16:1-13)

主耶稣教导门徒的这个比喻,旨在探讨信徒如何运用世俗资源为永恒生命作准备。比喻中,管家因挥霍主人财物遭解雇,为寻求退路,擅自将欠主人债务的油和麦子分别减半及削至八成,以此换取欠债者未来的接济。主人虽称其为“不义”,却肯定其精明的处世手段。主耶稣借此强调信徒应善用钱财“结交朋友”,当世俗价值失效时能在天国得归宿,并指出忠信是受托更大事物的前提。这个比喻与《路加福音》中“天上的财宝”“寻珠的比喻”等同属耶稣关于财富伦理的教导。其核心争议在于对“不义”行为的评价,我们认为耶稣赞赏的是管家未雨绸缪的精明态度,而非欺诈行为本身,以此告诫我们基督徒徒以属灵智慧处理世俗事务。

“那赐种给撒种的,赐粮给人吃的,必多多加给你们种地的种子,又增添你们仁义的果子。”(林后9:10) 神就是那位“赐种给撒种的”上帝,那些肯多为上帝撒种的,神就增添他的种子,又要增添他们“仁义的果子”。上一节经文说明我们的善果是不会失掉的,要存到永远的。而这节经文更积极地指出,不但存到永远,而且越来越增多。这节经文提到两方面的增多:第一,种子的增多,第二,果子的增多。换句话说,不但将来积存在天上的善果增多,现在手中行善的能力也增多。所以,这节经文的精意与主耶稣所讲“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的意思是一样的(太十三12)。我们在钱财上越肯为主作忠心的管家,主也必把更多的钱托付给我们。

4.凡事富足。“叫你们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于 神。”(林后9:11)一个乐意奉献的人所得的第四项赏赐是可以“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说明了上一句的“叫你们凡事富足”是指物质方面。对于乐意用财物帮助缺乏者的人,上帝是喜欢让他们更富足的。

事实上,神不但喜欢祂的儿女在属灵上富足,也愿意我们在物质上富足。只是许多人在富足的时候只知为自己享受,忘记了对别人该尽的责任。所以,对于那些忠心作神钱财管家的人,神是乐意让他们富足的。这节经文的下半节提到了神叫人富足的两个目的:第一,可以多多施舍;第二,使感谢归于神。

在此,我问一个问题:你愿意做一个施舍的人还是愿意做一个接受的人?如果是我,肯定愿意做一个施舍的人。所以,施舍的人,不要抱怨,因为是上帝给了你这样施舍的机会。

弟兄姊妹,什么是真正的感恩?奉献的根源在于感恩。基督徒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财富、健康、才能等,都是上帝的恩赐。当我们以乐意的心奉献时,我们是在表达对上帝的感恩之情。这种感恩不是一种被动的情绪,而是一种主动的回应。一个乐意奉献的人,深知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神,因此愿意将一部分奉献给神,用于神的国度和他人的需要。这种感恩的心使奉献成为一种喜乐的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

我服侍主四十余年,从读神学院之日起,明白了奉献的真理,特别懂得了传道人不仅仅是身体的奉献,也要像其他普通肢体一样按自己收入的十分之一奉献时,四十多年从未间断,从未夺取神的供物。回顾四十余年的经历,上帝使我从未缺乏,而是让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舍,就藉着我们使感谢归于 神。”我实实在在经历了保罗这句话带来的祝福。不仅我这样做,我们北辰教会所有的同工都是如此实行出来,当同工们拿到工资的第一时间,就把十分之一转入到教会的账户。

5.神得荣耀。“因为办这供给的事,不但补圣徒的缺乏,而且叫许多人越发感谢 神。他们从这供给的事上得了凭据,知道你们承认基督,顺服祂的福音,多多地捐钱给他们和众人,便将荣耀归与 神。他们也因 神极大的恩赐显在你们心里,就切切地想念你们,为你们祈祷。”(林后9:12-14)

基督徒为什么奉献?就是因着神的爱,神的爱是基督徒奉献的源泉。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是上帝对人类最伟大的爱的彰显。当我们以乐意的心奉献时,我们是在效法神的爱,将神的爱传递给他人。这种爱是无私的、慷慨的,不求回报的。乐意奉献的人不仅仅是在奉献财物,更是在奉献爱。弟兄姊妹通过奉献,让那些有需要的人感受到神的爱和关怀,使神的爱在教会和社会中得以彰显。

从这三节经文我们知道,保罗所办这供给的事,还是偏重于帮补圣徒的缺乏。从《使徒行传》第四章我们看见,门徒曾过凡物公用的生活,很多人把他们的房屋变卖;但那只是暂时的,圣灵也没有要教会永久这样实行。所以在使徒时代末期没有再看见那种凡物公用的生活,可是用另外的原则来代替,就是那些富足的要帮“补”缺乏的。

保罗告诉我们,在财物上帮助缺乏的人有两样好处:第一,能使受助者从物质的供应上得到凭据,证明信徒的爱心方面是实在的,就把荣耀归给神;第二,能使他们受激励,也关心那些帮助他们的人,为他们祷告。爱心的行动能激发对方产生反应。藉着物质的帮助,激发受帮助的人“想念你们,为你们祷告”。这不只是获得一种报偿而已,更是使那些心灵已经疲乏,爱心已经冷淡的人,大得鼓励,而觉悟到自己也该去爱他人,为他人献上祷告。信徒在财物上相通互助,也是善用金钱以增进属灵方面利益的方法,远胜于为肉欲虚荣而枉费钱财。由这三节经文可以知道:在财物上供给是具体的爱心之凭据。愿意为别人的需要而捐献钱财,也是“承认基督顺服祂的福音”的效果。虽然福音的主要目的是救人的灵魂脱离罪与死,但福音的基本原理是爱与牺牲。所以,实行爱心而在物质上照顾别人的缺乏,就是接受福音的自然效果。

6.说不尽的恩赐。“感谢神,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林后9:15)

为什么保罗发出这样的感谢?神那说不尽的恩赐是给“施舍”的人还是“接受”的人呢?当然应该包括了一切帮助人的和受帮助的人两方面。保罗讲到这种“授受的事”时,看见了神无限的丰富。神的儿女们能够藉着钱财上的捐献,使那些捐献的人自己经验到神说不尽的恩赐,又使那些受帮助的人也经验到神说不尽的恩赐。神藉着“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样奇妙的安排和善意,远超过人的口舌所能尽说。保罗不禁大有感触,因此他只能说:“感谢神,因祂有说不尽的恩赐。”

结   语

在钱财的奉献上很容易测量出我们属灵的情形,若与主亲密,就会大方的给人;若与主疏远,就会越来越吝啬,甚至视财如命。奉献是基督徒感恩、顺服和彰显神荣耀的重要方式。奉献的起点是内心的乐意,这种乐意源于对神恩典的认识和对弟兄姊妹的关爱。奉献的原则是按本心所酌定的、多种多收和出于乐意。奉献对个人、对教会和对他人都有许多益处。奉献的榜样是马其顿教会和哥林多教会,他们的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学习的榜样!

“乐意的心”在奉献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神的喜悦,彰显了真正的感恩和神的爱,促进了教会的合一与成长,提升了个人的属灵生命,见证了神的荣耀,与神建立了更亲密的关系,培养了慷慨的品格,激励了他人奉献,并与神的祝福相呼应。奉献不仅仅是财物的给予,更是心灵的奉献。一个乐意奉献的人,他的奉献是出于对神的爱和对他人的关心,而不是出于勉强或外在的压力。这种乐意的心使奉献成为一种喜乐的行为,而不是一种负担。让我们以乐意的心慷慨奉献,使神的名得荣耀,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富足。

奉献的挑战是勉强奉献和缺乏奉献,为了避免这些挑战,我们盼望每一个弟兄姊妹认识奉献的真理,懂得奉献的重要性。奉献的实践是制定奉献预算、选择奉献方式和奉献的祷告,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参与教会奉献的事工,使神的名得荣耀。

奉献是神的恩典在我们生命中的彰显,也是我们对神恩典的回应。当我们慷慨奉献时,我们是在以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神的爱和感恩。奉献使我们在属灵上更加富足,也使我们在物质上得到神的祝福。奉献使教会的事工得以顺利开展,也使教会的弟兄姊妹更加同心。奉献使他人得到帮助,也使他人感受到神的爱和恩典。让我们以奉献为荣耀,以奉献为喜乐,以奉献为生命,使神的荣耀在我们生命中得以彰显,使神的国度在地上得以建立和扩展。

奉献不仅仅是金钱和物质的付出,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爱神爱人的具体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时间,参与教会的服侍,陪伴和帮助那些孤独、软弱的弟兄姊妹;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精力,为教会的发展、为福音的传扬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们也可以奉献自己的爱心,去关心身边的人,无论是教会内的家人,还是社会上有需要的陌生人。

让我们以哥林多教会为鉴,既要保持奉献的热心,更要将这种热心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在奉献中,调整我们奉献的动机,让我们的奉献出于对神的爱和感恩,出于对他人的关怀。相信当我们这样去做的时候,神必定会按照祂的应许,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我们,使我们的生命充满丰盛的祝福,也让更多的人因我们的奉献而认识神、归向神,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神。   

2025.07.06上午讲于北辰基督教堂

阅读340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