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云(2022)0000008
以斯拉记第7章
经文音频朗读:
以斯拉到达耶路撒冷
1这事以后,波斯王亚达薛西年间,有个以斯拉,他是西莱雅的儿子;西莱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希勒家的儿子;
2希勒家是沙龙的儿子;沙龙是撒督的儿子;撒督是亚希突的儿子;
3亚希突是亚玛利雅的儿子;亚玛利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米拉约的儿子;
4米拉约是西拉希雅的儿子;西拉希雅是乌西的儿子;乌西是布基的儿子;
5布基是亚比书的儿子;亚比书是非尼哈的儿子;非尼哈是以利亚撒的儿子;以利亚撒是大祭司亚伦的儿子。
6这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他是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上帝所赐摩西的律法书,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上帝的手帮助他。
7亚达薛西王第七年,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尼提宁,有上耶路撒冷的。
8王第七年五月,以斯拉到了耶路撒冷。
9正月初一日,他从巴比伦起程,因他上帝施恩的手帮助他,五月初一日就到了耶路撒冷。
10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
亚达薛西王给以斯拉的文件
11祭司以斯拉是通达耶和华诫命和赐以色列之律例的文士。亚达薛西王赐给他谕旨,上面写着说:
12“诸王之王亚达薛西,达于祭司以斯拉、通达天上上帝律法大德的文士云云:
13住在我国中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凡甘心上耶路撒冷去的,我降旨准他们与你同去。
14王与七个谋士既然差你去,照你手中上帝的律法书,察问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景况;
15又带金银,就是王和谋士甘心献给住耶路撒冷以色列上帝的,
16并带你在巴比伦全省所得的金银,和百姓、祭司乐意献给耶路撒冷他们上帝殿的礼物。
17所以你当用这金银,急速买公牛、公绵羊、绵羊羔,和同献的素祭奠祭之物,献在耶路撒冷你们上帝殿的坛上。
18剩下的金银,你和你的弟兄看着怎样好,就怎样用,总要遵着你们上帝的旨意。
19所交给你上帝殿中使用的器皿,你要交在耶路撒冷上帝面前。
20你上帝殿里,若再有需用的经费,你可以从王的府库里支取。
21“我亚达薛西王,又降旨与河西的一切库官,说:‘通达天上上帝律法的文士祭司以斯拉,无论向你们要什么,你们要速速地备办,
22就是银子直到一百他连得、麦子一百柯珥、酒一百罢特、油一百罢特、盐不计其数,也要给他。
23凡天上之上帝所吩咐的,当为天上上帝的殿详细办理,为何使忿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呢?
24我又晓谕你们,至于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和尼提宁,并在上帝殿当差的人,不可叫他们进贡、交课、纳税。’
25“以斯拉啊,要照着你上帝赐你的智慧,将所有明白你上帝律法的人立为士师、审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们教训一切不明白上帝律法的人。
26凡不遵行你上帝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当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军、或抄家、或囚禁。”
以斯拉称颂耶和华
27以斯拉说:“耶和华我们列祖的上帝是应当称颂的,因他使王起这心意修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
28又在王和谋士,并大能的军长面前施恩于我。因耶和华我上帝的手帮助我,我就得以坚强,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与我一同上来。”
今日背诵金句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拉7:10
综合解读音频朗读:
【拉七1】“这事以后,波斯王亚达薛西年间,有个以斯拉,他是西莱雅的儿子,西莱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希勒家的儿子,”
【拉七2】“希勒家是沙龙的儿子,沙龙是撒督的儿子,撒督是亚希突的儿子,”
【拉七3】“亚希突是亚玛利雅的儿子,亚玛利雅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米拉约的儿子,”
【拉七4】“米拉约是西拉希雅的儿子,西拉希雅是乌西的儿子,乌西是布基的儿子,”
【拉七5】“布基是亚比书的儿子,亚比书是非尼哈的儿子,非尼哈是以利亚撒的儿子,以利亚撒是大祭司亚伦的儿子。”
【拉七6】“这以斯拉从巴比伦上来,他是敏捷的文士,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王允准他一切所求的,是因耶和华——他神的手帮助他。”
“这事以后”(1节),是在圣殿重建完成之后大约58年。
“亚达薛西”(1节)是波斯王的称号(“他的统治是通过真理”),圣经中提到两位“亚达薛西”。这位亚达薛西王不是下令停止重建圣殿的亚达薛西(拉四7),而是他的孙子(Artaxerxes I,即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主前465-424年在位)。
“以斯拉”(1节)是亚伦的后代,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帮助”。“西莱雅”(1节)是犹太人被掳时的大祭司(王下二十五18),“希勒家”(1节)是约西亚王年间的大祭司(王下二十二4)。“撒督”(2节)是大卫王年间的祭司长(撒下八17)。在1-5节的家谱中,“儿子”的意思有时指亲生儿子,有时指后裔。
“敏捷的”(6节),原文是“迅速的、熟练的”,意思是熟悉律法,很快就能作出判断。
“文士”(6节),原文是“抄写员、秘书”,以斯拉可能是波斯宫廷里的文书官。在以斯拉之后,“文士”一词特指精通圣经、解释和教导律法的学者。
犹太传统把以斯拉当作“第二位摩西”(《以斯拉续篇下卷》第14章)。但以斯拉并不像某些现代批判学者所说的律法的修改者或编纂者。相反,他相信律法是“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6节),只能“考究遵行”(10节),决不能随意修改。所以本书反复强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神的手帮助”(6、9、28节;八18、22、31)。
外面的圣殿建好了,神就进一步带领百姓里面的恢复,把祂的百姓带回到神话语的管理之下。因此,在“神的手帮助”下,以斯拉在属灵的荒凉之地巴比伦,却能“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6节),成为被神使用的器皿。
上图:古埃及旧王国时期的抄写员雕塑(主前2620-2500年),现藏于卢浮宫。抄写员在古埃及是地位很高的工作,古代中东的君王雇用抄写员负责抄写政府公文,翻译外交文件,受派出访调查,协助君王作出决策。
【拉七7】“亚达薛西王第七年,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尼提宁,有上耶路撒冷的。”
【拉七8】“王第七年五月,以斯拉到了耶路撒冷。”
【拉七9】“正月初一日,他从巴比伦起程;因他神施恩的手帮助他,五月初一日就到了耶路撒冷。”
【拉七10】“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
“亚达薛西王第七年”(7节),大约是主前458年。圣殿已经重建58年,第一批回归的百姓大都离世,而他们后代的属灵的光景出现了许多问题。但神的手却从巴比伦兴起了新一代的百姓,赐给他们一颗跟随以斯拉“上耶路撒冷”(7节)的心。
从巴比伦到耶路撒冷,全程大约一千六百公里。这年的“正月初一日”(9节)是阳历四月初,“五月初一日”(9节)是阳历八月初,整个行程都在干旱炎热的夏天,中午不能赶路,所以需要走四个月(9节)。
“考究”(10节)的原文是“寻求 darash”(六21;代上二十二19),后来犹太文士们发展出的米大示(Midrash)释经法,就是源自“考究”一词。以斯拉不是发表神话语的先知,而是解释和应用神话语的文士,神给他的使命是“考究遵行耶和华的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10节)。
【拉七11】“祭司以斯拉是通达耶和华诫命和赐以色列之律例的文士。亚达薛西王赐给他谕旨,上面写着说:”
【拉七12】“‘诸王之王亚达薛西,达于祭司以斯拉通达天上神律法大德的文士,云云。”
【拉七13】“住在我国中的以色列人、祭司、利未人,凡甘心上耶路撒冷去的,我降旨准他们与你同去。”
【拉七14】“王与七个谋士既然差你去,照你手中神的律法书察问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景况;”
【拉七15】“又带金银,就是王和谋士甘心献给住耶路撒冷、以色列神的,”
【拉七16】“并带你在巴比伦全省所得的金银,和百姓、祭司乐意献给耶路撒冷——他们神殿的礼物。”
【拉七17】“所以你当用这金银,急速买公牛、公绵羊、绵羊羔,和同献的素祭奠祭之物,献在耶路撒冷——你们神殿的坛上。”
【拉七18】“剩下的金银,你和你的弟兄看着怎样好,就怎样用,总要遵着你们神的旨意。”
【拉七19】“所交给你神殿中使用的器皿,你要交在耶路撒冷神面前。”
【拉七20】“你神殿里若再有需用的经费,你可以从王的府库里支取。”
以斯拉具有双重身份,他既是亚伦的后裔祭司(1-5节),又是波斯宫廷里的文士(12节),所以被称为“作祭司的文士”(尼八9)。亚达薛西王的谕旨非常合乎律法(14、18节),很可能是以斯拉帮助起草的。
“诸王之王”(12节),原来是亚述王的称号,后来也被巴比伦王和波斯王沿用。
此时已是被掳以后约一百五十年,重建圣殿也有五十八年了,但在巴比伦仍有这么多神的百姓“甘心”(13节)回耶路撒冷,因为神的工作在祂的百姓心中一直没有停止过。这道谕旨所提到的是“以色列人”(13节),而不是“犹大人的省长和犹大人的长老”(六7),表明这次归回的目标是重建神的选民“以色列人”,而不只是重建“犹大和耶路撒冷”(14节)。
“七个谋士”(14节),指波斯王的枢密院,由七个地位很高的王公贵族组成,其中有波斯人,也有玛代人(斯一13-14)。
“察问犹大和耶路撒冷的景况”(14节),指调查百姓遵行神律法的景况。
【拉七21】“‘我——亚达薛西王又降旨与河西的一切库官,说:“通达天上神律法的文士祭司以斯拉,无论向你们要什么,你们要速速地备办,”
【拉七22】“就是银子直到一百他连得,麦子一百柯珥,酒一百罢特,油一百罢特,盐不计其数,也要给他。”
【拉七23】“凡天上之神所吩咐的,当为天上神的殿详细办理。为何使忿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呢?”
【拉七24】“我又晓谕你们,至于祭司、利未人、歌唱的、守门的,和尼提宁,并在神殿当差的人,不可叫他们进贡,交课,纳税。””
“一百他连得”(22节)大约是3.4吨,“一百柯珥”(22节)大约是2.2万升,“一百罢特”(22节)大约是2200升。
“王和王众子的国”(23节),指波斯帝国。
波斯王向圣殿奉献财物(21-22节)、给圣殿事奉人员免税(24节),动机是为了谋取政治利益(23节)。而神的百姓向神奉献财物,是承认神的恩典、承认神是配得的(林后八5)。
圣殿重建完成之后,大流士一世在入侵希腊的马拉松战役中失败(主前490年),继位的亚哈随鲁王(Xerxes I,即薛西王一世,主前486-465年在位)也在入侵希腊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失败(主前480年)。“亚哈随鲁王第七年”(斯二16),以斯帖成为王后,保护犹大人免受灭顶之灾。亚达薛西王(Artaxerxes I,即阿尔塔薛西斯一世,主前465-424年在位)继位第五年,也就是以斯拉回归之前两年,埃及在希腊的支持下反叛(主前460-454年Inaros II叛乱)。此时亚达薛西王说:“为何使忿怒临到王和王众子的国呢”(23节),可能认为埃及的背叛是“天上之神”(23节)的惩罚。以斯拉回归四年之后,波斯终于平定了埃及的叛乱。以斯拉回归之后九年,波斯和希腊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Peace of Callias,主前449年),带来了三十多年的和平。又过了四年,亚达薛西王再度派尼希米于“亚达薛西王二十年”(尼二1)带领第三批余民回归。
上图: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时代印章上的图案《波斯国王和被打败的敌人Persian king and the defeated enemies》,描绘的可能就是亚达薛西王打败埃及叛军的情景。波斯王一只手抓住跪着的埃及王,另一只手握着长矛,后面用一根绳子牵着四个俘虏。
【拉七25】“‘以斯拉啊,要照着你神赐你的智慧,将所有明白你神律法的人立为士师、审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们教训一切不明白神律法的人。”
【拉七26】“凡不遵行你神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当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军,或抄家,或囚禁。’”
此时正是埃及叛乱的高峰,埃及和雅典联军正在围困孟斐斯(主前459-455年)。河西行省位于波斯和埃及的边界,亚达薛西王派遣以斯拉回犹大和耶路撒冷监督百姓遵行律法(14节)、教导百姓律法(25节),目的可能是为了安定民心,所以赐给以斯拉任命官员(25节)的行政权力,和“或治死,或充军,或抄家,或囚禁”(26节)的执法权力(十8)。
亚达薛西王清楚地认识到,“河西的百姓”(25节)遵行神的律法,有助于维持波斯帝国的稳定,律法和帝国的利益并不冲突。今天人若是效法亚达薛西王,让信徒“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提前二2),也必能蒙神赐福。
第一批回归的百姓重建了圣殿,但还没有完全回归到神永远的旨意里。所以神要进一步地恢复祂的百姓,让神的权柄再次显明在百姓中间。25-26节这些严厉的话,是神借着外邦君王的口,向自己的百姓发出的指示:若是神的百姓不遵行神的律法,连外邦人也看不下去了。波斯王的这道政治命令,将把百姓催逼回律法的管理之下。
【拉七27】“以斯拉说:‘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使王起这心意修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
【拉七28】“又在王和谋士,并大能的军长面前施恩于我。因耶和华——我神的手帮助我,我就得以坚强,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与我一同上来。’”
以斯拉的感恩祷告(27-28节),表明整个事件的关键,乃是神在背后的管理。神“使王起这心意修饰耶路撒冷耶和华的殿”(27节),为要重建祂的百姓。神能使人心刚硬,也能使人心柔软,君王心中的意念都在神的手中(箴二十一1),不知不觉地为神的救赎计划效力(罗八28)。
若没有“神的手帮助”(6节),以斯拉就不能“通达耶和华——以色列神所赐摩西的律法书”(6节),波斯王也不会“允准他一切所求的”(6节)。若没有“神的手帮助”(9节),以斯拉就不能一路顺利到达耶路撒冷(八31)。若没有“神的手帮助”(28节),以斯拉就不能“得以坚强,从以色列中招聚首领”(28节)与他同行。无论是圣殿的重建、百姓的重建、还是圣城的重建,都是“神的手帮助”的结果。因此,无论是先回归的所罗巴伯、耶书亚,还是后回归的以斯拉、尼希米,他们都一样敬虔,因为都是神“激动”(一5)人心的结果。无论是回归的哈该、撒迦利亚,还是没有回归的但以理、以斯帖,他们都一样属灵,因为都是圣灵在感动他们。
今天的教会也是如此,无论是在前的、还是在后的,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藏的,都不能夸口自己更敬虔、更摆上,只可称谢“神的手帮助”。“因此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祂的美意”(腓二13),所以,“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若是领受的,为何自夸,仿佛不是领受的呢”(林前四7)?