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经】7月21日以斯拉记第3章精读

2025-07-20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拉-精读.jpg

以斯拉记第3章

经文音频朗读:


恢复敬拜上帝的生活

1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2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上帝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3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

4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

5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

6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7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居鲁士所允准的。


开始重建圣殿

8百姓到了耶路撒冷上帝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并一切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兴工建造;又派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

9于是犹大(在2章40节作“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一同起来,督理那在上帝殿作工的人。

10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

11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他本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12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

13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今日背诵金句

暂无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拉三1】“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时他们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拉三2】“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他的弟兄众祭司,并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与他的弟兄,都起来建筑以色列神的坛,要照神人摩西律法书上所写的,在坛上献燔祭。”

犹太历的“七月”(1节),相当于阳历的九、十月间。这个月有一组重要的节期:七月初一吹角节(利二十三23-25)、七月初十赎罪日(利二十三26-32)和七月十五住棚节(利二十三34-36)。

百姓因为同心寻求神,“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1节)。而神借着这三个节期,带领百姓认罪、悔改,思念神的恩典,进入与神同在的喜乐。

“约萨达”(2节)是被掳前的最后一位大祭司(代上六14-15),“耶书亚”(2节)后来成为大祭司(该一1),“所罗巴伯”(2节)后来成为犹大省长(该一1)。

【拉三3】“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华早晚献燔祭,”

【拉三4】“又照律法书上所写的守住棚节,按数照例献每日所当献的燔祭;”

【拉三5】“其后献常献的燔祭,并在月朔与耶和华的一切圣节献祭,又向耶和华献各人的甘心祭。”

【拉三6】“从七月初一日起,他们就向耶和华献燔祭。但耶和华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重建圣殿的次序是先“筑坛”(3节),再立“耶和华殿的根基”(6节)。献祭是人与神恢复正常关系的开始,没有与神的交通,就没有属灵的建造。

“原有的根基”(3节),指所罗门圣殿的根基。圣殿因着百姓的犯罪而被毁,但根基仍在。“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3节),正表明神的百姓在什么地方跌倒,就在什么地方站起来重新开始。

“因惧怕邻国的民”(3节),百姓就赶快献祭,在祭坛与神相会(出二十九43)。人人都有惧怕的时候,有些人越是惧怕,越远离神;而寻求神的人越是惧怕,越抓紧神。

“按数照例”(4节),就是按照律法的要求(民二十九12-39),在住棚节的八天里献上71只公牛犊、15只公绵羊、105只公羊羔和8只公山羊。对于刚刚远道回来的百姓来说,这是不小的代价。

“常献的燔祭”(5节),指每天早晚都要献上一只公羊羔作燔祭(出二十九38-42),安息日还要另外再献两只(民二十八9-10)

“月朔”(5节)指阴历每月初一(民二十八11)。

“耶和华的一切圣节”(5节),包括律法所规定的安息日、逾越节、无酵节、初熟节、七七节、吹角节、赎罪日和住棚节(利二十三2-43)。

“甘心祭”(5节),指为了向神表示感谢而献上的燔祭(利二十二18)或平安祭(利二十二21)。

“七月初一日”(6节)是吹角节(利二十三23-25)。百姓回归之后,吹角节成为犹太人的新年(Rosh Hashanah)。


上图:一个犹太人于犹太新年在西墙吹响公羊角制成的羊角号(shofar)。犹太人被掳巴比伦回归以后,吹角节成为犹太人的农历新年(Rosh Hashanah),这一天要一百次吹响羊角号。


【拉三7】“他们又将银子给石匠、木匠,把粮食、酒、油给西顿人、推罗人,使他们将香柏树从黎巴嫩运到海里,浮海运到约帕,是照波斯王古列所允准的。”

“西顿人、推罗人”(7节)善于砍伐木材。西顿和推罗是以色列西北黎巴嫩的腓尼基海港,腓尼基地区多山,缺少粮食,盛产香柏木,所以百姓用粮食交换木材。

“约帕”(7节)位于现代特拉维夫的雅法老城。来自黎巴嫩的树木可能从山上顺流而下,然后被运到海边、系成筏子,浮海运到耶路撒冷西面55公里的“约帕”港,然后沿着伯·和仑的上坡路(Ascent of Beth-horon)运到耶路撒冷。这条进口木材的路线,和当年所罗门建造圣殿时一样(代下二16)。



上图:主前716-713年的亚述浮雕,用一系列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腓尼基人装载、海运和卸载黎巴嫩的香柏木,用以建造亚述王的宫殿。在所罗门和所罗巴伯的时代,推罗人也用同样的方法为建造圣殿提供香柏木。出土于杜尔·沙鲁金(Dar Sharrukin)亚述王撒珥根二世(Sargon II,主前722-705年在位)的宫殿,收藏于卢浮宫。


上图:约帕港的防波堤。约帕港现名雅法港(Jaffa Port),是特拉维夫雅法老城的古老海港,被认为是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海港。


【拉三8】“百姓到了耶路撒冷神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铁的儿子所罗巴伯,约萨达的儿子耶书亚和其余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并一切被掳归回耶路撒冷的人,都兴工建造;又派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华殿的工作。”

【拉三9】“于是犹大(在二章四十节作何达威雅)的后裔,就是耶书亚和他的子孙与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孙,利未人希拿达的子孙与弟兄,都一同起来,督理那在神殿做工的人。”

按照大卫的规定,利未人从二十岁以外开始事奉(代上二十三24)。

“耶书亚”(9节)是一个利未人,而不是大祭司耶书亚。

圣殿的重建从次年“二月”(8节)、也就是阳历四、五月间开始,当年所罗门也是从“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王上六1 )。

圣殿的重建的利未人督工只有七十四人(9节;二40),但所罗门的以色列督工却有二百五十人(代下八10),还有三千六百名外邦督工(代下二2)。

【拉三10】“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祭司皆穿礼服吹号,亚萨的子孙利未人敲钹,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都站着赞美耶和华。”

【拉三11】“他们彼此唱和,赞美称谢耶和华说:祂本为善,祂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他们赞美耶和华的时候,众民大声呼喊,因耶和华殿的根基已经立定。”

“祭司皆穿礼服吹号”(10节),他们的礼服在回归时已经有人甘心献上(二69)。

“照以色列王大卫所定的例”(10节),表明回归的百姓所做的,乃是恢复大卫所定合神心意的敬拜和赞美(代上二十五1-8)。

“祂本为善,祂向以色列人永发慈爱”(11节),这正是大卫安放约柜时的赞美(代上十六34),也是所罗门献殿时的赞美(代下五13;七3),更是先知耶利米在被掳之前的预言:“在这荒凉无人民无牲畜的犹大城邑和耶路撒冷的街上,必再听见有欢喜和快乐的声音、新郎和新妇的声音,并听见有人说:要称谢万军之耶和华,因耶和华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耶三十三10-11)!

【拉三12】“然而有许多祭司、利未人、族长,就是见过旧殿的老年人,现在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

【拉三13】“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欢呼的声音和哭号的声音;因为众人大声呼喊,声音听到远处。”

此时离圣殿被毁大约五十年,“见过旧殿的老年人”(12节)大都已经六十岁以上。他们年老体衰,却坚持跋涉一千六百公里归回,就是为了“亲眼看见立这殿的根基”(12节)。此时,在神恩典的恢复面前,他们百感交织,“便大声哭号,也有许多人大声欢呼”(12节)。这正是“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诗一百二十六5)!

虽然祭坛周围都是一片废墟,虽然圣殿和圣城还是百废待兴,但这样真情流露的“众人大声呼喊”(13节),却向神表明了真实回转的心,是最能让神心满意足的敬拜。今天,教会的敬拜也不需要追求刻意的表演和盛大的场面,只要把神当得的荣耀、赞美和感谢归给祂,让众人的心转向祂,在恩典中遇见祂,就是神所悦纳的最美敬拜!

阅读165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